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明亮 周登河 段海玲 高真真
(山東省濱州醫(yī)學院,山東 濱州 256600)
血液透析聯(lián)合血液灌流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癥狀態(tài)的影響
耿明亮 周登河 段海玲 高真真
(山東省濱州醫(yī)學院,山東 濱州 256600)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聯(lián)合血液灌流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癥狀態(tài)的影響。方法選擇2012年12月至2013年10月來我院進行血液透析的60例終末期腎功能衰竭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數(shù)字表隨機分組的原則分為A組和B組各30例患者,其中A組A組采用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的方法進行維透析,B組采用單純血液透析進行治療,觀察兩組治療后6個月炎癥指標和營養(yǎng)指標變化情況。結果治療前后A組和CRP、TNF-α、IL-6、IL-8水平差值明顯高于B組,差異均有顯著的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治療前后A組治療前后ALB、PAB、TF水平差值明顯高于B組,差異均有顯著的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結論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能明顯改善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體內微炎癥狀態(tài),并間接地提高患者的營養(yǎng)水平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聯(lián)合;微炎癥
血液透析是終末期腎功能衰竭患者最有效替代治療療法,隨著近年來慢性腎功能衰竭的發(fā)病率不斷升高,需要血液透析來維持生命的患者也隨之增加[1-2],但是在臨床工作中常常發(fā)現(xiàn)通過血液透析治療終末期腎功能衰竭患者的預后并不十分理想,血液透析患者發(fā)生心血管疾病營養(yǎng)不良,貧血、腦血管病和感染的比例明顯高于一般人,導致其死率同樣高于正常水平,年齡超過 64 歲的血液透析患者其5年生存率甚至低于一些惡性腫瘤患者[3]。據(jù)美國的研究顯示透析患者每年的病死率為21%~23%[4]。其中心血管疾病是血液透析最常見的并發(fā)癥,也是終末期腎功能衰竭第一位的死亡原因,近年來研究顯示透析患者發(fā)生慢性微炎癥狀態(tài)是導致患者生存率低下的重要原因,因此對于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癥狀態(tài)的治療,成為臨床研究研究的熱點問題之一[2]。本研究采用血液透析聯(lián)合血液灌流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聯(lián)合應用,觀察是否有利于減輕是終末期腎功能衰竭患者慢性微炎癥狀態(tài),從而尋找一種能達到終末期腎功能衰竭患者清除毒性物質、控制炎性反應、維持內環(huán)境穩(wěn)定減少患者的心血管并發(fā)癥,提高長期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率的治療方案。
1.1 研究對象:選擇2012年12月至2013年10月來我院進行血液透析的60例終末期腎功能衰竭患者為研究對象,并且所以研究對象均符合下列標準:①近1個月內無急慢性感染,無全身其他器官疾?。虎诮?個月能未服用過激素和免疫抑制劑;③穩(wěn)定透析齡均在6個月以上;④通過倫理委員會討論批準。 按照數(shù)字表隨機分組的原則隨機分為A組和B組各30例患者,經(jīng)過對比觀察發(fā)現(xiàn)兩組患者年齡,性別,BMI,透析時間,收縮壓,舒張壓,Scr,BUN基礎疾病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明顯的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良好的臨床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B組采用血液透析 使用德國費森尤斯聚砜膜透析器 F7-HPS,透析溫度為 36~37 ℃,維持性血液透析3次/周,4小時/次。在此基礎上A組采用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的方法進行維透析,具體措施如下:每周給予患者1次血液灌流(珠海健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HA230型灌流器),先灌流2 h,隨后透析2 h,3次/周。
1.3 觀察指標。治療后6個月觀察下列指標:①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CRP、TNF-α、IL-6、IL-8水平變化。②觀察兩組治療前后CRP、ALB、PAB、TF水平變化。③觀察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
1.4 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17.0建立數(shù)據(jù)庫,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以P
<0.05視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后炎癥指標差值比較:治療前后A組和CRP、TNF-α、IL-6、IL-8水平差值明顯高于B組,差異均有顯著的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后炎癥指標差值比較()
表1 兩組治療后炎癥指標差值比較()
指標 例數(shù) CRP(mg/L)TNF-α(pmol/L) IL-6(ng/L) IL-8(ng/L) A組 50 2.34±0.13 14.32±1.74 4.45±0.96 87.87±12.34 B組 50 0.89±0.03 3.85±0.89 0.15±0.18 12.85±1.65 t 6.67 7.96 5.89 14.78 P<0.01 <0.01 <0.01 <0.01
2.2 兩組治療后炎癥指標差值比較:治療前后A組治療前后ALB,PAB,TF水平差值明顯高于B組,差異均有顯著的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后營養(yǎng)指標差值比較()
表2 兩組治療后營養(yǎng)指標差值比較()
指標 例數(shù) ALB(mg/L)PAB(pmol/L) TF(ng/L) A組 50 0.24±0.64 0.11±0.02 0.45±0.16 B組 50 0.29±0.13 0.02±0.01 0.11±0.01 t 3.67 3.96 3.64 P<0.05 <0.05 <0.05
2.3 不良反應:兩組患者均未發(fā)生明顯的不良反應。
