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媛媛
摘要:“快樂課堂”是師幼雙方共同煥發(fā)出生命活力的場所?!翱鞓氛n堂”的顯著特征就是“課開始,興趣生;課進行,趣更濃;課結束,趣猶存”。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必須基于幼兒的視角,研究幼兒,讀懂幼兒,才有可能做到真正為了幼兒,發(fā)展幼兒。我們應該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不斷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學理念和行為;不斷改變自己的教育教學手段,努力建構平等、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敢于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課堂教學。
關鍵詞:快樂課堂 常規(guī) 教育機智 游戲
“教育應該是快樂的,學生在快樂的時候,他學習任何東西都比較容易,學習最有效,相反,當一個幼兒處于不快樂的情緒中時,他的信心就會減弱,他的智力和潛能就會大大降低?!币粋€充滿快樂的幼兒課堂,應該是一個幼兒積極參與,并且有所收獲。這樣的課堂,是師幼之間積極的互動,是幼兒非常樂意參加的活動,是幼兒和教師共同進步的一個平臺。這就需要我們給幼兒構建一個充滿快樂的幼兒課堂。
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fā)出來,才能達到心的深切。”然而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常常會有這樣那樣的困惑:班級幼兒人數太多了,小幼兒又很調皮、貪玩,每天保證他們的安全已經很累了,而且還要上課、搞科研,根本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去和他們交流。那么,怎樣去克服教學中的種種困難,努力構建充滿快樂的幼兒理想課堂呢?在多年的幼兒園教學中我有以下幾點經驗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發(fā)揮幼兒主動性,培養(yǎng)幼兒良好常規(guī)
常規(guī)培養(yǎng)是教育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良好的班級常規(guī)也使得教師的工作事半功倍。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痹囅耄喝绻變阂回炐袨樯⒙?,我行我素,課堂上也毫無紀律可言。在這樣亂糟糟的課堂氛圍中,教師就無法做到輕松地教,幼兒也就無法輕松地學。充滿快樂的課堂既要以幼兒良好的常規(guī)為基礎,又要充分發(fā)揮幼兒的主動性。充分發(fā)揮幼兒的主動性,在課堂上以幼兒為主體,教師要充分地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幼兒展開想象的翅膀,盡情地在自由自在的探索中飛翔,讓他們激情的火焰燃燒,讓他們心靈的窗子全面打開,讓他們創(chuàng)作的欲望達到極點,幼兒的學習情緒就會高漲起來。比如,在一次語言教學活動《有趣的小靠墊》中,我請幼兒手拿從家?guī)淼母鞣N花色的靠墊當方向盤進入場地,并隨音樂進行開車游戲。接著,我提問:“漂亮的靠墊真好玩,除了可以當汽車開,想想看還能怎么玩呢?”幼兒想出了當飛盤玩、在頭上頂著走、用雙腿夾著靠墊跳、當扇子、當雨傘、當凳子等等許多玩法,然后我請個別幼兒示范并請其他幼兒都來學一學。接著,我又問:“剛才你們想出那么多一個人的玩法,真會動腦筋,想想看,兩個人合起來怎么玩?許多好朋友合起來又怎么玩呢?這時,有幾個幼兒想出了舉起來碰在一起就變成了山洞,有的幼兒接在一起變成了轎子,有的幼兒蹲在地上鋪起了“小路”,玩的不亦樂乎。
