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英 肖清月 鄧麗香
(福建省三明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365001)
產褥早期因宮縮引起下腹部陣發(fā)性劇烈疼痛稱為產后宮縮痛[1],中醫(yī)學稱為產后腹痛,其中因瘀血引起的,稱“兒枕痛”[2]。多于產后1~2天出現,持續(xù)2~3日后自然消失,經產婦多于初產婦。疼痛是一種不愉快的感覺和情感經歷,往往和實際或者潛在的傷害相聯系,它在臨床上極為常見,也是人們碰到的最強應激因素之一[3]。疼痛可從生理、心里、社會和精神等多個方面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導致其整體生活質量下降。若疼痛不能緩解,患者可因疼痛出現全身緊張,出汗,甚至面色蒼白,惡心嘔吐等自主神經活動異常,從而影響到產婦的產后休息和恢復。本研究應用穴位按摩治療產后宮縮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F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住院經產婦80例,均為陰道自然分娩,無陰道手術操作(無使用產鉗、胎頭吸引術),無使用催產素引產,產程進展順利,按隨機原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兩組在年齡、孕周及新生兒體重等方面無顯著差異,小學及以上學歷,年齡(23~40)歲之間,孕周(37~41)周,新生兒體重(3000~4000)g,對本方法知情并同意參與者。排除溝通交流障礙,精神異常,智力異常等無法配合者,取穴部位無皮膚病或嚴重皮膚破損者,無血液性疾病者(如出血性疾病等)。
1.2 方法
1.2.1 兩組均常規(guī)予產后護理及健康指導(1)產后護理:包括一般護理;子宮復舊護理;會陰護理及乳房護理等。(2)健康指導:包括一般指導,如注意休息,個人衛(wèi)生及會陰部清潔等; 適當活動; 產褥期保健; 產后檢查等。
1.2.2 穴位按摩法觀察組在常規(guī)產后護理及健康指導的基礎上,予穴位按摩。
1.2.2.1 取穴關元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中下3寸; 中極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中下4寸[4]。
1.2.2.2 操作方法 指導產婦在操作前洗手,修剪指甲,取舒適體位,(產婦一般為臥位),以食、中指指螺紋面分別著力于兩穴位上,前臂帶動腕部和手指施壓,在以腧穴為中心,直徑2cm范圍內進行均勻的節(jié)律性按壓揉動,力度由輕到重,循序漸進,以局部出現酸、麻、重、脹和(或)發(fā)熱為準。首次按摩以第一次出現宮縮痛后進行,以后時間無特異性,有宮縮痛或躺在床上休息時即可操作,至產后72 小時,對照組不作上述處理。
1.2.2.3 對產婦進行操作指導(1)理論指導: 向產婦講解取穴方法、施治手法及其要領。(2)操作示范: 指導者邊講解邊在產婦身上逐步示范取穴、施治手法。隨后在指導者指導下產婦自行取穴并施治。干預過程中詢問并評估產婦感受。(3)強化練習: 產婦學習了取穴方法和施治手法后,反復練習,直至脫離指導者的指導能自主掌握操作。
1.3 評估方法疼痛評估采用數字評分法(numerical ratingscale,NRS)[5]: 用數字代替文字來表示疼痛的程度,對患者進行疼痛評估,0為無痛(計為0 分) ; 1 ~ 3 為有疼痛感,但不嚴重(計為1 分); 4 ~ 5為輕微疼痛,患者不舒服(計為2 分) ; 6 ~ 7 為疼痛,患者痛苦(計為3 分); 8~ 9為疼痛較劇,有恐懼感(計為4 分) ; 10 為劇痛(計為5 分) 。疼痛療效評價標準,采用4 級法[6]。完全緩解(CR): 疼痛完全消失; 部分緩解(PR) : 疼痛明顯減輕,睡眠基本不受干擾,能正常生活;輕度緩解(MR): 疼痛有些減輕,但仍感有明顯疼痛,睡眠、生活仍受干擾; 無效(NR) : 疼痛無減輕。有效率按(CR + PR) 率計算。
2.1 產后宮縮痛強度兩組宮縮痛強度評分結果,見表1。觀察組宮縮痛強度NRS為((2.75±0.95)分,對照組宮縮痛強度NRS為(2.80±0.96)分,兩組比較無差異(P>0.05),兩組資料有可比性。治療前患者宮縮痛強度NRS為(2.75±0.95)分,治療后 NRS為(1.68 ±0.83)分,治療前后有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產后第一次宮縮痛強度評分結果(n)
