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乳品中3種常見細菌多重PCR檢測方法的建立*

    2015-12-16 08:06:54閆晗呂國欽張洋張笑嫣馮旭王麗威
    食品與發(fā)酵工業(yè) 2015年7期
    關鍵詞:泳道沙門氏菌金黃色

    閆晗,呂國欽,張洋,張笑嫣,馮旭,王麗威

    1(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理學院,遼寧 阜新,123000)2(本溪市食品藥品檢驗所,遼寧本溪,117000)

    沙門氏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是乳與乳制品中的常見致病菌[1],大腸桿菌是條件致病菌,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常被作為衛(wèi)生監(jiān)督的指示菌[2]。傳統(tǒng)的微生物檢測和鑒定方法依賴于分離培養(yǎng)、生化試驗和血清學鑒定,具有培養(yǎng)時間長和操作繁瑣等缺陷。目前,一些快速檢測技術被應用于乳制品的微生物檢驗中,如利用流式細胞計數法檢測乳品中的細菌總數[3]、應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是否存在某種微生物[4]、以及與PCR技術相結合的免疫磁珠吸附與熒光定量PCR聯(lián)合技術和環(huán)介導等溫擴增技術快速檢測乳品中的致病菌[5-7]。雖然這些快速檢測法具有敏感、快速和簡單的優(yōu)點,卻存在每次只能檢測一種病原菌的弊端。多重PCR(Multiplex PCR)是在同一個反應體系中加入多對引物,能夠同時擴增出多個目的片段,具有高效性、系統(tǒng)性和經濟簡便的特點,常用于成組病原體的檢測。

    本研究以大腸桿菌phoA基因、金黃色葡萄球菌nucA基因和沙門氏菌invA基因為靶基因,建立同時檢測乳品中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沙門氏菌的多重PCR檢測方法。為乳品中微生物檢測提供一種快速準確、高效經濟的檢測手段。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與儀器

    1.1.1 材料

    供試菌株,大腸桿菌(CICC 10003)、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 6538)和腸炎沙門氏菌(ATCC 13076)均購自中國工業(yè)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中心(CICC)。痢疾志賀氏菌、普通變形桿菌、蠟樣芽胞桿菌、白色葡萄球菌、單核增生李斯特氏菌,均由中國科學院沈陽生態(tài)研究所惠贈。所有菌株接種于牛肉膏蛋白胨斜面培養(yǎng)基,37℃培養(yǎng)18 h,轉接3次后備用。

    生牛乳、巴氏乳、滅菌乳、煉乳和奶粉均購自當地超市。新鮮乳品經無菌操作分裝于凍存管,于-20℃冰箱中保存。

    1.1.2 試劑與儀器

    TaKaRa ExTaq、10 ×PCR buffer、dNTP 混合物、MgCl2和DL2000 DNA Marker,大連寶生物公司;PCR引物由大連寶生物公司合成;瓊脂糖(Sigma)、溶菌酶、蛋白酶K和Tris-飽和酚,沈陽聯(lián)星公司;三羥甲基氨基甲烷(Tris)、乙二胺四乙酸二鈉(EDTA-2Na)、氯仿、異戊醇、十二烷基磺酸鈉(SDS)、無水乙醇、醋酸鈉,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均為分析純。

    梯度PCR儀,TECHNE-512(英國);凝膠成像系統(tǒng)為2020D,北京炳洋。

    1.2 實驗方法

    1.2.1 菌體DNA的提取

    ①取1 mL培養(yǎng)物于1.5 mL離心管中,室溫8 000 r/min離心5 min,棄上清液。重復1次。向離心管中加入0.5 mL TE(10 mmol/L Tris-HCl、1 mmol/L EDTA,pH8.0)用于懸浮菌體。② 加入6 μL 50 mg/mL溶菌酶,37℃水浴30 min~1 h。再加入10%SDS 25 μL 和20 mg/mL 蛋白酶 K 3 μL,50 ℃水浴 3 h。③12 000 r/min離心10 min,取上清液轉入新的1.5 mL離心管中,加入等體積的Tris-飽和酚抽提10 min。④12 000 r/min離心10 min,用闊口Tip頭吸上清液于新離心管中,加入等體積的氯仿/異戊醇(24∶1)抽提10 min。⑤ 12 000 r/min 離心10 min,取上清液于新離心管中。加入2倍體積的冷無水乙醇和1/5體積醋酸鈉,混勻,沉淀DNA。⑥ 用75%乙醇洗滌DNA 3次,室溫干燥,TE溶解。置4℃待用。

