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志峰
摘要:小學語文是小學階段的重要課程之一,它對于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和精神態(tài)貌有著重要幫助。在語文的學習中,閱讀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是提高語文綜合能力的關鍵版塊,優(yōu)秀的閱讀習慣是學好語文的基礎,而小學階段又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的黃金時期,所以小學語文教師應將閱讀教學工作放在首要位置。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 教學策略
正所謂“書讀萬卷,路行久遠”,書中的知識掃除了我們腳下路途上的荊棘壁壘,腹有詩書氣自華就是這個道理。小學生的課業(yè)量較小,學習任務較輕,所以小學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閱讀習慣的關鍵時期,但由于小學生年齡還小,心智尚在成長,對閱讀沒有形成一個正確而成熟的觀念,無法選擇科學合理的閱讀途徑,掌握正確的閱讀力式,這就需要教師正確引導,在學生們的閱讀之路上豎起指路牌。
一、信息技術教學,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興趣是邁向成功的開端,閱讀的興趣一旦養(yǎng)成就能達到事半功倍之效果。小學語文教師的閱讀教學可以將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作為基點,通過優(yōu)化教學手段來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情不自禁地融入到閱讀教學中。隨著教育的不斷發(fā)展,多媒體教學技術非常受教師和學生的喜愛,它以其特有的生動性、形象性、趣味性,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使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教學活動中,發(fā)散其思維、調動其學習積極性。
很多教科書上的課文都是非常好的閱讀素材,語文教師應對此予以側重,充分利用課本資源。比如在教授《索溪峪的“野”》這一課時,筆者就利用了多媒體信息技術進行了講解,用幻燈片圖片展示出了索溪峪山脈的美景,用帶有色彩的圖片觸動學生們的視覺神經,使學生們深刻體會到索溪峪山脈恢弘壯闊、天工地作之美。在授課期間,幾乎每一名學生都能將自身的注意力投入到那一幅幅的美景中,他們目不轉睛地看著投影幕上美輪美奐的山景并發(fā)出陣陣驚嘆聲,仿佛他們彼時彼刻就置身于那一座座俊美的山脈中一般。在觀看完圖片之后,學生們的臉上仍然浮現(xiàn)著意猶末盡的表情。筆者繼續(xù)播放朗讀音頻,音頻中朗讀者富有磁性的嗓音給“索溪峪”的山景帶來了神秘色彩,學生們都側耳傾聽著,就像在聽故事一般。在聽完朗讀音頻之后,學生們都模仿著音頻中朗讀者的聲音,想象著圖片上的美好山景,繪聲繪色、聲情并茂地進行閱讀練習。整堂課下來,學生們都獲得了非常好的閱讀效果。
閱讀教學是豐富而綜合的,教師應充分利用教科書上的優(yōu)美課文作為閱讀教學素材,優(yōu)化教學力式,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這樣一來,學生的閱讀習慣就會慢慢習就而成。
二、尋找適齡書籍,培養(yǎng)學生閱讀素養(yǎng)
要想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就應找到適合小學生年齡的書籍。很多人走入了閱讀教育的誤區(qū),讓孩子們從小就瘋狂閱讀各類名著,其實這并不是一種正確的教育方式。小學生年齡偏小,心智發(fā)展尚未成熟,自我約束能力較差,而且缺乏正確的閱讀觀和價值觀去看待文學名著。因此教師要正確選擇適齡書籍,使其養(yǎng)成健康閱讀的好習慣。
優(yōu)秀適齡書籍俯拾皆是,筆者推薦如下兩本:
