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慶文+李麗
(1.淄博市淄川區(qū)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辦公室;2.淄博市淄川區(qū)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山東淄博255100)
摘要:黃煙是淄川區(qū)重要的經濟作物,經濟效益非常可觀。本文從黃煙的煙田選擇與整理、培育壯苗、適時移栽、大田管理、病蟲害防治與及時采收方面進行了技術闡述和總結。
關鍵詞:黃煙;高產;栽培
中圖分類號:S572
文獻標識碼:A
DOI編號:10.14025/j.cnki.jlny.2015.16.070
淄川區(qū)位于山東省淄博市中部,地處東經117°41'~118°14',北緯36°22'~36°45',東西長49公里,南北寬42公里。區(qū)內地勢高伏,平原、丘陵、低山相間,東南部山區(qū)海拔高度在200~700米之間,土壤多為淋溶褐土和棕壤,各項理化指標符合優(yōu)質黃煙生長需求,是山東省優(yōu)質煙葉生產最適宜區(qū)。所產煙葉具有清香型風格特點,受到各大卷煙企業(yè)的垂青,將軍集團和頤中集團都在該區(qū)建立了原料基地。數(shù)千戶煙農通過種植黃煙走上了致富道路,平均家庭年收入2萬元以上,最高的超過5萬元,經濟效益非常可觀,現(xiàn)將其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1煙田的選擇與整理
1.1選擇適宜的地塊
黃煙是一種需氮較少的作物,煙田宜選擇在通風良好、排灌方便的平坦地塊或丘陵緩坡地塊,土層相對深厚,質地疏松,通透性強,肥力中等,且遠離果園、大棚等毒源。土壤類型一般為棕壤、砂壤、淋溶褐土;土壤質地為輕壤土、中壤土或含砂礫的重壤土、輕粘土;土壤氯離子含量30ppm以下。
1.2選擇適宜的前作
黃煙前茬作物以花生、地瓜、棉花、小麥等作物為宜;茄科、葫蘆科作物(如番茄、土豆、瓜類等)與煙草有同源病害,是煙草禁忌的前作,不適宜作為煙草的前作。煙草應與適宜的前作作物實行定期輪作,以控制和減輕某些煙草病害。
1.3冬耕深翻
煙田應該在上年大雪節(jié)氣以前冬耕深翻,耕深25~30厘米左右,目的是使土塊細碎熟化,消滅雜草,減少病蟲害,為煙株的生長發(fā)育創(chuàng)造良好的土壤條件。
2培育壯苗
2.1品種選擇
選用優(yōu)質、適產和適應性強的品種是保證煙葉產量和質量指標的基礎。根據(jù)當?shù)乜緹熒a實際和國內外市場需求特點,該地的主栽品種為中煙100、云煙系列、K326、NC89等。
2.2配制營養(yǎng)土
營養(yǎng)土應充分腐熟,質地均勻,土質疏松,保水、保肥性好。配制時間應從夏季開始準備,利用高溫季節(jié)進行發(fā)酵。配制可選用70%腐熟草土+20%腐熟豬糞+10%河沙或50%牛糞+50%細河沙。采用32.7%的斯美地藥劑進行熏蒸消毒,育苗盤用98%無水磷酸三鈉40~50倍稀釋液浸濕后塑料膜覆蓋2~3天消毒。
2.3種子處理
清明前后進行種子催芽,催芽前選擇晴天晾曬2~3天,以提高種子的發(fā)芽率。然后用5000倍的高錳酸鉀溶液常溫下浸種5~6小時,種子撈出后在25℃~30℃條件下催芽。種子露白后即可播種。
3適時移栽
3.1起壟
移栽時間一般在5月中旬,具體時間應根據(jù)當時氣候和苗情靈活確定,可適當延后,盡量避開低溫天氣。移栽前先起壟,壟臺高15~20厘米,山坡地壟距70厘米左右,株距一般為40~60厘米;山腳地壟距75~85厘米,株距一般為40~60厘米。帶肥帶藥移栽,提苗肥用硫酸鉀或撒可富,用量為每畝5~7.5公斤;每畝穴施5%涕滅威顆粒劑750克,毒餌(用90%的敵百蟲和麩皮1∶100拌成)3.5~4.0公斤。肥、藥應與煙苗根系保持8~10厘米距離,避免傷苗。移栽深度以煙苗生長點(心葉)高出地面2~3厘米為宜。
3.2覆膜
根據(jù)土壤墑情等因素,可選擇先覆膜后移栽或先移栽后覆膜兩種覆膜方式。先覆膜后移栽方式,是趁土壤墑情合適,起壟后噴灑除草劑,立即覆膜,膜的四周用土壓實。若土壤墑情較差,又無條件造墑,則采用先移栽后覆膜方式。栽煙時多澆水,栽后噴灑除草劑,噴霧時注意避開煙苗。及時覆膜并壓實,在煙苗上方劃開地膜,掏出煙苗后,將苗四周的地膜開口用土壓緊封嚴。無論哪種方式,在覆膜時應使地膜與壟面緊緊相貼呈相對密閉狀態(tài)。
