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長銀,石蓓,劉志江,許官學,劉西平,趙然尊,劉漢林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單純下腔靜脈異位一例
沈長銀,石蓓,劉志江,許官學,劉西平,趙然尊,劉漢林
患者,男性,52 歲。因“突發(fā)胸痛17 h”入院。既往有20年吸煙史(約20支/d)。體格檢查:體溫 36℃,脈搏 68次/min,呼吸20次/min,血壓 93/57 mmHg(1 mmHg=0.133 kPa)。肺部無啰音,心臟臨界大,無雜音。心電圖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圖1);心肌酶: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346 U/L,肌鈣蛋白T 1 960 ng/ml。臨床診斷: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Killip心功能Ⅰ級?;颊呷朐簳r仍然有明顯胸痛,故經(jīng)右橈動脈行急診冠狀動脈造影,造影顯示左冠狀動脈無明顯狹窄,右冠狀動脈中段閉塞,因患者為右冠狀動脈急性閉塞病變且造影時心率慢,我們基于常規(guī)安全做法,決定在臨時起搏器保護下急診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開通右冠狀動脈,穿刺右股靜脈成功后,透視下送入臨時起搏器電極通過下腔靜脈困難,經(jīng)右股靜脈行下腔靜脈造影,見下腔靜脈位于患者脊柱左前方上行,最后右行流入右心房(圖2),沿著下腔靜脈走行順利植入臨時起搏器電極至右心室心尖部,成功開通患者右冠狀動脈,術后患者胸痛消失,恢復良好。超聲心動圖提示心臟各房室大小正常,無下腔靜脈畸形引流,住院13天出院。
圖1 患者心電圖示Ⅱ、aVF導聯(lián)為Qr型,Ⅱ、Ⅲ、aVF 導聯(lián)ST段弓背上抬0.10~0.15 mV
下腔靜脈收集下肢、盆部和腹部的靜脈血回心,由左、右髂總靜脈匯合而成,位于脊柱的右前方,沿腹主動脈的右側上行,經(jīng)肝的腔靜脈溝、穿膈的腔靜脈裂孔,開口于右心房。下腔靜脈異位多伴有異位引流畸形,如引流到左心房或肺動脈。單純下腔靜脈異位臨床上有少數(shù)報道,下腔靜脈變異時下腔靜脈的起點、行徑及與周圍器官的毗鄰關系均發(fā)生改變[1,2],故行急診臨時起搏器植入時應注意有下腔靜脈變異的可能,不能盲目操作,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并發(fā)癥,簡單的辦法是行下腔靜脈造影,看清楚走行后再行臨時起搏器植入較安全,必要時可行超聲心動圖檢查了解有無合并異位引流畸形。本病例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心率慢,需在臨時起搏器保護下緊急開通梗死相關血管,術中發(fā)現(xiàn)下腔靜脈異位,行下腔靜脈造影后成功植入臨時起搏器保護并快速開通梗死相關血管,予以報道,以引起急診PCI醫(yī)生注意。
圖2 下腔靜脈造影見下腔靜脈位于患者脊柱左前方上行,最后右行流入右心房
[1] 關秀平, 曹永政, 彭格紅. 超聲心動圖診斷完全性腔靜脈異位引流入左心房1例.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 2012, 28: 2032.
[2] 孫萬峰, 張國培, 陳立娟, 等. 室間隔缺損伴下腔靜脈異位引流介入封堵治療一例.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6, 34: 945.
2015-06-25)
(編輯:許 菁)
563003 貴州省遵義市,遵義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 心內(nèi)科
沈長銀 主治醫(yī)師 碩士 主要從事心血管病介入治療 Email:shenchangyin@126.com 通訊作者:石蓓 Email:shibei2147@163.com
R54
A
1000-3614(2015)09-09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