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安清+桂三貨
2014年元旦的前一天,記者從武漢驅(qū)車前往新洲區(qū)邾城街第六小學采訪,被采訪的是該校榮獲武漢市第十屆“十佳班主任”稱號的教師劉曉琳。她用愛心打造陽光班級,用智慧創(chuàng)新班級管理,她是新洲區(qū)第一位獲此殊榮的小學教師。
在校長余其芳的陪同下,我們來到劉曉琳所帶的六年級(1)班參觀。剛走到教室門口,就看見站在講臺上的學生與坐在座位上的學生正在積極互動,氣氛相當熱烈。劉曉林說:這是我們班的“迎接2014年元旦聯(lián)歡會”,像這樣的班級活動,我們經(jīng)常開展,大都由學生自己策劃并主持。
在教室里,我們?yōu)g覽學生創(chuàng)作的圖文并茂的手抄報,了解“星級學生活動”(即“星光燦爛”“旺旺銀行”),參觀設(shè)置于室內(nèi)的“生物角”“愛心角”“圖書角”和“衛(wèi)生角”等,劉曉林如數(shù)家珍地為我們介紹班級的管理模式和文化建設(shè)。
守望是班主任的一種責任
劉曉林從事教育工作26年,擔任班主任25年,在這期間,她幾乎投入了自己的全部精力,不知疲倦地守望著校園,守望著班級,守望著學生,守望著班主任的希望與夢想。
在學校,劉曉林負責語文教學,又兼任班主任。她不僅在語文教學方面兢兢業(yè)業(yè),更十分熱愛班主任工作。她說:班級是師生心靈的家園。教育是為學生留著燈、留著門,讓他們看到希望,并感到家的溫暖和溫馨。因此,她時刻把學生放在心上。在每個工作日,她總是早上六點鐘起床,七點鐘之前趕到教室,中午一般都是十二點鐘就已經(jīng)到校。在課間,她不是坐在辦公室休息,而是在教室里和學生聊天。下午放學時,她總會在校園內(nèi)轉(zhuǎn)轉(zhuǎn),到校門口望望,看著學生全都離校,她才安心地回家。
有的家長說:劉老師最了解我們的孩子。的確,她對每個學生的思想、學習和身心了如指掌。例如:學生小陳一揉鼻子,她就知道他的過敏性鼻炎又要犯了,忙提醒他的家長注意;學生小媛的作業(yè)中多了幾個錯別字,她知道小媛又有些浮躁了;學生小邱皺著眉頭,她就覺得小邱不舒服,原來這孩子頭暈,于是,她掏出風油精幫忙涂抹和按摩,并提醒小邱:寫字時,把頭抬高……總之,班上的學生都親熱地叫她媽媽,而有的家長說:她比媽媽更細心。
在某個周末,劉曉琳不幸染病,無法進食,一直臥床。周一一早,她丈夫要幫她打電話請假,但她堅決不答應(yīng)。她怕麻煩別人,更怕學生著急。當她搖搖晃晃地來到學校時,同事大吃一驚地問:這兩天你怎么瘦成這樣?不行就回去休息吧!她笑著說:沒事。然后,她走進教室,坐著給學生講課。那天,學生聽講格外認真,下課還忙著給劉曉林倒水。
劉曉林的生活非常簡單。上班時,不是在教室就是在辦公室;放假時,不是看書、寫文章,就是做家務(wù)。由于白天在學校忙碌,所以她總是在晚上或放假時做家務(wù)。多少次,她在月光下收曬衣服、鞋子。
冬去春來,寒來暑往。26年來,劉曉琳一心撲在工作上,只請過三次假。其一,1993年,她父親的鼻咽癌再次惡化,醫(yī)治無效,離開人世。她為父親送終而請假。其二,1997年,她丈夫出車禍,生命垂危。她為照料丈夫而請假。其三,2009年,她公公被查出胃癌,沒過多久,撒手人寰。她為盡兒媳的孝心請假。
讓愛的陽光照亮學生的心田
劉曉琳認為,愛是明媚的陽光,應(yīng)照亮每個學生的心田。因此,她給予學生最大的耐心與關(guān)注。例如,她經(jīng)常家訪。有的家長難為情地說:孩子不聽話,成績不理想,我都不好意思見您??蓜粤者@樣寬慰家長:沒有一個學生是沒有優(yōu)點的,我們要懂得欣賞他們的優(yōu)點。
在劉曉林擔任三年級班主任期間,有一個特殊的學生走進了她的生活。那個學生在一歲時因高燒而使腦部嚴重受傷并留下后遺癥,也就是說,她的智商低于其他學生。都上三年級了,她還不會自己上廁所,甚至不會自己拿筷子吃飯……
劉曉琳暗下決心,她一定要幫助這個學生,讓她有尊嚴地生活。第一步,耐心地教她吃飯;第二步,陪她上廁所,既幫助她,又訓練她;第三步,手把手地教她做作業(yè)。漸漸地,這個學生的自理能力越來越強。在劉曉林的關(guān)愛下,這個學生順利完成了小學的學業(yè)。畢業(yè)后,她還常打電話問候或登門看望劉曉林,她的家長更是對劉曉林感激不盡。
