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朵 盧小玲廣東省陽西縣中醫(yī)院,廣東 陽西 529800
三伏天中藥穴位敷貼治療哮喘42例臨床觀察和護理
王明朵盧小玲
廣東省陽西縣中醫(yī)院,廣東陽西529800
【摘要】目的:觀察三伏天中藥穴位敷貼治療支氣管哮喘的療效及護理方法.方法:將84例支氣管哮喘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2例.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藥物治療及護理,研究組在此基礎上進行中藥穴位敷貼及綜合護理干預,連續(xù)治療3年,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改善情況及哮喘發(fā)作次數(shù)減少情況,并比較分析兩組的臨床療效.結果:研究組臨床總有效率為90. 48%,對照組臨床總有效率為71. 43%,兩組臨床療效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 05).結論:三伏天中藥穴位貼敷治療支氣管哮喘,配合有效護理干預措施,可有效改善支氣管哮喘的癥狀,減少發(fā)作次數(shù),且該方法安全、方便、效果顯著,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支氣管哮喘;中藥;三伏天;穴位貼敷療法
支氣管哮喘是呼吸道常見病之一,是由多種炎性細胞和細胞組分參與的氣道慢性炎癥性疾病[1],屬于中醫(yī)學“哮病”、“喘證”范疇.臨床表現(xiàn)為發(fā)作性呼吸困難,胸悶或咳嗽等癥狀,遷延難愈,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2].目前臨床多采用糖皮質激素抗炎、抗過敏、調節(jié)機體免疫功能,但因長期應用不良反應明顯,影響其臨床治療效果.筆者對支氣管哮喘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依據(jù)中醫(yī)“內病外治,冬病夏治,穴位刺激,藥物通過穴位直達病灶”等原理[3],進行三伏天用中藥穴位敷貼治療及護理,收效良好,報道如下.
1. 1一般資料84例病例均為2010年7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支氣管哮喘患者,均結合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參照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會制定的支氣管防治指南中相關診斷標準[4]進行確診,均系反復發(fā)作支氣管哮喘患者,常由呼吸道感染誘發(fā),亦由受涼誘因或某種過敏刺激引起,發(fā)作時出現(xiàn)咳嗽、氣喘、呼吸困難、喉中哮鳴等癥狀;肺部哮鳴音或濕羅音明顯.其中男42例,女42例;年齡22 ~64歲,平均年齡(45. 3±5. 1)歲;病程1~15年,平均病程(10. 6±1. 4)年.將上述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各42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經統(tǒng)計學分析,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 05),具有可比性.
1. 2藥物治療方法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藥物治療,酮替芬(常州制藥廠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234H32460)1mg,口服,2次/d,每年7~9月連續(xù)用藥3個月,連續(xù)3年;研究組患者在此治療基礎上予中藥穴位敷貼治療,并進行護理干預,藥物組成成分為麻黃、細辛、白芥子、皂角刺,按1∶1比例混合粉碎,加入適量的生姜汁調成糊狀;將藥膏放在穴位貼敷貼膜的防滲圈內攤平,貼敷于肺俞(雙)、定喘(雙)、脾俞(雙)上,貼敷時間為2~6h(帖敷時間根據(jù)患者耐受情況適當延長或縮短).每年入伏前10d為第1次敷貼時間,初伏、中伏、末伏為第2、第3、第4次敷貼時間,末伏后10d為第5次敷貼時間,連用3年.
1. 3護理方法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干預,研究組配合中藥穴位敷貼進行綜合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
1. 3. 1敷貼前心理護理為使患者能順利接受敷貼,于貼敷前做好解釋工作,向患者講解三伏天中藥穴位敷貼治療哮喘的機制、方法及注意事項,使患者對此療法信任,消除其擔心敷貼治療引起皮膚刺激的恐懼心理,提高治療依從性.
1. 3. 2貼敷前的觀察護理首次貼敷前需詳細詢問患者身體狀況及過敏史,年老體弱、孕婦、皮膚破損者,以及對貼敷藥物或敷料成分過敏者應慎用或禁用,患者外感發(fā)熱時應暫停貼敷.