    1.2.2 PCR引物

    以大腸桿菌的phoA基因為靶序列,引物序列參照許一平的文獻報道[8]。以金黃色葡萄球菌的nucA基因,引物序列參照楊洋的文獻報道[9];沙門氏菌的invA基因作為靶基因,引物序列參照楊平的文獻報道[10]。具體引物序列的組成見表1。

    表1 靶基因與引物序列Table 1 Target gene and primer sequences

    1.2.3 單重PCR條件優(yōu)化

    分別對3種標準菌進行PCR擴增,以確定最佳的退火溫度。PCR反應體系中各成分的濃度為:Mg2+1.5 mmol/L、dNTP 0.25 mmol/L、上下游引物各0.5 μmol/L、模板15 ng以及 Ex Taq 1 U。根據各引物的理論Tm值,設定PCR反應的退火溫度梯度。擴增程序為:94℃預變性5 min后進行35個循環(huán),每個循環(huán)包括94℃變性45 s,退火45 s,72℃延伸1 min,循環(huán)結束后72℃延伸7 min。PCR反應的產物用2%瓊脂糖凝膠電泳檢測。

    1.2.4 引物特異性的驗證

    將3株標準菌分別與其對應的引物對進行單重PCR擴增,以評價和驗證各引物對的擴增特異性。各引物對的退火溫度為1.2.3中經過優(yōu)化確定的溫度。

    1.2.5 多重PCR條件優(yōu)化

    以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沙門氏菌的混合DNA為模板,以等量添加不同菌體的引物對為原則,優(yōu)化多重PCR的反應條件。初始反應體系為:Mg2+1.5 mmol/L、dNTP 0.25 mmol/L、3 對引物各 0.5 μmol/L、3個菌體的模板各15 ng以及Ex Taq 1 U。對多重PCR的退火溫度、dNTP濃度、Mg2+濃度、引物濃度和Ex Taq酶量進行優(yōu)化。

    1.2.6 多重PCR特異性驗證

    為進一步驗證本試驗優(yōu)化的多重PCR的特異性,分別以3種標準株和其他菌株的DNA為模板,同時加入3對引物,用優(yōu)化后的多重PCR反應條件進行PCR擴增。

    1.2.7 樣品檢測

    選取生鮮乳、巴氏殺菌乳、滅菌乳、煉乳和乳粉作為檢測樣本,利用國標方法,檢測樣本中是否存在3種致病菌。大腸桿菌計數的檢測方法參照GB 4789.38-2012;沙門氏菌的檢測方法參照 GB 4789.4-2010;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檢測方法參照GB 4789.10-2010。

    對國標法檢測3種菌均為陰性的乳品樣本進行人工模擬污染。將3種菌懸液分別以10倍稀釋法進行梯度稀釋,使含菌量>104CFU/mL,按任意1種、2種、3種菌懸液等量混合接種于5 g乳品樣品中,于45 mL LB培養(yǎng)基中增菌培養(yǎng)8 h,提取DNA,用優(yōu)化后的體系進行PCR檢測,以未進行人工污染的樣品作為對照,以驗證多重PCR檢測方法的可行性。

    2 結果與分析

    2.1 各引物對最佳退火溫度的確定

    大腸桿菌單重PCR反應退火溫度電泳圖見圖1-(a)。圖中的1~7所代表的退火溫度分別為46、48、50、52、54、56、58 ℃。金黃色葡萄球菌單重 PCR 反應退火溫度電泳圖見圖1-(b)。圖中的1~7所代表的退火溫度分別為 46、48、50、52、54、56、58 ℃。沙門氏菌單重PCR反應退火溫度電泳圖見圖1-(c)。圖中的1~7 所代表的退火溫度分別為46、48、50、52、54、56、58 ℃。

