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杰,李 上,郭承偉
(1.解放軍153中心醫(yī)院眼科,河南鄭州450000; 2.山東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眼科,山東濟南250011)
針藥并用治療45例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患者的臨床體會
姚 杰1,李 上1,郭承偉2
(1.解放軍153中心醫(yī)院眼科,河南鄭州450000; 2.山東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眼科,山東濟南250011)
目的:觀察針藥結合治療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符合納入標準的45例(69只眼)病例,隨機分成對照組22例(34只眼)和治療組23例(36只眼)。觀察比較兩組病例治療前后患眼視力、眼底的改變,眼底熒光血管造影(FFA)、視野及Amsler的變化。結果:治療后上述指標的改善情況,治療組優(yōu)于對照組(P<0.01),尤其是視力明顯改善。結論:從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的病因病機入手,采用針藥結合的方法取得較好的臨床療效,值得進一步深入研究并推廣利用。
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中藥;絡刺
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又稱老年性黃斑變性,為眼科難治性眼底病,是導致50歲以上人群低視力和致盲的首要因素。隨著我國老齡化的發(fā)展,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呈逐年增加的趨勢,據(jù)統(tǒng)計,我國75歲以上患者發(fā)病率已高達15.15%[1]。其發(fā)病機制及病因尚不明確。根據(jù)其眼底改變,臨床分為干性和濕性兩類,濕性較干性常見且病程較長,遷延難愈,西醫(yī)目前尚無較好的治療方法。近年來,我們采取針藥并用法治療45例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患者,取得較好的療效,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45例(69只眼)病例均來自于2012年10月-2014年5月本院眼科門診和住院的年齡相關性濕性黃斑變性患者。均符合中華醫(yī)學會眼科學會眼底病學組制定的《老年性黃斑變性臨床診斷標準》,其中男27例,女18例;單眼發(fā)病者21例,雙眼發(fā)病者24例;年齡45歲~80歲,平均(69.2±9.8)歲,病程1個月~10年,平均(19.8±8.1)個月。
1.2 治療方法
使用SASprocplan編制的隨機數(shù)字程序將入組患者隨機分成治療組23例(36只眼)和對照組22例(33只眼)。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辨證加減治療;治療組給予加減駐景丸配合絡刺的方法治療:穴位取太陽、睛明、瞳子髎、合谷、曲池、足三里、光明、豐隆、照海等,中藥:水煎服,日1劑,6劑/w,4 w為1個療程;絡刺,隔日1次,1 w為1個療程,觀察1~3個療程。
采用國際標準視力表檢測視力,并記錄每次檢測結果。用眼底鏡、前置鏡直接觀察眼底黃斑區(qū)出血、水腫、滲出的吸收情況,并作詳細的記錄。用Humphery 750自動視野儀檢測中心30°視野,治療前后各檢測一次。受檢者充分了解檢查要求后在自然瞳孔狀態(tài)下(有屈光不正者先給予充分矯正)開始檢查。每次檢查假性反應率控制在10%以內,否則休息15 min后重新檢查。所有患者散瞳后,采用CanonCF-60uvi造影儀,先將少量20%熒光素鈉注射液稀釋成1%熒光素鈉注射液5 mL注入手背部靜脈,20 min后觀察患者有無過敏反應,如無過敏反應,即將20%熒光素鈉3 mL在5 s內于患者肘前靜脈注射完混合稀釋液。同時啟動同步計時器,F(xiàn)FA顯示系統(tǒng)。觀察FFA的圖像,共監(jiān)測15 min。病人坐于有充足自然光的房間,矯正視力,遮蓋對側眼,以約30 cm距離注視Amsler方格表中心點處?;颊呖吹侥:?、盲點、直線扭曲變形或出現(xiàn)部分缺失,則記錄為檢查結果陽性,否則視為陰性,雙眼者分別檢查。讓患者用筆將病變范圍畫出,同樣條件下治療前后各記錄1次。
全部資料匯總,采用SPSS11.5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根據(jù)觀察指標和數(shù)據(jù)的不同,組間運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量資料用χ2檢驗,等比數(shù)據(jù)選用秩和檢驗,圖表設計及相關資料計算運用Excel制作。
2.1 兩組視力比較
結果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視力比較 (x±s)
2.2 治療后眼底情況比較結果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后眼底情況比較 (只)
2.3 兩組治療后FFA顯示新生血管膜的滲漏、黃斑區(qū)水腫變化情況比較
結果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后FFA顯示新生血管膜滲漏、黃斑區(qū)水腫吸收情況比較(只)
2.4 治療前后Amsler方格表變化比較
69只眼中,不能用Amsler方格表檢出的有17只眼為早期的AMD,能用Amsler方格表檢出的有52只眼,檢出率為76.5%。結果見表4。
2.5 治療前后視野變化
16只眼視力小于0.1未測視野,53只眼檢查視
野,結果見表5。
表4 治療前后兩組Amsler表檢查比較 [只(%)]
表5 治療前后兩組視野比較 (dB,x±s)
由表5可見,AMD治療前中心視敏度為(19.27± 2.71)dB,治療后為(20.4±2.86)dB,治療前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2.6 兩種組病例臨床療效評價表