1. 3. 3敷貼中的觀察護理貼敷時患者取坐位或俯臥位,保持所選穴位局部皮膚清潔干燥,將藥物牢固帖敷,以免移位或脫落;貼敷中密切觀察患者有無皮膚麻木、溫、熱、癢、針刺及疼痛等感覺.一般敷貼時間2~6h;若患者無法耐受灼熱感,可提早取下.如疼痛劇烈,難以忍受,應及時取下藥物,用清水沖洗局部.
1. 3. 4敷貼后的皮膚護理患者在敷貼藥物取下后,局部皮膚會有灼熱感,可持續(xù)1周左右.少數(shù)患者局部出現(xiàn)針尖至米粒大小的水泡,屬貼敷的正常反應,水泡小者以自行吸收為主,局部涂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止癢,防止?jié)B出,水泡大者用無菌針頭刺破水皰,繼以2%黃連素溶液冷敷患處,滲出減少后以碘伏消毒.如患者敷貼藥物處皮膚有輕度潰爛,可外用燒傷濕潤膏.
1. 3. 5飲食起居護理患者敷貼期間,患者需保證充足睡眠,禁食肥甘厚膩、生痰助濕及生冷刺激性食物;禁食海鮮、蝦等食物.囑咐患者多吃水果、蔬菜和營養(yǎng)豐富易消化的食物.敷貼期間盡量避免著涼、避免冷水沖洗,以防治遇冷毛孔收縮,藥物吸收受阻.
1. 4療效判定標準[2-3]顯效:臨床癥狀完全控制,雙肺哮鳴音完全消失,1年內哮喘發(fā)作次數(shù)≤1次;有效:臨床癥狀明顯改善,雙肺有少量哮鳴音,1年內發(fā)作兩次;無效:臨床癥狀及體征改善不明顯或無改善,1年內發(fā)作次數(shù)≥3次.
1. 5統(tǒng)計學分析應用SPSS 1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42例患者中,顯效31例,有效7例,無效僅4例,臨床總有效率為90. 48%;對照組42例患者中顯效21例,有效9例,無效12例,臨床總有效率為71. 43%兩組臨床療效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 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穴位貼敷療法,是以中醫(yī)經絡學說為理論依據(jù),將藥物貼敷于人體體表穴位,通過藥物、俞穴及經絡的作用,全面調整臟腑功能,提升正氣,用來治療疾病的一種無創(chuàng)痛穴位療法.穴位貼敷是中醫(yī)治療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悠久,是經人們在長期與疾病作斗爭中總結而成的治療方法,是運氣學說和天灸療法的結晶[5].因中醫(yī)學有“天人相應”、“冬病夏治”的指導思想,《黃帝內經》中有“春夏養(yǎng)陽”原則,故穴位貼敷特取每年初、中、末伏第一天進行治療[6].
本研究結果表明,在常規(guī)藥物治療基礎上,對支氣管哮喘患者進行三伏天中藥穴位敷貼治療,并進行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控制及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和體征,減少哮喘發(fā)作次數(shù),提升臨床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李紅坤.中藥“三伏”貼敷治療支氣管哮喘療效觀察及護理[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2,16: 112.
[2]劉萍.冬病夏治穴位貼敷治療支氣管哮喘療效觀察及護理體會[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3,5(16): 111-112.
[3]郭文靜.哮喘貼治療支氣管哮喘80例療效觀察及護理[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3,34: 159-160.
[4]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組.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8,31(3): 177.
[5]齊玲,胥丹桂.三伏天中藥穴位敷貼治療緩解期哮喘患兒療效觀察及護理[J].護理學雜志,2009,24(11): 40-41.
[6]吉訓超,王祥,許華.從冬病夏治探討三伏天天灸的治病機理[J].江西中醫(yī)藥,2004,35(3): 14.
收稿日期:( 2014. 12. 21)
【文章編號】1007-8517(2015)06-0102-02
【文獻標志碼】A
【中圖分類號】R256.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