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桂艷
古詩詞是中華文化千百年積淀下來的精華,其朗朗上口的特點,尤其適合于廣大學生閱讀和背誦。從當前中學詩詞教學情況看,古詩詞學習大多停留在識記、背誦、默寫的層面。我們有必要通過古詩詞誦讀、古詩詞分類、古詩詞習作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把誦讀、積累的古詩詞遷移到習作實踐中,做到讀寫結合。
一、古詩詞對于高中生作文的作用
教師如引導學生把誦讀、積累的古詩遷移到習作實踐中,做到讀寫結合,不僅可以拓展運用古詩的途徑,還可以較好地解決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無話可說及有話無法精彩言說的問題。
1.積累豐富的語言,提高語感水平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詩歌當然也是語言藝術。古典詩詞的語言和其他文字樣式相比,更具精煉性、抒情性和含蓄性。學生可以通過古詩詞入作這一方式,更好地體會這些語言特點,從而提高自己閱讀的語感水平。同時,學生可以通過古詩詞,學會使用凝練的語句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
2.了解古人的思維方式和詩歌的表現手法
詩歌是詩人真情實感的流露,更是詩人思維方式的一種體現。學生可以站在詩人的角度來體味詩人構思的匠心,再站在自己的角度學習借鑒其選材布局等構思,讓學習者的思路與作者的思路相接,通過回憶,借助聯想和想象進入寫作狀態(tài),再通過使用各種修辭手法完成文學的再創(chuàng)作。
3.豐富文化底蘊,提高審美能力
二、古詩詞在中學生作文中的運用策略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應注重引導的過程,而不是結果。
1.古詩詞分類,作文材料的積累
作為教師,要充分考慮古詩詞對于作文的作用,而不是古典詩詞本身的特點,讓古典詩詞為作文而服務。因此,教師可以按照作文的需要,對古典詩詞進行分類。
2.古詩詞的吟誦,作文情感激發(fā)
學生通過古詩詞的誦讀不僅能凈化自己的內心世界,還能得到美的情感體驗,更能啟迪自己的憧憬,開啟寫作的大門。
3.學習遷移,架起詩詞與作文教學的橋梁
所謂學習遷移,即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它廣泛存在于知識、技能、態(tài)度和行為規(guī)范的學習中。只要有學習,就有遷移。古詩詞和作文都屬于知識體系,把古詩詞遷移到作文中去,即古詩詞學習對作文的影響,就必須找到這兩種知識的相同要素,也就是“遷移點”。
總之,我們有必要通過古詩詞誦讀、古詩詞分類、古詩詞習作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把誦讀、積累的古詩詞遷移到習作實踐中,做到讀寫結合。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