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 云 來
一
倩倩一個人坐在操場邊上等著老師來。
大黑狗在她腳邊懶懶地搖晃尾巴。
天真藍,藍得摻不進一點兒別的顏色,只有最遠處的山頭上飄著一小朵白亮亮的云,像只迷路的羊羔。倩倩最喜歡看云。云上像有另外一個世界,大地上有的、沒有的,都能在那個世界里找到。
山里的云最多變。安靜的時候像一群仙女,旁若無人地舞動紗裙,舞著舞著,便一步一步沿著山坳走下來了。云來時,遠遠近近灰蒙蒙一片,看不見對面山頭。細小的水點子直往人衣服里鉆,不一會兒又凝成雨珠噼里啪啦掉下來。黑壓壓的云像狂暴的獸群在天上廝殺,云里裹著電閃雷鳴。爺爺說,那是雷神在拍打自己的肚皮呢。
爺爺一大早就下山接老師去了,留下倩倩一個人在操場邊上等。等了又等,天上的云變了又變,老師還不見來。大黑狗醒了,抬起頭嗚嗚哼了一陣兒,又把肚皮翻向另一邊繼續(xù)睡。云漸漸在天邊聚攏了,變成金紅色、深紅色、紫紅色。四下里越來越暗,操場邊上一盞昏黃的電燈亮起來,引來蚊蟲嗡嗡亂飛。
等了這許久,老師怎么還不來?倩倩著急起來。周圍已經(jīng)黑透了,只有滿天星星熱熱鬧鬧地交頭接耳。又不知等了多久,終于看見山路盡頭有一星若有似無的燈光。她跳起來大喊:“爺爺——爺爺——”大黑狗也跟著汪汪汪地叫起來。
爺爺總算把老師接回來了。借著昏黃的燈光,倩倩看清了老師的模樣。老師很年輕,個子高高的,褲腿一直卷到膝蓋,腿腳上滿是泥水;臉是白白的,扎著一個黑漆漆的馬尾,笑起來牙也是白白的。老師真好看呀,倩倩左看右看也看不夠。
爺爺說:“倩倩,這是王老師?!?/p>
倩倩卻突然害羞起來,躲到爺爺背后不說話。
二
倩倩在白竹村小學上二年級,爺爺是小學校長。學校很小,建在山間一塊巴掌大的平地上,四排兩層樓高的校舍組成個回字形,中間是個水泥地的操場,操場北邊有根旗桿,兩旁種了幾棵松柏樹,南邊是校門。門外還有個略大一些的操場,兩邊豎著籃球架。操場下面就是連綿起伏的梯田和山地。
校門右邊的黑板上寫著幾個大大的粉筆字:“熱烈歡迎王老師蒞臨白竹村小學開展支教活動”,旁邊還畫著五顏六色的花。爺爺說:“這都是學生娃們畫的。”王老師站住看了一陣兒,說:“畫得真好?!边€掏出手機拍了幾張照片。
晚上爺爺招待王老師在學校食堂吃飯。食堂只有一間屋,里面擺了幾條長板凳,一張方桌。平常路遠的學生中午不回家,就在這里吃飯,飯菜都是倩倩媽一個人做。為了招待老師,倩倩媽專門從家里擔了兩大筐菜和肉,走了六里山路來學校,忙活了一晚上,端出一桌子菜:一盆野山筍炒臘肉,一盆加了蘑菇粉條土豆白菜的燉雞湯,一盆米飯,一盆煮玉米,還有一瓶自家釀的白酒。
王老師看著堆得冒尖的飯菜很吃驚,連聲說:“校長,菜太多了,這怎么吃得完?”
爺爺把酒杯端起來說:“王老師,你是貴客。我們這里條件差,你大老遠來是來吃苦的,我們總得讓你吃好?!?/p>
王老師說:“校長您千萬別客氣,我也是來跟你們學習的。”
兩人干了杯,坐下來吃菜。幾杯酒下肚,爺爺黑黝黝的臉膛泛起了紅光。
他說:“王老師,聽說你要來,學生娃們可是高興壞了。上一次有老師來還是三年前,是幾個大學生放暑假來支教。他們回去以后,學生娃們一直念叨,想得不行啊?!?/p>
王老師問:“后來沒再來嗎?”
爺爺說:“我們這地方交通不方便,來一趟不容易。倒是聽說還有跟學生娃們寫信的,一封信在路上也得走個把月?!?/p>
倩倩在一旁忍不住問:“老師,你從哪兒來?”
王老師說:“我從北京來?!?/p>
倩倩知道北京,是個大城市,聽說有好多高樓,好多小汽車。倩倩的爸爸就在北京給人修汽車。
倩倩又問:“北京遠嗎?”
“遠!要先坐三個小時飛機到昆明,再從昆明坐四個多小時汽車到大理,再從大理換車,坐三個小時到南澗縣城,從縣城坐一個小時到寶華鎮(zhèn),到了寶華鎮(zhèn),還得再找輛車,開到公路旁邊下車,換雙拖鞋,爬兩個小時山路上山,然后就到啦?!?/p>
倩倩聽老師說這一長串下來,像唱歌一樣怪有趣的,她忍不住咯咯地笑起來。
爺爺又把酒杯斟滿笑道:“都說現(xiàn)在科技發(fā)達了,可車轱轆到不了的地方,還得靠人腿不是?你們城里人坐小汽車坐慣了,難得有這機會,就當是鍛煉鍛煉腿腳吧。”
王老師也跟著笑了。
三
白竹村小學沒有自來水,平時吃的用的是蓄水池蓄的雨水,要用熱水得靠廚房爐子燒。晚上倩倩去給老師送熱水。老師住在二樓一間小會議室里,僅有的幾張皮沙發(fā)拼成一張床,上面鋪著倩倩媽從家里背來的干凈被褥,還掛了一頂新蚊帳 ——山里蚊蟲多,上一回來的幾個學生沒有蚊帳,被咬得渾身上下盡是紅包。
倩倩進屋的時候,看見王老師正坐在床邊上,對著手中的手機說話。手機里發(fā)出一道白光,照在泥灰斑駁的墻壁上,映出一排一排的字兒。王老師說一句話,墻上的字兒也多出一句來,好像有一只看不見的手在聽寫似的。
王老師看見倩倩,笑瞇瞇地招手讓她過來,“我在記錄晚上跟你爺爺說的話呢,回去要整理成文章給大家看,讓更多人了解你們學校的情況?!?/p>
倩倩似懂非懂,羞澀地點了點頭。
王老師問:“倩倩,你要不要說兩句試試,對著這里說就行?!?/p>
倩倩閉緊了嘴巴使勁搖頭。她連手機都很少有機會見,更不要說這么新奇的玩法。
王老師又問:“那我給你拍張照片好不好?拍得漂漂亮亮的,給你爺爺看看。”
倩倩憋紅了臉,終于開口問道:“老師,你的手機能打電話嗎?”
“你想打給誰呀?”
“打給爸爸?!?/p>
“你爸爸在哪里?”
“在北京?!?/p>
王老師搖了搖頭,“這里沒有信號,手機打不通?!?/p>
倩倩失望地把頭低下去。王老師忙安慰她說:“要不我多給你拍些照片,等回北京以后寄給你爸爸看,好不好?”
“真的?”
“這還有假?”
