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天學
(山東女子學院 山東濟南 250013)
針對該院2012級體質測試中未達到及格標準的58名女生,結合2012級為即將畢業(yè)的學生且已經有一年沒有安排體育課,課外體育活動較少的現狀,對未達標的這58名女生,進行以有氧運動為主導的運動干預,加強她們對有氧健身理念的認知,培養(yǎng)她們樹立正確的健身意識,形成良好的健身習慣,并確保她們能夠在畢業(yè)之前使自身的體質健康水平有較大的提高。
該文研究對象為山東女子學院2012級未達到及格標準的58名女生。
2.2.1 問卷調查法
對未達標的58名女生發(fā)放調查問卷58份,回收58份,回收率100%,有效問卷58份,有效率100%。
2.2.2 數理統(tǒng)計法
使用丹東天康公司提供的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管理系統(tǒng)大學版對測試數據進行數理統(tǒng)計與分析,并結合分析數據制定運動處方。
2.2.3 訪談法
對未達標的58名女生以座談的方式,就學習、生活和健身習慣等方面的問題進行自由討論,并對個別學生進行面對面交流,了解每位實驗對象真實情況。
2.2.4 實驗對比法
對實驗對象以為期28d的每天一次每次1.5h的以有氧健身為理念的運動干預,1個月后再次對實驗對象進行體質測試,對前后測試數據對比分析。
3.1.1 實驗測試項目的選擇
(1)身高體重。
身高體重標準也稱為體重指數(BMI—Body Mass Index)是評估身高體重比例的參考指數。BMI指數(Body Mass Index)即身體質量指數,是與體內脂肪總量密切相關的指標,主要反映全身性營養(yǎng)不良、正常、超重或肥胖。由于BMI計算的是身體脂肪的比例,所以在測量體質健康方面,更具準確性,身高體重標準得分占總分的10%。
(2)肺活量標準。
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是指一次盡力吸氣后,再盡力呼出的氣體總量。肺活量與人的呼吸密切相關。生理學研究表明:人體的各器官、系統(tǒng)、組織、細胞每時每刻都在消耗氧,機體只有在氧供應充足的情況下才能正常工作。人體內部的氧供給全部靠肺的呼吸來獲得,在呼吸過程中,肺不僅要攝入氧氣,還要將體內代謝出的二氧化碳排出。肺是機體氣體交換的中轉站,其容積大小可以決定著每次呼吸氣體交換的量,這是檢測肺功能的最直觀、也是最客觀的指標,本項成績占總成績20%。
(3)臺階試驗。
臺階測試就是左右腿輪換在臺階上踏跳以測試心肺功能適應水平的一項實驗項目,它的優(yōu)越性在于:可以在室內進行,能適合不同程度身體條件的人,且不需要昂貴的設施,并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男臺階高度為40cm,女臺階高度是35cm,節(jié)奏為每分鐘踏30次(上下),共3分鐘。測量運動后1分鐘至1分鐘30s、2分鐘至2分鐘30s、3分鐘至3分鐘30s等3個恢復期的心率,本項成績占總分的30%。
(4)握力。
握力(握力體重指數)——指肌肉的相對力量,即每公斤體重的握力。握力體重指數主要反映人前臂和手部肌肉的力量,同時也與其他肌群的力量有關,而且還是反映肌肉總體力量的一個很好的指標。握力體重指數M=(握力/體重)×100,握力和體重的單位均是KG,合格標準M大于等于35。.男生89以上為滿分,女生69以上為滿分,本項目占總分的20%。
(5)1分鐘跳繩,主要檢驗測試對象的腿部爆發(fā)力及其身體協調性的一項測試項目,該項目女生及格標準為70次/分,該項目占總成績20%。
3.1.2 實驗對象干預前成績統(tǒng)計
由表1、表2統(tǒng)計可見,測試項目中跳繩的成績最為突出,每分鐘成績最大值180,最小值90,未現不及格現象,其中達到優(yōu)秀標準的人數為11人,占總數的18.90%,達到良好標準的人數為44人,占75.86%,達到及格標準的人數為3人,占5.17%。其次為握力,最大值42.6,最小值18.8成績達到優(yōu)秀標準人數7人,占總人數的12.07%,達到良好標準的人數為14人,占總人數的24.14%,達到及格標準的人數為22人,占總人數的37.93%,未達到及格標準的人數為15人,占總人數的25.86%。其中臺階試驗未達到及格標準的人數為21人,占36.21%,肺活量未達到及格標準的人數最多,有43人,占74.14%。
