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霞
摘要:新課標要求英語閱讀教學注重閱讀技能,然而初中英語教學因受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影響,仍存在許多與新課程標準要求不適應的地方。本文就農(nóng)村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低效的原因及對策展開論述。
關(guān)鍵詞:英語閱讀教學 低效成因分析 改進對策研究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3.065
新課標要求英語閱讀教學注重閱讀技能的培養(yǎng),要求學生學會獲取文章提供的信息,領(lǐng)悟文章的內(nèi)涵,掌握良好的閱讀方法和技能,學會學習,成為有獨立閱讀能力的人。中考閱讀理解的要求與難度隨著閱讀量的增大和閱讀速度的提高而不斷提高,并具備了一些新的特點:更實用、信息量加大、題型增多。
一、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低效的原因分析
(一)注重語言知識的傳授,忽視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
教師只是根據(jù)教材將所要講解的語法、詞匯一一呈列在學生面前,將完整而有意義的文章分解成若干個零散的知識點傳授給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始終處于被動狀態(tài),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受到了嚴重的約束和壓制,從而對閱讀課的教學產(chǎn)生厭倦情緒,導致閱讀能力較低。
(二)注重語法翻譯,缺乏對閱讀技能的指導與訓練
在實際教育教學中,好多教師為了讓學生全面透徹地理解文章內(nèi)容,在閱讀課上采取逐字逐句翻譯,而忽視了學生對文章整體的理解。因此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存在逐字逐句理解短文的陋習,導致閱讀速度慢或碰到新單詞就不會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對文章的思想內(nèi)涵不能更好地把握。
(三)教學目標單一,忽略德育滲透與文化背景
在閱讀教學中,許多教師把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作為課堂教學的唯一目的,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師的課堂教學創(chuàng)造和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不能根據(jù)短文的背景資料、特定的文化氛圍理解課文,這導致理解效率偏低。學生沒能在具體的情景中掌握知識,決定了他們不能運用已學知識到具體的實踐中去,最終導致學生英語語言交際能力水平低。
(四)教學僅局限于教材,不能得益于有效拓展
閱讀材料單一,基本局限于教科書和配套練習冊中的文章,學生可選擇的、感興趣的材料少,閱讀量遠不能達到大綱的要求,無法擴大學生的語言輸入量,難以改變單調(diào)和乏味的教學模式。
二、提高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對策
(一)轉(zhuǎn)變教師教育教學理念,充分認識新標理念下閱讀教學的任務
教師要改變教育教學觀念,倡導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對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新問題要勤于思考、善于總結(jié),要不斷加強自身業(yè)務素質(zhì)的學習和能力的培養(yǎng),要充分研究教材教法,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觀念,把單純的語言學習變?yōu)檫\用語言的能力,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
(二)改革課堂教學模式,開展任務型教學與小組合作學習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要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教師在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人格,相信學生的能力,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把學習的主動權(quán)讓給學生,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為此,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應盡量采用“任務型”的教學途徑,指導學生帶著明確的任務目標主動、自主地進行學習。在教師精心設計任務的同時,注重小組合作學習,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和自我創(chuàng)新意識。
(三)有效指導學生的閱讀技能
陶行知先生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句話,“我認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學生只有掌握了科學有效的方法,接受新知識才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更好地做到知識的遷移,并使學生終身受益”??梢姡匠=處煂W生閱讀技能方面的點撥和指導是十分重要的,學生只有在掌握了各種閱讀技能之后,他才能成為一個具有獨立閱讀能力的個體。
(四)合理制定教學目標,深入挖掘教材的思想性
《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試用修訂版)》提出的教學目標是:學生通過中學階段的學習可以以口語或者書面的形式獲得理解英語方面的信息,并能通過口語或者書寫表達自己的想法或者描述事件等。通過中學階段的英語教學能夠讓學生對英語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英語教學,在課外活動中能夠主動地鍛煉、提高自己的英語能力。學生能夠通過學習對英語產(chǎn)生興趣并能夠結(jié)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方法,在學習中能夠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精神。同時,在教學生學習英語基本知識的過程中還要讓學生體會和接受中英之間的文化差異,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適應和理解。對于英語閱讀方面,初中階段應達到以下幾個目標:
1.學生能夠通過課前預習初步理解文章的大概意思,通過對閱讀技巧的掌握能夠獨立理解生詞不超過3%的閱讀材料。
2.學生閱讀時應有一個每分鐘不少于50-70個詞的閱讀速度,同時在這樣的閱讀速度下能有相應的理解能力。
3.對于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文體形式例如書信、說明、通知等較為特殊的材料應該有更為熟悉的理解和推敲能力。
4.學生應該具有一定的閱讀興趣,在課堂外能夠積極主動地通過閱讀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應較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這些教學目標,用教學大綱作為自己的教學指導思想。
(五)整合拓展教材內(nèi)容,擴大學生知識面
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教育的宗旨不在于把盡可能多的東西教給學生,取得盡可能大的效果,而首先在于教給學生怎樣學習,怎樣發(fā)展自己,以及離校后繼續(xù)發(fā)展。”這就要求我們的英語教學也不能只停留在書上寫什么教師就教什么的“照本宣科”階段,而是要在吃透教材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合理整合教材內(nèi)容并有效拓展,使教學過程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教學內(nèi)容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以此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擴大他們的知識面,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chǔ)。
(六)要增加課外讀物量
《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試用修訂版)》指出,在義務教育階段,“除教材外,課外閱讀量應不低于10萬字”??梢妰H僅依靠課本那是遠遠不夠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要求學生適量閱讀一些與當前所學內(nèi)容難度相當?shù)幕蛳嚓P(guān)的課外資料,作為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和拓展,一方面擴充學生的知識面,同時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使課堂所授的閱讀技能得到應用與鞏固。
總之,對于英語閱讀教學來說教師既要依靠教學大綱制定詳細的閱讀教學計劃,又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適合學生實際水平的教學計劃。英語閱讀教學不僅要注重提高學生對文章的賞析和理解能力還要注重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在課外積極主動地開展閱讀活動。同時,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歷史、文化、語言特點等內(nèi)容的了解和掌握,以便于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逐步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為學生的后續(xù)學習打好基礎(chǔ)。
參考文獻:
[1]教育部.2000.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試用修訂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2]朱惠芳.2003.研讀《英語課程標準》調(diào)整閱讀策略[J].中小學外語教學.
[3]顧小京.2005.提高學生在閱讀中的推理和歸納能力[J].中小學外語教學.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