倩倩又樂起來,她擺好姿勢,讓王老師噼噼啪啪拍了十來張。拍出來的照片也可以投影到墻上看。倩倩看著墻上的自己,跟真人差不多大,就像照鏡子一樣怪好玩的。她忍不住咯咯直笑。
王老師也笑了。她不禁感慨道:“你們這地方,跟城里一比簡直是兩個世界啊?!?/p>
兩個世界?倩倩聽不懂。
“現(xiàn)如今城里人離了手機簡直沒辦法過日子,連吃個飯都要拍張照片發(fā)到網(wǎng)上,一眨眼的工夫就能被全世界人看見。說句實話,我跑到這兒來沒了網(wǎng)絡,跟誰都聯(lián)系不上,還真是挺不習慣的。”
倩倩還是半懂不懂。她想讓王老師高興,就從口袋里掏出幾個白生生的花苞塞到老師手里?;ò毤氶L長,用紅繩穿成一串,一股甜幽幽的香氣。這都是她來學校時在路邊樹上掐的,倩倩媽給她串了戴在身上,說是戴了不生病。
“真香!倩倩,這是什么花?”
倩倩搖搖頭。她不知道這花的名字,也沒人教過她。
“送給我的?”
倩倩點點頭。
“謝謝倩倩,老師最喜歡花了。”
王老師把花苞掛在脖子上,說:“來,倩倩,跟老師一起拍張照?!?/p>
她們又一起拍了幾張。倩倩開始喜歡上拍照了,拍照真好玩兒。
拍完后王老師說:“倩倩,明天我會給你們一個驚喜,比拍照片更大的驚喜?!?/p>
因為這句話,倩倩興奮得一晚上睡不踏實。窗外夜風一陣一陣吹過山林,松濤起伏澎湃,滿天星星都好像在嘰嘰喳喳地說話。
明天,明天快點來吧!
四
第二天清晨下著小雨,倩倩傘也不打,背上書包就往學校跑。山路兩邊的花兒草兒都在蒙蒙雨絲中點著頭。她抬頭往天上看,天上的云層層疊疊,在晨光里一點一點變亮,像一幅畫卷等待人去涂抹。她禁不住又加快了腳步。
白竹村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山前山后加起來約有八百戶人家,三千多口人,主要以白、彝兩族為主。全村念小學的孩子有兩百多人,六個年級六個班,每班三四十人不等。教書的老師除了倩倩爺爺之外,還有兩個二十歲出頭的民辦教師。眼下正放暑假,學校原本不開課的,但聽說有老師從北京來,家住得近的學生都跑來了,連幾個小學畢了業(yè)在縣城念中學的學生也來了,加起來有七八十人。這么些學生,校長怕王老師一個人教不過來,想找另外兩個年輕老師來幫忙,王老師卻說她一個人能行。
早上先是升旗儀式。七點半,雨恰好停了,孩子們在操場上排好隊。校長扛來一臺不知多少年頭的老錄音機放國歌。刺刺拉拉的樂聲中,兩個孩子拽動繩子,把鮮艷的五星紅旗拉到高空中。國旗在濕漉漉的旗桿上纏繞了一陣,終于迎風招展開來。
升完國旗,校長請王老師上臺講話。王老師穿一件白襯衣,像云一樣輕飄飄地走上來。孩子們安靜極了,一個個瞪大了眼睛,巴不得連呼吸也一起憋住。
王老師說:“同學們,早上好,很高興見到你們。在接下來的兩個星期里,我將會是你們的老師?!?/p>
“同學們,昨天你們的校長告訴我,三年前,有一支來自北京的支教隊伍來過這里給大家上課。我聽說他們從南澗縣教育局里借了投影儀、屏幕和各種教學設備,一步一步扛上山來,給大家放圖片、放電影。他們還給大家拍了很多照片,回去以后洗印出來,寄給大家看。這些大家還記得嗎?”
沉默了片刻,有年紀大點的學生三三兩兩地拖長聲音回答:“記得——”
王老師又說:“同學們,過去我們上課,是在教室里,一個老師對著三四十個學生,老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下面聽,老師在黑板上寫,學生在本子上抄。后來,有了計算機和多媒體,學生們不僅聽老師講課,還能看圖片,看電影,在電腦上做作業(yè)題,甚至有些學生坐在家里,就能聽到十萬八千里之外另一間教室里老師講的課。將來呢?將來的課堂會變成什么樣?沒有人知道,但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接下來,我想介紹另一位特別的老師給大家,讓她帶你們感受一下未來的課堂?!?/p>
孩子們聽見這話,一個一個伸長了脖子。天上的云恰在此時裂開一道縫,把一縷陽光灑落到小小的操場中央,四下里安靜極了。
只見王老師伸出左手,卷起襯衣袖子,露出手腕上一個白亮亮的鐲子。她把手腕輕輕搖晃了三下,鐲子中間突然亮起一點藍幽幽的光,像一盞小燈,又像一顆藍寶石。伴隨著嗡嗡的聲響,一縷潔白的水霧從藍光中央裊裊升起,凝成一團云的模樣,慢慢向著空中膨脹開來。
孩子們呼啦啦踮起腳來,趴在前排同學的肩膀上拼命往前擠。
云團越來越大,轉眼間便把王老師的身影裹在里面。那云的輪廓很清晰,好像一朵雨后鉆出地表的白蘑菇,又像蓬松的棉花,每一縷發(fā)亮的云絮都在陽光下看得清清楚楚。然而當云團繼續(xù)向著學生們涌來時,他們就知道這的確是云了,是像空氣一樣沒有形狀的。好些孩子伸出手,想試著抓一把云,卻只感覺到細小的水珠粘在臉上身上,涼絲絲、濕漉漉的,還有一點癢。
云團繼續(xù)變大,終于把所有學生都包裹在里面了,云里霧里什么都看不清。這場面倒并不陌生,山里面雨水多,一年到頭總有好多日子是在云里面走。孩子們?nèi)滩蛔∥ζ饋?,蹦著跳著,你推我一把,我拍你一下,覺得很快活。
他們看不見王老師,卻聽見她的聲音從云中傳來:“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
一個孩子高叫道:“是云!”
“對的,是云。同學們,現(xiàn)在我們大家都在一朵云里了。但這朵云跟你們平??吹降脑撇惶粯?。它是一朵有智能的云,像我們大家一樣能說話、能思考,還有自己的名字。”
緊接著,孩子們聽見了另一個聲音,一個跟他們差不多年紀的小女孩的聲音,甜沙沙、脆生生的,像熟透的梨子:
“大家好,我是小云?!?/p>
孩子們哇地炸開了鍋,四處張望卻什么都瞅不見。緊接著他們又聽見了王老師的聲音,像那小女孩的聲音一樣,清清楚楚地響在每個孩子的耳朵里:
“同學們,剛才就是小云在跟大家打招呼。你們看不見她,但其實她就在你們身邊。她可以同時跟你們每一個人說話,回答你們的各種問題。就在剛才,小云已經(jīng)認識了你們每一個人,你們的臉上、手上、眼睛和耳朵里,都有了薄薄的一層云。這云是用很特殊的材料做成的,既像水汽一樣隨意流淌,又能傳遞各種各樣的信息,甚至還能變化成不同的形狀和顏色?,F(xiàn)在,不管你們走到學校里的哪一個角落,都能隨時隨地跟小云說話,就像打電話一樣方便?!?/p>
隨著王老師話音的落下,周圍的云霧漸漸變淡了,孩子們又能看清楚彼此了。他們看見王老師站在那兒,一團云飄浮在她的雙手之間,又白又亮,像一只大大的雪球。那真的是云啊,跟他們每天在山間看到的云一模一樣。可他們誰也沒有像這樣把云捧在手里過,也許只能在夢里才有吧。
王老師說:“同學們,你們誰來問小云一個問題?”
