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靜,徐 凱,徐 萍,吳 梅,朱蓉蓉,于海濱,吳 杰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yī)院松江分院,上海 201600)
鏈霉蛋白酶用于胃鏡檢查前胃內黏液清洗的效果觀察
楊 靜,徐 凱,徐 萍,吳 梅,朱蓉蓉,于海濱,吳 杰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yī)院松江分院,上海 201600)
目的 對比胃鏡檢查前應用鏈霉蛋白酶聯(lián)合西甲硅油乳劑與單純應用甲硅油對胃內黏液清洗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4年4—6月于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yī)院松江分院行胃鏡檢查的門診及住院患者10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對照組予檢查前15 min口服西甲硅油乳劑(15 mL西甲硅油+15 mL生理鹽水);觀察組予檢查前20 min口服鏈霉蛋白酶(鏈霉蛋白酶2萬U+1 g碳酸氫鈉+80 mL溫水),檢查前15 min口服西甲硅油乳劑(15 mL西甲硅油+15 mL生理鹽水)。胃鏡下觀察并分別對胃竇、胃體及胃底部三處的清晰效果(黏膜可見度)按1~4分進行評分。結果 胃鏡下評分結果顯示,西甲硅油聯(lián)合鏈霉蛋白酶組在胃竇、胃體、胃底各部位評分、總分及可見度改善效果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均<0.05)。結論 在胃鏡檢查時聯(lián)合應用鏈霉蛋白酶與西甲硅油進行術前準備,可對胃內黏液起到良好的清洗效果,明顯優(yōu)于單獨應用西甲硅油。
胃鏡;檢查;術前準備;蛋白分解酶
在臨床工作中,胃鏡檢查時胃壁粘附的氣泡和黏液常導致胃鏡檢查視野被遮擋,影響可見度,對于微小的病變容易因胃壁殘留氣泡和黏液的遮擋而導致遺漏,是胃鏡檢查時漏診的重要原因。國外研究顯示,胃鏡檢查術前給予患者口服祛泡劑和蛋白分解酶類制劑,可有效溶解、去除泡沫和黏液,改善胃鏡檢查時的可見度,大大促進了微小病變特別是早期胃癌的檢出。然而,目前國內常用的祛泡劑作用往往不理想,在檢查時胃腔內常存留有大量的黏液和泡沫附著,影響觀察,容易造成漏診。故尋找一種有效的術前清洗祛泡劑,對于改善胃鏡檢查視野清晰度、提高癌癥微小病變的檢出率有著重要的意義。鏈霉蛋白酶為強力蛋白分解酶,國外研究顯示其對胃內的泡沫和黏液有著高效的溶解清洗作用,可顯著改善胃鏡檢查時的可見度,國內在部分醫(yī)院也已初步嘗試應用于胃鏡檢查的術前準備。近期,鏈霉蛋白酶在我國已獲準上市應用于臨床,為改善胃鏡檢查影像質量提供了一種有效手段。本文旨在通過探討應用鏈霉蛋白酶和西甲硅油進行胃鏡術前準備的護理配合方法,并比較鏈霉蛋白酶聯(lián)合西甲硅油與單獨應用西甲硅油在胃鏡檢查前的胃內黏液清洗效果,以明確其有效性及應用價值。
1.1 對象 選取2014年4—6月就診于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yī)院松江分院行胃鏡檢查的患者100例。納入標準:年齡18~65歲;需行胃鏡檢查的門診、住院患者。排除標準:①幽門梗阻者;②上消化道活動性出血者;③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者;④妊娠和哺乳期婦女;⑤精神病及嚴重神經官能癥者;⑥對本藥或對照藥過敏者;⑦拒絕簽署知情同意書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和50例。對照組中男22例、女28例,平均年齡(41.9±11.3)歲;觀察組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齡(41.4±12.2)歲。兩組患者性別(χ2=0.36,P=0.55)、年齡(F=0.08,P=0.78)比較,組間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
