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建波
一、上海交通大學在線教育建設歷程
自2001年MIT宣布將課程免費放到網上起,世界掀起了在線課程建設熱潮。2011年經過10年的建設,MIT共發(fā)布2000門課程,超過1億人次的訪問量。2009年,哈佛大學推出高質高清課程“公正”新一輪的視頻開放課程建設熱潮在世界范圍內推開,包括耶魯大學在內的世界頂尖大學開始投入巨資建設視頻課程。我國教育部自2011年開始建設視頻公開課及精品資源共享課。
上海交通大學(下文簡稱:交大)自2006年開始建設在線學習平臺,同時也推出了自己的視頻課程平臺“南洋學堂”。2014年,交大將繼續(xù)推出基于MOOCs的大規(guī)模在線學習平臺。“南洋學堂”從上海交通大學“課程中心”挖掘出很多優(yōu)秀的課程,已經有140多門課程上線。2013年5月,“南洋學堂”遴選最優(yōu)秀的課程由大師領銜授課,現(xiàn)已發(fā)布200門;通過移動平臺(手機及平板電腦)、電視、網絡等媒介發(fā)布,網址 http://ocw.sjtu.edu.cn ;課程內容覆蓋了我校致遠學院、密西根學院、巴黎高科、名家名課、名家講堂等多個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專題。2013年7月9日,上海交通大學加盟Coursera平臺。2013年10月24日正式加盟Cousera, 首批2門課程12月1日開課,目前有6門課程上線,6門課開課,選課人數超過7萬人次,學習率超80%。除了加盟國外的平臺,交大更注重建設自己的平臺,我們開始建設“好大學在線平臺”,希望讓所有的人都能上最好的大學。我們課程的特色是所有課程都可以進到校園,我們第一批課程有700多位同學拿到學分。
二、上海交通大學慕課建設戰(zhàn)略措施
1.課程建設
我們邀請校內高水平教授參與慕課課程建設;從歷年的在線課程中遴選課程進行建設;積極推進院系主導的課程建設模式;有組織地建設優(yōu)勢專業(yè)學科課程;建設系列專業(yè)課程,在線二專課程。我們課程建設的門數多,2013年完成4門慕課課程;2014年完成30門慕課課程建設;2015年將完成50門課程。同時我們還儲備了兩百多門后備的慕課課程。
2.平臺建設
我們平臺建設的基本原則是:自主知識產權,穩(wěn)定的研發(fā)團隊;平臺存儲、流量、網站并發(fā)保障;基于知識圖譜的課程設計模式;平臺基于大數據的學習行為分析;尋求具有互聯(lián)網基因的合作伙伴,所以我們選擇了百度作為“好大學在線”建設的合作伙伴?!昂么髮W在線”V2.0建設:知識圖譜如圖3所示。
3.課程推廣
(1)國際合作:課程輸入及輸出學生交流
我校與Coursera探討戰(zhàn)略合作引入課程;與FutrueLearn合作推進學生交流交換;與澳大利亞蒙娜士大學合作推進課程交換;與香港高校合作引進推介課程、技術平臺;與新竹交通大學合作推出eWant平臺等等。探索基于慕課的國際合作模式:暑期學校引入外國留學生計劃。
(2)平臺合作:課程共享,課程推介
我們與上海高校課程中心、東西部高校聯(lián)盟等進行合作。
(3)高校合作:跨校慕課共建共享
我校與上海西南片的上海音樂學院、上海戲劇學院、華東政法學院、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臨床醫(yī)學院進行課程共建;與其他地區(qū):寧夏大學葡萄酒學院、蘭州大學等進行課程建設。同時我校與新竹交通大學、上海中醫(yī)藥大學、中國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進行課程共享共建。
(4)教師合作:師資培訓
Coursera Andrew為我校教師進行慕課建設培訓;西南片進行師資慕課建設培訓;Coursera區(qū)域研討會培訓;國際教育學院專題培訓;2014年慕課推進辦為外校提供培訓,超過1000人次。
4.教學研究
我們在學校里進行了教學規(guī)律研究、慕課大數據研究、教育教學改革等嘗試。
三、從傳統(tǒng)課堂中來,再回到課堂中去
首先我們到各地高校去交流,讓當地學生選修我們的課程。課程建設及運行情況:慕課課程共享學分互認試點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哈爾濱工業(yè)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西南片高校學生修讀完成并獲得學分(>300人);優(yōu)質課程建設,每年20門的速度建設;后備課程遴選與建設,遴選排名前50的通識課程;校內課程落實與翻轉課堂落地。課程選修及運行情況:慕課課程選修人數20多萬人次,占全球選量的2%;慕課課程運行門次數目50門次,占全球5%;上海交通大學自建慕課課程30門,占全球3%?!昂么髮W在線”學習模式:學分落地模式如圖4所示。學完課程我們進行了課程質量調研:課程問卷,其滿意度是非常高的,如表所示。
(根據現(xiàn)場錄音及PPT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