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滿城縣滿城鎮(zhèn)中學072150)
淺談初中思想品德高效教學策略
王全秀(河北省滿城縣滿城鎮(zhèn)中學072150)
在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狀況。初中生由于年齡的增長,他們正處于思想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容易受到一些不良習慣的影響。隨著素質教育的進行,學校教育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思想品德的發(fā)展越來越重視。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容精心設計,使學生在積極的探究學習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使他們具有正確的價值觀,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修養(yǎng),為他們成為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奠定基礎。
初中學生的思想和道德觀念正處于形成時期,在教學中,教師要和學生在平等的地位進行知識探討,加深師生之間情感,使學生對教師充滿尊敬和依賴。在讓學生感受教師關懷的同時,使他們樹立起學習的信心,使學生形成樂觀向上和樂于助人的道德品質。
(一)教師用心關愛學生,促進師生的積極交流
在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充滿關愛,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鼓勵和表揚,一個鼓勵的微笑和一句溫暖的話語就能激發(fā)學生的內心動力,讓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提高他們參與思想品德課堂學習的積極性。不僅要對他們的學習進行指導,還要和學生溝通交流,了解他們的內心想法,并對他們的消極情緒進行引導,使他們保持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在教師對學生的關愛和鼓勵中,學生把教師當成了自己生活中的朋友、學習中的合作者,加深了師生之間的情感,促使課堂教學順利進行,高效地完成教學目標。
(二)結合實踐進行教學,加強學生的情感體驗
在思想品德教材中,很多內容都和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關,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結合生活實例來讓學生進行分析和感悟,促進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例如,組織學生去敬老院關愛老人;幫助殘疾人;為貧困山區(qū)小朋友捐獻學習用品。讓學生在實際行動的過程中學會如何關愛他人,讓他們深刻體會到在給予他人幫助時,自己能獲得行動后的幸福感,培養(yǎng)他們熱心幫助他人的優(yōu)良品德。
(一)利用問題使學生的思維“動”起來
在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采用提問的方式來激發(fā)他們的思維,使學生積極思考,在思維活躍的狀態(tài)對問題進行分析和思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處于動態(tài),通過他們分析題目獲得有用信息,在思想品德知識體系中找到合適的知識進行解決,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的思維向深度和廣度發(fā)展,促使他們的綜合能力不斷提高。在進行提問時,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容提出適當難度的問題,使學生通過認真分析和思考來獲得答案。
(二)鼓勵學生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讓他們的嘴“動”起來
在探究知識的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對學習中的問題敢于陳述己見,展開討論,以開拓思路、活躍氣氛。實際上,學生準備發(fā)言的過程,也就是思考、運用、鞏固、拓寬教材知識的過程。教師要善于抓住教學中與現(xiàn)實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問題”,及時組織討論,促使學生的思維獲得發(fā)展。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把生活中具體的事例和教學結合起來,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分析案例,讓他們的感受更深,提高學習效率。
(一)運用具體事例進行教學,增加學生的知識體驗
在傳統(tǒng)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只重視理論的學習,教學和生活實際完全脫離,學生不能從生活事例中獲得感悟,同時也不能有效地運用思想品德知識分析現(xiàn)實問題。隨著素質教育的進行,在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分析具體事例來讓學生探究和感知知識。這就需要教師要仔細選擇具體事例,把和政治、文化、社會發(fā)展有關的素材引入到教學中,讓學生通過分析和生活密切相關的事物來提高他們的分析能力以及運用知識的能力,讓他們學會歸納知識,構建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中,使學生的實踐能力不斷提高,促進了他們的綜合發(fā)展。
(二)從生活中收集教學素材,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面對的是不同個性和不同生活背景的學生,在教學中,教師要深入分析學生的學習和心理情況,從他們熟悉的生活中尋找教學素材,讓學生在輕松的課堂學習氛圍中進行學習和探究,讓他們分析生活中的各種案例,并從中受到啟發(fā),促進學生道德品質的不斷提高。在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中,學生能擺脫傳統(tǒng)課堂中的壓力,積極地進行思考,并通過對知識的體會和感悟獲得學習的動力,激發(fā)他們深入探究思想品德知識。所以,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容,從生活中篩選符合教學內容的素材,使課堂教學豐富多彩,教學效果比單純進行理論教學好得多。
(三)進行課后探究實踐活動,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思想品德每一課課后都設置了課后探究活動。教師在以往課堂教學中對此要么避而不談,要么就是紙上談兵,還有部分教師把它當書面作業(yè)來做。探究活動課的真正目的是為了鼓勵全體學生參與社會生活,通過活動增加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真正達到影響全體學生心理健康的目的。古人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課后探究是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延伸和拓展,是指導學生從課堂回歸生活,用掌握的知識指導現(xiàn)實生活的中介和橋梁。課后探究也是讓學生用生活印證知識、深化知識的有效手段。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好課后探究這一欄目,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讓課堂教學再次回歸生活,使學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利用掌握的知識指導自己解決問題。學生在課中所學的道德知識又必須在日常生活的真實情境中去感受、體驗,才能得到鞏固、深化,從而內化為自己的自覺行為,變成自己的精神財富。
總之,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具有重要的德育功能,通過教師在教學中通過具體事例滲透德育教育,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使他們樹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在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所以,教師要從自身的言行舉止出發(fā),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影響,使思想品德教學具有實效性。在進行思想品德教學時,教師可以根據(jù)新課標的教育理念,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讓學生在和諧愉快的氛圍中進行知識探究,促進他們道德品質的提高。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