微炎癥狀態(tài)一般是指因為一些非生物感染因素所導致的炎癥狀態(tài),并且這種嚴重狀態(tài)還具有臨床表現(xiàn)不明顯和病情進展性較為緩慢,因此也稱為微炎癥狀態(tài)。微炎癥狀態(tài)和微生物感染的特征、臨床表現(xiàn)等均具有本質的區(qū)別,并且與其所引起的全身急性炎癥也是完全不一樣的疾病。微炎癥狀態(tài)常常以炎性細胞因子持續(xù)增高為臨床表現(xiàn),并且發(fā)生微炎癥狀態(tài)導的患者容易發(fā)生各種并發(fā)癥。通常微炎癥狀態(tài)是多種原因共同導致的結果,雖然微炎癥狀態(tài)的炎性反應輕微但是用抗生素對其進行治療無明顯的臨床效果。近年來,研究發(fā)現(xiàn)微炎癥狀態(tài)在糖尿病和慢性腎臟疾病中均存在,并且在慢性疾病并發(fā)癥發(fā)生過程中發(fā)揮重要的作用。血液透析患者發(fā)生營養(yǎng)不良-炎癥-動脈粥樣硬化綜合征(malnutrition inflammation atherosclerosis syndrome,MIAS)是導致透析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而微炎癥狀態(tài)是導致維持血液透析患者發(fā)生MIAS最重要的因素[6],因此對于血液透析患者為微炎癥狀態(tài)的治療日益引起臨床的重視。
血液透析是一種清除尿毒癥毒素的有效方法,但是由于常規(guī)透析器由于自身孔徑的限制,對于炎性因子的過濾效果較差,難以改變患者的慢性炎癥狀態(tài)。血液灌流是一種特殊的血液凈化方法,其采用的灌流器采用一種中性合成樹脂,樹脂的擁有眾多縱橫交錯的微孔結構,分微、中孔和大孔,無數(shù)的孔決定了其巨大的吸附容量,吸附速率快、機械強度高、生物相容性好等優(yōu)點[7-8]。血液灌流器主要吸附相對分子質量為300~5000的物質,能有效的吸附與蛋白質結合緊密或脂溶性高的毒物。但是血液灌流的缺點是不能調節(jié)機體水電解質、酸堿平衡,因此不適合長期在血液透析患者中應用。為此本研究血液透析聯(lián)合血液灌流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聯(lián)合應用以期避免這種局限性,提高對慢性微炎癥狀態(tài)的改善情況結果顯示 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的方法進行維透析在改善維持透析患者微炎癥狀態(tài)和提高患者營養(yǎng)水平中相對應血液透析組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這是因為血液灌流是將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液引入灌流器,并且通過灌流器中的吸附劑的吸附作用清除患者體內的炎性因子,從而達到改善患者微炎癥狀態(tài)的效果,并且本研究采用珠海健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HA230型灌流器的吸附劑是由二乙烯苯和苯乙烯聚合而成的中性大孔吸附樹脂,在其外面包被火棉膠而成,HA230型灌流器吸附能力是由樹脂的縱橫交錯的孔隙結構所構成,無數(shù)的孔隙構使樹脂的縱橫交錯的孔隙結構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積,能有效的清除患者血液中的炎性因子及其他有害物質,配合血液透析進行應用有利于維持患者體內的水電解質、酸堿平衡,從而明顯降低了患者的微炎癥狀態(tài),改善了患者的機體內環(huán)境,提高了患者的營養(yǎng)水平,因此會導致兩種治療方案在改善維持血液透析患者中慢性微炎癥狀態(tài)中效果存在明差異。
綜上所述,本研究認為加用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能明顯改善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體內微炎癥狀態(tài),并間接地提高患者的營養(yǎng)水平,從而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改善預后。但是本研究因為以往的研究均證實兩種治療方案均能有效的改善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癥狀態(tài)加之現(xiàn)實條件的局限性,本研究未設立健康對照組,并且本研究未對患者進行長期隨訪無法明確兩種治療方案在長期治療過程中對的微炎癥的影響也存在差異,因此本研究將繼續(xù)對兩種患者進行進一步的隨訪觀察。
[1]Salles Junior LD,Santos PR.Dyspepsia and gastric emptying in end-stage renal disease patients onhemodialysis[J].BMC Nephrol, 2013,14(1):275.
[2]Gade K,Blaschke S,Rodenbeck A,et al.Uremic Restless Legs Syndrome (RLS) and Sleep Quality in Patients With End-Stage Renal Disease on Hemodialysis:Potential Role of Homocysteine and Parathyroid Hormone[J].Kidney Blood Press Res,2013,37(4/5):458-463.
[3]Collins AJ,Kasiske B,Herzog C,et al.Excerpt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Renal Data System 2004 annual data report: atlas of end-stage renal disease in the United States[J].Am J Kidney Dis,2005,45(11):A5-7.
[4]Eknoyan G,Beck GJ,Cheung AKet a1.Effect of dialysis dose and membrane flux in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J].N Engl J Med,20 02,347(7):20l0-2019.
[5]王劍青,鄧安國,戴勇.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癥狀態(tài)相關因子的變化[J].臨床內科雜志,2005,22(7):451-454.
[6]王曉彤,劉軍,孟慶婷,等.低分子肝素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癥狀態(tài)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腎病雜志,2010,11(4):336-337.
[7]陳江華,何強,徐瑩.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癥狀態(tài)的認識與防治[J].中華腎臟病雜志,2005,21(2):117-118.
[8]陳香美,張冬.應重視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癥狀態(tài)的認識[J].中國血液凈化,2005,4(2):59-61.
R459.5
B
1671-8194(2015)01-019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