1.2 方法
1.2.1 胃鏡檢查前黏液清洗方法 觀察組術前聯(lián)合應用西甲硅油和鏈霉蛋白酶,檢查前20 min予患者口服鏈霉蛋白酶(鏈霉蛋白酶2萬U+1 g碳酸氫鈉+80 mL溫水),檢查前15 min口服西甲硅油乳劑(15 mL西甲硅油+15 mL生理鹽水);對照組僅檢查前15 min口服西甲硅油乳劑(15 mL西甲硅油+15 mL生理鹽水)。
1.2.2 材料與器械 鏈霉蛋白酶顆粒由北京泰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商品名德佑,規(guī)格20 000 U/袋,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標準YBH01602011,國藥準字H20110030;西甲硅油乳劑,商品名艾普米森,由柏林 化學股份公司(美納里尼集團)生產,每毫升40 U西甲硅油,國藥準字H20020239;內鏡選用PENTAX SPK i主機系統(tǒng)及EG2990i電子內鏡(日本賓得株式會社生產)。
1.2.3 護理配合 ①患者的護理:術前向患者充分說明術前服用黏膜祛泡劑及蛋白分解酶的目的、及其在內鏡檢查中應用的優(yōu)點和必要性,取得患者的理解并簽署知情同意書。②藥物的配置:因鏈霉蛋白酶口服易被胃酸破壞,故配置時加入碳酸氫鈉以中和胃酸,同時注意應使用40~50℃的溫水配置溶液,以使鏈霉蛋白酶發(fā)揮最佳效果。③服藥后患者的指導:為保證胃內各個部位能得到全面的清洗,由專人指導患者平臥并協(xié)助其定時翻身變換體位,以利清洗液到達胃內各個部位從而起到全面的清洗的作用。④結果的紀錄:檢查后由專人根據(jù)內鏡影像按照評分標準對患者的清洗效果進行評分并記錄以備進行結果分析。⑤安全性評估:胃鏡檢查術后詢問、觀察患者有無不適、藥物過敏癥狀等不良反應,并在術后第2天再次電話隨訪患者。
1.3 效果評估
1.3.1 觀察指標 患者服用清洗藥物后,行胃鏡檢查時評估胃竇、胃體及胃底部3個部位的黏膜清潔程度,即是否有黏液及泡沫附著、附著物的多少、是否影像觀察及清洗難易程度,按預先設定的評分標準進行評分,并計算總評分。
1.3.2 評分標準 參考Kuo等[1]及國內相關文獻報道[2],將黏膜清潔程度分為1~4分:沒有粘附性黏液和泡沫,視野清晰為4分;有少量的黏液及泡沫,但視野不模糊,一般不必用水沖洗亦呈清晰的視野為3分;大量的粘附性黏液和泡沫,視野模糊,需要少于30 mL水沖洗后觀察為2分;很厚的粘附性黏液和大量泡沫,視野模糊,需要大于30 mL水沖洗后方能觀察為1分。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均以均數(shù)±標準差或平均秩次表示,根據(jù)數(shù)據(jù)是否呈正態(tài)分布分別進行t檢驗和Wileoxon秩和檢驗。
2.1 兩組患者胃黏膜整體清潔度評分比較 見表1。
2.2 兩組患者不同部位胃黏膜清潔度評分比較 見表2。
2.3 不良反應 兩組患者均嚴格按照護理指導服用藥物,在研究中均未發(fā)生于藥物相關的不良反應和并發(fā)癥發(fā)生。
表1 兩組患者胃黏膜整體清潔度評分比較
表2 兩組患者不同部位胃黏膜清潔度評分比較(分,珋±s)
表2 兩組患者不同部位胃黏膜清潔度評分比較(分,珋±s)
組別n 胃竇胃體胃底觀察組50-3.88±0.33-3.74±0.44-3.76±0.43對照組50-3.35±0.75-3.10±0.68-3.14±0.54 t值40.73-47.28 48.27 P值0.001 0.000 0.000
