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顱腦外傷患者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測定及其臨床意義
吳杰李強1巴立1易建華1張茂1
(臨安市第一人民醫(yī)院15病區(qū),浙江臨安311300)
關鍵詞〔〕顱腦外傷;血漿同型半胱氯酸
中圖分類號〔〕R651.1〔文獻標識碼〕A〔
同型半胱氨酸(Hcy)作為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因素,在體內(nèi)主要參與蛋氨酸的循環(huán),在轉甲基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高Hcy血癥是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1〕,并認為和腦血管病的預后有關〔2〕。本文分析老年顱腦外傷病人血漿Hcy水平測定及臨床意義,同時檢測超敏C-反應蛋白(hs-CRP),來同期判斷顱腦外傷病人的病情與預后。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2010年8月至2011年6月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二醫(yī)院急診留觀室及急診監(jiān)護病房患者74例,男47例,女27例,年齡60~90歲,平均64.2歲。致傷原因:交通傷48例,墜落傷9例,砸壓傷11例,其他6例。合并明確高危因素(高血壓、高脂血癥、糖尿病一項或多項)者有36例,合并明確心臟疾病(冠心病、瓣膜病等)者有12例,合并其他疾病(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痛風、慢性肝病、消化道潰瘍等)者37例。
1.2顱腦損傷類型 腦內(nèi)血腫29例,腦挫裂傷16例,硬膜外血腫12例,硬膜下血腫11例,腦室出血17例,原發(fā)性腦干損傷2例,顱底骨折19例,小腦幕切跡疝1例。
1.3合并傷類型合并四肢骨折56例,軀干骨折13例,肺損傷15例,腹部損傷11例。
1.4分組入院時根據(jù)格拉斯哥評分分為輕型(13~15分)37例,中型(9~12分)25例,重型(3~8分)12例。
1.5方法均于清晨空腹抽取靜脈血4ml,立即分離血清,置-20℃保存待測。血清Hcy水平測定采用化學發(fā)光法,所用儀器為美國雅培公司提供的化學發(fā)光儀(測定試劑盒亦由該公司提供);血清hs-CRP含量測定采用免疫透射比濁法,Hi7170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測定試劑盒由Beckman公司提供)。血漿Hcy正常值5~16μmol/L;>16μmol/L為高Hcy血癥(Hhcy)。 按照血漿Hcy正常值標準可以分為正常組與異常組(Hhcy)。
1.6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1.0統(tǒng)計軟件進行t檢驗。
2結果
中型組hs-CRP值明顯高于輕型組(P<0.01),重型組高于其他兩組(P<0.01),正常組和異常組間比較無差異。各組Hcy值均無差異。異常組內(nèi)中重型病人增多(11例增加至15例),輕型病人減少(10例減少至6例);正常組內(nèi)輕型病人增多(27例增加至35例),中重型病人減少(26例減少至18例)。見表1和表2。
表1 各組治療前 Hcy與 hs- CRP水平比較
與輕型組比較:1)P<0.01;與中型組比較:2)P<0.01;下表同
表2 各組治療后 Hcy與 hs- CRP水平比較
1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二醫(yī)院急救中心
第一作者:吳杰(1974-),男,碩士,主任醫(yī)師,主要從事呼吸系統(tǒng)疾病研究。
3討論
Hcy是一種含硫氨基酸,人體內(nèi)的主要來源是蛋氨酸脫甲基的產(chǎn)物,人體攝入的Hcy70%從腎臟排出。血漿Hcy的濃度受遺傳因素、營養(yǎng)狀況、肝腎功能、藥物及某些代謝疾病的影響〔3〕。已有多項研究結果顯示,血漿Hcy水平升高與腦血管病的發(fā)病密切相關,高Hcy是腦血管病的重要危險因素〔4〕,目前高Hcy致腦血管病的確切機制尚不十分清楚,其可能的作用機制〔5〕:①通過刺激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和影響脂質(zhì)代謝,促進粥樣硬化斑塊形成;②通過產(chǎn)生過氧化物及氧自由基,使血管內(nèi)皮細胞發(fā)生功能障礙;③通過增加血液中血小板黏附性,破壞體內(nèi)凝血和纖溶平衡,從而導致腦血管病。
腦梗死還是腦出血病理基礎是一致的,即均為動脈硬化所致〔6〕。老年人多存在全身動脈粥樣硬化病變,全身血管自我調(diào)節(jié)功能、儲備功能較差,血管壁脆性大,經(jīng)猛烈撞擊后較年輕人更易出現(xiàn)血管破裂出血,且老年人對腦實質(zhì)機械性損傷的耐受性降低,增加了老年人顱腦損傷并發(fā)癥、后遺癥及殘死的發(fā)生率。
本次研究提示HHcy血癥可能加重了老年人的顱腦損傷,延緩了病情恢復。分析其原因,Hcy血癥加重了老年人的血管粥樣硬化,血管基礎條件較差,外傷灶內(nèi)血管易進一步擴張,破裂出血,缺氧會進一步損傷原可生存的腦組織,使之成為不可逆病理改變;又增加血小板的黏附性和聚集性,導致凝血和纖溶異常,有利于腦血栓的發(fā)生,最終可形成外傷性腦梗死,加重了腦組織的缺血缺氧;高Hcy血癥患者易患心腦血管基礎疾病,外傷后病情加重,影響整體的預后。
CRP是環(huán)狀五球體蛋白,主要由肝臟合成。 在炎癥、感染、組織損傷時CRP升高,24~48h達高峰,升高可達基礎水平的幾百倍甚至上千倍。大量證據(jù)證明,CRP是一項反映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生危險性的獨立預測指標。同時,CRP可獨立作為心血管病變的危險因子,預示心血管病變的進一步發(fā)展,并提示可能有心肌梗死、腦卒中、猝死等事件發(fā)生〔7〕。本次研究中Hs-CRP隨著病情的嚴重程度出現(xiàn)差異表現(xiàn),顱內(nèi)病變加重者Hs-CRP值居高不下,病情緩解則出現(xiàn)下降趨勢,說明Hs-CRP可以作為評估病情的一個指標。
4參考文獻
1Martin-HerreroF,Martin-MoreirasJ,PabonP,et al.Homocysteineandoutcomeinyoungpatientswithacutecoronarysyndromes〔J〕.IntJCardiol,2007;118 (2):183-8.
2李保華,毛利忠,王克義. 腦梗死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06;1(9):8-10.
3劉靜娟.血漿同型半膚氨酸與腦梗死的關系〔J〕.中國實用內(nèi)科雜志,2007;27(增刊):2.
4李月春,劉國榮,莉娜,等.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與腦血管病關系研究〔J〕.中華神經(jīng)科雜志,2000;33(6):373.
5蘇化慶,楊期明,楊期東.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與腦血管病發(fā)病機制研究進展〔J〕.腦與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05;13(5):397-9.
6李振英,朱惠萍,劉力,等. 同型半胱氨酸與腦血管病相關因素分析〔J〕.臨床神經(jīng)病學雜志,2006;19(1):37.
7楊文,張艷華,沙春蕊.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漿同型半胱氨酸和C-反應蛋白水平的變化及臨床意義吉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J〕.2009;35(6):1115-8.
〔2013-11-02修回〕
(編輯安冉冉/張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