表1 實驗對象跳繩、肺活量及臺階試驗成績統(tǒng)計
表2 實驗對象各項目標準人數統(tǒng)計
表3 實驗對象身高體重標準統(tǒng)計表
表4 干預后實驗對象跳繩、肺活量及臺階試驗成績統(tǒng)計表
表5 干預后實驗對象各項目標準人數統(tǒng)計表
表6 干預后實驗對象身高體重標準統(tǒng)計表
由表3統(tǒng)計可見,在未達標的58名學生中,超重和肥胖人數為29,占總數的50%,較低體重和營養(yǎng)不良人數為22人,占總數的37.93%,正常體重人數僅為7人,占總數的12.07%。
3.1.3 有氧運動干預
針對研究對象中體重超標學生比例較高,且主要不及格項目集中在肺活量和臺階試驗這兩個項目上,作者根據測試儀器給出的運動處方,并結合自身多年的體育健身及有氧操教學經驗,為實驗對象制訂了以有氧運動為健身理念的運動干預處方。運動干預處方共分為4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為健走階段。由于實驗對象絕大多數都不參加體育及戶外活動,因此在運動干預開始階段對實驗對象采取健走的方式讓實驗對象在心理和生理上,尤其是生理上有一個充分的準備和適應過程,活動安排為:健走40min→拉伸練習10min→健走40min,持續(xù)時間為7d。第二個階段為健走和慢跑交替進行階段。經過7天的健走練習,大多數實驗對象的體力有了明顯的提高,走的速度也有了明顯的提高。因此第二個階段就結合健走加上一些慢跑練習,采取走10min跑3min的節(jié)奏持續(xù)進行39min,之后拉伸練習10min,然后再開始10min走和3min跑相結合的練習,持續(xù)時間為7d。第三個階段為健走、慢跑及有氧操相結合階段。經過兩個階段14d的練習,實驗對象無論是健走還是慢跑得速度又得到了更進一步的提高,姿態(tài)也變得更加輕盈,步幅和步頻也有了提高,但是對于單一的走或者跑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厭倦,因此在練習的前40min采取健走和慢跑相結合的方法,10min拉伸調整之后則開始讓對她們接觸有氧操練習,以低沖擊步伐結合簡單手臂動作,伴隨動感的節(jié)拍持續(xù)運動35min后做有氧放松練習5分鐘,持續(xù)時間7d。第四個階段為健走、慢跑、有氧操和力量練習相結合階段。經過21d的練習之后,參與運動干預的58名女生在各方面都有了明顯進步,練習時臉部的表情也變得更為輕松了,在練習內容的安排上也減少了健走的時間增加了跑的時間,并在有氧操之后增加上下肢及腰腹力量練習,持續(xù)時間7d。以上四個階段共計28d。
3.1.4 有氧運動干預后成績統(tǒng)計
由表4可見,經過28d的運動干預后,各測試項目成績均有了明顯的提高,其中肺活量和臺階試驗成績提高尤為明顯,肺活量平均成績由原來的2305提高到現在2990,而臺階試驗平均成績由原來的202提高到現在的188。而跳繩和握力這兩個項目成績提高的幅度雖不及肺活量和臺階試驗,但是每個測試對象的成績都有或多或少的提高。
由表5可以看出各項目測試表準的人員比例均有明顯的提高其中跳繩達到優(yōu)秀標準的人數由原來的11人提高到現在的18人,提高12.2個百分點,良好和及格人員略有下降,沒有出現不及格人員,而握力成績達到優(yōu)秀標準人數由原來的7人提高到10人,提高5.1個百分點,達到良好標準的人數由原來的14人提高至16人,提高3.45個百分點,達到及格標準的人數由原來的22人提高到27人,提高8.6個百分點,未達到及格標準的人數由原來的15人下降至5人,下降了17.2個百分點。臺階試驗未達到及格標準的人數由原來的21人,提高到現在的0人,下降36.21個百分點,肺活量未達到及格標準的人數由原來的43人下降至現在7人,下降62.1個百分點。
