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俊豪
摘 要:小學是學生學習的啟蒙時期,初中則是學生學習之路的鞏固時期,而語文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因此初中語文教育一直都備受關注,在這個階段,學生不僅跳脫出小學語文的思維方式去面對一個全新的語文環(huán)境,還要做好迎接高中語文的準備。因此初中語文教學對學生的語文學習來說,是一個重要的銜接點。近年來,初中語文教學的工作重點都放在了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的興趣、改變傳統(tǒng)的“一言堂”的教學方式上。但是原來的單一式教學已經(jīng)無法滿足目前的教學標準,也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因此,初中語文教學必須跳出單一式教學的枷鎖。為了讓初中生受到更好的語文文化熏陶,為了對他們進行更加全面、更加系統(tǒng)的語文教學指導,多元化語文教學已經(jīng)勢在必行。對多元化語文教學特色進行全面的分析,對多元化教學的方法進行闡述的同時研究其對語文學習的長遠意義。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多元化
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qū)的語文教學方式還是單一的,沒有變化的,這種教學方式很容易讓學生感到厭煩,甚至讓他們失去學習語文的興趣與動力。除此之外,初中語文教學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在這個階段若采用單一的教學方式,不僅無法對學生進行多樣化的培養(yǎng),還會導致學生的多樣化發(fā)展?jié)摿Ρ欢糁?,但是若能實行多元化語文教學,不僅能改變單一式教學對學生不好的影響,還能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對他們以后的發(fā)展有著難以估量的好處。
一、多元化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特色
多元化教學是指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從不同角度、不同方位上系統(tǒng)地對學生進行開拓式教學。教學多元化有多種理解,其中包括教學思維多元化、教學性質多元化、教學手段多元化、教學目的多元化等。初中語文是一門很有優(yōu)勢的學科,因為它包含的內容不再僅僅是小學的讀與寫的結合,更是包括了情感的理解、文化的熏陶、能力的培養(yǎng)、語言知識的應用、文章的深度理解等一系列的知識。加之新課改在不斷地推行,初中語文教學也需要進行一定的突破,教師可以采用多元化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能力、溝通能力、理解能力,幫助他們塑造自身情感與人格。除此之外,多元化的教學方式還十分有助于學生開闊視野,拓展思維,發(fā)掘自主創(chuàng)新的潛力,而且在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判斷能力、概括能力上有著意想不到的效果。多元化教學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理解成多思維教學,這種教學方式能很大程度改善學生的思維方式,打破他們的思維局限性,讓他們的思維更加活躍、更加靈活,進而加深他們的思維深度。
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十分迅速,對多元化思維的人才需求量越來越大,單一式教育培養(yǎng)的學生往往有著定向的思維,這種思維方式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適應當今的社會環(huán)境,所以現(xiàn)在多元化思維的人才大量缺乏。因此,在進行初中語文教育的時候一定要把握多元化教學的特點,并制訂相關的措施,將這些特點合理地運用在對初中學生的教育上。
二、制訂與實施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
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對初中生未來成長是非常重要的,初中教師對此也給予十分肯定的態(tài)度,并且教師也在積極推廣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方式。那么,在實際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老師又該如何科學合理地結合初中語文的特點進行多元化教學呢?