    由圖1-(a)可知,1~7號泳道出現(xiàn)條帶且條帶出現(xiàn)在Marker DL2000 500~750bp之間,符合預擴增片段622 bp長度的特性,可以確定為目的片段。3、4、5號泳道條帶較亮,其中4號泳道的條帶亮度最強,因此選擇4號泳道的退火溫度為大腸桿菌phoA基因單重PCR反應的最佳退火溫度,即52℃。

    圖1 退火溫度梯度電泳圖(M:Marker DL2000)Fig.1 Electropherogram of annealing temperature gradient

    由圖1-(b)可知,1~7號泳道出現(xiàn)條帶且條帶出現(xiàn)在Marker DL2000 250 bp附近,符合預擴增片段270 bp長度的特性,可以確定為目的片段。其中4號最亮,因此,金黃色葡萄球菌nucA基因單重PCR反應的最佳退火溫度為52℃。

    由圖1-(c)可知,1~7號泳道出現(xiàn)條帶且條帶出現(xiàn)在Marker DL2000 500 bp附近,符合預擴增片段495 bp長度的特性,可以確定為目的片段。其中5號最亮,因此選擇5號泳道的退火溫度為沙門氏菌invA基因單重PCR反應的最佳退火溫度,即54℃。

    文獻中,擴增phoA、nucA和invA基因的退火溫度分別為55、52和54℃[8-10]。本文所確定的各引物對最佳退火溫度與文獻記載略有不同,這可能是由于不同實驗室之間儀器設備的差異造成的。

    2.2 引物特異性驗證結果

    單重PCR引物特異性驗證的電泳結果如圖2所示。圖中1~9號所表示的標準菌和PCR擴增用的引物對組合見表2。

    表2 引物對照表Table 2 primer

    圖2 引物特異性電泳圖(M:Marker DL2000)Fig.2 Electropherogram of detecting primers specificity

    由圖2可知,只有1、4、7號泳道有條帶,且符合目的片段的長度。擴增phoA基因的引物對(F1、R1)在沙門氏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DNA中無匹配的靶基因(5號和9號泳道),說明擴增phoA基因的引物對具有良好的特異性。2號和6號泳道無條帶,3號和8號泳道無條帶分別說明擴增nucA基因的引物對(F2、R2)和擴增invA基因的引物對(F3、R3)均具有很好的特異性。引物間無交叉反應,可以選擇該3對引物作為多重PCR的引物組。

    2.3 多重PCR條件的確定

    2.3.1 退火溫度的確定

    依據單重PCR反應確定的退火溫度,將多重PCR反應的退火溫度梯度設置為46、48、50、52和54℃(分別由1~5號表示),電泳結果如圖3-(a)所示。由圖可知,4號泳道中的3個條帶亮度最強,與Marker DL2000比對,3個條帶均為目的片段,無非特異性條帶擴增。因此,確定52℃為多重PCR反應的最佳退火溫度。dNTP濃度、Mg2+濃度、引物濃度和Ex Taq酶量的優(yōu)化實驗均在52℃退火溫度下進行。

    2.3.2 dNTP濃度的確定

    將多重PCR反應的dNTP濃度梯度設置為0.10、0.15、0.20、0.25、0.30、0.35、0.40 mmol/L(分別由1~7號表示),電泳結果如圖3-(b)所示。圖中7個泳道均有PCR產物出現(xiàn),隨著dNTP濃度的增加,條帶的亮度會減弱,這是由于dNTP濃度提高后會降低Mg2+的濃度,導致降低了整個反應體系的效率。圖中的7號泳道由于dNTP濃度過大對PCR反應產生了抑制作用,僅擴增出2條目的條帶。5號泳道中的3條目的條帶亮度最強,因此選擇5號泳道的dNTP濃度為最佳,即dNTP濃度為0.30 mmol/L。

