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雪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計算機得到廣泛使用,計算機輔助設計作為建筑裝飾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技術課程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和制約,需要對建筑裝飾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教學進行改革。為此,首先闡述改革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的教學內(nèi)容,分析建筑裝飾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的特點,同時提出改革教學模式的具體措施,并對相應的教學過程進行演示,進而為高職院校改革建筑裝飾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教學提供參考依據(jù)。
關鍵詞:計算機輔助設計;建筑裝飾;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5)25-0204-02
1 改革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的教學內(nèi)容
在選用教材方面,注重計算機輔助裝飾設計的設計流程,同時對課程教學體系進行重構,調整教學內(nèi)容的教學順序。將理論知識教學與實踐操作技能教學進行相互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實現(xiàn)教學合一的完美組合。在對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的教學內(nèi)容進行改革時,需要遵循以下原則。
1.1 重組課程內(nèi)容要全面
對于傳統(tǒng)的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來說,由于課程內(nèi)容主要側重理論知識,忽視實踐操作能力,因此教材中的案例數(shù)量過少,并且案例內(nèi)容陳舊,進而難以幫助學生培養(yǎng)實踐操作能力。對于改革后的教材,通常是將AutoCAD、3ds Max兩門課程的教學內(nèi)容進行融合,教學內(nèi)容既能覆蓋平面知識,又能涉及立體知識,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對繪制建筑裝飾施工圖、建筑裝飾效果圖的全過程進行全方位的概括,在這一過程中,不僅可以學習軟件知識,同時還可以設計、制作綜合效果圖等。通過對重組后的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進行學習,可以讓學生學習更多的專業(yè)知識,可以幫助學生培養(yǎng)設計能力、操作能力、協(xié)調能力等。
通過對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教學內(nèi)容進行重組,在動手能力方面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選擇教學內(nèi)容時,要注重激發(f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要求選擇的教學內(nèi)容與裝飾裝修保持一定的聯(lián)系。例如,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通過3D建筑動畫的方式,老師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生動形象的動態(tài)畫面的刺激下,進一步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學習的興趣瞬間被激發(fā),接著老師將一張3D建筑效果圖通過投影儀展示在學生面前,同時向學生講授利用軟件繪制建筑效果圖的原理、步驟等內(nèi)容,進而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另外,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需要對學生掌握計算機基礎常識的實際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同時對壓縮、文件修復等常用工具進行補充性講解,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處理文件保存、丟失、格式轉換等故障。
1.2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確保教學內(nèi)容的實用性
對于計算機輔助設計的教學內(nèi)容,在選擇過程中需要做到理論與實踐的相互統(tǒng)一。為了確保教學內(nèi)容的針對性,老師可以將建筑裝飾公司的真實案例作為教學內(nèi)容,對于機械工具等與建筑工程聯(lián)系較少的知識,只做簡單的介紹,在后期用到時再進行相應的講解。在教學過程中,由于知識之間存在一定的相關性,同時存在一定的擴展性,因此,要求學生在總體上能夠清晰地認識計算機輔助設計這門課,確保在今后的工作能夠對所學知識進行靈活的運用,例如,在學習利用3ds Max制作效果圖的過程中,老師可以對Photoshop圖像處理軟件進行擴展性介紹,對修改、編輯、合成等效果圖的處理內(nèi)容進行重點講解,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能夠全面地掌握相應的知識點。
1.3 教學內(nèi)容做到因材施教
在計算機輔助設計課教學過程中,需要綜合分析學生的實際情況,按照由易到難的順序安排教學任務,同時根據(jù)學生自身的特點和現(xiàn)有的知識結構,設置教學內(nèi)容,確保教學內(nèi)容的針對性,并且按照由簡到難的順序講授教學內(nèi)容。
2 建筑裝飾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的特點
2.1 以項目為導向,以任務為驅動
根據(jù)建筑裝飾專業(yè)的實際情況,采用項目導向、工作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組織學生開展計算機輔助設計教學活動,其中,項目或工作任務成為這種教學模式順利進行的關鍵。高職院校利用這種方式進行教學時,需要事先對課程進行分解,將其分解成不同的任務模塊,然后分別對每個任務模塊實施教學,逐步完成項目的總目標,可以說教學過程就是學生不斷完成工作的過程。通常情況下,這種教學模式的好處主要表現(xiàn)為,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提升學生學習的動力,為學生融入社會奠定基礎。
2.2 根據(jù)市場用人需求選擇教材
與其他專業(yè)相比,建筑裝飾專業(yè)更側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因此高職院校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需要在項目教學法中引入裝飾公司的真實案例,進一步提高教學內(nèi)容的針對性。在教學選材方面,需要遵循幫助學生培養(yǎng)能力的原則,注重知識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進而在一定程度是幫助初學者的認識規(guī)律的角度組織教材內(nèi)容。