孩子們都不說話,只有倩倩怯生生地舉起手。王老師沖她點點頭,倩倩小聲問:“小云,你從哪兒來?”
她立即聽到了小云的回答,其他孩子也同時聽到了。
“我從北京跟著王老師一起來?!?/p>
倩倩又問:“你多大了?”
孩子們都哄笑起來。小云回答:“我從出生到現(xiàn)在有一年零三個月啦。”
另一個孩子問:“你有爸爸媽媽嗎?”
“我有很多很多爸爸媽媽,還有很多朋友,他們都很喜歡我,我也喜歡他們。你愿意做我的朋友嗎?”
不知道誰擠著嗓子高喊了一聲:“愿意!”大家又笑起來。
王老師說:“同學們,小云雖然年紀小,但她很聰明,可以學會做各種各樣的事,幫助我們實現(xiàn)許多夢想。過去一百多年來,人們發(fā)明了電視、電腦、智能手機,這些技術都以飛快的速度改變著我們的生活,現(xiàn)在我們又有了小云。最近一兩年,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里,小云已經(jīng)逐漸變成人們生活的一部分,人們依靠她來通信、辦公、娛樂、社交、記錄生活。在這些城市里,云是連成片的,整座城市都在同一朵云里。在城市之間,還有云的通道,可以把全世界各地的人們連在一起。然而在這些大城市之外,還有絕大多數(shù)沒有被云覆蓋的地方,很多地方甚至連電話和電視信號都接收不到。”
她停下來環(huán)視四周,目光落在操場一角的電視天線上。因為山高,這里的電視信號質量很差,學校里雖然有一臺電視,可是平常很少有人看。
她繼續(xù)說下去:“現(xiàn)在,全世界有很多公司和科研團隊都在努力開發(fā)對于智能云的應用。很多人都相信,智能云能夠做到的事情其實遠遠超出我們現(xiàn)在的想象。就好像電腦和手機剛剛發(fā)明的時候,僅僅是用來計算數(shù)學題和打電話,但很快這些技術就從方方面面改變了現(xiàn)代人的生活。今年6月的時候,有一位中國學者剛剛在一次國際大會上發(fā)表了一個演講,她認為,小云最大的潛能是幫助人們學習,尤其是幫助像你們這樣的孩子學習。這個演講的內(nèi)容很快就傳播到了世界各地。所以,從這個夏天開始,有很多像我一樣的志愿者,帶著小云,翻山越嶺,走了很遠很遠的路,去那些鄉(xiāng)村小學校里,去給孩子們上課。”
王老師說到這里再次停下來,注視著操場上的一張張小臉,臉上有那么多的疑惑、專注、天真、欣喜、好奇,還有希望。這場面突然讓她有點想哭。風吹來,吹得她的襯衫衣領上下翻飛,她手中的云團也不斷改變著形狀,像一個頑皮的精靈。
她接著說道:“同學們,雖然我?guī)淼闹皇呛苄『苄〉囊欢湓疲@朵云里存儲的信息,比所有印在你們課本里的內(nèi)容都要多,比縣城圖書館里的所有書本加起來還要多。在接下來的兩個星期里,我要首先教會你們怎么樣通過小云學習,接下來,你們要學會怎么樣在小云的幫助下自己組織課堂,最后,是小云和你們一起學習。同學們,其實我來這里,不是來給你們上課的,是請你們給小云上課。小云雖然很聰明,但她以前從來沒有當過老師。當你們向她學習的時候,她也會同時向你們學習,去了解怎樣讓課堂變得更有趣、更快樂、更有效率。你們每個人在這里看到、聽到的一切,都會被記錄下來,被帶回去儲存在云數(shù)據(jù)庫里,讓全世界其他地方的云也能夠共享,這樣將來就會有更多的孩子能夠跟著小云一起學習。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未來正掌握在你們手里!”
沒有人說話。對這些孩子們來說,“未來”是個有些遙遠的詞。他們在課本上讀到過,國家的未來、民族的未來、世界的未來,但這些東西看不見又摸不著。盡管如此,他們還是努力想理解老師的話,想要知道那個神秘莫測的“未來”究竟長什么樣子。
半晌,有個孩子舉手問:“王老師,我們學什么呀?”
“學什么?這個問題問得好?!蓖趵蠋熜ζ饋怼!巴瑢W們,你們來學校最想學什么?”
安靜片刻,有個后排孩子喊叫起來:“學唱歌!”
其他孩子也七嘴八舌叫起來:
“畫畫!”
“算術!”
“寫作文!”
“下棋!”
王老師又笑了。她說:“同學們,你們說的都很好。我想在山里面長大的孩子,是最喜歡唱歌的。今天第一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來學唱一首歌好不好?”
孩子們一起高喊:“好——”
王老師又問:“小云,你想跟大家一起唱歌嗎?”
小云也學孩子們拖長聲音:“想——”大家又笑了。
王老師說:“好的,小云,請給我一架鋼琴。”
隨著話音的落下,她手中的云團開始變化了。一縷牛奶般潔白的云絮流淌下來,在半空中凝成薄薄的一片,仿佛落到一塊看不見的玻璃板上似的。
王老師招了招手說:“倩倩,你過來?!?/p>
倩倩的心撲通撲通跳得很快。她來到王老師身邊,看見她面前飄浮著一排黑黑白白的東西。哦,是鋼琴,她認得了,她在電視上見到過的,可以彈奏出好聽的樂曲。
王老師問:“倩倩,你彈過琴嗎?”
倩倩搖搖頭。
“想彈嗎?”
她點點頭。
“你彈一下試試看?!?/p>
倩倩不知道怎么彈。她見過的鋼琴又黑又大又笨重,像一只大動物。眼前這一排琴鍵卻輕飄飄地懸浮在半空中,那么薄,薄得近乎透明,仿佛碰一碰就會碎掉。
王老師輕聲說:“倩倩,像我這樣,把手抬起來。”
倩倩鼓起勇氣,學老師的樣子抬起雙手,輕輕落在黑白相間的琴鍵上。琴鍵很光滑,像夏天溪水里涼沁沁的石子,雖然又輕又薄,觸感卻很真實。
“現(xiàn)在,按一下發(fā)光的地方?!?/p>
右手食指下面的琴鍵亮起來了,像一盞小燈。倩倩按了下去。
咚。
她聽見了一聲輕響。那聲音多好聽呀,像是山間百鳥的鳴叫都融匯在一起,凝成一滴甘露。她突然間激動得想哭。
“很好,倩倩,就這樣彈。”
琴鍵一個一個亮起來,倩倩一個一個按下去。
咚。
咚。
咚咚咚。
咚咚咚咚咚咚。
她彈出連貫的旋律來了。但她并不知道什么是旋律,只是沉浸在優(yōu)美的琴聲中。
王老師也把手放在鍵盤上,輕聲說:“小云,請幫我和倩倩伴奏?!?/p>
一支歡快的樂曲響起來了,像叮叮咚咚的山泉。倩倩繼續(xù)彈啊彈,琴聲與樂聲完美地匯聚在一起,像小溪流蹦蹦跳跳淌過山林。
小云用她甜甜的聲音唱起來:
暖暖的春風迎面吹
桃花朵朵開
枝頭鳥兒成雙對
情人心花兒開
五光十色的歌詞落下來,落到每個孩子的面前,像一串串雨珠從天而降。
啊喲啊喲你比花還美妙
叫我忘不了
啊喲啊喲秋又去春又來
記得我的愛
“大家一起唱!”