由表六統(tǒng)計可見,在未達標的58名學生中,超重和肥胖人數由原來的29人變?yōu)楝F在25人,下降6.9個百分點較低體重和營養(yǎng)不良人數由原來的22人下降至現在20人,下降了5.2個百分點,正常體重人數由原來的7人提高至現在13人,提高了10.3個百分點。
3.1.5 因素分析
由于實驗對象所在的年級已經不在開設體育課,加上平時養(yǎng)成不良的生活作息和飲食習慣,使得體重呈現兩極分化,即引缺乏運動引起的肥胖和因缺乏鍛煉引起的身體太過于單薄。以有氧健身為指導理念的運動干預可以使參與者的身體機能得到逐步的提高,因為有畢業(yè)的壓力相伴,對于這些學生來說壓力隨之可以轉化為動力,她們愿意為之堅持努力的持續(xù)鍛煉28d,因此,鍛煉時間和運動量能夠得到保證。由于有氧運動的供能形式主要通過氧化體能脂肪分解來保證人體的能量需求,在這一過程中需要肺部持續(xù)的完成大量的氣體交換同時也需要心臟增大收縮舒張頻率和強度,因此,有氧運動對最大肺活量的提高和對心率以及心肌力量的影響都是有顯著效果的。而對于反映人體協調靈敏性的跳繩和反映肌肉力量的握力來說,有氧健身操和力量練習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其成績,由于人體的協調靈敏性和力量首先天性影響較多,且有氧運動理念指導下的運動干預過程中并未涉及針對個別測試項目的練習內容方案,因此對上述兩個項目成績的提高幅度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有上述研究結果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有氧運動在對我院體質測試不達標女生的運動干預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其中對干預者的心肺功能的影響尤為顯著,主要體現在肺活量的平均成績大幅度提高及格率提高了62.1個百分點和臺階試驗測試后心率平均次數大幅下降,及格率提高了36.1個百分點。其次為反映肌肉力量握力成績提高也很明顯,及格率提高了17.2個百分點。對于學生身體形態(tài)和跳繩成績的影響由于并未專門的針對性練習和受整體干預時間限制雖效果不如心肺功能那么顯著,但是也具有較明顯的積極作用。
(1)針對不及格人群中多數學生是由于運動缺失所造成的身體素質下降的現狀,筆者建議對不能開設體育課程的年級在校期間強制性的實行早操,這樣既可以解決由于沒有體育課而使得學生缺乏運動的現狀,也可以使很多大三和大四的學生由于生活作息不規(guī)律,不能按時起床用早餐造成營養(yǎng)缺失而導致身體素質下降的現狀。
(2)營造良好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通過良好的體育文化氛圍所具備的感染力,傳遞體育運動的正能量。
(3)加強對學生的體質健康教育,強調體質健康的重要性,并在高年級的學生中開展每天鍛煉一小時的陽光體育運動,是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運動習慣。
(4)豐富校園的體育場地以及運動器材,在客觀條件上最大限度的滿足有各種運動需求的學生。
[1]張利麗,范旭東.健美操對女大學生身體形態(tài)與生理機能的影響[J].哈爾濱體育學院報,2011(5):123-125.
[2]汪正毅,孔垂輝,苗向軍.有氧健身操改善大學生體質現狀的實驗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5):645-647.
[3]孫艷,樓曉娟,徐美敏,等.實施《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測試結果分析[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4(5):65-67.
[4]莊曉山.對《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實施狀況的分析與建議[J].體育科學研究,2005,9(3):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