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犖
9秒99,代表著2015年的中國速度。作為第一個百米跑進10秒的黃種人,蘇炳添讓人們看到了中國速度的可能性,也向世界證明,在人類沖擊極限速度的道路上,人種差異所造成的先天身體素質(zhì)限制并非不可突破。
2015年12月23日,“2015CCTV體壇風云人物評選”10個獎項的50個提名名單出爐,蘇炳添和2015年爆紅的“師奶殺手”寧澤濤同時入圍“年度最佳男運動員獎”和“年度突破獎提名獎”兩個獎項,除此之外,蘇炳添和他的隊友莫有雪、謝震業(yè)、張培萌作為一個團體還入圍了“年度突破獎提名獎”以及“年度最佳組合獎提名獎”。如此看來,在入圍獎項個數(shù)上,蘇炳添是入圍者中“上榜率”最高的運動員,“超越”了寧澤濤。而另一個剛剛揭曉的獎項——新華社體育部評出2015年中國十佳運動員,26歲的田徑運動員蘇炳添同樣力壓寧澤濤,排名第一。但其實,私下里兩人并沒有競爭關系,還是互相欣賞的好朋友,兩人還轉(zhuǎn)發(fā)微博相互稱贊、鼓勵。
2015年5月31日,在國際田聯(lián)鉆石聯(lián)賽美國尤金站中,蘇炳添以9秒99的成績獲得季軍并打破百米全國紀錄,成為真正意義上第一位進入10秒關口的亞洲本土選手。8月23日,在北京田徑世錦賽半決賽上再次跑出9秒99的成績,成為亞洲歷史上第一位殺入世錦賽男子100米決賽的選手。而在幾天后的男子4×100米決賽中,蘇炳添和莫有雪、謝震業(yè)、張培萌代表中國隊,以38秒01勇奪亞軍,創(chuàng)造了亞洲田徑的歷史。蘇炳添這個名字,一下子被和亞洲速度聯(lián)系到了一起,蘇炳添紅了,他開始接連不斷的媒體見面會,走在街上也被人拉住索要簽名合影,他的微博粉絲數(shù)一夜之間暴增,熱心的粉絲開始擔心他的發(fā)型:擔心過長的頭發(fā)會在跑步時增大阻力,建議他剪成板寸或者光頭。人們還愿意將他和另一位中國飛人劉翔相提并論,對此,蘇炳添每回只是莞爾一笑:“我和劉翔沒有可比性,我只想做我自己?!?img alt=""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17/01/06/bjqn201601bjqn20160101-1-l.JPG" style="">
拍攝蘇炳添的時間約得很早,因為影棚的位置較遠,我們早上不到9點就要接上蘇炳添出發(fā)。蘇炳添在約定時間準時下樓,沒有絲毫晚到,不管是路上還是采訪、之后的拍攝過程中,他都顯露出和電視上一樣的氣質(zhì)——一個內(nèi)向、略有些拘謹?shù)拇竽泻ⅰR驗橥侵袊w壇年輕的風云人物,心中難免會把他和孫楊、寧澤濤、林丹等相比較。和孫楊的張揚、林丹的霸氣、寧澤濤天生的討人喜歡的個性相比,蘇炳添更像是一個陽光的鄰家大男孩,穿著運動服露出羞澀的一笑。他也不善言辭,大部分時間都是一個人安靜地玩手機,對于記者和自己的宣傳人員的詢問,有時也只是簡單地回答幾句,或者干脆就是“嗯”、“對”,語調(diào)也鮮有高低變化,在他的臉上看不到任何情緒的波動。蘇炳添自己評價自己是個很“無聊”的人,閑暇時候就是玩手游、看電影。與聚光下的寧澤濤等人相比,蘇炳添更像是一個職業(yè)運動員,任何炒作都和他絕緣,他只是兢兢業(yè)業(yè)地訓練、比賽、比賽、訓練……
