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磊
在職業(yè)教育中,語文屬于文化基礎課,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目前中職語文課堂的教學現狀卻不容樂觀。原因在于部分中職學生文化基礎較差,無法積極配合教師完成授課內容,尤其是語文課作為基礎課不被學生所重視,再加上教師教學方法單一等,導致語文課堂如“一潭死水”。
其實,語文課堂應該是一個師生互動、學生互動的平臺,是一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平臺。那么,如何使中職語文課堂煥發(fā)生機與活力呢?筆者認為,要加強課堂互動,課堂上就要有自由的對話和思想的碰撞,同時改變傳統(tǒng)的被動學習方式,提升語文課堂的樂趣,引導學生由“要我學”轉為“我要學”,從而激發(fā)語文課堂的生機與活力。本文結合筆者教學實踐,談談如何打造充滿生機與活力的中職語文課堂。
一、尊重差異,激活課堂
要改變語文教學死氣沉沉的現狀,打造充滿活力的課堂,教師就必須轉變觀念,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的“教”要圍繞學生的“學”進行,并尊重學生差異,實施彈性教學。
中職語文課堂上,差異是無處不在的,既表現在學生學習基礎、個性特征的不同,還表現在各專業(yè)對語文教學內容、重點、目標等要求的不同。這就需要語文教師尊重學生差異,因材施教。
首先,結合專業(yè)差異靈活進行教學。中職語文教學中,不同專業(yè)的側重點應有所不同,教師要制定差異性的教學目標。如口語交際教學,對機電、幼教、旅游等專業(yè)要求是不同的,機電對口語能力要求相對較低,而幼教、旅游等對口語交際能力要求相對較高。細分來說,幼教、旅游專業(yè)面對的對象不同,訓練重點也有差異,如旅游專業(yè)側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解說能力,而幼教側重于培養(yǎng)學生課堂組織能力與語言靈活運用能力。其次,結合學生個性差異因材施教。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教師應充分了解學生,根據學生的基礎差異采取分層教學方法,學生結合自己的情況自主選擇能達到的目標,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調動其主觀能動性,激活課堂。
二、巧用問題,激活課堂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有了疑問,學生就有了探究的積極性。中職語文課堂可以通過巧設問題來發(fā)揮問題的導向作用,充分挖掘學生學習的原動力,在思維的碰撞中引發(fā)課堂互動,從而激活課堂。如教學《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時,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瀏覽全文,說說本文在情節(jié)安排上的特點;從陸虞侯等步步緊逼林沖,到林沖野豬林險些遇害,再到林沖看守草料場等,林沖對此是什么態(tài)度,從中能看出林沖的什么性格?作者在風雪描寫方面很成功,同時還精心寫了“火”,對全文起什么作用?林沖由開始的隱忍到最后的反抗,這種轉變是怎樣完成的?教師設置問題后,學生閱讀時就有了思考的方向,這些問題能引導學生展開自主合作探究,獨立思考后,各抒己見,激烈辯論,在辯論中拓展思維,活躍課堂。這時候教師所起的作用就是調控,及時發(fā)現探究中的問題,鼓勵學生大膽交流觀點,從而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中達到教學目標,這樣既能使課堂充滿活力,又能擴展學生思維的深度。
三、借助語言,激活課堂
語言是課堂教學的主要手段,也是教師必備的基本功。教師運用風趣、幽默的語言,能大大活躍課堂氣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提高教學效果??梢哉f,中職語文課堂是否成功,與教學語言的生動與否有著密切關系。詩歌、散文都是優(yōu)美的篇章,有的教師肢解開來講,會把美文變得枯燥乏味,完全沒有美的享受。反之,枯燥的古文,有的教師能講得妙趣橫生,使學生聽得入迷。所以,生動的語言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關鍵,既容易被學生所接受,又能活躍課堂。
另外,教師語言還要富有啟發(fā)性,巧用教學語言開啟學生思維,引發(fā)學生豐富的想象。如教學《紀念劉和珍君》時,教師可以啟發(fā)學生:為什么作者反復強調劉和珍是“始終微笑著”呢?這樣的設問能調動學生的想象,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四、注重實踐,激活課堂
中職培養(yǎng)的是應用型人才,這就決定了學科教學必須注重實踐,通過實踐體驗生活,提高學生的職業(yè)素養(yǎng)。因此,中職語文教師應有“大語文”的意識,注重語文的實踐性,為學生的職業(yè)發(fā)展打基礎。
首先,深挖課程資源,豐富教學內容。如教學《林黛玉進賈府》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拓展閱讀,開展小組討論,體會文中人物的出場特點及性格特征。其次,開展課堂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如教學《雷雨》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討論改編劇情。最后,延伸課堂,開展第二課堂。語文與其他學科相比,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可以由課內擴展到課外,由學校擴展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讓學生到校外進行實地考察、調查,然后進行小組合作,寫出報告等,這樣容易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的精神。拓展語文課堂的空間,能克服傳統(tǒng)語文教學的不足,讓學生走出書本,領略社會生活的絢麗多姿,從而拓展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五、創(chuàng)設情境,激活課堂
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不只是知識傳授,更應該注重學生情感的培養(yǎng),創(chuàng)設情境是激發(fā)學生情感的有效途徑。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與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生動、直觀的教學情境,激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如教學《一碗清湯蕎麥面》時,教師可以借助現代教學手段,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電影片段創(chuàng)設情境,給學生帶來視覺上的震撼,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從而進入課堂情境中。情境能打動學生的內心,吸引學生以積極的心態(tài)參與課堂,不僅表現為師生互動,還表現為多方互動。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法有很多,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適宜的情境,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總之,充滿活力的語文課堂是師生教與學的樂園?;钴S的語文課堂應以人為本,致力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這就要求語文教師轉變教學觀念,結合學生實際采用多樣的教學形式,充分發(fā)揮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彰顯語文課堂的魅力。只有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提高綜合素質,使語文課堂煥發(fā)生機與活力。
(責編 黃云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