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革
(梅河口市婦幼保健醫(yī)院,吉林 梅河口135000)
倍他樂克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臨床應用
高 革
(梅河口市婦幼保健醫(yī)院,吉林 梅河口135000)
目的分析倍他樂克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臨床效果。方法采用隨機分配法將我院收治的8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44例,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實施倍他樂克治療,分析其治療效果。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5.5%,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7.3%,差異對比(P<0.05)。治療組心率、LVEF及LVDd改善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治療期間無嚴重不良反應。結論倍他樂克治療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較為顯著的治療效果,可明顯改善患者心肌功能,安全有效,可作為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理想方法。
倍他樂克;慢性心力衰竭;臨床應用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常見疾病,是導致患者因心臟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在治療慢性心力衰竭時,多采用β受體阻滯劑治療,經(jīng)眾多臨床資料[1]證明,采用β受體阻滯在治療慢性心力衰竭方面取得較為顯著的治療效果,可作為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藥物?,F(xiàn)筆者以44例慢性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給予倍他樂克治療,分析其治療效果,現(xiàn)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隨機選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8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經(jīng)X線、心電圖等檢查確診為慢性心力衰竭;采用隨機分配法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44例;治療組男26例,女18例;年齡42~76歲,平均年齡(62.8±4.2)歲;心功能NYHA分級:Ⅱ級12例,Ⅲ級24例,Ⅳ級8例;對照組男25例,女19例;年齡40~74歲,平均年齡(60.4±5.6)歲;心功能NYHA分級:Ⅱ級10例,Ⅲ級25例,Ⅳ級9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及心功能NYHA分級等資料無差異性,可參與研究進行對比(P>0.05)。
1.2 納入標準:患者均符合慢性心力衰竭的診斷標準;排除藥物過敏史患者;無其他器質(zhì)性疾??;患者參加此次研究時,均知情并簽署了研究同意書。
1.3 方法: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治療。給予患者強心、利尿等常規(guī)藥物治療,并擴血管。
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予以倍他樂克治療。患者初期每天服用6.25 mg倍他樂克(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5392),每天2次;觀察無不良反應后,根據(jù)患者本身耐受程度,逐漸加大藥物劑量至每次50 mg,每天2次。
1.4 觀察指標:觀察患者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心率左室舒張末壓內(nèi)徑(LVDd)。
1.5 療效判定標準[2]:顯效:臨床癥狀和生命體征明顯改善,心功能改善程度超過2級;有效:癥狀和體征改善,心功能改善1級;無效:癥狀和體征未改善或加重,心功能未改善。
1.6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研究數(shù)據(jù),使用()表示計量資料,以t檢驗,采用χ2檢驗計數(shù)資料,當P<0.05時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對比:治療組顯效20例,有效22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5.5%;對照組顯效12例,有效22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為77.3%;兩組差異對比(χ2=5.42,P<0.05)。
2.2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情況對比:治療組心率、LVEF及LVDd改善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情況對比
2.3 不良反應:兩組患者治療期間未出現(xiàn)肝、腎功能異常情況。
慢性心力衰竭是指患者長期持續(xù)存在心力衰竭狀態(tài),可保持穩(wěn)定,也可出現(xiàn)惡化或失代償癥狀,臨床表現(xiàn)為呼吸困難、乏力和體潴留。目前在治療心力衰竭的目標是要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心功能,增強其生活質(zhì)量,并延緩和預防心肌重構,以此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的住院率和病死率。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療措施中,首先要加強患者的常規(guī)治療,做好利尿、強心、擴血管等基礎治療,并逐漸使用神經(jīng)內(nèi)分泌抑制劑[3],以此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多是由于慢性心力衰竭是腎素-血管緊張素、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過度激活等作用導致心肌重構或心室重塑,并促進病情發(fā)展。病情發(fā)作時,患者在短期內(nèi)交感神經(jīng)興奮,心率較快,心肌收縮力提高,且長期的交感神經(jīng)興奮,會增高血液中兒茶酚胺濃度,去甲腎上腺素過度釋放,引起高濃度的Ca2+,導致心肌細胞死亡[4]。因此,采用神經(jīng)內(nèi)分泌抑制劑,抑制兒茶酚胺釋放,阻止心肌重構,保護和改善心功能。
在治療慢性心力衰竭時,需增加心肌β受體密度,使β受體對正性肌力藥物及兒茶酚胺具有高度敏感性,心肌收縮力增加,心功能改善;同時需要避免兒茶酚胺損害心肌細胞,抑制心肌重構,使心功能得以保護;減少兒茶酚胺對外周血管的負面影響,腎素水平降低,后負荷減少;另外,在治療時,需有效降低患者心率,使心臟舒張時間增加,改善心肌供血,降低心肌耗氧量。常規(guī)治療慢性心力衰竭時主要采用強心、利尿及擴血管等措施,可改善血流動力學,而隨著臨床研究的不斷發(fā)展,在治療心力衰竭時,不僅需要對血流動力學障礙進行明顯改善,也要對神經(jīng)內(nèi)分泌進行干預,改善疾病預后。
倍他樂克具有選擇性β1受體阻滯劑,可明顯阻斷β受體,降低心率,減少耗氧量,使心肌收縮功能明顯改善,降低心律失常發(fā)生率,以免兒茶酚胺對心臟造成損傷,改善心肌缺血,保護心功能。同時β受體阻滯劑可以降低心率,延長其舒張期,改善左室充盈,使舒張期功能明顯改善。另外倍他樂克對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產(chǎn)生直接或間接性抑制作用,擴張外周血管,降低體內(nèi)潴留[5],使心臟后負荷明顯降低,以此保護和改善心臟功能。倍他樂可主要是以β1腎上腺素能受體阻滯,可明顯降低高血壓患者的血壓,不會導致體位性低血壓及電解質(zhì)紊亂;提高患者運動耐受量。此藥物具有拮抗兒茶酚胺功效,對β1受體具有選擇性阻斷作用,無部分激動活性,無膜穩(wěn)定作用。其減慢心率,抑制心臟收縮力,延長房室傳導等作用較為顯著。在本組研究結果中,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5.5%,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7.3%,差異對比(P<0.05)。結果顯示,倍他樂克治療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較為顯著的治療效果,可明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其心功能。同時,治療組心率、LVEF及LVDd改善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治療期間無嚴重不良反應。由此可見,倍他樂克在治療后,不會對患者的身體狀況造成影響,可改善患者心臟功能,減慢心率,以免發(fā)生心律失常,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綜上所述,倍他樂克治療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較為顯著的治療效果,可明顯改善患者心肌功能,減慢心率,安全有效,無嚴重不良反應,可作為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理想方法。
[1]董清清,方金葉.倍他樂克治療慢性心力衰竭26例療效觀察[J].淮海醫(yī)藥,2011,29(1):44-45.
[2]王明建.倍他樂克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療效觀察[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2,20(3):438-439.
[3]宋大鵬,單乳芹.倍他樂克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療中的療效觀察[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1,19(11):1916-1916.
[4]李煒.地高辛聯(lián)合倍他樂克治療心力衰竭并發(fā)心房纖顫的療效觀察[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0,18(1):14.
[5]吳立峰.應用倍他樂克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9,6(15):144-145.
R541.6
B
1671-8194(2015)05-019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