闕滿蓮
【摘要】初中作文指導中教師如何有效介入?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筆者結合自己的語文教學實踐,嘗試把作文指導與平時的語文課堂結合起來,從寫作前、寫作中、寫作后三個方面闡述教師的有效介入途徑。本文對于提升初中作文教學的有效性有一定的借鑒和指導意義。
【關鍵詞】初中作文指導;有效介入;寫作前;寫作中;寫作后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有位語文老師說:上輩子殺了豬,這輩子要教書;上輩子殺了人,這輩子教語文;而教語文,最怕的就是教作文!由于作文教學目前缺乏真正有效的章法與流程,教師對于作文教學比較無奈。因此,作文教學是需要教師創(chuàng)造性思考的一個重要領域。結合作文教學實踐,筆者嘗試在作文教學中進行有效的介入指導,得出幾點思考。
一、寫作文前的介入指導
寫作前的介入指導,主要是指導學生積累素材,大量閱讀、仔細觀察并進而產生寫作的情緒與沖動。
(一)積累寫作素材,處處留心皆學問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币獙懞米魑?,必須注意平時積累。一個字、一個詞、一句話、一段話、一篇小日記,都可以成為我們作文的基礎素材。我們在教學時要有意識引導學生注意文章中字詞的運用,如朱自清散文《春》,在寫初春的山、水、太陽時,分別用了“朗潤”“漲”“紅”這三個動詞,形象生動地描繪了初春那種春光融融、萬物復蘇的美好景象。在教學這句話時就要引導學生品位這些詞句的妙處,積累這些精彩的語句。我在平時教學中還注意訓練學生仿寫句子,當學生能夠把課文用得好的句子仿寫到自己文章中,就能慢慢寫出有自己風格的好句子來。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多讀書,是提高寫作能力的重要途徑。教學中,我注意引導學生閱讀各類健康的書籍,讓學生隨身準備記錄本,遇到名言佳句就摘錄下來,隨時積累寫作素材,并想辦法應用到自己的文章中。
(二)學會觀察生活,萬事萬物皆有情
我常常對學生說:“看”不等于“看到”,觀察一定要仔細,要有目的的“看”。如,有位同學寫爺爺奶奶的時候,發(fā)現爺爺看電視睡著了。奶奶在旁邊嗔怪道:“這死老頭子,人家叫你也不睬。”從這個小細節(jié),小作者看到的是他們風燭殘年的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捕捉真情的瞬間,細心的觀察與感受人世間最美的真情畫卷。
在現實生活中,學生常常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因為他們沒有進入所要描繪的對象的狀態(tài)之中,也沒有把他們的主觀感受投射進去。所以,在作文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真正的觀察,就是讓學生的情感與心靈融入觀察對象,是一種類似“無我”的超覺體驗。要引導學生認識到觀察的奧妙:如果我們能夠真正入靜,我們會發(fā)現,萬事萬物都有感情,都會與我們對話。大樹、小草、小鳥、小貓、小狗都會有自己的語言,當你進入他們世界的時候,他們都會與你認真對話。這樣,在寫作中就能寫出富有真情實感的好文章。
(三)醞釀寫作情緒,喜怒哀樂皆文章
情感和想象力是作文的生命。沒有情感,就不可能有寫作的沖動,就不可能寫出或火熱或滾燙或冰冷或愉悅的有喜怒哀樂情感的好文章。很多時候,人的情緒是寫在臉上的。例如學生考試成績不好,回到家里,即使一言不發(fā),父母親也能夠感受到孩子的不快樂。如果能夠引導學生把不好的情緒寫在作文中,就可以化不利為有利。我常常對學生說,喜怒哀樂是我們人生的常態(tài),我們要用我們的筆書寫我們的內心。對于一些無可奈何的東西,我們甚至可以把它變成一種幽默。如,我上課碰到經常打瞌睡的學生。有的同學就送給他們一個對偶句:“睡到??菔癄€,混到天長地久?!蔽页3W生說,要把憤怒和不快化作幽默的表達,這樣我們的人生會更有趣得多!這樣,不僅引導學生“我手寫我心”,而且讓學生情感的源泉在寫作中汩汩流淌,進而樹立良好的心態(tài)。
通過寫作素材的積累,仔細的觀察可以積累我們的寫作知識和實踐經驗,并進而產生寫作的情緒與沖動。這種介入指導,主要是為寫作做充足的準備。
二、寫作中的介入指導
寫作是一項創(chuàng)造性很強,個性化也很強的工作。同樣一個題目,一百個作者就會有一百種不同的寫法。就是同一個作者,在不同的時間也會有不同的寫法。因此,寫作也被人們認為是一件很微妙的事情。但寫作也不是不能指導的,它本質上是一種技能,通過系統(tǒng)的學習可以提高寫作水平。下面,我以指導學生寫《我們的班級》的開頭為例,說說如何介入指導學生解決作文開頭難的問題。我引導學生多方思考,形成了以下幾種比較可行的開頭。
(一)環(huán)境描寫式
我引導學生具體描寫班級的布置,如圖書角、評比欄、名人名言、衛(wèi)生情況等。學生寫的是:這是一個寬敞明亮的教室。教室的前方是四塊黑板,中間兩塊可以往旁邊移開,移開后是學校新添置的體現高科技的“班班通”多媒體電腦。黑板上方有國旗,旁邊是四個大字“靜”“敬”“競”“凈”。教室兩旁的墻壁有班務欄、名人名言等。在教室的左邊角落,是我們班的圖書角。教室后面有黑板報和衛(wèi)生角。教室里坐著49位同學。這就是我們的班級,我們溫暖的大家庭。
(二)問答對話式
可以是自問自答,也可以是人物對白,還可以是討論、爭吵,三人或者多人的對話片段等。這些對話都要用引號,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受。例如,指導學生這樣寫:“同學,你是哪個班的?”“我么?是七年級2班的?!薄半y怪你的語文這么棒!到底是闕老師教出來的學生啊!”“呵呵,說到我們七(2)班,作文真的好哈,都有同學的作文發(fā)表在雜志上了。你們哪個不佩服?哪個不羨慕?”