結果見表6。
表6 兩組病例臨床療效評價 [只(%)]
由表6可知,治療組總有效率優(yōu)于對照組(P<0.05)。
中醫(yī)學中并沒有“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這一病名,但在中醫(yī)眼科學中有“視瞻昏渺”之說,與本病頗為相似,多因肝腎不足、氣血失調,精氣不能上榮于目所致,自覺視力下降,視物昏蒙而外眼無異的眼底病[2]。屬于老年人眼科病中的常見病、多發(fā)病,此病遷延難愈,病程較長。老年人肝腎虧虛,腎水無以滋養(yǎng)精目,神光發(fā)越受阻而為病,是為本;或為脾胃氣虛,運化失司,津液停聚,痰凝互結是為標[3]。所以本病的病機為本虛標實,虛實夾雜。而駐景丸加減正是從治病必求本出發(fā),以補其正氣,抗邪外出。由于本病的病程較長,久病入絡,所謂“百日久恙,血絡必傷”。血溢絡外則為出血,血不利則為水,津滲絡外,則為水腫,日久釀痰,成為滲出或玻璃膜疣;病位在絡,證屬目中絡脈瘀阻,玄府閉塞,虛實夾雜,絡臟同病,與肝脾腎關系最為密切[3-4]。配合絡刺治療,使絡脈得通,瘀血得行。本研究從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的病因病機入手,采用針藥結合的方法取得較好的臨床療效,臨床觀察顯示:治療組顯效率為50%,有效率為30.5%,總有效率為80.5%;而對照組顯效率為39.4%,有效率為24.2%,總有效率為63.6%,治療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尤其在提高患者視力方面有明顯優(yōu)勢,改善了患者自覺癥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但是也存在著不足之處,如:①缺少觀察脈絡膜CNV病變的精密儀器;②缺乏大樣本的對照試驗;③系統(tǒng)總結較少,缺乏可信度。這些都是我們要直視的問題,只有把這些不足之處處理好,才能總結出一套既有中醫(yī)理論指導又有中醫(yī)眼科特色的方法運用臨床。因此,筆者認為針藥結合治療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具有較好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進一步深入研究并推廣利用,為治療該病提供新的方向。
[1]金明.中醫(yī)藥治療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的優(yōu)勢[J].中老年保健,2012,3(1):18-19.
[2]靳霞,汪劍,曾慶華.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的絡病學機制及其證治探討[J].河北中醫(yī),2008,30(1):75-76.
[3]譚達全,鄧冰湘.論絡?。跩].中醫(yī)藥學刊,2005,23(7):1 237-1 240.
[4]郭承偉,呂璐,馬棟.從絡論治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的思路探討[J].新中醫(yī),2013,45(2):1-2.
(編輯:張世霞)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acupuncture and medicine in treating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Yao Jie1,Li Shang1,Guo Chengwei2
(1.Ophthalmology department,The 153 Hospital of PLA,Zhengzhou Henan 450000;2.Ophthalmology department,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nan Shandong 250011)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iciency of acupuncture combination with medicine in treating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Methods:45 AMD cases(69 eyes)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23 cases,36 eyes)and control group(22 cases,34 eyes).The vision,fundus and images of fundus fluorescence angiography(FFA),visual field and Amsler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of two groups.Results:After treatment,effects on the above mentioned indexes of treatment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P<0.01),especially vision were improved significantly.Conclusion:The method of acupuncture combination with medicine is effective to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nd worthy to be applied in clinic.
wet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Chinese herb;winding thorn
R276.7;R774.5
A
1671-0258(2015)01-0041-03
山東省中醫(yī)藥科技發(fā)展計劃項目(2009-054)
姚杰,醫(yī)學碩士,主治醫(yī)師,E-mail:yaojie41588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