    2.3.3 Mg2+濃度的確定

    將多重PCR反應的Mg2+濃度梯度設置為1.0、1.5、2.0、2.5、3.0、3.5、4.0 mmol/L(分別由1~7 號表示),電泳結果如圖3-(c)所示。Mg2+濃度過低會降低Taq酶的活性,其濃度過高會引起非特異性擴增。有圖可知,當Mg2+濃度為2.5 mmol/L時,可得到穩(wěn)定、清晰的條帶,因此選擇 4號泳道的2.5 mmol/L為最佳Mg2+濃度。

    2.3.4 引物濃度的確定

    由Mg2+濃度優(yōu)化的電泳圖可知(見圖3-(c)),雖然3對引物是等量添加的,但是3個條帶的亮度卻不一致。根據各條帶的亮度對各引物對的濃度進行了調整,各引物對的添加量見表3,其電泳結果如圖3-(d)所示。

    表3 引物對添加量Table 3 primer concentration

    引物濃度應該與模板量相適應,引物濃度高易與模板發(fā)生錯配,當模板量適中而引物濃度過高時,PCR反應會受到抑制。圖中7個泳道均有PCR產物出現(xiàn),1號、7號泳道由于引物濃度不適合,條帶亮度較弱,4號泳道中的3條目的條帶亮度最強,但是卻在250~500bp間有非特異性條帶,因此選擇3號泳道的引物濃度為最佳,即 PF1、PR1各 0.50 μmol/L、PF2、PR2各 0.75 μmol/L、PF1、PR1各 0.75 μmol/L。

    圖3 多重PCR條件優(yōu)化結果(M:Marker DL2000)Fig.3 Results of optimizing the multiplex PCR conditions

    2.3.4 Ex Taq酶量的確定

    將多重PCR反應的Ex Taq酶添加量梯度設置為0.75、1、1.25、1.5、1.75、2、2.5U(分別由1~7 號表示),電泳結果如圖3-(e)所示。圖中7個泳道均有PCR產物出現(xiàn),1號、7號泳道由于Ex Taq酶量不適合,僅能出現(xiàn)2條條帶,4號泳道中的3條目的條帶亮度最強,因此選擇4號泳道的Ex Taq酶酶量為最佳的酶添加量,即Ex Taq酶酶添加量為1.5U。

    優(yōu)化的多重PCR反應條件為,退火溫度52℃、dNTP濃度為0.30 mmol/L、Mg2+濃度為2.5 mmol/L、擴增phoA基因的引物對濃度為0.50 μmol/L、擴增nucA基因和invA基因的引物對濃度均為0.75 μmol/L、DNA 15 ng、Ex Taq酶量為1.5 U。

    2.4 多重PCR特異性驗證結果

    用優(yōu)化好的多重PCR反應體系擴增各供試菌株的DNA,以檢測多重PCR的特異性(圖4)。由圖4可知,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沙門氏菌均出現(xiàn)特異性條帶,其余非目的菌均為擴增出條帶。說明選用的3對引物特異性強,優(yōu)化的多重PCR體系可用于檢測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沙門氏菌。

    圖4 多重PCR特異性Fig.4 Specificity of the multiplex PCR

    2.5 樣品檢測

    2.5.1 國標法檢測

    依據國標法對生鮮乳、巴氏殺菌乳、滅菌乳、煉乳和乳粉樣品進行檢測,其中鮮乳可檢出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沙門氏菌,巴氏殺菌乳可檢出大腸桿菌,其他3種乳品沒有檢出3種致病菌。

    2.5.2 多重PCR法檢測

    乳品樣本在LB培養(yǎng)基中增菌培養(yǎng)8 h后,采用1.2.1的方法提取微生物的DNA,利用優(yōu)化后的多重PCR體系檢測是否存在3種致病菌,電泳結果見圖5。

    圖5 樣品的多重PCR檢測結果(M:Marker DL2000)Fig.5 Result of detection dairy samples by multiplex PCR

