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杰,劉立,史潛玉,倪志堯
(中國食品發(fā)酵工業(yè)研究院食品安全研發(fā)部,北京,100015)
氰化物是劇毒化合物,多數(shù)是人工制造,但也有少量存在于天然物質(zhì)中,如苦杏仁、枇杷仁、桃仁、木薯和白果等。白酒中的氰化物主要來自原料,如木薯、野生植物等,而一些中、低檔廉價酒的氰化物來源是糧食原料中微量氰苷水解產(chǎn)生的氫氰酸[1]。因此,對酒中氰化物加強監(jiān)測是極為必要的。
現(xiàn)行國標法GB/T 5009.48—2003中氰化物的檢測方法是異煙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其主要原理是酒中氰化物經(jīng)堿解后,在pH 7.0溶液中,用氯胺T將氰化物轉變?yōu)槁然瑁倥c異煙酸-吡唑啉酮作用,生成藍色染料,用分光光度計檢測并定量。但測定過程中發(fā)現(xiàn),在加入異煙酸-吡唑啉酮溶液后,樣品會出現(xiàn)渾濁,嚴重影響測定結果的準確性。本實驗通過加熱堿解的方法,消除白酒基體的干擾,避免測定過程中渾濁現(xiàn)象的發(fā)生;并對國標法測定過程進行優(yōu)化,建立了準確高效的異煙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測定酒中氰化物的方法。
T 6(新世紀)分光光度計,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責任公司;電熱板 EH 45 A plus,北京萊伯泰科儀器有限公司。
酚酞指示液:10 g/L,CH3CH2OH介質(zhì)。
磷酸鹽緩沖溶液〔(0.5 mol/L)pH=7〕:稱取34.0 g無水KH2PO4和35.5 g無水Na2HPO4,溶于水并稀釋至1 000 mL。
異煙酸-吡唑啉酮溶液:稱取1.5 g異煙酸C6H5NO2溶于24 mL NaOH溶液(20 g/L)中,加水至100 mL,另稱取0.25 g 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 C10H10N2O,溶于20 mL無水CH3CH2OH,合并上述兩種溶液,混勻。
氯胺T溶液:稱取1 g氯胺T(有效氯含量應在11%以上),溶于100 mL水中,現(xiàn)用現(xiàn)配。
標準溶液:水中氰標準溶液(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用1 g/L NaOH將標準溶液稀釋成1 mg/L的氰化物標準使用液。
吸取白酒試樣1.0 mL于50 mL小燒杯中,加NaOH溶液(2 g/L)5 mL,混勻后放置10 min。將樣品置于可控溫電熱板上150℃加熱,直至體積減少至1 mL,用NaOH溶液(2 g/L)將樣品轉入10 mL具塞比色管中并定容至5 mL,備用;同時做試劑空白。
分別吸取0、0.5、1.0、1.5、2.0 mL 氰化物標準使用液于10 mL具塞比色管中,加NaOH溶液(2 g/L)至5 mL,混勻。
于樣品管和標準管中分別加入1滴酚酞指示液,用CH3COOH溶液調(diào)至近紅色,加入2 mL磷酸鹽緩沖溶液,在25~30℃水浴中放置10 min,加入0.2 mL氯胺T溶液(10 g/L),搖勻放置3 min,加入2 mL異煙酸-吡唑啉酮溶液,加水定容至刻度,搖勻,在25~30℃水浴中放置30 min,用1 cm比色杯以標準空白管調(diào)節(jié)零點,于波長638 nm處測定吸光度,繪制標準曲線,最后測量并計算出樣品中氰化物的含量。
3.1.1 樣品預處理條件的選擇
按照國標法GB/T 5009.48—2003的操作進行測定時發(fā)現(xiàn),未經(jīng)預處理的白酒樣品,在加入異煙酸-吡唑啉酮溶液后,會出現(xiàn)乳白色渾濁,干擾顯色反應,無法比色測定。所以我們考慮先對白酒樣品進行預處理,消除基體干擾,避免測定時渾濁現(xiàn)象的發(fā)生。
相關文獻表明[2],酒中乳酸乙酯是國標法產(chǎn)生渾濁的主要物質(zhì),并隨著其濃度的增加而濁度加大。另有文獻[3]顯示,白酒中微量的醛類會與吡唑啉酮發(fā)生羥醛縮合反應,形成乳白色渾濁現(xiàn)象。因為醛類等有機物質(zhì)與氰化鈉的沸點相差很大,所以先用NaOH堿解固定氰化物,然后用加熱的方法蒸去醛類等有機物質(zhì),以達到消除干擾物的目的。
不同香型的酒,其主要香味組分有所不同,針對不同香型白酒分別進行了溫度對吸光度影響的實驗,實驗結果見圖1。
圖1 堿解溫度對吸光度影響Fig.1 Influence of alkaline hydrolysis temperature on the absorbance
實驗結果表明,隨著溫度的升高,樣品的吸光度先升高后降低,堿解溫度在150℃時,樣品的吸光度最大。由于不同香型的白酒,其香味組分不同,進而需要的堿解溫度也有所不同,特殊樣品應適當改變堿解溫度。例如樣品中含有糠醛(沸點162℃)等較高沸點的有機物時,可適當調(diào)高堿解溫度,使高沸點的有機物被蒸出,以達到消除干擾的作用。
