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偉麗
小學英語教學中,詞匯教學是關鍵,為學生的聽、說、讀、寫技能打下堅實的基礎,如何進行有效的詞匯教學顯得尤為重要。結合英語學科特點和學生實際,在課堂教學中的一些心得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充分利用實物、圖片、簡筆畫等呈現(xiàn)單詞意義,激發(fā)學生學
習英語的興趣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實物、圖片等呈現(xiàn)單詞,還可以運用肢體語言、簡筆畫,降低難度,使學習內容更加形象直觀,讓孩子們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英語,從而激發(fā)學習的興趣。多種方式呈現(xiàn)詞義,然后讓孩子們跟錄音去模仿詞匯的語音、語調正確地讀單詞,采用“音形義結合”的方法,能有效地幫助學生學習和記憶單詞。如,在教學水果單元,課前準備一些新鮮的水果,讓學生去摸一摸、聞一聞,引出新詞進行操練,然后把新鮮的水果作為獎品獎勵給說得好的孩子,充分調動了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敢于開口說、用英語進行表達,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
二、運用多種形式的聽、說、讀、寫與詞匯相結合的語用活動,加強對學生進行詞匯學習方法的指導,促進學生記憶
為了進一步幫助學生記憶所學的詞匯,在教學中采用多種方式操練鞏固單詞。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有意義,目的性強,實效性強的語用活動。教學活動設計一些聽、說、讀、寫活動,如把單詞編成韻律性強、學生喜愛的chant,Look at the pictures then say,Lets spell等活動和游戲。多設計一些這樣的活動,教師在教學時也要教給學生學習策略和方法,引導和幫助學生對學過的詞匯進歸類,利用學過的單詞字母或字母組合的發(fā)音規(guī)律去學習新詞并進行歸納和總結,為今后學習英語打基礎。
三、注重學生的課前預習,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根據(jù)所教學內容的不同和學生的年齡特點,在布置課后作業(yè)時,布置一些有選擇性、不同層次的預習內容,要循序漸進,由淺入深,例如,對低年級可以布置一些聽一聽、讀一讀的內容,對中高年級可以讓孩子們進行聽、說的訓練,查找一些相關的材料等,隨著學生的不斷學習,到中高年級可以在學習對話和語篇等進行有針對性的預習,養(yǎng)成課前預習的好習慣。
四、布置不同形式的課后作業(yè),幫助學生鞏固和練習所學的詞匯
小學階段,學生在校學習英語時間有限,除課堂40分鐘學習外,沒有語言學習的環(huán)境和氛圍。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設計上,除了課堂教學活動,也要對當天已學知識進行課后延伸和拓展。要設計不同層次的作業(yè)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有選擇地去做,可以從聽、說、讀、寫這幾個方面入手,如,讓學生每天早起讀5分鐘,聽并讀一讀學過的單詞和對話;運用已學詞匯和句型寫幾句話或一個小短文等。
以上是我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實踐中的總結,希望能和大家一起交流和探討,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會學和會用英語是《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對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要求,也是每位英語教師不斷努力的方向。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