孩子們開口唱起來,起初是稀稀落落的,有些跟不上拍子。但他們都是山里長大的孩子,幾乎還沒學會說話就先學會了唱歌。很快他們就全身心地融入到歌聲中了,幾十張小嘴一起開合,幾十個稚嫩的童聲匯聚成整齊嘹亮的歌聲。
我在這兒等著你回來
等著你回來看那桃花開
我在這兒等著你回來
等著你回來把那花兒采
唱著唱著,他們真的聞到了桃花香。在他們腳邊,在他們周圍,冒出了綠油油的樹苗,長成了茂密的桃林,開出了紅的、粉的、白的花。風吹過,花瓣像雨點一樣紛紛揚揚落下,落在倩倩的臉上身上,軟軟的,涼涼的,輕輕的,好像雪花,不一會兒的工夫就不見了。孩子們伸出手來,蹦著跳著去抓那些花瓣,但倩倩卻顧不上,她只想一直這樣熱熱鬧鬧地彈下去,唱下去。
五
倩倩從來沒有覺得學校這樣讓人快活。
每天天一亮,她就背起書包去學校,邊走邊摘路邊剛剛盛開的山野花,摘好大一把帶去學校送給王老師。王老師喜歡花兒,學生們就摘各種鮮花送去她屋里。窗臺上,桌子上,地上,瓶瓶罐罐全都插滿了花兒。眼看就要沒地方擺了,只能堆在一個紙箱子里面。
操場一角的屋檐下有一個鐵架子,上面掛著一個黑漆漆的鐵砣子,那就是孩子們的上課鈴。每天早上,王老師都會用一把小榔頭輕輕敲響鐵鈴?!拌K——鐺——鐺——鐺——鐺——”悠長的聲響縈繞在校園里,孩子們就要準備上課了。
上午是基礎課。王老師把孩子們按照年齡大小分成六個班,分別安排在六間教室里,每間教室里都有一團云。孩子們圍坐成一個圈,聽小云給他們上課:算術、幾何、語文、英語、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有一些課他們從來沒上過,可是卻那么有意思。
他們可以看見各種珍禽異獸從云中躍出來,金絲猴、長頸鹿、大象、老虎、烏龜、海豚……甚至可以親手摸一摸看,卻不用擔心它們會傷人。他們可以進入到一片葉子的表面,去看一看葉綠素的模樣,看一看細胞分裂的樣子,可以追著一個水分子周游一棵大樹的根莖枝葉,再從葉片的氣孔中蒸騰出去,飛到高空中凝成云霧和雨雪。他們可以看到最抽象的公式是如何從最直觀的運動過程中推導出來的,可以在無限光滑的雪白平面上推動一塊磚,可以親手掂一掂一只鐵球和一片羽毛的重量,然后驚奇地看到它們在真空狀態(tài)下竟然同時落地。
他們可以進入每一個歷史時代,跟古今中外的名人交談,可以問他們各種稀奇古怪的問題,把那些白胡子的大人物為難得張口結舌。他們聽李白和杜甫吟誦唐詩,字詞腔調(diào)都和現(xiàn)在人說話很不一樣,可是卻那么好聽。他們還去了幾百年前的倫敦,坐在莎士比亞的劇團里,和一群衣衫襤褸的老百姓一起看了場怪熱鬧的戲。他們?nèi)ケ睒O看極光,去撒哈拉沙漠騎駱駝,去亞馬孫雨林抓蝴蝶,去馬里亞納海溝潛水,甚至可以鉆進一座噴發(fā)的火山里去看一看。
他們來到恐龍生活的時代,看到一顆火紅的流星墜落下來,嚇得孩子們紛紛捂住了眼睛。然而塵埃落定之后,一切重新開始。他們看到哺乳動物的繁榮昌盛,看到猛犸象和劍齒虎,看到人類文明的黎明。他們看到一只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上名叫“露西”的猿猴,一些科學家認為,她是全人類最早的母親。他們也看到一個叫“女媧”的女人,她生活在神話里,披著又長又黑的頭發(fā),用河邊的黃泥捏出了許多小人兒,輕輕吹一口氣,小人兒們就活蹦亂跳地跳下地來,像許多黃色的雨點。
“王老師,她真像你呀!”一個孩子禁不住叫道。大家哄堂大笑,笑得王老師臉都紅了。
下午是各種各樣的興趣小組:跳舞、書法、繪畫、折紙、雕刻、軟陶、組裝模型、鋼琴、二胡、小提琴、黑管、葫蘆絲、圍棋、象棋、軍旗、五子棋,還有各種體育運動……倩倩把每種感興趣的都試了試,但她最喜歡的還是彈鋼琴,一彈就是兩三個小時。她已經(jīng)學會了認五線譜,彈起曲子也越來越像那么回事兒了。
晚上吃過飯,一些學生還舍不得走,老師就在操場中央放電影給大家看。黑漆漆的夜幕下,立起一道薄薄的巨大云幕,足有兩層樓那么高。孩子們搬出食堂的長條凳一排排坐好,安靜地睜大眼睛,看著云幕上閃爍的光影。黑白片,彩色片,默片,有聲片,中國片,外國片,歌舞片,科幻片,功夫片……那些影像是不會從幕后跑出來的,卻仿佛有一股奇怪的吸力,要把人牢牢地吸進去。一些村里大人也跑來了。男人們坐在最后一排,一邊看一邊抽煙,紅紅的煙頭在夜色里明滅。女人們忙完了家里的活兒,背著娃娃,輕手輕腳地溜進校門,遠遠站在角落里。王老師請她們搬凳子坐,她們卻只是羞澀地笑著連連擺手,直看到天色晚了,才如夢方醒一般,拉扯著自家孩子,披星戴月地趕回家去。
他們還看到了那位中國學者在國際大會上的演講。她有些上年紀了,一頭銀發(fā)梳得整整齊齊,聚光燈照上去發(fā)亮,穿一條暗綠色旗袍,腰背像劍一樣筆直。她講的是英語,雖然有字幕翻譯,孩子們還是看得似懂非懂。盡管如此,倩倩還是覺得她神氣極了。她想,要是有一天我也能站到那么漂亮的舞臺上就好啦,有那么多五顏六色的燈光照著,還有那么多人給我鼓掌。
這是一個夢,可是看起來卻那么像真的。
六
兩個星期很快就過去了。
農(nóng)歷六月二十四日是西南少數(shù)民族的火把節(jié),也是王老師在這里的最后一天?;鸢压?jié),古時候又叫“星回節(jié)”。《路南州志》曾記載:“六月二十四日夜,束薪為燎,以腥肉為牲,互相饋贈,謂之星回節(jié),俗稱火把節(jié)?!痹罹┮苍凇对颇现韭浴分袑懙溃骸傲露娜胀ㄏσ愿吒涂`火炬照明。”
火把節(jié),顧名思義是要燒火的。過節(jié)之前,家家戶戶都要準備柴草、竹片和松脂,扎成火把。晚上太陽落山,人們吃過晚飯,聚攏到村中空地,架起一堆篝火,點燃大大小小的火把,圍著火堆載歌載舞。女人和小孩還會把手腕上戴了一年的五色彩繩割斷,扔進火堆里燒掉,意喻祛病辟邪,乞求安康,第二天再換上一根新的。
這是一個響晴的天。倩倩早早到了學校。今天學校不上課,上午全體師生一起上山采蘑菇,下午回學校開游園會,有各種體育和文藝比賽,還要發(fā)獎品。晚上在學校門前的操場上點火把過節(jié),歡送王老師。倩倩和同學們約好,要換上最漂亮的裙子,一起跳孔雀舞給老師看。
還不到八點鐘,大家就在操場上集合好了。王老師帶著小云來到大家中間,她今天穿著一件大紅短袖衫,映襯著一張曬得發(fā)黑的臉,顯得更加精神了。