對那些留守學生與單親學生,劉曉琳也格外關(guān)心。她幫他們理發(fā),為他們剪指甲,督促他們做作業(yè)。因為要關(guān)照的學生太多,劉曉林經(jīng)常輾轉(zhuǎn)奔波,有時到了晚上八九點,還沒顧上吃飯。
確實,劉曉林愛學生,她充滿愛的教育方法頗具特色。對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她既欣賞,又鞭策,并給他們提出更高的目標;對學習好,但其他方面發(fā)展一般的學生,她努力為他們創(chuàng)造機會,既鍛煉他們的能力,又展示他們的才能;對其他方面發(fā)展良好,而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她讓他們擔任各種與學習有關(guān)的職務(wù),以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能力;對信心不足的學生,她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并促使他們奮進;對“學困生”,她給予足夠的尊重和信任,既挖掘他們的潛力,又鼓勵他們不斷努力。
在采訪中,劉曉琳對記者說:雖然我們不能改變世界,但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態(tài)。當你覺得學生是魔鬼時,你就生活在地獄中,正接受心靈的煎熬;當你覺得學生是天使時,你就生活在天堂里,正享受幸福的生活。
別具一格的班級管理模式
劉曉林善于獨立思考。她用別具一格的班級管理模式加強班集體建設(shè):一方面把班會課當成課程開展研究;另一方面和學生共同打造溫馨班級,并讓班規(guī)、班訓、班號、班名、班旗、班徽、班歌和班幣成為學生的美好記憶??傊仟毺氐陌嗉壒芾砟J?,不僅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和專業(yè)性,更能激發(fā)生命活力,創(chuàng)造生命奇跡。具體有三點。第一,讓學生成為自己的主人、班級的主人。為此,她具體落實三個工作。其一,她和學生共同制定班級奮斗目標。例如,她所帶的六(1)班的“六個一”目標,即“實現(xiàn)目標一往無前,遵守紀律一馬當先,自主學習一絲不茍,衛(wèi)生保潔一塵不染,說話一諾千金,做事一步一個腳印”。其二,她鼓勵每個學生制定個人的奮斗目標,并引導他們將其分為三個層次,即近期目標——需要一定的努力,便能解決的問題;中期目標——需要短期努力,才能解決的問題;遠景目標——需要長期奮斗,才能解決的問題。其三,為了配合學生達成目標,她在班級開展“國旗下許下一周心愿”的活動,旨在鼓勵學生既認真制定目標,又努力付諸實踐。
第二,培養(yǎng)學生勇敢、堅韌和頑強的精神。劉曉琳所帶的六(1)班,叫“仙人球班”。她希望學生像仙人球一樣勇敢、堅韌,無論環(huán)境多艱苦,都能頑強生長。的確,仙人球的精神激勵著劉曉林的學生。在2013年的新洲區(qū)運動會上,來自“仙人球班”的學生在比賽中頑強拼搏,取得了團體冠軍的好成績。在2014年的新洲區(qū)經(jīng)典誦讀比賽中,“仙人球班”的30名學生積極參加,并取得全區(qū)一等獎的好成績。
第三,與學生共同制定班規(guī),推行“承包責任制”。劉曉林不僅與學生共同制定班規(guī),實行民主管理,更推行承包責任制。所謂“承包責任制”,即每個學生負責班級的一項職務(wù),并劃定職責范圍,以民主討論制定的125條班規(guī)為基準(其中還有三條是約束老師的),將班級的紀律、衛(wèi)生以及學習等相關(guān)事宜劃歸到責任人名下,由所有人監(jiān)管并認真記錄,最后計算每個人的得分,然后以“旺旺仙幣”的形式存在學生的“個人存折”上,并作為評選三好學生的依據(jù)?!俺邪熑沃啤蓖菩幸詠?,班級的凝聚力極大增強,劉曉琳也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思考班級的進一步建設(shè)和每個學生的個性發(fā)展。
在劉曉林看來,今天的學生需要教師的愛,這種愛不僅是一種情感,更是一種能力和智慧。她說:做為教師,你希望你的孩子遇到怎樣的教師,那你就做怎樣的教師。
(責任編輯:梁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