蔣文斯
摘 要:在高中學科體系中,尤其是社會科學體系中,歷史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高中歷史教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高中歷史教學中,不僅要求高中歷史教師要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和學習歷史知識,還要能夠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切實的提升。在以往的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只是注重教學能夠獲得成效,對于教學過程并沒有過多的重視,應試教育模式使學生對于歷史課程的學習興趣不高。對生活化教學理念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淺顯分析,希望對相關教學人員有所幫助,促進高中歷史教學的不斷發(fā)展。
關鍵詞:生活化;目標;定位;內容
將生活化教學理念引入高中歷史教學課堂,不僅能夠提升高中學生對于歷史課程學習的興趣,同時還能使學生更好地感受到歷史學科的魅力,并且讓學生在一個快樂的學習氛圍中學習歷史知識。在以往的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與學生的生活沒有任何聯系,教學只是追求學生的試卷考試成績,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和交流非常少。生活化教學理念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能夠對此狀況進行有效的改善,加強教師與學生的溝通。
一、高中歷史教學中缺乏生活氣息的主要原因
1.高中歷史教學目標不夠寬泛
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于高中歷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學活動的開展不能只是追求結果,對于高中歷史教學過程
也要給予一定的重視,要學生更多地參與到歷史教學過程中來,并且在歷史教學內容的學習過程中要感受歷史課堂學習的快樂,不斷地強化學生的情感認知。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與預期的設想相偏離。高中歷史教師認為教學活動開展的目的就是為了要讓學生在歷史考試中獲得優(yōu)良的成績,僅僅憑借一張試卷來評價學生對于歷史知識的掌握和學習是遠遠不夠的,每一次的歷史考試都要學生感覺到非常緊張,使學生對于歷史課程學習的興趣不高。在實際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教師對于學生解答歷史問題的能力較為重視,但是對于學生相應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卻是常常采取忽略的態(tài)度。學生僅僅是依靠教材中的歷史知識,沒有相應的社會實踐經歷,不能清楚地了解到學習歷史知識的重要意義。高中歷史課程教學,不僅要學生學習歷史知識,也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教師要多與學生進行溝通,對于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力。但是,高中歷史教學理念太過于老套、落后,對于學生全面發(fā)展有較大的消極影響。
2.高中歷史教學內容與生活沒有太多聯系
在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并不是要所有的教學內容都與生活
實際相聯系,而是要求學生能夠運用所學到的歷史知識,對現階段實際的社會狀況進行分析。我國的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具有一定的封閉性,學生只能安安穩(wěn)穩(wěn)地坐在教室里學習教材上所講述的歷史知識,教學目標也越來越局限,任何教學活動的開展都是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應對考試。學生往往要經歷題海戰(zhàn)術,通過海量的練習題對歷史知識進行學習和鞏固,教師教學的側重點也是培養(yǎng)學生的解題能力,沒有為課堂教學增加更多的人文知識。
二、生活化教學理念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1.高中歷史教學目標的準確定位
高中歷史教學目標的確定不能太過于盲目,也不能太過于局
限,需要根據學生對于歷史基礎的實際掌握情況、學生現階段的思維特點、學生對于知識的吸收程度等眾多方面,科學、規(guī)范、合理地制定教學目標。高中歷史教學活動的開展,不僅要讓學生學習和掌握歷史問題的解答技巧,同時,還要能夠使學生對于事件的發(fā)生過程有所了解和認知,使學生能夠站在客觀角度對歷史事件進行評
價。通過對歷史事件的評價,讓學生明確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是非觀,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使學生成為一個具有正義感、富有責任感并且敢于擔當的人。
高中歷史教師在確定教學目標時,一定要明確,通過教學會使學生發(fā)展成為一個怎樣的人,學生通過課堂教學活動能夠得到怎樣的啟示,教學過程是否能夠使學生身心受到全面的洗禮。一份優(yōu)良的教學目標,應在教學活動中滲入人文教學、情感教學等,通過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使學生的愛國情懷得到培養(yǎng),綜合素質得到
增強。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情緒會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學生的注意力很難集中,對于課堂教學成效造成了極其不良的影響。特別是在學習新的歷史知識時,學生不能跟緊教師的教學計劃,對于后續(xù)的學習也會造成一定的干擾。教師對每一位學生都要給予一定的關注,多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在講述新的教學內容時,教師要對學生的心理情況有所了解,有層次地開展教學活動,掃除學生歷史知識學習道路上存在的較多障礙。高中歷史教師可以要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學習歷史知識,將歷史事件與目前比較熱點的話
題進行融合,要學生對其進行客觀的評價,從而培養(yǎng)學生對于歷史的感知。
2.高中歷史教學中應用情景式教學法實現教學的生活化
情景式教學方式的應用能夠使歷史課堂教學內容與實踐進行有效的融合,不僅能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同時還能夠加深學生對于歷史知識的感悟和理解,對于提升課堂教學成效,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有著積極的影響。例如,高中歷史教師在講述抗日戰(zhàn)爭歷史知識時,可以要求學生在課下通過多種手段收集抗日戰(zhàn)爭的歷史資料,并且找尋抗日歷史故事,然后在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將歷史故事以情景劇的形式向老師和其他學生展示。
學生為了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會在課下進行自主學習,翻閱資料或者是通過互聯網絡找尋相關的歷史資料。為了更好地呈現歷史故事,贏得教師的肯定,學生必定會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故事情景劇的表演。這樣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增強學生之間的友誼。教師對于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以及情景劇的表演要給予客觀性的評價,同時也要給學生更多的鼓勵,要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于他們自主學習的肯定。這樣對于增進師生友誼,增加學生對于歷史課堂教學的喜愛有著積極的影響力。情景式教學方法的應用使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全面創(chuàng)建生活化的歷史課堂,將課堂轉變成為平常的生活場景,改變以往死氣沉沉的歷史課堂學習氣氛,就會使高中歷史課堂變得更加具有生命力,讓學生在一個快樂的學習氛圍中學習高中歷史知識,沒有太多的約束和局限。
3.高中歷史教學中采用合作教學法實現教學的生活化
以往高中歷史教學課堂上,教師與學生沒有良好的溝通,合作式教學方法的應用能夠對此不良狀況進行有效的改善。將教師具有的主導作用全面發(fā)揮出來,讓高中歷史教師成為學生學習歷史的伙伴,構建融洽、平等、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學生掌握、理解、運用歷史知識。合作學習方式能夠使學生更容易感受到學習的快樂。通過合作教學法的應用,學生可以更加深入地探究生活,可以通過社會實踐調查等多種形式進行社會實踐,打破以往傳統教學模式的局限。通過合作教學法,學生可以在多元化的模式中學習歷史知識,并且通過社會實踐,使得學生對于歷史的感知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
對于高中學生而言,他們肩負的學習壓力很大,學習任務非常的繁重。所以,在高中歷史教學中,要注重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要讓學生可以在一個健康快樂的學習氛圍中學習歷史知識。高中歷史教師需要明確,生活化教學理念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是高中歷史課程改革的必經之路,必須要給予高度的重視,保證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楊波.談高中歷史教學中生活化教學存在的不足與對策[J].教育觀察:下旬,2014(12):60-61.
[2]孫曉蘭.生活化教學理念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高考,2014(11):16.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