王老師說:“同學們,我們今天上山,除了去玩兒之外,還有一項重要的任務,那就是繪制一幅學校附近的全景地圖。”
孩子們都安靜下來聽。
“這項任務很簡單。一會兒我們所走的每一條路,路邊的每一處地標,每一戶人家,每一棵樹,每一朵花,小云都會記下來。你們要做的,就是把你們知道的都告訴小云。這是什么樹,叫什么名字,什么時候開花結果,果子能不能吃;那是什么鳥,幾月份筑巢,幾月份孵蛋;這是誰家的井,那是誰家的柴,誰家的田里種了什么作物,是玉米還是烤煙,是滴灌、噴灌還是溝灌;誰家有幾口人、幾間房,養(yǎng)了多少牲畜,通沒通自來水,有沒有裝電話;還有我們路上摘的蘑菇,叫什么名字,什么顏色,什么特征,有沒有毒……這些你們通通可以告訴小云。有了這些信息,小云就能畫出一幅非常精確的地圖。這不僅可以幫助大家留心觀察你們生活的環(huán)境,對村子今后的經(jīng)濟發(fā)展也能發(fā)揮巨大作用?!?/p>
孩子們聽到是這樣的任務,不禁七嘴八舌地吵吵起來。王老師又說:“同學們,小云跟大家聯(lián)絡的距離是有限的,所以小心不要跑得太遠了。等上午活動結束,大家就按照小云的指引,回到學校來集合,好不好?”
“好 ——”孩子們迫不及待地高喊起來。
“那我們出發(fā)!”
“噢——”
孩子們像出了圈的小羊羔,一股腦兒沖出校門,向著山間小路上奔去。倩倩恨不得長出翅膀飛到最前面,但她還是緊緊抓住王老師的手,跟在隊伍后面不緊不慢地走。大黑狗在她身旁竄前竄后,毛茸茸的尾巴快活地搖擺個不停。天瓦藍瓦藍的,金色陽光照著大地一覽無遺,只有她們頭頂上方那小小的一朵云,在山路上投下清晰的、形狀變幻不定的影子。
他們翻過一個山頭又一個山頭。對這些孩子來說,大山就是他們的家,是他們玩耍和探險的樂園。他們把自己耳熟能詳?shù)囊磺兄附o王老師和小云看:山路、田埂、溪流、泡核桃樹、樹下的老牛、水田里的一群鴨子……他們隨手翻揀著藏匿在樹下和草叢里的蘑菇:黃賴頭、雞油菌、干巴菌、見手青、牛肝菌、虎掌菌、青頭菌、北風菌、南瓜菌……雨季,山里的蘑菇一茬又一茬,永遠采不完似的。
他們路過一大片向日葵田,向日葵金燦燦的,一直開到天邊。幾個男孩子跳下地里去,連枝帶葉拔了一整棵,像旗子一樣扛在肩頭上,神氣活現(xiàn)地跑來送給老師。老師接過花,笑得腰都直不起來。
他們來到一座山頭。山邊有一株火一般的紅花,下面是層層疊疊的梯田。舉目四望見不到房舍,只有彎彎曲曲的小路穿過田地之間,通往遠方蒼翠的群山。山上云起云落,把斑駁的光和影一塊一塊篩落在大地上,讓地上的顏色變得更豐富了。
王老師說:“同學們,你們看,山那邊是一個很大很大的世界。我希望有一天,你們能騰云駕霧,去那個世界里看一看?!?/p>
玩兒了一上午,滿載而歸,把采回來的蘑菇交給倩倩媽,等著晚上炒菜吃。其實當?shù)厝顺跃鷽]有太多花樣,不過是加大蒜、青椒和著臘肉一起炒,再不然就是燒湯,怎樣燒都很鮮美。有的蘑菇有毒,一不小心能吃死人,但若是徹底燒熟了就沒問題。
吃過午飯,孩子們就開始為下午的游園會做準備了。他們把手工課上做的剪紙和畫的畫貼在墻上,把各種彩紙折的小動物掛在窗戶外面。他們還吹了許多五顏六色的氣球,等著下午做游戲的時候用。教室角落里堆滿了氣球,像是隨時要從窗口飄出去,但孩子們還是吹個不停。
倩倩抱著一個紅紅的氣球,鼓起腮幫子拼命吹。氣球已經(jīng)比她的臉還要大了,薄薄的橡膠皮繃得近乎透明。這氣球究竟可以吹多大呢,能不能把她帶到天上去?在這如夢似幻的日子里,她的小腦袋里也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幻想,像這些氣球一樣,隨時隨地要往外飛,飛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
突然,一個男孩子從外面跑進來。
“倩倩,你媽媽吃蘑菇吃壞了,要送醫(yī)院!”
倩倩手一抖,氣球啪地爆了。她嚇得回不過神來,耳朵里嗡嗡作響,臉上火辣辣地疼,呆了好一陣,終于“哇——”的一聲大哭起來。
七
倩倩跟著爺爺坐車來到鎮(zhèn)上醫(yī)院。山路顛簸得厲害,她一路哭個不停,怎么哄都哄不住。
倩倩媽進了急救室,等了好久還不見出來。王老師也來了,陪著校長交錢辦手續(xù)。倩倩哭累了,一個人歪在醫(yī)院的長椅上睡著了。
醒來的時候,身上蓋著一件外套。她抬起頭,看見王老師坐在旁邊,就抱著老師又哭起來,一邊哭一邊喊:“媽媽——我要媽媽——”
過了一會兒,有個護士來叫他們。倩倩跟著老師和爺爺進了一間屋子,一個穿白大褂的大夫坐在那兒,用一半方言摻一半普通話跟他們解釋病情,還問了很多問題。聽著聽著,倩倩漸漸有點明白過來。
醫(yī)生說,媽媽不是吃蘑菇吃壞的,是腸胃病。她的腹部有個硬塊,可能是個瘤。他還問,媽媽平常是不是經(jīng)常胃痛,痛了多久,痛起來都吃什么藥,有沒有去醫(yī)院檢查過。他又說,到底什么病,是好是壞,能不能治,鎮(zhèn)上醫(yī)院查不出來,只能明天先往縣城醫(yī)院送,最好多準備點錢。
爺爺問,要多少錢。
大夫說,檢查費住院費加一起,總得先備下兩三萬吧。如果查出來是瘤要做手術,少說又是五六萬。如果早期良性還好,如果是惡性晚期,那就不好說了。
爺爺像被雷劈過的老樹,花白的腦袋沉沉地垂下去,站在那里許久,一句話也說不出。倩倩用力拉住爺爺?shù)氖?,那手像塊磨刀石一樣又冷又硬,沒有一點兒熱氣,她心里慌起來了。她不知道瘤是什么,只記得以前學校里有個高年級學生,學習很好,突然有一天就不見來學校了。后來聽說是家里有人得了瘤,為了治病砸鍋賣鐵,最后人沒留住,也再沒見那學生來上過學。
過一會兒護士又進來了,讓爺爺進去看看倩倩媽。爺爺出來以后,跟王老師說了好一陣子話。王老師說,她一會兒先去銀行取些錢給爺爺應急,回北京以后再想辦法上網(wǎng)搞一次募捐,籌錢幫倩倩媽看病。只要有錢,就能送倩倩媽去昆明甚至北京的大醫(yī)院,那里醫(yī)療條件好,什么樣的病都是能治好的。倩倩在一旁聽了這些話,漸漸地不哭了。
王老師跟倩倩說:“倩倩,老師得趕回學校了,同學們還在學校里等我。今晚你就跟爺爺在醫(yī)院陪媽媽,好不好?”