雖然有著和年齡不相符的穩(wěn)重性格,蘇炳添卻是個徹徹底底的“小鮮肉”。1989年出生的他是個地地道道的廣東仔,家人朋友都叫他“阿添”,隊友們則叫他“小添添”。初中時,有次跟同學比賽摸籃板,身材最矮的蘇炳添居然摸得最高。一旁的體育老師看見了,把他選進校體育隊。第一次百米測試,蘇炳添跑出11秒70左右,教練叫他直接去比賽。18歲時蘇炳添進入廣東省田徑隊,師從袁國強教練。袁國強是1970年代的中國飛人,曾經(jīng)以10秒61的成績創(chuàng)造了首個電子計時男子百米全國紀錄??炭?、自律,是所有了解蘇炳添的教練、隊友和媒體記者對他的評價,袁國強的風格是放養(yǎng)式的,制訂好每天的訓練計劃,其他全靠自覺,從沒有人見蘇炳添偷過懶。袁國強用“圓潤流暢”評價蘇炳添的技術動作一相比博爾特2.44米的步幅,身高1米72的蘇炳添平均步幅只有2.05米,同樣是100米蘇炳添要比博爾特多跑7步左右,但蘇炳添擁有更快速的步頻,為了提高自己的技術動作,蘇炳添經(jīng)歷過常人難以想象的魔鬼式訓練。
北京世錦賽之后,中國田徑隊總教練馮樹勇道出了蘇炳添9.99秒的真正意義:“過去我們一直認為自己跑不過黑人選手,是因為我們信心不夠,每到大賽,輸竟成了‘正常結(jié)果。整整等了幾代人,我們才迎來了蘇炳添的爆發(fā)。他的突破有一個特別大的意義,這將打破長期以來我們被禁錮的思想,要繼續(xù)挖掘隊員的潛力。”
蘇炳添卻沒有豪言壯語,問他下一步想要跑多少秒,他只是淡淡地說保持好現(xiàn)狀對他最重要,不能急。但其實你能感覺到他心里有數(shù)。2005年在中山市體校,剛拿了奧運會冠軍的劉翔被中山市體育局邀請過來作報告。16歲的蘇炳添跟很多同學擠在一起,遠遠站著看,當時他并不理解奧運會冠軍是一個什么概念。2016年8月,蘇炳添將站在里約奧運會的跑道上。
Q&A
100米挺短的,跑唄
Q:你是從初中開始接觸田徑的?
A:初二的時候因為學校有田徑隊,那時就已經(jīng)開始接觸田徑了。但是那時候沒當回事,只是去看比賽,自己沒參加,幫參加比賽的師兄拿起跑器。那個年代是煤渣跑道,起跑器是要用釘子扎下去的,我就是負責用錘子把起跑器釘住。過了一年才到我參加比賽,結(jié)果一跑就破紀錄了,11秒多,接下來就參加更高級別的比賽。我是代表我們鎮(zhèn)去參加市里的比賽,結(jié)果贏了所有體校的運動員,體校的教練就把我招進去。當時的教練是從湖南過來的,我決定試試,就跟他過去了,在那邊進步果然很快,基本每幾個月就有一個大進步,后來參加2006年廣東省運會拿了第二名,然后就被教練相中進入了省隊。
Q:有報道說你當時參加田徑隊是為了逃避補課?
A:哈哈,其實不是,如果逃課的話干嗎要去練田徑?直接不去上課就行了唄。就是因為對田徑感興趣。
Q:初中的時候練田徑有沒有記憶特別深刻的事?
A:我們中學那時候在改建,400米的跑道是沙土的,連煤渣都不是,一起風就沒辦法練。
Q:那時候訓練和現(xiàn)在比哪個更苦?
A:那時候舒服多了!當時其實還沒真正確定練什么項目,跑的跳的都練。我們那時每個人都沒有固定的項目,到比賽的時候老師才來問你說報這個項目可不可以,和你商量一下。當時沒人報100米,老師就說你報吧你去跑吧,我就想100米挺短的,一下子就結(jié)束了,就跑了。
q:你現(xiàn)在還是國際經(jīng)濟與貿(mào)易專業(yè)的在讀研究生,怎么平衡學業(yè)和訓練?
A:學業(yè)還挺好的,老師都很支持我們體育生,放假或者是在廣東訓練的時候他們都會抽時間幫我們補課,現(xiàn)在上課基本已經(jīng)結(jié)束了,剩下就是論文了,我要做題目是廣東體育產(chǎn)業(yè),還挺難寫的。我還是比較好學的,覺得現(xiàn)在多看一些對以后也有幫助。
Q:初中的時候?qū)W習怎么樣?