3.1.2 實驗操作步驟的改進
國標法中規(guī)定“取1 mL酒樣加NaOH溶液(2 g/L)至5 mL放置10 min后,加入2滴酚酞指示劑,然后加入乙酸(1+6)調(diào)至紅色退去,后用NaOH溶液(2 g/L)調(diào)至近紅色,然后加入2 mL磷酸鹽緩沖溶液,再加入0.2 mL氯胺 T溶液(10 g/L),搖勻放置3 min,加入2 mL異煙酸-吡唑啉酮溶液,加水稀釋至刻度10 mL”,而實際操作過程中很難在0.8 mL內(nèi)完成酸堿調(diào)節(jié)的操作,導致溶液總體積超出10 mL,無法進行準確測定。本試驗采用10%、1%、0.1%三個濃度的CH3COOH溶液逐級滴加到試樣中,使試液顏色調(diào)至近紅色,減少了酸堿的使用量,降低了試驗由體積超出而導致的失敗風險。
3.1.3 顯色劑吡唑啉酮溶劑的選擇
國標法中顯色劑吡唑啉酮用N,N-二甲基甲酰胺溶解,但N,N-二甲基甲酰胺毒性大,可經(jīng)呼吸道或皮膚吸收進入人體引起中毒。實驗中采用無水CH3CH2OH 作為溶劑[4],毒性小,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易于溶解,溶解后呈澄清淡黃色的溶液。
3.2.1 標準曲線與檢出限
在所選擇的最佳實驗條件下,氰化物含量在0~0.2 mg/L范圍內(nèi)與吸光度呈良好的線性關系,相關系數(shù)r=0.999 4,結果見圖2。根據(jù)國際純粹和應用化學聯(lián)合會(IUPAC)規(guī)定,以標準空白為空白溶液,檢出限的測定結果為0.02 mg/L。
圖2 氰化物濃度C與吸光值A的線性關系Fig.2 The 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the cyanide concentration and the absorbance values
3.2.2 方法的準確性與精密度
為考察方法的準確性和精密度,進行了6次平行測定和3個不同濃度的加標回收實驗,結果見表1和表2。采用本方法測定酒中氰化物的含量時,具有較好的準確性和精密度,回收率在87%~104%之間,精密度RSD=2.85%。
表1 重復性實驗的測定結果Table 1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of repeatability experiments
3.2.3 樣品測定結果
取5種香型20個樣品,按上述方法對氰化物含量進行檢測。樣品中氰化物的含量(mg/L)=消化液中氰化物濃度(mg/L)×10(mL)/取樣量(mL),計算樣品中氰化物的含量。結果見表3。
表2 加標回收實驗的測定結果Table 2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of spike recoveries experiments
表3 酒樣的測定結果Table 3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of liquor samples
(1)按照上述操作對5種香型14個品牌的白酒(見表4)進行氰化物含量的測定,加入異煙酸-吡唑啉酮溶液后,均未出現(xiàn)乳白色渾濁現(xiàn)象。實驗結果顯示,氰化物含量都在0~0.2 mg/L內(nèi),依據(jù)GB 2757-2012酒類衛(wèi)生標準判定,合格率為100%。其中,25個樣品檢出了氰化物,占總樣本數(shù)的42%,其余樣品均未檢出(氰化物含量<0.2 mg/L)。
表4 14個白酒品牌的匯總表Table 4 Summary table of 14 liquor brands
(2)本實驗在改進樣品的前處理和實驗操作的基礎上,用異煙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測定酒中氰化物的含量。實驗表明,本方法有檢出限低、相關系數(shù)和回收率好、精密度高,適用于酒中氰化物的測定。
[1] 郭忠,張文德,蔣守芳.蒸餾酒中氰化物含量的調(diào)查分析[J].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06,9(7):766-767.
[2] 李源棟,樊林,錢海燕,等.酒中氰化物測定方法的研究進展[J].中國食品衛(wèi)生雜志,2004,16(3):232-235.
[3] 辛若竹,康澍.白酒中氰化物測定方法的改進[J].理化檢驗-化學分冊,2005,41(7):520-521.
[4] 王曉芳,陳美.木薯中氰化物含量的異煙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測定[J].分析儀器,2009(1):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