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
今年的中高端手機硬件上最大的亮點是快充,其次就是接口變化,越來越多的廠商選擇了USB Type-C接口,甚至連蘋果這樣不走尋常路的公司也開始采納這種接口,mirco-USB接口一統(tǒng)天下的局面或被打破,那么USB Type-C接口到底有什么誘人之處?
2015年國內智能手機行業(yè)的宣傳熱點不再像以往那樣是瘋狂堆料的節(jié)奏了,因為今年大家都沒什么處理器好選,手機屏幕尺寸及分辨率也止步不前--主流的還是1080p。今年的中高端手機硬件上最大的亮點是快充,其次就是接口變化,越來越多的廠商選擇了USB Type-C接口,甚至連蘋果這樣不走尋常路的公司也開始采納這種接口,mirco-USB接口一統(tǒng)天下的局面或被打破,那么USB Type-C接口到底有什么誘人之處?
提到USB Type-C接口(以下簡稱為USB-C),最為引人關注的就是USB-C接口不分正反,怎么插都可以,用起來很舒服、便捷。當然,USB-C接口的連接速度也有了大幅提升,可達到5Gbps甚至10Gbps,還有人可能知道USB-C具備100W的供電能力。對IT比較關注的讀者也許還會知道Intel的雷電3接口用的也是USB-C接口,不僅速度達到了40Gbps,還能傳輸視頻,支持雙路4K輸出。如此這般,USB-C接口的性能簡直就是逆天了,各種全能,的確是趕超了目前所有主流接口。
USB-C的那些誤區(qū)
“USB-C只是個物理結構規(guī)范,與速度、供電沒關系”
其實,上面提到的有關USB-C接口的各種優(yōu)勢也有一些誤區(qū),其中某些方面的觀點沒錯,USB-C接口確實可以做到這些;但另一方面,USB-C接口自身只是定義了一種全新的物理結構,不論USB 3.0還是USB 3.1或者目前的USB 2.0,它們都可以做成USB-C接口。
至于100W供電,那是USB Power Delivery規(guī)范的功勞,而100W輸出需要的是20V/5A,USB-C的電壓依然是5V,現(xiàn)在還實現(xiàn)不了100W輸出。另外,還有視頻輸出方面,這些功能屬于高級附加值,這里不光要看USB-C接口,還得看DP、HDMI等規(guī)范以及廠商的支持。
一口統(tǒng)江湖
為什么要做USB-C接口?我們可以審視一下現(xiàn)在的USB接口到底有什么不足——USB是通用串行總線接口,通用這個詞確實做到了,目前我們使用的外設中當屬USB設備最多最方便,但是隨著USB接口更新?lián)Q代,為了滿足不同市場應用,USB接口也衍生出了Type-A、Type-B接口,這兩種接口還有標準型、Mirco(硬盤底座很多是micro-B接口)及mini(智能手機、平板用的最多)這樣的子分類,更令人“絕望”的是USB 2.0及USB 3.0的mini、Mirco接口根本不通用。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USB 3.1時代了,如果再繼續(xù)這樣的態(tài)勢,估計又要弄出新的接口了,這可愧對USB原本那通用接口之名了。
鑒于這種情況,USB官方組織USB-IF也感覺需要調整,再這么折騰下去全都亂了,他們要不忘初心,于是就打造了USB-C這種接口,該接口被定義為新一代USB接口規(guī)范,而且要適應智能手機、平板、筆記本等各類移動設備。
USB-C接口是面向未來的,還要適應多種接口協(xié)議,所以它總計有24個針腳,而USB 3.0接口通常是9到11個,USB 2.0只有4個針腳。不過別擔心,針腳的增多并沒有導致USB-C接口體積變大,實際上它還縮小了體積(相對標準口來說),滿足了移動設備的需求。
我們可以把USB-C接口當作一個“籃子”,USB-IF重新定義的這個籃子很巧妙,大媽們(USB 2.0)可以帶著它去市場買菜當菜籃子用,妹子們(USB 3.1)也能拿著它逛街當時尚品用,而且它還有各種優(yōu)勢可供挖掘。
當然,USBC-C雖有萬般好,但也不是沒缺點——如果下面說的這些算是缺點的話。首先是USB-C不兼容其他A、B接口,第二它看起來體積小巧,但USB-C接口的長寬分別是8.6(2.4mm,USB 2.0 mini-B接口是6.8(3.0mm,mirco-B接口是6.85(1.80mm,因此USB-C接口實際上更大了一點。不過,與USB-C接口的諸多新特性相比,上述這些所謂的“缺點”實在是微不足道了,我們顯然也更應該關注USB-C接口帶來的優(yōu)勢。
優(yōu)點之一,正反可插
在使用USB設備時,我相信很多讀者都遇到過:“正面插不對、反面插也不對、正面再插就對了”的情況。當然,你也可以事先觀察好USB接口的朝向,再進行連接,但若是設備的接口位置比較隱蔽或位于機身后部,操作起來顯然不會非常便利。僅此一點,我認為USB-C就足以取代傳統(tǒng)的USB接口了,因為USB-C是正反面都可以插,說的專業(yè)點就是接口沒有方向性。
另外,蘋果用戶比安卓用戶自豪的地方也有這個因素,因為蘋果的iPhone手機很早就有這樣的設計了,從iPhone 5開始的Lightning接口就可以隨便插,不需要像安卓手機那樣需要認清正反面(更糟糕的是,不同廠商的mini USB接口設計也會有所不同,值得吐槽小米的就是,該廠家還把USB接口做得上下看起來一樣寬,如此就更不好辨別了),用起來自然省心多了。
優(yōu)點之二,供電更強