倩倩眼淚汪汪地點了點頭。
王老師又說:“倩倩乖,不要再哭了,要勇敢。只要倩倩勇敢了,媽媽就一定會好起來的?!?/p>
倩倩又點頭。媽媽病了,從這時候起,她不再是小孩子了。
八
王老師走以后,倩倩和爺爺上街隨便吃了點兒東西。爺爺讓倩倩在醫(yī)院護士的值班房里待著,自己去鎮(zhèn)上買些住院需要的日用品。這醫(yī)院很小,晚上大夫都回去了,只有一個中年護士值班。
倩倩在鋪著白被單的床上昏昏沉沉睡了一會兒,醒來時周圍一個人都沒有。她摸下床,探頭望向門外。走廊里空蕩蕩的,只有兩只昏暗的燈泡一閃一閃。
她害怕起來,想到媽媽還在病床上躺著,就輕手輕腳摸到病房里去。里面只有兩張床,一張空著,另一張床上躺著倩倩媽,臉歪向一邊睡著。倩倩更加害怕了,一步步蹭到床邊,伸手去摸媽媽的臉。媽媽沒有醒,但她的臉是熱的,還有濕潤的氣息呼到倩倩手上。她心里一塊石頭落了地。
媽媽的臉看上去很陌生,臉色灰黑,一道道皺紋緊蹙在一起,像曬干的泡核桃殼。倩倩不知道媽媽什么時候變成了這副模樣,在她印象中,媽媽總是很精神的,仿佛不知道什么是疲累。她又把手伸進被子里去摸媽媽的手,摸到的全是松垮垮的皮膚和皮膚下面的青筋。她又繼續(xù)摸,摸到手背上的紗布和紗布下面的針頭,摸到冰涼的輸液管,緊接著又摸到一根滑膩膩的東西,像老鼠尾巴。她渾身汗毛直豎,戰(zhàn)戰(zhàn)栗栗地掀開被子,看見媽媽手腕上那條黑油油的繩子。
她想起去年這時候,媽媽親手編了兩根彩繩,一根給倩倩戴,一根自己戴。那繩子編得多漂亮啊,同學們見了都嘖嘖稱贊?,F(xiàn)在自己的彩繩還是那么鮮亮,媽媽的卻黑成這副模樣。她想起媽媽每天在廚房里煙熏火燎的操勞模樣,想起她一邊緊皺眉頭,一邊卷起袖子擦著臉上的汗。她心頭突然一閃,仿佛看見明亮的火光。啊,媽媽的病根就在這里,只要今晚把繩子燒掉,媽媽就會好起來了!
她陡然間感覺到自己肩頭的責任。為了媽媽的病能好,她必須得趕緊做點兒什么。她伸手去解繩子上的結。結系得很緊,又浸透了油灰。倩倩扯了很久,終于把繩子解開了。倩倩,你要勇敢。她在心里對自己說,只要勇敢,媽媽就一定會好起來的。她把繩子卷成一團緊緊握在掌心里,仿佛握住的是媽媽肚子里那個瘤。醫(yī)院里靜悄悄的,一個人都沒有。倩倩一口氣沖到外面,朝上山的方向跑去。
九
天空中只有一彎蒼白的月亮,在云里時隱時現(xiàn)。月光明澈的時候,能隱約看見山路上發(fā)亮的水坑和石塊,沒有月亮的時候,只剩下黑漆漆一片,伸手不見五指。
山風吹來,掀動連綿起伏的松濤。各種蟲兒在草叢里高聲唱著。
為了給自己壯膽,倩倩大聲唱起歌兒來:“暖暖的春風迎面吹,桃花朵朵開。枝頭鳥兒成雙對,情人心花兒開。啊喲啊喲,你比花還美妙,叫我忘不了……”
唱著唱著,她卻哭起來,心里面說不出的難過。媽媽生病住院了,爺爺和爸爸都不在,王老師也要走了,好像所有的傷心事都一起來到眼前。她越想越難過,干脆坐在路邊放聲大哭了一陣兒,哭完想要起身繼續(xù)走,摸到口袋里那團油膩膩的繩子,又忍不住一陣大哭。
就這樣哭一陣走一陣,胸口抽得喘不上氣,兩條腿也像面條一樣軟綿綿的。
山路盤旋曲折,似乎越走越長。
她有點兒辨不清方向了,熟悉的山路變得陌生,像一座巨大迷宮。她又在路邊坐下,不想再走了。夜風像山間的溪水一樣涼,她覺得很困,就靠在一棵樹上,慢慢地把眼睛閉起來。
周圍越來越黑,越來越安靜。蟲鳴聲漸漸地聽不到了。
卻依稀聽見媽媽在叫她:
“倩倩——倩倩——”
她想回答,卻張不開嘴。
不知道從哪里傳來一陣狗吠。
“倩倩!”
