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紅
【關(guān)鍵詞】 班主任;生活;習慣;溝通
【中圖分類號】 G625.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
24—0042—01
班級是學校的基本單位,一個班級的管理如何,關(guān)系整個學校形象。班主任作為聯(lián)系學校和班級的重要橋梁,其管理如何,直接影響到學校工作的開展。本文就班主任工作談幾點看法。
一、快樂生活
孩子們由比較簡單的、沒有什么負擔的幼兒園生活,進入了小學生活的階段,這一階段讓學生感受到學校生活的快樂是非常重要的。
筆者每天堅持早一點兒上班,和孩子們一起做值日,并對勞動積極的孩子給以表揚,這激發(fā)了他們的勞動熱情,有時他們?yōu)闋帄Z一把拖布也會互相告狀。我及時對他們的積極性給以表揚,并平息他們之間小小的矛盾,讓他們都感受到積極參加勞動是光榮的。
我希望孩子們從單純地被人服務(wù)中,學會為他人服務(wù),并從中逐步體會到快樂。因此,在與家長進行交流時,我問得最多的問題就是:“你的孩子在學校快樂嗎?”如果得到肯定的回答,我覺得這也是初始年級教育所取得的一點小小的成功。
二、尊重學生
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表揚和鼓勵,是每個人的心理需要,學生也不例外。實際上,獲得尊重、表揚、鼓勵能夠給學生平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帶來愉悅、溫暖和力量,增強自信心和上進心。因此班主任應(yīng)懂得并利用這一積極因素尊重學生,平等對話,對每個學生所取得的成績和進步,給予肯定、表揚、鼓勵,讓學生在體會到成就感和榮譽感的同時,再接再勵,更進一步。
三、養(yǎng)成習慣
良好的習慣是取得成功的奠基石,我認為,一、二年級是養(yǎng)成良好習慣、糾正不良習慣的最佳階段。一年級的孩子,什么都得給講,什么都得給教,的確十分瑣碎。從升旗、站隊、做操、上課等方面都要提出要求,而且得時時監(jiān)督、及時糾正不良行為,才會使學生養(yǎng)成好習慣。比如升國旗時,要求學生做到安靜、肅穆,兩手下垂,兩腳并攏,要學會傾聽,呼號時聲音要洪亮。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都能明白那是一個莊嚴的時刻,多數(shù)學生都能做得很好。
記得有一次是數(shù)學自習,我們都要去聽課,就給學生布置了一些學習任務(wù)。我本想教室里會鬧成一團,聽完課后,我趕緊進行詢問,學生普遍反應(yīng)他們的表現(xiàn)很好,這讓我感到有一點兒意外,更多的是讓我有一種欣慰之感。一年級的學生能夠做到老師在和老師不在一個樣,真是難得。我也希望學生這樣的表現(xiàn)能夠恒久,能夠成為一種自覺、自愿的良好習慣。
四、關(guān)愛他人
孩子們來到學校,就要過一種集體生活,要學會融入集體,要學會與他人交往,更重要的是要學會關(guān)愛他人和感恩。
一年級學生的身體抵抗力差,容易生病,有時會在教室里嘔吐。起初,孩子們看到這樣的事情,有的伸著舌頭做惡心狀,有的捂著鼻子,有的很快地躲開。我對學生們說:“如果是你自己病了,別的同學都不管你,你的心里會好受嗎?”我拿起笤帚、簸箕清掃嘔吐物,并吩咐一些孩子來拖地,生病的孩子緊張、內(nèi)疚的神情似乎放松了許多。現(xiàn)在,只要再發(fā)生類似現(xiàn)象,不用我說,孩子們都搶著拿清掃工具,一會兒工夫,就會處理得干干凈凈,我為他們的懂事感到高興。
五、溝通理解
老師單方面的教育,會使學生感到身心疲憊,教育效果也不容樂觀,如果能與家長緊密配合,做好溝通工作,也會使班主任工作變得輕松一些。一年級班額大,學生多,學生之間發(fā)生摩擦的現(xiàn)象可能會更多一些,如果能處理好這些問題,也能幫助班級培養(yǎng)凝聚力。
今年運動會的第一天下午,學生下樓站隊時,一個女孩一抬手,不小心將一個男孩口中的牙套打斷了,那副牙套價值1200元,而那個女孩的父母是否愿意賠付,能賠付多少,起初我是拿不準的。我先與那個男孩的家長進行溝通,讓她認識到那個女孩也不是故意的,這個問題需要雙方家長協(xié)商解決。后來,我又將小女孩的家長叫來,當著雙方的面說明了情況,并提了一些處理意見。第二天,他們問過醫(yī)生后,知道牙套不能修復,只能重新定做,女孩的家長賠付了900元現(xiàn)金,男孩的家長也接受了這樣的處理結(jié)果。我相信,他們這樣和平、友好地處理問題,一定會成為良好的教育方式,這會對孩子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對培養(yǎng)團結(jié)、合作、充滿凝聚力的班集體也會有所幫助。因此,在學生之間發(fā)生矛盾時,不要怕麻煩,要及時做好溝通、協(xié)調(diào)工作,以達到家長與家長之間、家長與老師之間的互相理解。
有人說,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我想努力成為那最小,但有一定價值的主任;也有人說,班主任是學校最苦的崗位,而我要學會從苦中體會甜的滋味。
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