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芼 吉敏
[摘要]目的 探討產程中實施自我護理模式對初產婦分娩的影響。 方法 選取2014年6~12月在我院產科住院分娩的初產婦300例,隨機分為自我護理組和對照組,其中自我護理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采用orem自護理論模式,要求產婦在產程中主動參與實現(xiàn)自我護理,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產程觀察護理。 結果 自我護理組分娩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自然分娩率、分娩方式及產后出血、新生兒窒息、產后尿潴留的發(fā)生與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對疼痛的耐受明顯提高(P<0.05)。家屬及產婦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產程中實施自我護理模式可以加速產程進展,減輕產婦分娩痛苦,促進自然分娩,有效減少并發(fā)癥,保證母嬰安全,有利于提高產科質量,值得推廣。
[關鍵詞] 自我護理;產程;分娩
[中圖分類號] R473.7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5)19-147-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self-nursing mode on primiparas labor process. Methods Three hundred primiparas hospitalized for labor between June and December in 2014 were selected in this study.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self-nursing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dditional orem self-nursing mode was provided to the self-nursing group and primiparas in this group were required to initiatively participate and realize self-nursing, while only normal nursing mode was provided to the control group. Results In the self-nursing group, the duration of labor was shorter (P<0.05). Vaginal delivery rate, delivery mode, and the occurrence of postpartum haemorrhage, neonatal asphyxia and postpartum urine retention and restraint of pain were all obviously significantly different(P<0.05). At the same time, the satisfaction of dependents and puerperas was at a higher level and the difference h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Self-nursing in the labor process can shorten the duration of labor, relieve labor pain, foster vaginal delivery, effectively reduce complications and guarantee the safety of both the mother and the baby. Self-nursing help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obstetrics and is worthy of a wide promotion.
[Key words] Self-nursing; Labor process; Delivery
分娩是一個正常的自然的生理過程,但這種觀念并未得到全社會廣泛認同,無論是醫(yī)務人員還是家屬都把產婦當成病患進行照顧,導致產婦在產程中過分依賴醫(yī)護人員及家人,極大地削弱了產婦自我護理的能力,不利于產程順利進行。本研究運用orem自理模式在產程中鼓勵指導產婦主動積極參與自我護理,充分發(fā)揮產婦的主觀能動性,取得滿意結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6~12月在我院分娩的初產婦300例,所有孕婦入院前檢查均為單胎頭位,孕37~41周,兩組產婦臨產后評估均無剖宮產指征,定期門診產前檢查并經孕婦學校培訓,在年齡、溝通能力、孕期檢查各項指標等方面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按常規(guī)產時服務模式,觀察產程及護理,自我護理組根據(jù)產婦的需要和自理能力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分別給予完全補償系統(tǒng)、部分補償系統(tǒng)、支持教育系統(tǒng)等三個護理系統(tǒng)。
1.2.1 第一產程 潛伏期即啟動支持教育系統(tǒng),潛伏期是指從臨產出現(xiàn)規(guī)律宮縮開始至宮口擴張3cm,講解正常情況下第一產程的時間,腹痛原因,增加產婦安全感,消除負性心理情緒。向產婦講解自我護理的目的、意義、自我護理過程方法及其對分娩的積極影響[1],介紹分娩的基本過程,緩解產婦對分娩的恐懼和緊張,出現(xiàn)的不適及應對技巧,鼓勵采用非藥物鎮(zhèn)痛方法,鼓勵在宮縮間隙少量多次攝入高熱量清淡易消化食物[2],下床活動督促排尿排便,適時陪伴分娩,必要時實施分娩鎮(zhèn)痛,注意休息睡眠,解答疑問,保存體力減少消耗,避免潛伏期延長?;钴S期是指宮口擴張3~10cm[1],進入活躍期后加強與產婦的溝通,提供部分補償性護理,告知產婦采取舒適自由體位,指導產婦宮縮時深吸氣運用拉梅茲減痛分娩法應對陣痛中的不適,或用雙手輕揉下腹部,若腰骶部脹痛,用手拳壓迫腰骶部能減輕不適感。及時告知有關產程進展信息,根據(jù)產程進展及胎方位情況,可選擇特殊體位,適時人工破膜糾正異常產軸徒手旋轉胎頭[3],認真聽取胎心,必要時連續(xù)胎心監(jiān)測,有胎膜早破的應觀察羊水的性狀及顏色,做好各項記錄,嚴密觀察產程進展及胎心變化,避免活躍期停滯,使產婦具備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增強分娩的自信心,指導產婦正確使用腹壓,及時鼓勵支持,調動其主觀能動性,提高其行為能力和自我護理能力。endprint