A:小學的成績還可以,初中到了青春期上課不太認真,成績就不太好。語文比較好,起碼作文部分可以拿高分,英語就比較難。
Q:青春期叛逆有沒有逃課、打架?
A:有打架,但沒逃課。打架也是鬧著玩的,那時候放學喜歡去打籃球,有時候上課課本都不帶就背著個籃球,但打球常常會發(fā)生一些摩擦。我們是打半場,基本上是五對五,挑戰(zhàn)你贏了就可以留在場上,輸了就出去,誰都想一直站在場上?,F(xiàn)在足球也不讓踢了,籃球也不讓打了。
有天分不思考也不行
Q:從校田徑隊到中山市田徑隊再到廣東省田徑隊,這三個階段對你來說各意味著什么?
A:現(xiàn)在回想起來我覺得很多都是注定的。那時候沒想到去專業(yè)隊、體校,更沒想到進國家隊,進體校只是想能考個好大學。在省內(nèi)比完賽后讓我去專業(yè)隊,我連專業(yè)隊是什么都不知道,他們說如果你練得好的話每個月都有工資發(fā),我想這太好了,就去了。那是2006年12月了,那時候“眼鏡俠”胡凱特別厲害,教練問我你認識胡凱嗎,我說誰啊,教練說100米跑得特別快,還戴個眼鏡。那時候我們每個月都有一本刊物,會把全國前20名的排名登出來,胡凱都是在最前面的。2007年教練讓我多參加比賽,所以基本有比賽我都去比,剛好在蘇州站的時候碰到胡凱,那時還想這么多攝像機對著的是誰呀,問了才知道是胡凱。真正和他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是2009年,我贏了他。
Q:你覺得天賦和努力哪個更適合你?
A:我覺得努力更重要,因為你再有天分而不努力不思考,也沒法把天分發(fā)揮出來。到現(xiàn)在這個程度不思考的話真的不行。
Q:這次世錦賽后你都思考了什么?
A:思考跑到這個成績后下一步該怎么做。再進步的話沒怎么去想,只是想如何保持現(xiàn)在這種競技水平。太著急想去進步的話反而會打擾到正常的訓練,再保持正常訓練的情況下好的水平自然會出來,不能急于求成。
Q:微博上有人說你頭發(fā)會影響速度,阻力大。
A:我覺得這發(fā)型挺好的,起碼會讓人覺得還有進步的空間(笑)。
Q:有沒有和你特別好的訓練伙伴?分享一下和他們的故事?
A:和往年相比2015年大家團結(jié)的力量真的大很多,可能和在家門口比賽有關系。其實第一波是有陳志偉,但他太興奮然后訓練的時候受傷了,非常可惜,但在我們的安慰和鼓勵下他也慢慢放下了。我和張培萌在合作交接棒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基本上每天練習接力的時候我們是練得最多的,因為之前覺得亞洲的比賽要求沒那么高練得就比較少,交接棒的時候不夠銜接,所以在這塊就下了很大努力,就是為了找到最適合我們的速度和節(jié)奏。因為不知道多久才有機會再在北京舉辦這么大型的比賽,我們想要創(chuàng)造一些歷史,張培萌經(jīng)歷過2008年,不想再看到那種失望的場景。
Q:這次你們的道其實不好跑。
A:對,一是不好跑,二是我們從來沒跑過第9道,在外場我和他在第9道練了特別多才敢進去跑,因為沒經(jīng)驗,特別難。我們訓練的場地沒有第9道,只有現(xiàn)在最新的場地才有。張培萌跑的時候我一直在關注,大概能看到他是第幾名,交棒給他的時候我就知道大概是前三名左右了。
Q:賽后你們是怎么慶祝的?
A:剛好我生日嘛,就切蛋糕。
Q:能不能談談在你成長過程中對你影響最大的教練?