一雙溫暖的手臂抱住了她。
她覺得很安心,就昏昏沉沉地睡了過去。
醒來時,發(fā)現(xiàn)自己裹在厚厚的外套里,有個人背著她在山路上走。
看不到臉,只聞到頭發(fā)上熟悉的香味。不是媽媽,是王老師。
腳下的路被一道白光照亮,大黑狗在光圈里一路小跑,尾巴搖來搖去。她抬起頭,看見一朵小小的云在半空中,仿佛一盞明燈,在黑夜中照出一個銀白的光錐。她像沐浴在一場光雨中,臉上身上都落滿了光,濕濕的,涼涼的,卻又說不出的溫暖。
她又抬頭向前看,看見明亮的火光刺破夜色。山路盡頭,孩子正舉著火把立在操場邊上,為她們照亮回去的路。
十
火是多么熱啊。
倩倩站在火邊,籠罩在熊熊燃燒的火光中,她感覺身體漸漸暖和起來。火可以燒滅害蟲,祛除瘟疫,趕走黑暗,帶來新的光明?;疬€象征著血,象征著生命、愛和勇氣。
她想起從爺爺那里聽來的火把節(jié)的故事。故事發(fā)生在很久很久以前,有個漂亮能干的姑娘,與一個英俊小伙子阿龍相愛了。但附近十二個部落的男子都紛紛前來提親,其中有個土官老爺兇殘地威脅說,如果姑娘不肯嫁給他,就要血洗山寨。姑娘無奈之下,答應在六月二十四那一天相親。相親的日子到來時,姑娘穿上雪白的衣服、黑色短褂,胸前系一塊花圍裙,燒起一大堆火。十二部的頭人也趕來了。姑娘回頭看了阿龍最后一眼,縱身跳入火堆中。阿龍和幾個小伙子想拽住她,卻只扯下了她的圍裙。為了紀念她,十二個小伙子抬起大牛推向對方,以推倒為勝。之后大家殺牛飲酒,唱歌跳舞,燒火直至天明。從此之后,每年的六月二十四就被定為火把節(jié)。
她又想起其他聽來的故事,那些故事里的女主角都是多么的勇敢啊。但她又不禁想到,相比起這樣英勇地死去,或許默默無聞地活著,去做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也許更需要勇氣。
她拿過一個竹片扎成的小小火把,把自己手腕上的繩子割下來,和媽媽的繩子一起綁在火把上,伸進火堆里面去。繩子燒著了,像兩條黑色的小蛇扭動了一陣兒,漸漸化為紅亮的光。做完這件事,她心里舒服多了。
孩子們歡呼著,把手里的松香粉用力扔進火堆。細小的粉末被點燃了,騰起成千上萬金燦燦的火星,有一股辛辣的香氣。
有人從家里拿來了煙花炮仗,在篝火旁點燃。耀眼的紅綠光芒,呼嘯著沖到高高的夜空中去,仿佛也要變成空中的星辰。盡管那些星辰是很遙遠的——聽王老師說,連跑得最快的光都要走幾百幾千萬年,但它們畢竟穿越那樣寂寥的虛空,走了那樣遠的路來到這些孩子的眼睛里,來到他們的夢里,也就似乎沒有那么遠了。
他們聽見王老師在叫他們。
“來,同學們,都到火堆旁邊來。”
孩子們聚攏過去,圍著火堆,手拉手站成一個圈,王老師也站在圈子里。
“今天晚上,我想給大家上最后一課?!?/p>
小云在他們頭頂上方,也被火光映成了金黃色。一陣紛紛揚揚的雨霧從云團中流淌下來,像金色絲線織成的帷幕,把孩子和老師都籠罩在中間。漸漸地,他們眼中的景色變得不真實起來,像被一道水簾隔開,又像置身于一個巨大的水晶球中,五彩光芒縱橫交錯,描繪出如夢似幻的影像。
他們仿佛雙腳漸漸離開了地面,向著空中飛去。腳下熊熊的火堆變小了,與他們熟悉的小學校一起,變成黑漆漆的群山間的一星亮光。舉目四望,只有遠處另一個山頭后面,露出稀稀落落的燈光。
“同學們,前面亮著燈的地方就是白竹村,離咱們的小學大約兩公里。”
他們繼續(xù)向前,翻過一座又一座山頭。黑暗盡頭,出現(xiàn)了另一片燈光,隱約能看見房舍和街道,還有一叢一叢歡慶節(jié)日的火光。
“這里是寶華鎮(zhèn),離白竹村七公里?!?/p>
沿著莽莽山林間蜿蜒曲折的小路繼續(xù)向前,是一片更熱鬧的燈光。
“這是南澗縣城,離寶華鎮(zhèn)二十公里。”
他們加快速度,看到越來越多星羅棋布的城鎮(zhèn)、工廠與農(nóng)田,看到縱橫交錯的公路和鐵路,鑲嵌在崇山峻嶺與溪流湖泊之間,像大地的血脈。耳邊風聲呼嘯,刺得人雙眼發(fā)痛。
他們飛過了大理市,離南澗一百公里,蒼山洱海兀自在月下沉睡。又飛過了昆明,離大理三百公里,此時華燈初上,街市里人聲鼎沸。緊接著他們向空中一躍,躍上云端,四下里白茫茫一片,只有雪山般層巒疊嶂的云柱上,月光在靜靜流淌。
“我們上天啦!”一個孩子驚叫起來。他們誰也沒有見過云上的世界。
四下里沒有一點聲音。蒼青的天空中,星辰那樣明亮,仿佛伸手可及。
再次穿越云層躍下地面時,他們已來到首都北京,距離昆明兩千五百公里。
又一個孩子叫道:“天安門!”
他們真的看見了天安門,朱紅的城墻,金黃的琉璃瓦,還有水晶般剔透的街燈和灑金橋。寬闊的長安街上車流如織,像是七彩光芒凝聚而成。仿佛你眨一眨眼,它們就會消失,散落,像煙花一樣飛到空中去。
一個孩子不知怎么,哇的一聲大哭起來,惹得其他孩子也跟著掉下眼淚。他們這輩子最大的夢想就是能到天安門前看一看啊。
他們看過了美輪美奐的鳥巢、水晶蛋一般的國家大劇院,還有街道上數(shù)也數(shù)不清的小汽車。他們戀戀不舍地再次啟程,躍上云端,來到上海,欣賞了夜色中的黃浦江和東方明珠,還有叢林般茂密的高樓。從這里,他們一步躍過廣袤的太平洋,來到彼岸陌生的世界,那里有更多如夢似幻的景色等待著他們。他們看到高舉火炬的自由女神,看到端坐沉思的林肯先生。他們一蹦一跳,踏遍了五大洲和七大洋。在一望無際的大海上,舉目四望沒有陸地,只有一輪明月,懸掛在微微拱起的地平線上方。這讓孩子們想起一句古詩: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他們學過這首詩,卻直到此時才真正理解它的意境。
“地球是圓的!”一個孩子欣喜地喊道。
另一個孩子跟著喊道:“地球在轉!”
