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少年:10:02:34
為什么說寫作是個既容易又困難的事?
薄睿寧:10:11:28
其實,寫作就像馬拉松一樣,說它容易,是因為人人都可參與其中;說它困難,是因為雖然參與的人很多,出色的卻并不多。古往今來,著名的大作家不過寥寥數(shù)十人,他們就像寫作中的“專業(yè)運動員”,有恒心,有體力,有天賦,一直在前面領跑。而更多的,是像我一樣的“業(yè)余愛好者”,因為喜歡,一直在堅持。
同學少年:10:25:01
你從小就很喜歡讀書?
薄睿寧:10:33:42
七八歲的時候,我就常常泡在書店里,當“蹭書客”。十一二歲的時候,我迷上了古典名著和武俠小說,上千頁的《水滸傳》 不到一個月就讀完了。我的經(jīng)驗就是要多讀。一個人,讀十本書和讀一本書,是有很大不同的。書讀得越多,思想達到的高度就可能越高,情感的觸發(fā)點就可能越小,個人的修養(yǎng)與內(nèi)涵都會相應有所提升。
同學少年:10:40:36
你平時是怎樣練筆的?有做讀書筆記的習慣嗎?
薄睿寧:10:47:13
我喜歡把生活中那些樂事、煩事以及讓我若有所思的事,都記下來,積累一段時間,再對它們進行整理、加工、組合,成為一篇篇完整的文章。就這樣,每天積累一點點,時間長了,就有很多很多素材供我們創(chuàng)作之用。不知不覺中,會發(fā)現(xiàn)自己收獲了很多。 我覺得,類似讀完一本書一定要寫什么讀后感、一定要找到多少個好詞好句這樣的事情,大可不必刻意去做。我的感悟就是,讀書時要心無旁騖,只專心讀書,如身臨其境般地進入書中的世界,就好了。
同學少年:11:01:54
分享一下你的寫作經(jīng)驗吧!
薄睿寧:11:10:42
我覺得寫作好比練書法,也會經(jīng)過三個階段,就是由“平實”到“華麗”,再回到“平實”。第一階段,因為練習不多,語言生澀,好不容易才能寫得比較流暢,尚難講究文采;第二階段,積累變多,文采有了提升,喜歡鋪排華麗的詞句,大量運用修辭手法;第三階段,對文字的駕馭已經(jīng)游刃有余,遣詞造句更為簡潔、精確,表達更為含蓄、有意蘊。不管在什么階段,都應該有一顆平和的心,寫作就是馬拉松,不著急,慢慢跑,持之以恒,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水平悄然突飛猛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