1.制訂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方式
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主要的教學內容包含了課文內容的理解、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心理分析以及寫作能力培訓等。然而課堂內容并不應該僅僅只有這些,教師還要在課堂幫助學生培養(yǎng)思維、情感、理解能力、想象能力等。就讓我們把閱讀理解課文作為例子來探討如何制定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方式。在原文的閱讀理解過程中,可以先對文章的主體進行分析,讓學生大致了解課文的意思,然后讓學生根據(jù)課文內容,理解文章的宗旨。那么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采用多元化教學方式,即從不同的角度對文章的主旨進行多重分析理解。除此之外,即使面對同一個觀點,教師也要帶領學生從不同的方面去分析理解,每一個方面都要有充足的論據(jù),即正面論據(jù)與反面論據(jù),共同來支撐他們自己對這個觀點的看法。在寫作的過程中,教師要求學生從不同的視角去“觀察”一份素材,因為同樣的素材,不同的人去理解就有可能理解出不一樣的觀點,就會寫出不一樣的文章。思維的多元化就體現(xiàn)在這里,教師需要用講解、指導等方式來讓學生掌握這種多元化思考的能力,當學生擁有這種能力之后,很容易就能將多人的思維綜合在一起,從而加強自身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能力。
實施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
當方案制訂結束之后就差實施了,想要科學合理地把初中語文特點與現(xiàn)實中多元化教學結合在一起,教師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保護學生的學習情緒,激發(fā)他們的斗志
擴展思維與創(chuàng)新思維的開發(fā)少不了以學生高漲的情緒為基礎,因此,教師要時時刻刻關注學生的情緒,在他們低落時要及時鼓舞他們的士氣,激發(fā)他們的斗志,讓他們時時刻刻都以高昂奮斗的精神來面對學習。與此同時,還要注意培養(yǎng)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對知識的好奇心等。例如,在初春的時候帶領學生去野外踏青,并要求學生現(xiàn)場寫一篇文章。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因為能親身出游而感到興奮,進而熱情高漲;他們還會被身邊的景物所吸引,會仔細觀察一些細枝末節(jié)。這些東西都是學生無法靠苦思冥想得到的。
(2)把握提問時機,以提問促教學
課堂上的提問,大致可以分為課前預習提問、課文導入提問、引發(fā)思考的提問以及總結性提問這幾類,課堂上提問的次數(shù)是不確定的,但是每次提問的時機必須要準確掌握,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每個問題都恰到好處,才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開發(fā)潛在的智力,提高學習效率。
例如,在學習蘇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第16課《濟南的冬天》時,其中描寫了濟南冬天優(yōu)美的景色,同時還表達了作者老舍對家鄉(xiāng)的懷念以及熱愛之情,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情感體驗的時候,要回歸到文章本身,從其中找尋一些經(jīng)典的段落或者優(yōu)美的字詞,提問學生這樣表達的好處,這在一定程度上擴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將生活與實際寫作緊密聯(lián)合,還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征,要注意問題的難度設計,使其符合初中生的認知規(guī)律。
(3)引導學生樹立自主學習意識
學習的過程是一個主動建構的過程,要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主動探索問題、掌握新知識,同時幫助學生樹立自主學習的意識;初中教學要克服過于系統(tǒng)化的缺點,要根據(jù)教學對象的特殊性,采取本質上的改進措施,幫助學生樹立獨立自主學習的意識。敢于質疑只是走向成功的開始,教師要著重把問題作為教學重點,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參考,形成科學、合理的教學思路。在課堂上,設置障礙,提出問題,引發(fā)學生的探究意識,鼓勵學生自主思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實現(xiàn)教師與學生的雙豐收。
初中語文教學在整個教學系統(tǒng)中有著巨大的作用,保證其高效地完成學習目標對促進所有學科的學習有著重要的意義。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符合我國現(xiàn)代化對人才的要求。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是加快創(chuàng)新型社會發(fā)展的必要手段,是時代的要求。同時也是提高個人能力的重要條件。初中語文教學中實現(xiàn)多元化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只有在多元教學法的引導下,學生才能形成創(chuàng)造性思維,提高自身的綜合語文素養(yǎng),成為新時期的多元化人才。
參考文獻:
[1]應德領.新課標下初中語文教學之我見[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0(05).
[2]唐燕.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四忌[J].才智,2010(18).
[3]李永紅.教學的中心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能力:關于初中語文教學的體會[J].經(jīng)營管理者,2010(13).
[4]陳勇.怎樣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0(08).
[5]陳潔.論多元智能理論對初中語文教學的啟示[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0(04).
[6]王文瑞.初中語文教學研究之特色方法[J].東方企業(yè)文化,2010(06).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