    圖5中1~5號泳道的樣品分別為鮮乳、巴氏殺菌乳、滅菌乳、煉乳和乳粉。其中1號泳道出現(xiàn)在3條條帶,分別位于Marker 500 bp和750 bp之間、250 bp附近、500 bp附近,說明鮮乳中有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沙門氏菌污染;2號泳道在Marker 500 bp和750 bp之間出現(xiàn)條帶,說明巴氏殺菌乳有大腸桿菌污染;而3、4、5號泳道沒有條帶出現(xiàn),說明用優(yōu)化后的多重PCR體系未從滅菌乳、煉乳和乳粉檢出致病菌。多重PCR的檢測結果與國標法檢測結果一樣,與國標法相比,多重PCR法具有操作簡便、節(jié)省時間的優(yōu)點;與單重PCR相比,多重PCR法具有節(jié)省成本的特點。

    2.5.3 人工模擬污染樣品檢測

    人工模擬污染滅菌乳、煉乳和乳粉。試驗證明人工污染的乳品樣品都能準確地檢測出所接種的細菌,并且無非特異性擴增,說明優(yōu)化后的多重PCR檢測方法對乳品中的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有很好的特異性。

    3 結論與討論

    近年來,多重PCR常被用于檢測食品中的致病微生物,如檢測水產品中的沙門菌、副溶血性弧菌等致病菌[11-12]。與單重PCR相比,多重PCR具有效率高、節(jié)省成本的優(yōu)點,然而多重PCR的試驗設計卻比單重PCR更加復雜。在進行多重PCR時,引物對的選擇是最關鍵的,要確保引物自身沒有二級結構、引物之間不會發(fā)生相互作用、所有引物對的Tm值要相近、選擇的引物對在不同DNA模板間具有良好的擴增特異性等。

    phoA基因是大腸桿菌的持家基因,可以作為PCR擴增的靶基因[9];耐熱核酸酶編碼基因nuc基因是金黃色葡萄球菌所特有的,可將該基因作為擴增的靶基因[13]。沙門菌屬侵襲性抗原保守基因invA基因常被用于沙門菌 PCR檢測中[14]。劉繼超等[15]建立了可以快速檢測原料乳中沙門菌、無乳鏈球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多重PCR方法。郭清泉等[16]利用熒光雙重PCR技術建立了快速從乳品中檢測致病大腸桿菌的方法。許一平等[9]建立了敏感、特異、快速地檢測沙門菌、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多重PCR檢測方法,但并未通過檢測食品樣品來鑒定多重PCR方法的可行性。

    多重PCR的擴增靈敏度較單重PCR低[17],這是由于多重PCR中的多對引物之間會出現(xiàn)相互抑制的現(xiàn)象。在優(yōu)化多重PCR反應體系之初,多個引物對以等量添加是首要條件,如果出現(xiàn)目的條帶的亮度較單重PCR弱的情況,那么就必須對引物對的濃度進行優(yōu)化。本研究對多重PCR引物濃度的優(yōu)化結果就證明了這一點。在多重PCR中,擴增大腸桿菌phoA基因的引物對具有較強的擴增效率,條帶亮度最強,而擴增金黃色葡萄球菌nucA基因和沙門氏菌invA基因引物對的擴增效率均受到了抑制。王娜等[18]提出,減少擴增效率高的引物濃度比增加擴增效率低的引物濃度更有效。本研究中,提高擴增nucA基因和invA基因引物對的濃度,使3個目的片段均得到了有效的擴增。

    本研究通過多重PCR反應體系的優(yōu)化,實現(xiàn)了乳品中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沙門氏菌的同時檢測,多重PCR法較國標中常規(guī)的細菌學鑒定方法縮短了12~24 h,更加省時、省力。建立的多重PCR檢測方法更適合于批量樣品的檢測,具有重要的實際應用價值。

    [1] GB 4789.18-2010.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乳與乳制品檢驗[S].

    [2] 王秀茹.預防醫(yī)學微生物學及檢驗技術[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

    [3] 田波,霍貴成,籍婷.乳與乳制品中細菌總數的檢測技術[J].中國乳品工業(yè),2004,32(2):27-31.