2.2 觀察組治療前后宮縮痛強度評分。見表2
表2 觀察組按摩關元穴及中極穴前后宮縮痛強度評分比較(n)
2.3 產后72小時,兩組疼痛緩解效果。觀察組(CR+PR)占92.5%,對照組占40%,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 <0.01)。見表3
表3 產后72小時,兩組疼痛緩解效果比較(例)
3.1 關元穴、中極穴的作用 關元穴、中極穴是人體任脈重要穴位之一。關元穴主治月經不調,少腹疼痛,帶下,惡露不盡,遺尿,尿頻等,并有強身健體作用。中極穴主治月經不調,產后惡露不盡,遺尿,尿頻,陰挺,崩漏等[7]。上述穴位聯合并用奏補氣益血,活血化瘀,散寒止痛之效。
3.2 穴位按摩法的理論基礎 按摩療法是在中醫(yī)基本理論指導下,運用手法作用于人體穴位的一種治療方法。它屬中醫(yī)外治法范疇,通過手法作用于人體體表的特定部位或穴位而產生作用,并由體表深入到體內,起到刺激局部、疏通經絡、滑利關節(jié)、舒筋整復、活血祛瘀、調動機體抗病能力、調整臟腑功能的作用[8]。
3.3 產后宮縮痛的病因病機本病主要病機是氣血運行不暢,不榮則痛或不通則痛。其原因有氣血兩虛和瘀滯子宮。(1)氣血兩虛:素體虛弱,氣血不足,復因產時、產后失血過多,因產重虛,沖任血虛,胞脈失養(yǎng);或血少氣弱,運行無力,血行遲滯,不榮則痛;(2)瘀滯子宮:產后元氣虧損,血室正開,起居不慎,感受寒邪,血為寒凝;或胎盤、胎膜滯留子宮:或情志不暢,肝氣郁結,疏泄失常,氣滯則血瘀;瘀血內停,阻滯沖任、子宮,不通則痛?!度f氏女科》云:“腹中有塊,上下時動,痛不可忍,此由產前聚血。產后氣虛,惡露未盡,新血與故血相搏而痛,俗稱之兒枕痛”[9]。
3.4 穴位按摩治療產后宮縮痛療效觀察兩組結果比較發(fā)現,觀察組使用穴位按摩后疼痛程度顯著減輕,差異有顯著性(P<0.05)。產后72小時,觀察組經過治療,宮縮痛緩解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比較有顯著差異(P<0.01)。
產后宮縮痛常給產婦帶來痛苦和不便,若得不到及時的處理,則會影響產婦的飲食、睡眠、情緒、泌乳喂養(yǎng),導致生活質量下降,影響產婦體質恢復和新生兒的發(fā)育。上述研究結果表明,按摩關元穴、中極穴能減輕產婦宮縮痛,可促進惡露的排出,在減輕疼痛的同時,產婦感覺舒適,以緩解焦慮、恐懼的情緒,并有保健、強身的作用。此操作簡單易行,患者可自行操作,經濟實惠,無副作用,產婦及家屬易于接受。故此方法的作用和安全性是肯定的,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鄭修霞主編.婦產科護理學[M].第四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1.66.
[2]張玉珍主編.中醫(yī)婦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2(2013.4 重印)275.
[3]周芳,陳翠,謝娜,等.慢性疼痛與妊娠期婦女焦慮、抑郁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疼痛醫(yī)學雜志,2014,20(11):840.
[4]陳佩儀主編.中醫(yī)護理學基礎[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2012.162.
[5]李小寒,尚少梅主編.基礎護理學[M].第四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8(2011.11 重印)52.
[6]陳國榮,張曉利,李君艷,等.癌痛規(guī)范化治療與醫(yī)護質量滿意度的調查[J].中國疼痛醫(yī)學雜志,2014,20(12):883.
[7]陳佩儀主編.中醫(yī)護理學基礎[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2012.162.
[8]劉虹主編.中醫(yī)護理學基礎[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2005.11(2011.8 重印)124.
[9]張玉珍主編.中醫(yī)婦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2(2013.4 重印)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