(1)《愛的教育》是一部以教育為目的的兒童文學作品,它是一本長篇日記體小說,由意大利作家埃迪蒙托·德·亞米契斯創(chuàng)作,講述的是一個名叫“安利柯”的小學四年級的學生一個學年的學習生活,包括發(fā)生在安“安利柯”身邊的各種各樣的感人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記本上書寫的具有規(guī)勸件和啟發(fā)性的文章,還有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精彩的故事。
《愛的教育》這本書弘揚偉大的愛國主義,歌頌人與人之間團結友愛的高尚情懷。它鼓勵人們消除階級觀念,在日常生活的交往中,各階級人民應該相互尊重和相互友愛。這本書給學生樹立了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它教會了學生如何愛和如何被愛,是一本非常適合閱讀的書籍。
(2)《柳林中的風聲》這本書是以動物為主角的童話,文筆典雅,描寫細致,富含哲理。作者在書中塑造了幾個非??蓯鄣膭游镄蜗螅糊B鼠——它膽小怕事但又生性喜歡冒險;水鼠——它熱情好客,充滿浪漫情趣;老獾——它俠氣十足、具有領袖風采;蛤蟆——喜歡吹牛、炫耀、追求時髦;水獺——敦厚老實,善良淳樸,這些動物生活在河岸后的大森林里,互相幫助,相親相愛。
在閱讀這部小說時,學生能夠直接體會到動物們在自然環(huán)境中的歸屬感,感受到自然環(huán)境對動物的重要性,也感受到人與動物之間的親密性。這個故事告訴人們應放低自己作為萬靈之首的高傲姿態(tài),重新審視生存的意義及生命的價值,反思植根于大腦中的人類中心主義思想,重建作為生物本身的道德良知。這本書可以很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觀和熱愛自然生物的高尚情懷。
一本好書可以帶給學生強大的精神動力和豐沃的精神食糧,教師要正確選擇適齡書籍,培養(yǎng)小學生的良好閱讀習慣和閱讀素養(yǎng)。
三、拓展教材素材,提高學生閱讀積累
課本的閱讀是閱讀中的基礎,很多優(yōu)美的課文都是適合培養(yǎng)學生閱讀素養(yǎng)的良好素材。因此作為師者要培養(yǎng)學生熟讀課本范文的習慣,并在此基礎上拓展相關題材,熟讀優(yōu)秀文段,反復咀嚼,揣摩吸收,融至血液當中。
比如筆者在教授《小橋流水人家》一課時,就讓學生們對第一段的優(yōu)美語句做了熟讀和分析,“那長長的柔軟的柳枝,隨風飄動著。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有兩三枝特別長的,垂在水面上,畫著粼粼的波紋。”這句話展示了柳枝拂水弄波的婀娜姿態(tài),體現(xiàn)了柳樹自然隨意的娉婷之美。通過對景物的深沉描寫,作者闡釋了自己對故鄉(xiāng)的濃烈厚愛,學生們應反復閱讀,仔細體會作者的文中之情。在這之后,筆者讓學生們在課下專門搜集一些“贊柳”的優(yōu)美文段在課堂上和同學們分享鑒析,舉例其中一個學生分享的拓展閱讀,“沒有風的時候,整個樹在陽光下像一個窈窕淑女,羞答答地站在草坪中,微風吹來,柳枝伴隨著風的節(jié)奏搖曳跳舞,狂風刮來,枝條用力搖擺像一頭發(fā)瘋地獅子要把人卷起來吃掉一般,下雨了,它依然站在那兒舒枝展葉盡情地喝著雨水”。這種擬人的捕寫形象地表明了“柳”的動靜姿態(tài),強化了學生的審美感官,是一種很好的閱讀培養(yǎng)形式。以課文為基點,以拓展為提升,這種閱讀方法幫助學生將文學美之精華融匯全身,變成真正屬于自己的文學素養(yǎng)。
總之,閱讀對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有著極大的幫助,語文教師應在閱讀黃金期激發(fā)小學生的閱讀興趣,采用正確教學方法,選取適齡書目,培養(yǎng)學生們的閱讀美感。這樣一來,學生們的閱讀水平才能提高,文學素養(yǎng)才能提升。
參考文獻
[1]張冬梅,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優(yōu)化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5
[2]王亮,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探究[J].學周刊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