雖然前面提到100W的USB供電跟USB-C接口不是一回事,但USB-C接口的供電能力也確實強化了,我們知道USB 2.0的供電電流是0.5A,USB 3.0達到了0.9A,USB 3.1這方面沒變化。但USB-C接口的電流則不僅有1.5A以及3A可選(標準線纜),USB-C接口可承載的電流實際上為5A,這么算下來其理論上的供電能力最高可達25W,這已經(jīng)比很多QC 2.0快充都要高了。
當然了,廠商能做到多大的實際供電能力并不一定完全如規(guī)范所示,如果能100%實現(xiàn)PD 2.0規(guī)范,那么USB-C+USB PD 2.0規(guī)范下也的確能做到100W供電輸出,這時候別說充電了,帶一般的筆記本都沒什么問題,蘋果的New MacBook筆記本就只用了一個USB-C接口搞定。
此外,USB-C接口還支持雙向供電,它既可以接受充電器供電,也能當作充電器對外輸出電流,Google旗下的Nexus 5X/6P手機就有了這樣的功能。不過,雙向充電這個功能是USB-C可以做到的,但不是說只有USB-C能做到,此前華為的Mate 7等沒用USB-C接口的手機也能做到類似的功能,即可以對外充電。
優(yōu)點之三,速度更快
接下來,我們還是得回到傳輸速度這項直觀的指標上來,參考相關規(guī)范,雖然USB-C接口的最低要求是達到USB 2.0速度即可,但這么好的接口只用到USB 2.0的速度水平顯然是浪費資源,它完全可以做到USB 3.0甚至USB 3.1的速度標準,對此,就得看廠商的選擇了。
在目前的應用方面,蘋果在New MacBook筆記本上使用了USB 3.01 Gen1標準的傳輸速度,其實就是5Gbps的USB 3.0速度。手機中,聯(lián)想神奇工場的Zuk Z1是第一個支持USB 3.0速度的USB-C接口手機,其他廠商包括Google的Nexus 5X/6P都還是USB 2.0速度的。
這里需要提及的是,智能手機所用的閃存雖然內部速度比較高,但連接電腦的速度并不怎么快,且大部分手機連好點的U盤都跑不過,較少的USB連線應用導致用戶對USB 3.0的需求并不高。況且USB 3.0對手機信號疑似有干擾,三星在Note 3上就用過USB 3.0,結果默認是不開啟的,后來的手機就直接取消了USB 3.0支持。
優(yōu)點之四,能傳視頻
USB-C接口一經(jīng)面世,就是集萬千寵愛于一身,不僅在自家兄弟中最受矚目,其他行業(yè)也十分看好USB-C接口的發(fā)展?jié)摿?,紛紛給USB-C做媒擴展它的功能。視頻電子標準組織VESA就聯(lián)合USB-IF推出了“DisplayPort over USB-C”計劃,這就讓USB-C接口具備了DP視頻傳輸功能,若以后能進一步完善發(fā)展,估計取代現(xiàn)在的DP接口及DP線都指日可待。
在這方面走的比較快的是Intel的雷電3(Thunderbolt 3),今年6月份Intel發(fā)布雷電3標準時,除了速度提升到40Gbps之外,另一個明顯變化就是用USB-C接口取代了以往的mini DP接口,甚至可以支持雙4K輸出,性能之強大如此可見一斑。另外,在蘋果的New MacBook筆記本所用的USB-C接口現(xiàn)在也具備了DP輸出能力,支持原生DP 1.2輸出,通過轉接器還可以實現(xiàn)VGA、HDMI輸出。
可以想見,隨著其他規(guī)范的不斷擴展,USB-C接口具備的功能可能還會更多,而就目前的情形來看,能做到上述四點就已經(jīng)十分強大了。同時,2015年支持USB-C接口的主板越來越多,筆記本也在蘋果New MacBook上破冰,智能手機及平板中USB-C接口也開始嶄露頭角,接下來,我們就看看有哪些手機及平板應用了這種接口。
目前已上市的USB-C接口手機、平板盤點
USB-C接口的平板:
如果沒記錯的話,諾基亞品牌、富士康代工的N1平板是首款使用USB-C接口的平板,只不過這款平板在市場上的表現(xiàn)平平,存在感太弱了,基本無人問津。另外,今年下半年來戴爾的Venue 8、Venue 10 Pro平板以及惠普的Pavilion x2 10平板也先后用上了USB-C接口。
USB-C接口的手機:
在手機領域,使用USB-C接口的動力顯然要比平板電腦足,特別是在中國市場上。國內首款USB-C安卓手機實際上是由樂視這家智能手機新秀推出的,之后分別有一加手機2、神奇工場Zuk Z1、小米手機4c、谷歌Nexus 5X/6P、微軟Lumix 950/950 XL等用上了USB-C接口,其中只有Zuk Z1是宣稱支持USB 3.0速度的,其他都還是USB 2.0。此外Google的Nexus 5PX/6P還可以支持雙向充電,其他的暫時還沒有跟進。
總的來說,USB-C接口是大勢所趨,這不僅是針對智能手機來說的,包括PC、筆記本、平板以及物聯(lián)網(wǎng)設備都有可能全面升級到USB-C接口,但那是以后的事,就目前來看上USB-C接口的手機除了發(fā)揮正反插的方便之外,在充電、高速傳輸?shù)确矫娌]有什么太大作為,不論他們吹的多么好,現(xiàn)在升級USB-C接口只能是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而且因為數(shù)據(jù)線不通用,有時候甚至麻煩多于方便,毫無疑問,這個問題在USB-C接口大規(guī)模普及之前可能都是個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