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琰婕,楊 棪
蘭州城市學院傳媒學院,甘肅蘭州 730070
數據新聞學的發(fā)展現狀與功能
侯琰婕,楊 棪
蘭州城市學院傳媒學院,甘肅蘭州 730070
在現今社會的發(fā)展中,數據已逐漸滲透于各個領域。數據新聞學作為新聞學中的一大重要組成部分,自然而然的受到了極大的重視。文章主要是對數據新聞學的發(fā)展現狀及其功能所在進行了分析研究,以此幫助更好地促進數據新聞學在未來的良好發(fā)展,充分發(fā)揮出其自身功能,實現自我價值的最大化呈現。
數據新聞學;發(fā)展現狀;功能
數據新聞也被稱為數據驅動式的新聞。此新聞概念最先起源于西方媒體實踐,其早期實踐者包括《紐約時報》,并出現了大量的有效作品。在2010年8月召開的首屆國際相關圓桌會議上首次將其概念拿到業(yè)界開始探討。
數據新聞最先誕生于2010年8月召開的首屆國際數據新聞圓桌會議之上。在此會議上著重探究了此新興領域未來發(fā)展的可能性及所需運用到的一些工具、工作操作程序及發(fā)布方式。在2011年倫敦召開Mozilla大會之上,多個專業(yè)數據新聞引領者及愛好者共同創(chuàng)作出了《數據新聞手冊》作品,在書中寫明了專家們對于數據新聞的自我認識及媒體工作者所作出的實踐探究,并經知識共享的方式在網絡上供其他學者學習。在西方一些國家,相關學術界人士對于此新興領域均予以認同。在2012年谷歌及全球編輯網共同合作設立了一個國際性質的數據新聞獎,以此幫助給予相關領域探索實踐工作充分的肯定及支持。在紐約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哥倫比亞大學均開設了相關教學。在2013年,《數據新聞手冊》開始被譯為中文版,并在網絡上公開,數據新聞的概念得以在我國大范圍的傳播。2014年春節(jié)時期,央視新聞中提出了許多與數據新聞學相關的新聞時間,給予了廣大觀眾極強的新鮮感。與此同時,此新聞學也開始成為我國新聞領域的熱點探討話題。在2014年2月19日,千龍網發(fā)布了一張以“習主席的時間都去哪兒了?”為主要內容的信息圖,對習主席上任以來的出行工作進行了數據統計處理及形象展現,并吸引了大量網民的關注。
來自斯坦福大學的Geoff McGhee教授曾在2009~2010年對數據新聞學展開了全面研究,并指出:現在新聞與數據之間的關聯越發(fā)緊密,媒體的工作責任便在于究竟應采取何種方式向廣大社會公眾解釋說明一些較為復雜大量的數據。數據的急速增長使得傳統新聞報道方式無法更好地滿足報道需求,必須借用工具的力量探究。一些數據可視化領域的專家也開始加強相關處理工具的研究,以此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及靈活運用數據。而記者報道人的工作重點為靈活運用數據增強新聞報道的說服力及民眾認同度。
2.1 成為說故事的有效工具及方式
數據新聞學發(fā)展至今最為有效的一項功能便是可實現數據信息的可視化。對大量數據進行整理,為記者靈活運用數據圖表講述具有豐富內容的故事提供助力。此種講故事的報道方式不得不借助大數據分析、可視化功能。由于數據信息量較為豐富,如果依舊采用傳統的新聞報道方式無法實現對新聞內容的完全呈現。而數據新聞則可作為一種最佳的閱讀載體,向廣大受眾提供數據新聞[1]。
如Gapminder基金會的創(chuàng)始人漢斯·羅斯林等人研發(fā)出的可視化軟件Gapminder在各報道領域中就得到了極為廣泛的應用,如衛(wèi)生、環(huán)境、公共安全等。將艾滋病報道作為例子,該基金會曾運用軟件對2007~2009年全世界的各國人均收入與HIV感染率進行了統計探析處理。
讀者在觀看制作圖時可直接認識到HIV感染率與社會人均收入之間存在著的密切關聯。從整體全面的角度上看:人均收入與HIV感染率之間呈現出正比例關系,即指人均收入水平一旦上升,那么HIV疾病的感染率上升。廣大受眾在運用電腦、手機等工具閱讀新聞時,便可借用交互功能以此幫助自身接收到更為豐富的信息。因為豐富的數據信息與變量之間存在著極為繁雜的關系,無法更好地運用傳統新聞報道方式來表達。