3.3查苗補苗
移植后5~7天進行全面檢查,發(fā)現(xiàn)缺苗或因蟲害、創(chuàng)傷等原因造成質量不好的煙苗,及時補栽新苗,去弱換強,同時適當澆水,保證成活率。
4大田管理
4.1中耕培土
根據(jù)土壤墑情適時中耕,可有效提升地溫,滅除雜草,保水保墑,促苗早發(fā)快長。還苗期中耕宜淺,伸根期中耕宜深。煙株生長達到13~14片葉時培土,要求壟面整齊、微呈拱形,表土與煙莖基部密接。培土既有利于防旱保墑,又便于排水防澇,還能促進埋入土中煙莖上發(fā)生次生根,有利于防止倒伏,減輕雜草為害。
4.2打頂抹杈
一般煙田50%左右的煙株中心花開放時一次性打頂;生長正常但不整齊的煙田可分兩次打頂,第一次于50%左右的煙株中心花開放時進行,第二次于75%左右的煙株(含已打頂植株)中心花開放時全部打完;長勢過旺的煙田,可于盛花期打頂;長勢較弱的煙田,可于現(xiàn)蕾期打頂。打頂時打掉全部花葉,保留的頂葉長度在15厘米以上,有效葉20~24片。采用化學抑芽劑抑芽,可在打頂后24小時內用36%仲丁靈乳油(其他名稱:丁樂靈、地樂胺、止芽素等)或125克/升氟節(jié)胺乳油(商品名:抑芽敏)稀釋400倍液后杯淋或涂抹每一個腋芽。
5防治病蟲害
5.1常見病害
黃煙還苗期至團棵期,主要防治煙草病毒病,用菌克毒克水劑200~250倍液、病毒必克Ⅱ號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金葉寶可濕性粉劑300~400倍液等藥劑進行防治。團棵期至平頂期,主要病害有黑脛病、根黑腐病、野火病和煙草角斑病。黑脛病俗稱“黑根”、“黑稈瘋”,用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灌根進行防治;根黑腐病可用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1000倍液灌根;野火病和煙草角斑病可用72%農用硫酸鏈霉素可溶性粉劑200單位/毫升的溶液葉面噴霧進行防治。成熟采收期主要病害為煙草赤星病,發(fā)病規(guī)律是隨煙葉成熟自下而上發(fā)生,可噴施40%菌核凈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防治,第一次噴藥重點是中下部成熟葉片。
5.2常見蟲害
常見蟲害為煙蚜和煙青蟲。成、若蚜吸食煙株汁液,影響煙株生長發(fā)育,同時分泌蜜露,誘發(fā)煙葉煤污病,使煙葉表面變黑,造成煙葉品質下降。當田間蚜蟲密度達到100頭/株時開始防治,用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3000~5000倍或5%吡蟲啉乳油1000~1200倍噴施,使用次數(shù)依田間發(fā)生情況而定,既要注意藥劑的輪換使用,防止煙蚜產生抗藥性,降低防治效果,又要注意保護天敵。利用煙蚜對黃色有明顯趨性的特點,可在煙蚜遷飛高峰期前使用黃板誘殺。煙青蟲可用2.5%溴氰菊酯乳油1000~2500倍液,或者90%萬靈可溶性粉劑3000~4000倍液噴灑防治。
6及時采收
煙株打頂后不久便進入成熟期,煙葉自下而上逐漸成熟并呈現(xiàn)出明顯的成熟特征。一是葉色由綠色變?yōu)榫G黃色;二是葉脈由綠色變?yōu)榘咨?;三是葉面茸毛脫落;四是葉尖和葉緣下卷,葉片下垂,莖葉角度增大;五是葉面發(fā)皺,有成熟斑。采摘時間在上午進行較好,多云、陰天整天均可采收,不要在強光下,特別是晴天中午高溫時采收,以免煙葉失水萎蔫或被陽光灼傷,難以烘烤。采回煙葉后應及時進行分類編竿入爐,以防止鮮煙葉水分散失和發(fā)熱變質。此外,采收的煙葉數(shù)量應與烤房容量相配套,而且要根據(jù)品種、部位、栽培水平和氣候條件等因素進行分類采收,確保煙葉的烘烤特性和成熟度的一致性。
作者簡介:尚慶文,碩士,淄博市淄川區(qū)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辦公室,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業(yè)技術推廣和蔬菜栽培管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