3.1 胃鏡檢查前行祛泡清洗的意義 在臨床工作中,胃黏膜表面粘附的氣泡和黏液常導致胃鏡檢查視野被遮擋,影響可見度,而一些微小的病灶特別是早期胃癌因病變隱蔽,容易因胃壁殘留氣泡和黏液的遮擋而導致遺漏,是胃鏡檢查時早期胃癌漏診的重要原因,瑞金醫(yī)院的一項研究顯示,在1-433例胃鏡復查患者中發(fā)現(xiàn)漏診和可疑漏診病例達22例[3]。同時,胃鏡檢查時大量的黏液及泡沫的附著造成檢查過程中的困擾,經常需要反復沖洗抽吸,加重了醫(yī)護人員的工作負擔,并造成了檢查時間不必要的延長,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故術前應用高效的黏液清洗藥物對胃壁進行充分的清洗以祛除黏液和泡沫,保持良好的視野可見度對于確保各種胃鏡檢查的準確性是非常重要的[4]。然而,國內常用的術前用藥利多卡因膠漿的祛泡作用往往不理想,在檢查時胃腔內常存留有大量的黏液和泡沫附著,影響觀察,容易造成漏診。部分醫(yī)院在內鏡檢查前嘗試應用甲基硅油制劑,可降低消化道黏液內氣泡的表面張力,并使之分解破裂,從而能使胃腸道內泡沫中貯留的氣體得以排出,具有良好的消除氣泡的作用,可有效祛除黏膜表面泡沫,改善胃鏡檢查時的黏膜可見度[5]。然而,在臨床中常遇到胃內黏液稠厚、附著牢固、不易清洗等情況,即使應用甲基硅油仍無法達到良好的清洗效果,從而影響胃鏡檢查效果[6]。故而臨床上尋找一種有效的術前清洗祛泡劑對于改善胃鏡檢查視野清晰度,提高我國早癌的檢出率有著重要的意義。
3.2 鏈霉蛋白酶的應用現(xiàn)狀 鏈霉蛋白酶為強力蛋白分解酶,具有強大的蛋白分解作用,可切斷胃黏液的主要成分粘蛋白的肽鍵,有效的溶解胃內黏液,使其更易被清洗祛除,從而提高了祛泡劑的清洗效率,國外已常規(guī)應用于胃鏡檢查的清洗。國外研究顯示,胃鏡檢查術前給予患者口服祛泡劑和蛋白分解酶類制劑,可有效的溶解去除泡沫和黏液,改善胃鏡檢查時的可見度,大大促進了早癌的檢出,降低了漏診[7-8]。在日本,鏈酶蛋白酶已作為胃鏡檢查術前準備的常規(guī)用藥進入日本胃鏡檢查指南。目前,鏈酶蛋白酶在國內已經上市,并在部分醫(yī)院初步嘗試應用于胃鏡檢查的術前準備。
3.3 鏈霉蛋白酶聯(lián)合西甲硅油的應用效果 通過對100例患者隨機分組的對比分析,結果顯示,在胃鏡檢查前應用西甲硅油乳劑聯(lián)合鏈霉蛋白酶的患者胃內黏液清洗效果明顯優(yōu)于單純應用西甲硅油的患者。觀察組患者胃竇、胃體及胃底不同部位的評分及總評分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均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均<0.001)?;颊咔逑春髢如R下胃黏膜可見度改善,觀察組患者全部達到滿意的效果,無需再用水清洗,顯著高于對照組(P=0.000)。上述結果提示,術前應用強力蛋白分解作用的鏈霉蛋白酶可對胃內黏液中蛋白質進行充分分解,使胃內原本稠厚的黏液變得稀薄并容易清洗,使西甲硅油的祛泡清洗效果得到了明顯的改善,獲得了更佳的清洗效果,可有效改善內鏡下黏膜的可見度,改善胃鏡檢查的效果,效果明顯優(yōu)于單純應用西甲硅油,減小了微小病變因黏液的遮擋而易漏診的風險。同時,良好的清洗效果避免了在胃鏡操作中需反復沖洗以清除附著的黏液,從而有助于減少胃鏡操作所需的時間,減輕了患者的痛苦。在研究過程中進行護理配合時,護理人員對藥物的正確配置、適當?shù)姆幏椒?、服藥后對患者的指導均有助于發(fā)揮最佳清洗效果。因鏈霉蛋白酶易被胃酸分解破壞,研究表明鏈霉蛋白酶裂解黏液的最合適pH為6~8,故在溶液配置時加入碳酸氫鈉用于中和胃酸以防止胃酸的破壞從而發(fā)揮最大效能[9]。同時作為一種蛋白分解酶,溫度過低將影響其活性,故以40~50℃溫水作為溶液有利于其發(fā)揮最大的活性,上述措施保證了藥物最佳的黏液分解作用。在給藥時采用先給予鏈霉蛋白酶,間隔約5 min待黏液后充分分解,再給予西甲硅油,更易發(fā)揮其對黏液的清洗祛泡作用,避免了因黏液過于稠厚而難以清洗的情況。服藥后護理人員還應指導患者定時翻身變換體位,從而使清洗液可充分到達胃的各個部位,起到全面的清洗作用。因此,為使祛黏液劑和祛泡劑達到最佳效果,藥物配置和服藥的護理指導配合至關重要。