A:是我體校的教練寧德寶,那時候他從湖南調(diào)到中山,對他來說也不容易,因為當時他手下沒有運動員,我是第一個。我是初三進的體校,對運動員來說其實年紀太大了,我是特招進去的,他就跟體校說一定要蘇炳添。雖然當時體校有很多教練也去看了我那場比賽,但是只有他要了我。我出了成績之后校長說,你們怎么誰都沒看好蘇炳添,只有寧教練!所以我覺得他為我付出了挺多的。那時候青春期很叛逆,基本周四訓練完我就跑回家不訓練了,到下周才回去訓練,寧教練就打電話給我爸媽說我經(jīng)常訓練一兩天就回家了,我爸問我怎么回事,我說我去上網(wǎng)了(笑)。初中有一段時間特別沉迷游戲,為了升級就不去訓練。
Q:后來怎么戒掉網(wǎng)癮的?
A后來這個游戲廳倒閉了,沒得玩了,就開始認真訓練。那時候省運會快到了,我就想好好訓練兩三個月就夠了,結(jié)果比賽輸了,輸了千分之一。那時候其實我的對手是當時的第三名,沒想到冒出了一匹黑馬。
Q:之后你的教練是袁國強,中國百米跑的鼻祖。
A:對,就是因為那個比賽,他把前三名都招了。他招我的時候我還不認識他,當時我坐在田徑場上,他拿著掃把在掃地上的落葉,我沒理他。我?guī)熜殖鰜砗蠼辛怂宦暋皫煾浮?,我一看,怎么是掃地那個(笑)。
保持狀態(tài),急不得
Q:你的身高和博爾特他們相比要矮很多,你是用什么來彌補的?
A:我覺得就是技術,因為身高差太遠的話已經(jīng)沒有可比性了,只能發(fā)揮出自己最大的優(yōu)勢,我的優(yōu)勢就是步頻。我覺得以前的步頻太過緊湊,跑起來很不自然,發(fā)揮出來的也不是最高的速度。
Q:你覺得自己的突破空間還有多大?
A:多大我不知道,但我覺得還可以突破。再過些天我就要去佛羅里達訓練了,一直到2016年3月。對我來說保持現(xiàn)在的狀態(tài)吧,急不得。
Q:參加世錦賽后走在大街上有沒有被人認出來這種情況?
A:有啊,有一次在廣東去吃海鮮,那兒沒包間,吃完后有一大群人圍過來要照相,他們知道我來,但我沒留意。
Q:當時心里怎么想?高興還是對生活有點影響?
A:我覺得對生活有點影響吧,以前不管拿什么成績回來都沒人認出來,以為這次也一樣。還是會有一點壓力。
Q:現(xiàn)在以前的老師評價你上學的時候是踏實低調(diào)的,你覺得這個評價準確嗎?
A:低調(diào)可能不敢說,還是挺調(diào)皮的,踏實還行。
Q:用幾個詞來形容你的性格?
A:無聊吧(笑)。
Q:網(wǎng)上說你平時生活特別規(guī)律,不抽煙不喝酒,—到晚上就關手機,是這樣嗎?
A:手機沒關。其實晚上也沒多余的時間,基本上訓練后吃晚飯,再放松一下差不多就九點了。運動員肯定不能抽煙喝酒,一般不訓練的時候我都在房間玩手機游戲,或者去磁器口的國瑞城商場看電影什么的。
Q:世錦賽期間你跟博爾特、鮑威爾他們有交流嗎?
A:北京世錦賽的時候,鮑威爾在檢錄區(qū)看到我,覺得很驚訝,他問我會不會說英語,我說不太會,他就找了一個翻譯過來跟我說:你要是會說英語的話跑得更快。他還問我在哪兒訓練,我說了美國的訓練基地名給他聽。
Q:“會說英語的話跑得更快”這句話有什么寓意?
A:可能是如果我會說英語跟他們多交流的話,有一些國際上的經(jīng)驗,就會有更大提升。其實我覺得是這樣的,出去訓練的話會說英語的就能交流,我們不會說的就傻乎乎地坐在那。
Q:現(xiàn)在有很多人說你是繼劉翔之后中國田徑新的領軍人物,你怎么看?
A:劉翔是我的前輩,也是我的偶像,我覺得他還是我的福星。我不想取代他,我只想做我自己,我不覺得自己能達到他的那個高度和歷史地位,只想大家以后說到男子100米跑這個項目,很自然就會想到我蘇炳添這個人。要說“中國田徑的領軍人物”我真的不敢當,我只想在我自己的領域,去完全發(fā)揮好自己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