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知識的人撲到書上,就像饑餓的人撲到面包上?!弊x過書的人都知道高爾基說的這句話。文化和吃,被這個比喻拉到了一起。
其實中國人不僅這么說,很早就這么做了。比如膾炙人口的“漢書下酒”的故事,說的是宋朝名士蘇子美——就是在蘇州蓋滄浪亭的那一位,酷愛讀書,這位名士住在老岳父家里,每天晚上讀書,要喝一斗酒??础稘h書·張良傳》看到博浪沙張良狙擊秦始皇時,他拍著巴掌說:“可惜,沒打中。”喝了一大杯??吹綇埩家妱顣r,稱“此天以授陛下”,又嘆口氣:“這對君臣相見真夠難的?!焙攘艘淮蟊K栏缚此@么讀書,笑著說:“真是每天一斗不算多啊。”
宋朝這么愛讀書的還有王安石。到什么程度呢?睡覺吃飯手不釋卷,就是請客,也拿著本書。早年間,王安石在常州做官,見了誰都不茍言笑,沒人瞧見過他樂。有一次大家吃飯,席間還有倡優(yōu)演出,演著演著,王安石突然大笑起來。大家還以為是演出讓王安石開心了,不容易啊,于是把演員重賞了一番。飯后有人問王安石:“剛才您是看到哪兒笑了啊?”王安石說:“書里有一段話,說得不錯,我頗有所得,所以才發(fā)笑。”
另一位大文人黃庭堅是這樣描述“吃喝勝境”的:蒸爛同州羊羔,澆上杏酪,不用筷子用刀割著吃,蒸上共城香稻飯,請江南廚子切松江鱸魚片,吃飽了,用康王谷泉水泡上福建曾坑茶,喝完躺在北窗下,聽人朗讀蘇東坡的《赤壁賦》,是人生快事……知道他和蘇東坡熟,這是用吃的夸老蘇呢。
說到吃喝,古代讀書人還喜歡玩雅致,要是沒文化,根本就看不懂。蘇東坡寫詩說:“三杯軟飽后,一枕黑甜余?!敝郎兑馑紗??“軟飽”其實就是喝酒,“黑甜”其實就是睡覺。
燒尾宴是唐朝著名的宴席之一。士子登科后,親朋好友祝賀時吃的宴席就叫燒尾宴,有吃有喝有音樂,十分豐盛??蔀樯督小盁病蹦??后代文人考證出了兩種說法。一種是說,老虎變成人的時候,只有尾巴變不了,只能燒掉,才能成為真正的人,也就是說,脫胎換骨要徹底,吃了這頓宴席,身份地位就大不一樣了。還有一種說法是,一只新羊進(jìn)了羊群,往往不被接納,羊群會轟它走,要是把這只羊的尾巴燒一燒,它就合群了。所以吃過燒尾宴,意味著你進(jìn)入了一個圈子——士大夫的圈子,人生開啟了新篇章。
文化好比美食,這估計是古今中外讀書人的共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