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愛民?。ńK省如皋市愛民紅木雕刻工作室 226542)
?
工筆畫之文化藝術與工筆精雕的理論實踐
薛愛民(江蘇省如皋市愛民紅木雕刻工作室226542)
摘要:工筆畫是中國眾多繪畫形式中的一種重要類型,是一種特殊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作為歷史悠久且具有豐富文化藝術魅力的傳統(tǒng)形式,得到了傳承與發(fā)展,工筆精雕就是其中的一種。工筆精雕以工筆畫為基礎,以紫檀木為物質載體,它完整地將工筆畫雕刻在紫檀木上,是一種藝術的創(chuàng)新,不僅傳承了工筆畫藝術,還給其增添了新的物質載體,使其在工筆畫的藝術性上加入了新的元素,具有很強的審美性和裝飾性。
關鍵詞:工筆畫;文化藝術;工筆精雕
工筆畫是我國重要的繪畫藝術形式,具有悠久的歷史,它通過線條與色彩展現(xiàn)出了巨大的藝術魅力。工筆畫在線條的勾勒下具有很強的寫意性,氣韻生動、且有深遠的意境,不僅如此它還有很強的審美性,它追求詩意化的感覺,追求每一個細節(jié),追求內在的意境,同時也展現(xiàn)出了藝術家的平和、淡然的心境。工筆精雕是新時期的一種創(chuàng)新型的藝術形式,它建立在工筆畫的基礎上,以其為文化藝術本體,以紫檀木為藝術物質載體,通過二者的結合,將工筆畫從紙質化轉化成木板雕刻,使工筆畫變的更加具體,更加立體,工筆畫與工筆精雕具有相似的藝術觀,都具有很強的藝術性和表現(xiàn)力,是我國繪畫、雕刻藝術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形式。
(一)線條
線條是工筆畫的基礎,工筆畫就是眾多線條勾勒起來的藝術,因此對于工筆畫來說線條是一種重要的繪畫語言,通過語言才能將藝術家的心境以及感受和內涵展現(xiàn)在紙上。與西方的繪畫不同,工筆畫的重點不在面上,而是在線條上,用線條來表達情感與審美是其主要的手段和方法。工筆畫與其它繪畫種類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是用毛筆進行勾勒的,由于毛筆的筆法比較豐富,所以在毛筆的使用下工筆畫變得更加細膩。
我國的工筆畫主要有抬、壓、擰、轉、拖、提、立臥等筆法,不僅筆法眾多,而且在同一種筆法下由于力量和速度不同也會導致線條不同,從而呈現(xiàn)出不同粗細、輕重的線條,多種筆法的使用使中國的工筆畫精致、流暢自然、富有氣韻、生動活潑、簡單卻有內涵,具有獨特的審美意蘊。工筆畫是在線條語言的幫助下、在線條的穿插中交代出了總體的物象結構,在疏密有序的線條下,營造出視覺的層次感與主次空間,通過線條的濃淡表現(xiàn)出物象的深淺層次,從而構建了生動的工筆畫。
(二)色彩
隨著工筆畫的傳承與發(fā)展,色彩的運用特點也有了沉淀。對于工筆畫來說色彩是另外一種藝術表達語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每一幅精美的工筆畫都有恰到好處的色彩運用,每一幅作品中的色彩都是有作者深刻的構思的,不是隨意添加的,色彩不再是簡單的視覺體驗,而是一種深層次的思考和運用,擺脫了直觀視覺本能的低層次需要,但同時又是為視覺效果服務的,雖然看似矛盾,卻實則統(tǒng)一。工筆畫的色彩十分豐富,而且不同的色彩有不同的意義與象征,由于工筆畫起源于古代,古代社會是一個等級社會,有尊卑貴賤之分,因此工筆畫中的顏色也被其賦予了一定的感情色彩,紫色與黃色都與皇帝、皇宮有關,因此象征著皇權與高貴,紅色熱烈奔放因此象征著喜慶,藍色則象征著沉穩(wěn)和純凈,白色同樣也是高貴和典雅,工筆畫就是在眾多顏色的和諧搭配使用中,不斷地創(chuàng)新,不斷的積累,創(chuàng)作出了一幅幅生動的繪畫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以及審美內涵。
(一)傳統(tǒng)木雕藝術概述
我國傳統(tǒng)木雕歷史悠久,且存在的范圍廣闊,遍布大江南北,在不同的地方形成了不同的風格,由于木雕既復雜又精美,在民間素有“民間藝術的百科”之美稱,在民間藝人的傳承與發(fā)展中,它具有多樣的風格、豐富的題材、普及地區(qū)廣,因此它是當之無愧的最具代表性的中國傳統(tǒng)民間藝術形式之一。