    [4] 袁耀武,張偉,田洪濤,等.乳制品中嗜熱鏈球菌的快速檢測[J].中國乳品工業(yè),2004,32(7):41-43.

    [5] 楊柳,蘇明權,馬越云,等.免疫磁珠與熒光定量PCR聯(lián)合檢測乳制品中阪崎腸桿菌的實驗研究[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1,38(6):1 086-1 089.

    [6] 齊哲,張偉,劉衛(wèi)華,等.FTA濾膜與環(huán)介導等溫擴增技術結合快速檢測消毒乳中的蠟樣芽胞桿菌[J].中國食品學報,2009,9(3):156-161.

    [7] 胡惠秩,滿朝新,黃鑫悅,等.PMA-LAMP方法檢測滅菌乳中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研究[J].食品工業(yè)科技,2012,33(21):300-304.

    [8] 許一平,成煒,邵彥春,等.沙門菌、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多重PCR檢測[J].微生物學通報,2006,33(6):89-94.

    [9] 楊洋,張偉,袁耀武,等.PCR檢測乳品中金黃色葡萄球菌[J].中國農業(yè)科學,2006,39(5):990-996.

    [10] 楊平,楊迎伍,陳偉,等.食品中4種致病微生物的多重PCR快速檢測技術研究[J].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29(5):90-94.

    [11] 楊小娟,吳清平,張菊梅,等.三種食源性致病菌多重RCP檢測技術建立及應用研究[J].衛(wèi)生研究,2008,37(5):602-605.

    [12] 翁思聰,朱軍莉,勵建榮.水產品中4種常見致病菌多重PCR檢測方法的建立及評價[J].水產學報,2011,35(3):305-314.

    [13] 徐曉可,吳清平,張菊梅,等.食品中金黃色葡萄球菌多重PCR檢測方法的研究[J].食品與生物技術學報,2011,30(1):84-88.

    [14] 李業(yè)鵬,鐘凱,楊寶蘭,等.食品中沙門菌PCR檢測方法的建立[J].中國食品衛(wèi)生雜志,2006,18(1):17-22.

    [15] 劉繼超,姜鐵民,陳歷俊,等.多重PCR檢測原理乳中沙門氏菌、無乳鏈球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研究[J].中國食品學報,2010,10(6):173-179.

    [16] 郭清泉,廖如燕,曾陽.乳品中致病大腸桿菌熒光雙重PCR技術建立[J].食品研究與開發(fā),2012,33(2):131-133.

    [17] 楊小娟,吳清平,張菊梅,等.多重PCR檢測無公害畜禽肉和水產品中4種致病菌[J].微生物學通報,2005,32(3):95-101.

    [18] 王娜,陶妍.水產品三種致病菌多重PCR檢測方法的建立[J].食品與生物技術學報,2009,28(3):397-402.

    猜你喜歡
    泳道沙門氏菌金黃色
    得分一瞬
    睿士(2023年9期)2023-09-20 05:47:07
    一起金黃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學分析
    歐盟擬制定與爬行動物肉中沙門氏菌相關
    食品與機械(2019年1期)2019-03-30 01:14:36
    家蠶色氨酸羥化酶 (TRH) 基因的克隆及表達特性分析
    那一抹金黃色
    那一抹金黃色
    金黃色
    兔沙門氏菌病的診斷報告
    游泳池里的航母
    MSL抗菌肽對鼠傷寒沙門氏菌感染的預防作用
    特產研究(2014年4期)2014-04-10 12:54:12
    四子王旗| 寿宁县| 沾化县| 济南市| 文化| 乐东| 奇台县| 永春县| 兴文县| 长汀县| 柘荣县| 原阳县| 芦山县| 安国市| 大田县| 太湖县| 得荣县| 永川市| 平果县| 丰台区| 盘锦市| 茶陵县| 义马市| 静海县| 潜山县| 东宁县| 新巴尔虎左旗| 无极县| 化州市| 唐海县| 开封市| 黄骅市| 安化县| 独山县| 洱源县| 芦山县| 张家界市| 北辰区| 施秉县| SHOW| 喜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