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艷平
鄭州市第九人民醫(yī)院 鄭州 450003
老年癡呆癥是以認知能力及記憶逐漸退化為主要臨床癥狀的中樞神經系統疾病[1],近年來發(fā)病率隨著我國老齡化發(fā)展而呈現持續(xù)升高的趨勢。相關報道顯示[2],我國約10%>65歲的老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老年癡呆癥,在85歲以上老年人群中的發(fā)病率高達48%。目前為止,臨床上還無根治老年癡呆癥的有效方式,因此有效的護理以及常規(guī)的藥物支持成為延緩患者病情發(fā)展、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的主要手段。本文隨機50例老年癡呆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Orem自理模式在老年癡呆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1-05—2014-05本院確診的50例老年癡呆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數字表法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5例。觀察組男13例,女12例;年齡65~80歲,平均(75.6±2.1)歲;其中阿爾茨海默病6例,血管性癡呆19例。對照組男者15例,女10例;年齡68~82歲,平均(75.7±2.1)歲;其中阿爾茨海默病5例,血管性癡呆20例。2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的護理基礎上應用Orem自理模式,具體護理措施如下[3]:(1)進行完全補償系統的護理:為預防壓瘡,護理人員要對長期臥床患者用濃度為50%的紅花酒精按摩受壓部位,同時確保床單整潔衛(wèi)生;為預防患者口腔感染,進行口腔護理(每次用餐后喂水30mL沖刷口腔);為防止患者出現營養(yǎng)不良以及水電解質紊亂,進行一定的飲食護理,盡量選擇流質食物,且食物的溫度要適中,營養(yǎng)要均衡。(2)部分補償系統的護理:對患者進行必要的訓練活動,如認知訓練以及日常自我照顧能力的訓練,以提高患者的語言功能及行為能力。(3)睡眠護理:老年癡呆患者往往具有睡眠障礙,因此要為患者創(chuàng)造一個相對較為安靜舒適的睡眠環(huán)境,睡前不飲濃茶或咖啡,盡量減少白天的睡眠時間。(4)安全護理:老年癡呆患者往往有走失的危險,因此要限制其獨自外出,需要外出時須有專人陪同。且要在衣服內放入寫有患者姓名、家庭地址、電話號碼等信息。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比較2組的護理效果(主要比較2組的生活質量及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優(yōu)于對照組,且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護理質量的對比 [n(%)]
老年癡呆的主要臨床表現為記憶認知功能障礙、部分精神病癥狀及日常生活能力的逐漸退化等[4],發(fā)病率隨著我國老齡化的不斷發(fā)展日益升高,但醫(yī)學上仍無治療該病癥的特效藥。Orem自理模式認為[5],人受傷或患病過程中,及時調整自理方式并建立新的形象概念及自理技巧可以克服治療的影響,恢復自理能力。本文結果顯示,Orem自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并減少患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幾率,與廖慶蘭[6]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將Orem自理模式應用于老年癡呆患者的護理當中,可有效降低患者出現老年癡呆并發(fā)癥的幾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劉鳳蘭,王署紅,馮曉敏.癡呆護理的研究進展[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17(7):859-861.
[2]鄭紅華,厲美湘.老年性癡呆患者的護理[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1,20(7):897-898.
[3]胡佳慶,陳娟.50例老年癡呆患者的護理體會[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1,18(24):131.
[4]宋玉英,教湘凌,王淑范.老年癡呆患者的護理[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1,6(1):182-183.
[5]王錦玲,郭亮梅.我國老年性癡呆護理的研究現狀[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3,30(10):16-17.
[6]廖慶蘭.運用Orem理論對老年性癡呆不同階段護理的指導[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7,27(17):1 719-1 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