在歷史長河中,傳統(tǒng)木雕不斷發(fā)展與傳承,它作為一種民間文化的表現(xiàn)形式,深深地融入到了民眾的思想觀念以及日常生活之中,成為一種民間工藝現(xiàn)象,由于其歷史悠久,所以它在研究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時,成為了一個最好的切入點。它不僅題材內容豐富,而且有豐富內涵,它刻畫了民間文化價值觀念,將其生動地展現(xiàn)出來。
如今,社會在不斷地發(fā)展,科學技術也在不斷地進步,世界之間的聯(lián)系日益緊密,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受到了商業(yè)化的沖擊,傳統(tǒng)木雕也不例外,由于學習和傳承的藝人不斷減少、后繼無人,再加上題材和形式也日益匱乏,它已然成為“遺產”性質的藝術形式,在迅速發(fā)展的現(xiàn)代社會,以及不斷變革發(fā)展的城市化進程下,如果再不采取相應的措施對傳統(tǒng)木雕藝術進行保護和傳承,它就很可能失傳并消失,從而給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造成重大損失。
(二)工筆精雕
工筆精雕是在如今飛速發(fā)展的現(xiàn)代化社會中出現(xiàn)的一種新興的藝術形式,它不僅繼承了工筆畫,還是對我國傳統(tǒng)木雕的一種繼承與發(fā)展,具有重要而深刻的文化藝術內涵和審美意義,以及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有利于保護我國的傳統(tǒng)民間藝術文化不被淹沒在現(xiàn)代科技社會中,保證我國傳統(tǒng)的工筆畫以及民間藝術形式木雕的傳承與發(fā)展。
工筆精雕,顧名思義就是以工筆畫以及木雕為基礎的藝術形式,它主要是在紫檀木上將題材豐富、風格多變的工筆畫雕刻出來,使其變得立體化,從紙質向木板轉化,給其提供了新的物質載體,雖然變了載體,但是工筆畫的意蘊沒有因此而減弱,它的審美性以及寫意性和裝飾性也沒有因此而消失,相反變得更加具有了韻味和欣賞性。
(一)裝飾藝術觀
1.構圖裝飾性
構圖對于工筆畫以及工筆精雕來說都很重要,結構是繪畫以及雕刻最初的基礎與前提,可以說構圖就是藝術形式的骨架,并且本身就具有很強的裝飾性。在工筆畫中,構圖的裝飾手法豐富多樣,散點式構圖是最常用的一種形式,它遵循多視點以及多角度的透視法則,不受時空的限制,將客觀的自然物象主觀地進行組合,由于其構圖方式很自由,這就使工筆畫具有很大的創(chuàng)作于發(fā)揮空間,一切以畫面需要為根本,通過合理的構圖使其達到統(tǒng)一與和諧。
工筆精雕雖然與工筆畫有著不一樣的物質載體,但是在創(chuàng)作之前也需要進行整體構圖,先雕哪,從哪開始,如何才能將工筆畫完美地展現(xiàn)在紫檀木上都是需要思考的問題,因此提前構圖是很重要的,只有先把結構構建準確,才能為之后的雕刻打下堅實的基礎。
工筆畫的構圖具有抽象性,相對比之下雕刻藝術的構圖比較具體,工筆畫是原創(chuàng),因此遵循著創(chuàng)作者的意愿和想法,具有主觀性,而工筆精雕則是二次創(chuàng)作,是在工筆畫的基礎上,對其進行模仿與雕刻,或者是原版的還原到紫檀木上,因此比較具體,在原創(chuàng)工筆畫的束縛下發(fā)揮雕刻藝術家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合理的布局將其還原到木板之上。雖然二者在構圖上有不同的特點,但是卻具有構圖的裝飾性,都是為了更加美觀、具有欣賞性。
2.物象裝飾性
工筆畫在物象方面具有抽象性,處于似與不似之間,具有模糊性,同時這也是工筆畫最核心的特征與本質,是其最與眾不同的地方,工筆畫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響,不走兩個極端,取中庸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既不追求刻意求工,又不追求過于抽象,而是在中庸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下將二者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追求一種適度的造型觀,既具象又不失主觀,既抽象又不失自然,是一種和諧統(tǒng)一,是一種高境界。