2.3 上機實踐,教師與學生同步練習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傳統(tǒng)教學方法缺少同步練習這個環(huán)節(jié),通過學習學生一般都是從具體方法的使用直接過渡到繪制具體的圖紙,在這種情況下,容易引發(fā)離開教師的幫助,學生就不會繪圖的問題。在上機實際操作時,教師與學生需要人手一臺電腦,借助計算機和幻燈片老師直接進行演示,按照老師的演示步驟,每位學生進行同步練習,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
2.4 分組討論,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在組織開展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教學活動時,教師將工作任務分配給學生后,需要馬上對學生進行分組,以小組為單位對工作任務進行討論,根據(jù)對工作任務的分析結果,每個小組列出實施任務的計劃。通過這種方式進行教學,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同時可以幫助學生樹立團隊意識。
3 改革教學模式
在高職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使用的教學模式較為單一,并且教學內(nèi)容缺乏趣味性,同時操作過程過于復雜,利用這種方式教學,其效果充其量只能幫助學生理解相應的教學內(nèi)容,根本無法將學生融入到教學過程中來,教學主體的地位由教師把控。同時,在教學內(nèi)容中沒有融合相應的實例,教學過程缺乏趣味性,進而削弱了學生聽課的積極性,進一步影響了教學效果。
3.1 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方法
在組織開展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教學活動時,任課教師需要打破教材為中心、教師為中心的束縛,綜合運用項目教學法、討論分析法、自學指導教學等,圍繞教學任務,精心選擇工作任務,制定科學合理的學習計劃,將教學中的各個知識點融入到具體案例中進行講解。
3.2 自學指導
對于計算機輔助設計這門課來說,學生初學時,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務較為簡單,但是工作任務中涉及到的知識點比較多,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教師進行講解,對工作任務中的知識點進行梳理。隨著課程的不斷深入,工作任務的難度適當增加,這時的學生已經(jīng)積累了一定的計算機輔助設計的相關知識,并且具備自學的能力,這時學生在面對新的工作任務時,就可以自己探索完成任務的具體計劃。
3.3 練習實踐,強化理論知識
與其他課程相比,計算機輔助設計具有較強的實踐性,當學生掌握一定數(shù)量的理論知識后,需要借助任務對已有的知識進行鞏固和強化。對于學生來說,隨著工作任務完成數(shù)量的增加,其操作水平也會明顯提升。學生每完成一項工作任務就會有成就感,這時學習的積極性就會大增,從而真正實現(xiàn)了“我要學”的目的。
3.4 綜合利用實訓
對于高職院校來的說,在組織開展計算機輔助設計教學活動時,通過綜合實訓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培養(yǎng)綜合能力,這種教學模式不能通過簡單的工作任務進行取代。通常情況下,學生通過對工程設計進行模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繪制整套的建筑施工圖,以及制作效果圖等。
在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結束后,需要參考課程設計大綱,結合課程的實際情況,由教師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設置綜合實訓任務,進一步幫助學生通過綜合實例鞏固和強化理論知識。
3.5 考核、評價教學效果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為了提高教學質量,需要對教學效果進行考核、評價。對于計算機輔助設計這門課來說,一般通過過程考核+結果考核的方式進行檢測,同時結合學生完成工作任務的實際情況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在考核、評價結果中要綜合考慮學生平時完成工作任務的情況,同時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進行重點考察。
4 教學過程的演示
(1)由教師安排布置工作任務,確定本次工作任務的目標,同時提供相應的工作任務資料,讓學生自行繪制一幅裝飾平面布置圖。
(2)通過對工作任務進行分析、討論,由學生提出解決工作任務的具體實施方案。對于學生來說,可以通過多種方式繪制裝飾平面布置圖。
(3)學生實施具體的工作任務。按照事先制定的計劃,學生執(zhí)行相應的工作任務,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幫助學生解決技術性問題,確保工作任務的順利完成,通過這一過程,可以幫助學生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能力。
(4)學生對工作任務的完成情況進行總結。根據(jù)完成工作任務的時間和任務的完成效果,同學之間進行縱橫向對比,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找出最佳的解決方案。
(5)教師對學生進行點評總結。教師通過對學生完成任務的實際情況進行總結和評價,一方面向學生傳授正確的操作方法,另一方面與學生一同分析產(chǎn)生問題的原因,同時給出最佳解決方案。
5 結論
綜上所述,計算機輔助設計作為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yè)的一門技術課程,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對于教師來說,不能簡單讓學生臨摹建筑裝飾施工圖,而是需要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靈活運用“教、學、做”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根據(jù)課程進度、學生的接受程度合理安排理論教學、實驗實訓的時間,在確保教學質量的前提下,推動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實施。在教學過程中,綜合運用項目引導、任務驅動等教學方式,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學生適應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李瓊.湖南省高職院校環(huán)境藝術設計專業(yè)課程設置現(xiàn)狀調查與發(fā)展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09.
[2]劉慶.高等職業(yè)??平逃惺覂?nèi)設計教學的研究與實踐[D].北京:中央美術學院,2011.
[3]徐挺.高職教育家具設計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研究——以溫州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D].株州:中南林學院,2005.
[4]武霄鵬.環(huán)境工程中計算機輔助設計的應用研究——初步探討虛擬技術的實際應用[D].太原:太原理工大學,2006.
[5]李明輝.計算機輔助概念設計在箱包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