鏈霉蛋白酶聯(lián)合西甲硅油乳劑可取得較單純應用西甲硅油更佳的黏膜清洗效果,有望為胃鏡檢查術前準備提供一種安全有效的胃內黏液清洗方法,從而改善胃鏡檢查質量,有助于促進微小病變的檢出,減少漏診。
[1]Kuo CH,Sheu BS,Kao AW,et al.A defoaming agent should be used with pronase premedication to improve visibility in upper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J].Endoscopy,2002,34(7):531-534.
[2]王東,方軍,歷有名,等.鏈霉蛋白酶提高胃鏡檢查圖像可見度的前瞻性、多中心、雙盲、隨機對照臨床研究[J].中華消化內鏡雜志,2013,30(11):604 607.
[3]吳云林,吳巍,許斌,等.胃鏡胃癌檢漏的臨床研究[J].內科理論與實踐,2010,5(3):238-239.
[4]Lee GJ,Park SJ,Kim SJ,et al.Effectiveness of Premedication with Pronase for Visualization of the Mucosa during Endoscopy:A 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J].Clin Endosc,2012,45(2):161-164.
[5]吳云林,陳麗娜,王春蘭,等.西甲硅油在內鏡胃體胃底觀察中的價值[J].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2006,15(3):300-302.
[6]Banerjee B,Parker J,Waits W,et al.Effectiveness of preprocedure simethicone drink in improving visibility during esophagog astroduodenoscopy:a double blind,randomized study[J].J Clin Gastroenterol,1992,15(3):264-265.
[7]Fujii T,Iishi H,Tatsuta M,et al.Effectiveness of premedication with pronase for improving visibility during gastroendoscopy: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Gastrointest Endosc,1998,47(5):382-387.
[8]Lazzaroni M,Bianchi Porro G.Premedication,preparation,and surveillance[J].Endoscopy,1999,31(1):2-8.
[9]Chang CC,Chen SH,Lin CP,et al.Premedication with pronase or Nacetylcysteine improves visibility during gastroendoscopy:an endoscopist blinded,prospective,randomized study[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7,13(3):444-447.
R473.5
A
1009 8399(2015)05 0043 03
2014 03 08
楊 靜(1966 ),女,主管護師,大專,主要從事臨床護理。
徐 萍(1965 ),女,主任醫(yī)師,博士,主要從事消化內科醫(yī)療工作。
上海市科委醫(yī)學引導類科技項目(編號:114119b0100);上海市松江區(qū)科學技術公關項目(編號:QK1221);上海市松江區(qū)科學技術攻關項目(編號:QK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