工筆精雕以工筆畫為基礎,由于被雕刻在木板上,所以比工筆畫更加具象、立體,但是卻不失工筆畫的神韻與抽象,在雕刻的過程中不僅繼承了原作者筆下工筆畫的抽象,還加入了雕刻藝術家的主觀能動性,因此同樣在具體的物質載體下,蘊含著主觀與抽象,但是同樣不失自然,也遵循了儒家中庸的態(tài)度,追求神似,維持了工筆畫的原狀態(tài)。由此可見,工筆畫以及工筆精雕在物象裝飾性方面也具有共通性。
(二)審美藝術觀
1.追求細節(jié)與意境的統(tǒng)一
文學是工筆畫的精神來源,因此工筆畫具有很強的主觀價值傾向,通過線條的勾勒來表達自我的內心,以及自然與社會的和諧統(tǒng)一。自然在人們心中是神秘的,也正是這種神秘性使得工筆畫極具浪漫主義和表現(xiàn)主義,對自身的理解與對自然的理解往往是相通的。工筆畫看似隨意、瀟灑,但是在作畫的過程中很注重細節(jié)的勾勒,在細節(jié)中展現(xiàn)意境,將細節(jié)與意境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工筆精雕身為雕刻藝術的一種,卻猶如繪畫一般十分注重細節(jié)。細節(jié)決定繪畫與雕刻藝術的成敗,一件成功的雕刻作品不允許有敗筆的存在,因此在工筆精雕的過程中,要時刻把握細節(jié),細節(jié)是打造意境的重要場所,因此不可忽視,一件工筆精雕作品是由眾多的小細節(jié)組成的,一個細節(jié)把握不好就會影響整個作品。
2.追求心境與意境的統(tǒng)一
在創(chuàng)作工筆畫以及工筆精雕的過程中,都十分注重心境的表達,以及意境的表現(xiàn),這是它們的宗旨與核心,也是工筆畫以及工筆精雕的神韻所在,作為兩種文化藝術載體,主體都是人,人創(chuàng)作的目的無外乎是表達自己的心境以及感情,心境的表達離不開已意境,通過意境的營造來表達人的內心,因此二者都具有很強的審美性,具有相似的審美觀。
(三)寫意藝術觀
寫意性是工筆畫的最重要的特點,這與工筆畫的線條語言和色彩以及筆法的運用有著直接的關系。工筆畫擁有獨特的氣韻,氣韻是意的來源,二者同時存在,不可分割。欣賞者在欣賞工筆畫的時候,會產生一種美妙的感受,這種感受就是氣韻的內化,妙不可言卻難以言語。氣韻是內在的,是工筆畫意境的基礎,氣韻沒有底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因為人在欣賞工筆畫的同時加入了自己的精神與神韻、氣質和格調,這樣一來工筆畫的氣韻就更加豐富、源源不絕了,且具有深遠的意境。
工筆畫是工筆精雕的模板,因此雕刻藝術家將工筆畫完美地還原到木板上的時候,自然而然將其神韻也帶了出來,工筆精雕雖然是具象的,但是在高超的雕刻技巧下仍然帶給人無限的感受,并在欣賞的過程中流露出來。
工筆精雕作為一種新的藝術形式,以工筆畫以及木雕為基礎和前提,它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造是在快速發(fā)展的現(xiàn)代化社會中對工筆畫以及傳統(tǒng)木雕的繼承與發(fā)展,有利于保護我國的傳統(tǒng)藝術文化,促進傳統(tǒng)文化的流傳。
參考文獻:
[1]李穎婷.中國傳統(tǒng)工筆畫繪畫語言在當代工筆畫中的運用[J].作家,2013,20:217-218.
[2]吳耀偉.淺析工筆畫的裝飾美[J].大眾文藝,2010,09:103.
[3]劉紅偉.淺析現(xiàn)代工筆畫的時代特征[J].大眾文藝,2015,21:114-115.
[4]裴海燕.詩情畫意蘊石上以刀代筆刻丹青——對話著名玉石雕刻大師郭威先生[J].寶藏,2015,08:138-142+23.
[5]王子立.雕刻藝術人生——記北京藝苑閣文化藝術交流有限公司董事長邵忠田[J].國際人才交流,2005,02: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