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瑋
目前,很多學生一聽到習作就眉頭緊鎖,唉聲嘆氣,他們怕寫作文,有些孩子甚至發(fā)出了“作文難,難于上青天”的感嘆!作文練習讓孩子們大傷腦筋,他們抱怨作文花時太多、素材難找。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就嘗試著將片段練習帶入語文課堂,挖掘、利用教材中的資源,將“寫”融入課堂,既不額外占用學生的課余時間,又能訓練學生的習作能力,可謂一舉兩得。
一、關注文本中的標點
標點符號是文本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只要你用心走進文本,就會發(fā)現(xiàn)文本中的文字、標點都蘊含著作者豐富的感情。標點符號在文本中的意義絕不僅僅是詞語、語句之間的停頓,在某種程度上它是作者情感抒發(fā)的一個媒介。一個經(jīng)驗豐富的語文教師,能善于抓住文本中的標點去感悟作者的內心世界。比如,《鞋匠的兒子》這篇課文中有一處標點“說到這里,林肯流下了眼淚,所有的嘲笑聲全都化成贊嘆的掌聲……”這里的省略號省略了無窮的意味:參議員們都被林肯真情的演講深深感動了。此時,及時啟發(fā)學生:在座的參議員們臉上的表情會是什么?他們心里在想些什么?他們之間會議論些什么?結合文本內容,把握人物心理,體會標點符號所蘊含的豐富意蘊,適時進行習作片段練習。教師若能關注文本中的標點符號,緊貼文本內容,那么學生的片段練習也就有內容可寫,有素材可寫了。
二、關注教材中的插圖
人們常說:“生活處處有語文?!币粋€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是善于開發(fā)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課程資源來對學生進行習作訓練的。教材中的插圖不是教材的附屬物,而是形象化的、現(xiàn)成的可利用資源,可以說,教材中的插圖是學生習作片段練習的有效資源。
比如在教學柳宗元的詩歌《江雪》時,筆者就利用插圖指導學生觀察圖畫、想象畫面,并加以描述寫下來。圖中,冬天的江邊大雪覆蓋,萬物蕭條,江邊的樹枝都變成了銀松雪柳了。這幅插圖不正是訓練學生描述雪景的絕妙途徑嗎?課堂上引導學生反復誦讀詩歌,再仔細觀察插圖,孩子們逐漸走入詩人所描繪的意境,這個雪景的片段訓練就水到渠成了。
三、關注文本的語言
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經(jīng)過專家組精心審核挑選的,可以說篇篇都是精品。不同的作家寫文章的風格是不相同的,教材編寫組在編寫教材的過程中也已經(jīng)考慮到將各種風格的作品都編入教材。不同體裁的文章有著不同的語言風格,作為教師就要善于關注文本中的語言,找出特色,不僅要引導學生領悟文本語言使用的妙處,還要能依據(jù)文本,挖掘出文本語言背后留給我們的思考空間。
在教學《船長》一課時,筆者就發(fā)現(xiàn)這篇文章中有一個特殊的地方:船長與機械師的對話簡短有力,沒有任何提示語,而且每一句話都單獨作為一個自然段。通過仔細研究教材,明白了作者的意圖:此時情況危在旦夕,容不得船長有一絲一毫的猶豫。在備課的過程中,敏銳地感覺到:這將是一個極好的習作訓練素材!讓孩子們根據(jù)當時的情況,猜測船長說話時的表情、動作,想象他的心理活動,給這個段落加上提示語,要求不能出現(xiàn)雷同的地方。為了讓這個片段練習達到預期的目標,還將一個寫作技巧滲透其間:提示語可以根據(jù)文本需要放在句子前面或后面,也可以放在兩句話的中間。課堂上,根據(jù)教學內容的安排適時地將這個片段練習穿插其中,人物提示語言訓練的目標就了無痕跡地得到了落實。
四、關注文本中的人物
一個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人物形象一定是個性鮮明、形象飽滿的。小學《語文》教材中同樣有許多富有鮮明特征的人物形象,這些人物的身上折射出許多精神閃光點:他們或舍己為人,或熱愛祖國,或忠于職守,或寬容大度……小學階段正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階段,文本中優(yōu)秀人物的品質將會影響到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對他們的一生都將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教師就要善于抓住文本中優(yōu)秀人物的精神品質,創(chuàng)設習作片段練習的情境,讓學生充分感悟。比如,在教學《最后的姿勢》一課時,引導學生反復品讀描寫譚千秋老師最后的姿勢的句子,孩子們被譚老師視死如歸、忠于職守的高貴品質深深感動。此時,因勢利導,對孩子們說:“如果你是一個欄目主編,譚老師入圍2008年度感動中國人物評選,請你為他寫一段頒獎詞?!辈贾昧巳宋镏?,將頒獎詞的寫作方法作了一個講解,孩子們以小組為單位合作進行,不到五分鐘的時間,段段感人肺腑的頒獎詞就呈現(xiàn)出來了。
習作片段練習耗時短,訓練目標集中,是提高小學生習作水平的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語文教師只要關注教材,立足文本,用一雙慧眼去找尋,就一定能從教材中挖掘出許多片段練習的素材,孩子們的習作水平也定然能從多姿多彩的片段練習中得到提高?!簦ㄗ髡邌挝唬航K省南通市濱海園區(qū)北興橋小學)
□責任編輯:潘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