1.2.2 第二產程 第二產程是整個分娩進程的關鍵時期,指宮口開全10cm至胎兒娩出,宮縮頻而強,宜聯(lián)合使用護理系統(tǒng)護理。告之該產程大約的持續(xù)時間,護理人員主要指導產婦保持正確體位,正確使用腹壓,這是縮短第二產程的關鍵,但有部分產婦宮縮時喊叫不安,不與助產人員合作,不會正確地向下用力,護理人員應關心體貼產婦痛苦給予精神上的安慰、鼓勵,必要的生活護理幫助進食、進水,補充能量,恢復體力,給吸氧胎心連續(xù)監(jiān)護,開放靜脈通道。宮縮時深吸氣后屏氣,使腹部盆底肌肉共同用力,根據(jù)產程進展情況提出建議,包括自然分娩、試產、剖宮產,避免引起分娩并發(fā)癥,提高分娩安全值,間隙時放松肌肉科學地使用力量,積極做好助產操作準備[4]。
1.2.3 第三產程 第三產程采用部分補償性護理,胎兒娩出后告訴產婦胎兒已平安降生,并讓新生兒和產婦進行短時間身體接觸,調動產婦的滿足感和自豪感,囑其不要過分激動,正確娩出胎盤,按摩子宮,積極預防產后出血,指導產后注意事項,有異常情況時及時給予護理干預,使產婦自理能力達到最佳狀態(tài)。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進行比較,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u檢驗進行比較。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護理模式自然分娩產婦分娩時長比較
自我護理組第一產程、第二產程及總產程平均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護理模式對分娩方式、產后出血、新生兒窒息、產后尿潴留的影響
自我護理組分娩方式、產后出血、新生兒窒息、產后尿潴留的發(fā)生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護理模式產婦疼痛程度比較
自我護理組能積極采取各種非藥物緩解疼痛的方法疼痛程度明顯降低,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護理模式產婦滿意度比較
自我護理組產婦及家屬滿意度明顯提高,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自理理論由美國著名護理家orem提出,其理論有3個學說組成:自理學說、自理缺陷學說、護理系統(tǒng)學說[5]。自理理論強調自理是人類的本能,當個體的自理能力小于自理需要時就出現(xiàn)了自理缺陷,護理系統(tǒng)是人在出現(xiàn)自理缺陷時護理活動的體現(xiàn)。它包括支持教育系統(tǒng)、部分補償系統(tǒng)、全補償系統(tǒng)三個方面。orem自理模式的實行能有效提高產婦的自理能力及認知水平,使產婦的自我護理能力達到最佳狀態(tài)。初產婦因缺乏分娩經驗,普遍有緊張、焦慮、恐懼等一系列的心理變化[6],進入產程后,產婦會產生生理及心理上的應激反應,使肌體出現(xiàn)一系列變化,如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肺內氣體交換不足[7],子宮缺氧宮縮乏力[8],宮口擴張緩慢,胎先露下降受阻,產程延長,增加了難產機會和產后出血。這一系列變化通過產婦神經內分泌系統(tǒng)影響妊娠子宮的血流量,造成子宮平滑肌和胎盤血供減少,致胎兒宮內缺血缺氧,出現(xiàn)胎兒窘迫,增加新生兒窒息的發(fā)生率。本研究中產程早期護士通過評估產婦的自理能力和自理缺陷,確定需要采取哪些護理措施以滿足產婦的自理需要,然后根據(jù)產婦目前的實際情況,確定采用何種護理系統(tǒng)。第一產程鼓勵產婦取自由體位,有利于胎頭下降[9],反射性的引起宮縮,促進宮口擴張,加快產程進展。第二產程 ,可使產婦采取仰臥截石位,半坐臥位、側臥位相結合的方法,可以使產婦在短時間內結束分娩。通過支持教育系統(tǒng),進行分娩知識宣教,給產婦講解產痛的生理基礎、進行呼吸訓練、讓家屬陪伴等,情感的支持和生理幫助增加了產婦的自信心和自控力[10],增加了疼痛的閾值和耐受性,緩解了產程中的疼痛。在產程中科學指導分娩,正確及時處理胎頭位置異常,降低難產率,充分發(fā)揮產婦的主觀能動性[11],使他們積極地參與自我護理,促進產程進展[12],減少了產后出血和新生兒窒息,減少并發(fā)癥,促進了自然分娩。自我護理模式的實施,需由專職助產士實施科學產程觀察,分娩指導,要求不斷提高助產士的綜合素質[13],具備豐富的專業(yè)知識和良好的溝通技巧、高度的責任心,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多次護患合作,促進醫(yī)患的感情交流,使護患關系更為融洽,從而提高了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謝幸,茍文麗.婦產科學[M].第8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168-182.
[2] 萬文紅.全程導樂分娩對縮短經陰道分娩產程及減少產后并發(fā)癥的效果觀察[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21):2002-2003.
[3] 趙玉琴,胡艷紅,趙靜玲.適度產程干預與常規(guī)護理對產婦產程及陰道分娩的影響比較[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10):1778-1780.
[4] 黃秋群,李炳,彭政.實施護理干預降低產后尿潴留的臨床觀察[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0,29(7):1045-1046.
[5] 張繼香.Orem自理模式在剖宮產護理中的應用[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1,24(6):727-728.
[6] 于靜.產程中護理的研究進展[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1,17(7):866-868.
[7] 姚紅.舒適護理對初產婦分娩時疼痛及產程的影響[J].國際護理雜志,2014,33(1):129-131.
[8] Ariga M,Uehara T,Tshige K,et al.Follow-up study of female delin-quent adolescents in a detention centre:effectiveness of psychiatric inter-vention as a mental health service[J].Int J Soc Psychiatry,2010,56(1):15-22.
[9] 朱海霞.產程中實施護理干預對分娩結果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21):53-54.
[10] 賈紅光,馬金霞,馬海燕.產程中實施舒適護理對初產婦分娩的影響[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0,16(32):3893-3895.
[11] 周小玲,趙倩.Orem自理模式在產程觀察與護理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10):2307.
[12] 劉勇,張琪,陶新學,等.產科應當Orem自理模式的研究現(xiàn)狀[J].護理研究,2010,24(4):951.
[13] 蔡秋香,李廣紅,俞蘭.產程中實施自我護理模式的效果探討[J].臨床護理雜志,2007,6(1):32-33.
(收稿日期:2015-04-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