2.2 說明新聞事件與個人間的關聯
數據新聞在應用中可為記者更好地介紹解釋一個大背景下新聞事件與個人間關系提供幫助。對于公共事務的報道要求為:新聞事件在經記者報道后,促使讀者充分認識到一些公共政策的落實、修改對于社會中個人所造成的影響。如BBC公司及畢馬威會計師會計師事務所一同合作制作出了《預算計算器:2012年的財政預算將如何影響你?》可幫助進一步加強讀者對于全新財政預算給予自身影響的了解度,用戶僅需在界面上輸入個人相關信息,便可直接計算出在全新財政預算政策落實之后,用戶需多支付的稅款,其日常生活水平究竟是會提升還是下降。
2.3 記者角色的轉變
在數據新聞學的應用中,記者報道人的工作重點便開始從“第一個報道者”轉變?yōu)樾侣勈录o予社會民眾影響的講解者。由于此類新聞報道的議題涉及范圍較廣,記者在工作中所做的更有意義的事便是幫助讀者對新聞事件進行科學分析,并表明自我見解,運用數據使得一些抽象概念更為形象且生動,盡可能地將其轉化為普通讀者較易理解的事物。與此同時,記者還可運用數據對復雜形勢中存在著的各種變量動態(tài)關系進行科學分析探究,為讀者預見后期醞釀中危機問題,明確指出資金濫用或是決策失誤等問題,盡可能地為人們提供科學針對化的應對措施。
程序人員的主要工作為輔助記者工作,助其積極挖掘出潛存的數據信息,并將大量數據完美轉換為電子數據表。程序人員還可對新聞編輯部開展中的數據整理工作進行實時處理,將其轉化為應用程序,主要包括地圖、網站或是圖表。此新聞的應用程序通常會在新聞整個界面上占據一個最為重要的位置,并與文字報道相互配合,為讀者提供最為全面形象的新聞報道。
如英國的《衛(wèi)報》在2011年對于倫敦騷亂新聞的報道中,運用了數據新聞的方式,促使讀者更好地理解整個事件發(fā)展及其存在根源。
在騷亂事件發(fā)生之后,當地政治上的一些保守派人士認為一些常用社交媒體在網絡上肆意傳播謠言,對事件的發(fā)展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響,并要求暫時性地將這些媒體平臺關閉,但是對于騷亂事件的發(fā)生原因依舊尚未查明。
《衛(wèi)報》此時便與學術界一同合作,邀請曼徹斯特大學研究人員一同對此事件中Facebook、Twitter等媒體的作用及影響力進行了探究。學術團隊總共對260余萬與騷亂相關的信息進行了分析探究,對謠言傳播于Twitter平臺上的方式進行了觀察[3]。與此同時,還對不同用戶在信息宣傳中的作用進行了探究,以此明確各大社交媒體是否對倫敦騷亂的發(fā)生產生了不利影響。
數據新聞學屬于新聞學中一門近年來興起的新興分支學科,此新聞學的出現徹底將新聞生產傳播方式完全改變,并使得記者、編輯的角色完全發(fā)生了變化。在以往的新聞生產中,記者與編輯的職責分別為采訪與加工。而在數據新聞模式中,編輯可在收集收據后獨立編發(fā)新聞,承擔部分記者的職責。在本次研究中發(fā)現,數據新聞學的功能主要為:成為說故事的有效工具及方式;解釋說明宏達新聞事件與個人間的關聯;記者角色的轉變,充分掌握數據新聞學的這些功能,在實踐中實現其功能的最大化發(fā)揮,促進數據新聞學的良好發(fā)展。
[1]郭曉科.數據新聞學的發(fā)展現狀與功能[J].編輯之友,2013(08):87-89.
[2]史安斌,廖鰈爾.“數據新聞學”的發(fā)展路徑與前景[J].新聞與寫作,2014(02):17-20.
[3]沈浩,談和,文蕾.“數據新聞”發(fā)展與“數據新聞”教育[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4(11):139-142.
G2
A
1674-6708(2015)148-0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