(三)人物描寫式
每個班級都有代表性的人物,對他們的外貌、言行進行描寫,進而引導到整個班級。有的學生這樣寫:話說山中不可無老虎,群龍不可無首。說到我們七(2)班呀!不能不說一個重要人物——班頭。班頭乃我班的班長鄭坤婷。此人雖然說是女生,但貌不驚人??墒瞧淠芰Α⑵涑煽兡强烧娌皇巧w的。在她的帶領下,我們班正蒸蒸日上,在學校各項評比中,名列前茅!
(四)提出問題式
開頭的提問可以增強文章的氣勢,起到先聲奪人、引出下文的作用。學生是這樣問的:誰不為自己的班級自豪?誰不為自己編輯的成就而驕傲?誰不為自己班級的榮譽奮斗?即使是體育課愛裝病的女生,在校運動會上,又有哪個會不在一旁大呼小叫地為班級加油鼓勁?即使是成績最差的調皮鬼,在我們班與其他班級產生矛盾時,哪個會袖手旁觀呢?
(五)場面描寫式
選擇一件班級比較重要的活動,對此進行引人注目的場面描寫。有的學生這樣描述:大禮堂的舞臺上整齊地站著兩排同學,他們笑意盈盈,精神飽滿,服裝整齊。一個高個子男生正充滿激情地揮動手臂,指揮大家高歌“大河向東流,天上的星星參北斗……”這就是我們的七(2)班。
(六)想象回憶式
引導學生想象自己進入了老年時代,想起自己的春春歲月,驀然回首,感慨萬千。學生這樣寫的:我的初中生活是在清流實驗中學度過的,雖然60年過去了,但那時我所在的七年級2班卻給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至今回想起來,往事歷歷在目,仿佛就在昨天……當然,作文需要解決的不僅僅是開頭難的問題。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一般要求:鳳頭、豬肚、豹尾。因此,在作文教學中,筆者通過有效的介入分階段指導學生寫好作文的各個部分,效果良好。
三、寫作后的介入指導
寫作后的介入指導主要是鞏固和肯定學生的寫作自信,幫助學生通過修改和評價文章使自己的文章更加出色。
(一)修飾寫作語言,指導細節(jié)描寫
作文的語言表達是作文最重要的載體。古人說: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就是要求我們寫文章一定要有文采,才能流傳久遠。前面已經講過字詞的“推敲”了,這里再探討一下如何把文章寫得具體的問題。如一位同學的作文:天空是藍色的,下面有幾只小鳥飛來飛去,遠處的山模模糊糊的,碧綠的田野中飄散著好聞的稻草的清香味。這里小作者以一種概括的描寫方式,描繪的是一幅沒有重點的模糊場景。指導學生修改以后變成:天空是孩子們畫中的那種天空,徹頭徹尾的深藍色。綿延的山脈看上去就像恐龍的脊背,人字形的大雁在頭頂盤旋,青翠欲滴的田野里散發(fā)出陣陣稻草的清香。這樣的場景就變得生動而且富有詩意了。
(二)利用各種渠道,展示學生習作
讓自己的作文變成鉛塊字,這是每個學生的夢想。在教學過程中,我盡量為學生尋找各種渠道,展示學生的習作成果,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我指導學生自編作文集,讓學生互相傳閱,積累寫作經驗,提高寫作水平。在每次習作后,選出優(yōu)秀的作品在班級的學習園地展出,在校報發(fā)表。在作品獲得肯定的同時,學生深切地感受到寫作的樂趣。孔子說:“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碑攲W生覺得寫作是件快樂的事時,教師還會為教學生寫作而長吁短嘆嗎?
作文教學中教師的有效介入,是教師指導學生作文過程中形成的教學理念與實踐策略,每個語文老師都有自己獨特的做法與感悟。這里只是筆者在作文指導中所做的一些思考與嘗試,希望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引發(fā)大家更多的關注與思考。
參考文獻
[1]李美旋.初中作文教學中教師作文指導的有效性研究[D].南寧:廣西師范學院,2011.
[2]俞愉.初中作文訓練法新探[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2.
[3]張忠偉.如何使作文語言含蓄雋永[J].學苑教育,2014(3).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