沙發(fā)靠墊是幼兒日常生活中的用品,把它作為一種體育活動器具可謂就地取材,在活動中它有多種玩法,能激發(fā)起幼兒的探索興趣,通過看、玩、說等等又鍛煉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在這個活動中,每個幼兒都積極嘗試、探索,想出了許多好玩的辦法。幼兒在自由探索中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他們在自主的探索中,體驗了變化的快樂、自由的快樂、模仿的快樂、創(chuàng)造的快樂。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尊重幼兒的興趣,及時作出應答,以一個觀察者、引導者的身份介入,觀察每一個幼兒的創(chuàng)新,引導幼兒之間互相學習,對幼兒的引導由易到難,由一個人玩過渡到兩個人玩、幾個人玩。在這些環(huán)節(jié)中,不僅構建了一個充滿樂趣的幼兒課堂氛圍,而且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幼兒之間的合作意識與能力都得到了進一步的發(fā)展。
二、運用教育機智,用心體驗幼兒感受
幼兒的思想天馬行空,他們常常會想出一些對成人來說匪夷所思的東西。面對幼兒迸發(fā)出的思想火花,有的教師因為出乎意料而目瞪口呆,不能給予及時回應;有的教師采取置之不理的態(tài)度;更有的教師因此而大發(fā)雷霆,認為幼兒擾亂了課堂秩序。實際上,這是幼兒拋過來要求互動的信號,許多教師因為缺乏教育機智而失去了和幼兒互動的最佳時機。課堂是教師生命流淌的地方,是學生生命成長的地方,它應該是鮮活的、充盈的,具有生命活力的。一次,在上音樂欣賞《獅王進行曲》時,有位幼兒很不配合(他是班里公認的最淘氣的學生),在聽后肆無忌憚地大笑起來,還一個勁兒地尖叫,惹得其他幼兒或是大笑,或是大叫,或是大鬧,根本無法繼續(xù)聆聽音樂,原本安靜的課堂也猶如“菜市場”了。我真有點控制不住了,真想怒吼一聲。頭腦中僅存的最后一絲理智告訴我,不應該這樣。這樣猶如給了幼兒一個痛苦的課堂,一個毫無生命活力的課堂。我停止了音樂,調整了狀態(tài),學著樂曲中“獅王”的語氣說:“獅王有太多話想和它的好朋友講,想和它的好朋友一起分享快樂,可是你們卻不愿意聽,它傷心極了。你們愿意看到獅王這么傷心嗎?”幼兒都搖搖頭。于是,個個豎起耳朵,認認真真地聆聽樂曲,不時還身臨其境地感受小動物演奏跳舞、獅王吼叫的情景,幼兒都主動參與了表演活動。我深深感受到:幼兒在課堂上度過的分分秒秒是痛苦的,還是快樂的,都是由我們教師的手來翻閱的。
三、鼓勵幼兒親自動手,發(fā)揮想象力
幼兒年齡比較小,一味地聽教師說,看教師做,幼兒會對活動不感興趣,因此,我們要讓幼兒自己動手來操作,那么在操作中選擇的材料要讓幼兒感興趣,才能吸引他們自己動手來探索。另外在活動中也要注意要準備豐富多樣的材料,讓幼兒有更多的選擇,更好地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如果材料單一,就限制了幼兒的發(fā)展及對科學探究的積極性,剝奪了幼兒科學探究的機會與條件,如果材料豐富多樣,幼兒能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興趣去選擇材料和決定用材料做什么,不僅有利于幼兒運用原有經驗按自己的新想法去解決問題,去發(fā)明,還有助于幼兒把自己看成是一個能有新發(fā)明、能支配材料的、能解決問題的人,并使得幼兒有成功感。
例如,在科學活動《好聽的聲音》中,我們可以讓幼兒收集一些旺仔牛奶瓶子,讓幼兒在活動中自己把黃豆、綠豆、沙子等投放到收集來的旺仔牛奶瓶里,然后來探索辨別聲音。由于旺仔牛奶瓶是幼兒較熟悉的東西,所以幼兒對材料產生了興趣,從而自己在操作時個個都很投入,仔細探索,在探索中來感知黃豆、綠豆、沙子發(fā)出的聲音。幼兒在操作中自己來選擇感知哪兩種東西發(fā)出的聲音,這樣幼兒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喜歡來選擇材料,這樣就更能對活動感興趣。
童年的天空應該是五彩繽紛、絢麗多彩的。教師應該讓幼兒感覺到每堂課都像童話故事一樣充滿了神秘的色彩,讓幼兒用天真爛漫的想象力去構思,在課堂中也只有激發(fā)起幼兒對課堂的興趣,才會真正使他們愛上課堂,走進課堂!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