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清平
【摘要】文言文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難點,也是高考必考的知識點。但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的老師對文言文教學感到不好教,學生對文言文感到不好學。對此,本文簡要探討一下高中文言文教學的現(xiàn)狀,并結合個人教學經歷提出一些粗淺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文言文;教學難度;興趣;特殊句式;文化價值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言文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文言文的教學,給高中生提供了一個了解我國古代優(yōu)秀文化和精神傳統(tǒng)的機會。文言文是前人留給我們的財富,入選教材的都是文質兼美的瑰寶,因而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對這些文言文充分進行挖掘,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感悟文言文之美,獲得語文學習的趣味。然而,在高中文言文教學中,為了在高考中取得比較好的成績,師生一味地以考試分數(shù)為標準,似乎有些脫離了文言文教學的目標。下面探討一下目前高中文言文教學的現(xiàn)在及其策略
一、高中文言文教學的現(xiàn)狀
(一)文言文教學難度大
現(xiàn)在的文言文教學環(huán)境里,學生中流傳這樣一首打油詩“一怕文言文,二怕白話文,三怕周樹人,四怕周作人”。以難度系數(shù)最高而榮登榜首,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文言文教學存在著這樣的現(xiàn)狀。文言文需要精講,但老師總是打著這旗幟,對重點字詞的詳細提示,對課文逐字逐句的串講進行剖析。這種面面俱到的教法,費時費力,最容易把學生引入死胡同。這過程過于偏重語法知識的講解和課文詞句的翻譯,沒有把文言文當成普通的課文,學生難以讀出文言文之美來,覺得很枯燥無味。
(二)教學主次顛倒
有些教師容易主次顛倒,往往偏重于分析課文內容及寫法特點,而不落實字詞知識。結果使學生上完課文只知文章大概。這種教法,完全忽視了文言文與現(xiàn)代文的區(qū)別,不利于提高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而且即使是有創(chuàng)新的文言文教學,也是名目繁雜。多數(shù)時間都是教師在滿堂灌,下面學生聽得目瞪口呆的,整堂課上學生出聲的時間少得可憐。所以,誦讀的目標都沒有達到,學生何謂能整體深入感知課文大意,何謂能是語言思維得到鍛煉?
(三)學生缺乏興趣和熱情
目前文言文教學中學生有普遍存在懶散的現(xiàn)象,尤其是對文言文的學習,學生特別缺乏興趣和熱情。因此,教師需要從文言文的文化價值出發(fā),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文言文的好處,從而有動力去學好文言文。
二、高中文言文教學的策略思考
(一)加強特殊句式的有效教學,讓學生想學文言文
文言文中,不同特殊句式都有著不同的判定標準。因此,學習文言特殊句式,掌握不同句式的判定標準是關鍵。課堂中如果教師能夠引導學生自行歸納不同句式的判定標準,強化練習,學生對各類文言特殊句式的掌握是會達到較高程度的。
具體到教學過程中,教師講授到特殊文言句式時,可以先用演示文稿展示出各種含有不同類型判定詞的特殊句式,讓學生仔細觀察、歸納總結不同句式的特征,進行記錄。
其次,進行小組討論,各小組組長匯報歸納的結果。
再次,由教師加以總結補充并附以恰當?shù)慕忉屨f明,讓學生最終掌握正確的句式判定標準。
最后,教師布置作業(yè),讓學生課下收集含有判定標準的特殊句式,使學生養(yǎng)成收集句式的好習慣。這樣,日積月累會使學生漸漸地愛上文言文,熟能生巧達到融會貫通。
(二)從“文”與“言”入手,讓學生感悟文言文之美
文言文中的“文”包括了文章體式,章法考究是作者言志載道的關節(jié)點、精髓處,把握作者言志載道是我們學習文言文的最終目的,要想掌握這些知識是要通過對“言”的學習才能做到。不同的文章體裁有不同的特點,只有根據(jù)文章的特點進行教學設計才能夠讓學生通過對“言”的學習掌握作者要言的志和要載的道。如游記一般的行文是先寫景后言志,因此可以先告訴學生它有這樣的特點,讓學生在心里對文章有一定的認識,再找出其中的關鍵句來讓學生明白這個地方是寫景和言志的過渡處,再開始讓學生自讀文字明白文章寫了哪些景,這些景的特點是什么,寫這些景的目的是什么,引導學生一步步明白作者的寫作目的。這樣的話,學生即完成了對“言”的學習,又掌握了“言”的深層含義。
(三)引導學生挖掘文化價值,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
文言文涵蓋了古代文化的精粹,是反映古代社會的一面鏡子。這一豐富的教學資源,教師要好好利用,盡量多拓展課文相關資料,如寫作的社會背景、作者經歷、作者思想等,這樣學生認識到的是整個古代的文化傳承變遷,也能真正認識到古代文化精華對于現(xiàn)代人的意義。諾貝爾獎獲得者曾提出:人類要在二十一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到二千五百三十年前中國的孔子那里去找智慧。可見世界頂尖人才對中國傳統(tǒng)思想的認可和重視。先秦諸子散文中,有許多傳統(tǒng)美德精神光耀千古。也可以不時給學生介紹一些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哺育之下走向成功的人。如楊振寧先生,他曾說,影響他最深的不是他專長的物理學,而是兩千多年前的孟子思想,因為幼年時所背的《孟子》在他心中形成了不可磨滅的思想準繩,成為他日后為人處世的基本原則。學生聽了以后,驚訝的同時也感嘆,原來文言文也有如此的影響力,這無形中就增強了他們學習文言文的熱情和動力。
三、結語
悠悠古國,上下五千年,悠久的歷史造就了中華民族特有的璀璨文化。很多民族文化精華都引入了中學語文教學中,文言文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高中語文老師,應該肩負起傳承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任,讓一代代學生吸收古人留下的精髓,從而促進自己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王春俠.高中文言文教學現(xiàn)狀及對策分析[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10).
[2]張溪春.培養(yǎng)高中生文言文學習興趣略談[J].學周刊,2015(22).
[3]許春.高中文言文有效教學策略初探[J].現(xiàn)代語文(學術綜合版),2014(11).
[4]朱少山.守正出新,突破高中文言文教學的困局[J].語文知識,2015(8).
[5李菲. 對高中文言文教學的幾點思考[J].文學教育(中),2011(9).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