是的,地球在他們腳下緩緩轉動,那樣巨大,那樣沉重,仿佛攜帶不動四十六億年的滄桑。在云霧繚繞的藍色大氣層之外,是天鵝絨一樣黑漆漆的太空。月亮滑落到一邊去了,太陽升起來,在玻璃般的海面上映出巨大的光暈。
深空中傳來悠遠的回響,像最輕柔的嘆息,又像最宏大的交響樂。
他們繼續(xù)向上,擺脫地心引力的束縛,從奇形怪狀的太空垃圾和國際空間站旁飛過,向人類仰望了千萬年的月亮前進。月亮表面坑坑洼洼,像塊蒼白的海綿,上面既沒有仙女也沒有玉兔。他們在厚厚的、沉積了億萬年的月球塵埃里踩了幾個小小的腳印,那些腳印將在他們離開之后保持很久。塵埃落下之前,他們已向火星而去?;鹦鞘前导t的,上面有薄薄的大氣,陡峭的群山之間寸草不生,顯得很是荒涼。他們繼續(xù)前進,穿越密密麻麻的小行星帶,木星那大得嚇人的大紅斑注視著他們,像一只瀕死的眼睛。他們在土星絢爛的光環(huán)上流連忘返,終于依依不舍地離開。他們向著奧爾特云飛去,途中與一只金屬甲蟲般的小飛船擦身而過,那是美國人于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發(fā)射的“先驅者10號”。
現(xiàn)在他們逐漸看出來,太陽其實也是很小的,在太陽之外還有更多璀璨的星團。但與星團之間浩瀚無邊的虛空相比,它們也不過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光點,像砂礫一般迅速消逝在指縫間。
他們飛了很久,卻沒有聽見其他聲響。難道在這樣大得不可思議的宇宙中,居然只有小小的地球上住著人嗎?懷抱這樣的疑惑,他們繼續(xù)向著半人馬座α星飛去。那里很遠,但并非不可抵達。
他們聽見老師的聲音在耳邊響起,像海上的漣漪,向四面八方擴散開去:
“要記住,孩子們,世界很大,路還很長。要勇敢地邁出第一步,不管是一小步還是一大步?!?/p>
十一
王老師要走了。
臨走前,她交給倩倩一只與自己手上一模一樣的銀白鐲子,里面有一朵與小云一模一樣的云。
只要戴著鐲子,倩倩去哪里,小云也去哪里。孩子們可以繼續(xù)和小云一起學習。
云里不僅有各種書、電影、音樂和學習程序,還有過去這十幾天中的全部影像資料,孩子們可以隨時打開重溫。
還有他們共同繪制的那幅全景地圖。王老師說,前一天晚上,正是參照這幅地圖,由小云計算出一條最高效的搜救路線,走了不到半個小時,就把倩倩找到了。
不過,這么小的一朵云,信號范圍很有限。所以老師回北京以后,要跟孩子們聯(lián)絡,還得靠寫信。一封信還是得在路上走個把月。但是老師答應,她會很快回來的,會帶倩倩媽去城里的大醫(yī)院看病。
今后呢?也許還會有更多人來,來這個偏遠的小山村里,看看小小一朵云帶來了怎樣的變化。
孩子們簇擁著老師,送了一程又一程。沿途采下的野山花,塞滿了老師的衣袋和背包。
他們把老師送下山,送到公路邊,看著老師上了車,一個一個趴在車窗上,眼睛里面含著淚。老師挨個兒反復叮囑:“不許哭!”大家只能拼命把眼淚憋回去。但老師自己的眼眶也是紅紅的。
倩倩擠到車窗邊,把一根嶄新的五色彩繩纏到老師手腕上。這繩子是她自己連夜編的,編得不太勻稱,顏色卻是鮮亮亮的。系好繩子,她眼淚汪汪地喊道:“王老師,你要保重身體,不要生病——”
話還沒說完,車就搖搖擺擺地開了,只隱約看見老師的臉,隔著濺滿泥水的后窗向大家揮手。大黑狗汪汪叫著,跟在車輪后面追出老遠。
孩子們站在路邊望著。不知誰先起了個頭,大家一起拍著手唱起歌來:
我在這兒等著你回來
等著你回來看那桃花開
我在這兒等著你回來
等著你回來把那花兒采
沒有伴奏,只有童稚的、略有些參差不齊的歌聲在山路上回蕩。他們不知道老師還能不能聽見他們的歌,只是一直不停地唱下去,唱下去。
車終于消失在公路盡頭,前方只有蒼茫的群山,和小小一朵白云,在藍天上飄。
后 記:
2007年,我在中國傳媒大學影視藝術學院讀碩士研究生。那年夏天,因為清華科幻協(xié)會第一任會長薛輝的引薦,我有幸加入清華大學一個暑期支教分隊,前往云南省大理州南澗縣白竹村小學支教十天。整支隊伍加我在內(nèi),有四男三女共七個人,都是二十歲上下的年輕學生。
我在隊里的任務,主要是拍攝照片和視頻。那時候大家都沒用上智能手機,我用一臺索尼便攜式DV和一部傻瓜相機完成了拍攝工作。除此之外,我還教孩子們?nèi)の稊?shù)學、唱歌和跳舞。記憶中,那應該是我第一次登上講臺,也是第一次被叫“老師”。
離開之前,我給一個班的孩子講了最后一節(jié)課,題目是“科幻中的旅行”。先從凡爾納的小說講起,講《海底兩萬里》《氣球上的五星期》和《八十天環(huán)游世界》,繼而又講《從地球到月球》。從月球再延伸開去,則有《火星建設者》和《飛向人馬座》。最終又回到地球上,講《時間機器》,講前往過去和未來的旅行。
感謝隊友幫我拍攝了上課時的畫面?;乇本┲?,我將這段珍貴的影像剪進了為支教活動所制作的紀錄短片中。
視頻地址在此,片長七分鐘: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E4Nzc3NjY0.html
白竹村是一個地圖上真實存在的地方,那里確如我在小說中所描述的那樣偏遠。村里山清水秀,云霧繚繞,有如世外桃源。村民們安居樂業(yè),雖不富裕但可以飽足。只是山那邊的世界,對村里的孩子來說似乎真的太遠了。
自離開白竹村那一天起,我就一直想為那里的孩子寫一篇科幻小說。只是未曾想到,一放就是七年。七年之間,技術的發(fā)展和讀書的積累帶給我很多新的靈感。但我始終困惑于這個問題:我講給孩子們的那些故事,究竟是否能夠進入他們真實的生活軌跡中,在這片過于遼闊的國土上,科幻與現(xiàn)實之間,是否注定存在斷裂與鴻溝?除此之外,還有另一重不安總是在困擾我:如果現(xiàn)實的引力太沉重,讓孩子們飛不起來,那么我所描繪的那些太過遙遠的世界,是否反而顯得殘忍?
這些困惑也總讓我想起劉慈欣在《三體Ⅰ》中描繪的一個場景,發(fā)生在葉文潔的外祖父身上。許多年前第一次讀書時,這段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是1922年11月13日上午,他陪愛因斯坦到南京路散步,同行的好像還有上海大學校長于右任、《大公報》經(jīng)理曹谷冰等人,經(jīng)過一個路基維修點,愛因斯坦在一名砸石子的小工身旁停下,默默看著這個在寒風中衣衫破爛、手臉污黑的男孩子,問你父親:他一天掙多少錢?問過小工后,你父親回答:五分。這就是他與改變世界的科學大師唯一的一次交流,沒有物理學,沒有相對論,只有冰冷的現(xiàn)實。據(jù)你父親說,愛因斯坦聽到他的回答后又默默地站在那里好一會兒,看著小工麻木的勞作,手里的煙斗都滅了也沒有吸一口。你父親在回憶這件事后,對我發(fā)出這樣的感嘆:在中國,任何超脫飛揚的思想都會砰然墜地的,現(xiàn)實的引力太沉重了。(節(jié)選自《三體Ⅰ》第7節(jié))
真正幫助我找到方向的,是印度教育學者蘇加特·米特拉(Sugata Mitra)在2013年TED大會上的一次演講: Build a School in the Cloud。從新德里到全世界各地,米特拉進行了一系列教學實驗:他將電腦帶到那些不懂英文、也不知互聯(lián)網(wǎng)為何物的貧民窟孩子中間,然后離開,幾個月后回來時,他發(fā)現(xiàn)這些孩子已經(jīng)通過自主學習而具有了辦公室文員的英語與計算機水平。從這些實驗中,他提出了一種革命性的教育理念:云端學校。
在演講結尾處,米特拉講到他在喜馬拉雅山上的一座小村莊里與一個小女孩的談話。他說:“你知道嗎?我希望給每一個人、每一個孩子一臺電腦。但我不知道該怎么做。”
女孩笑著向他伸出手,說:“去做呀?!?/p>
從那時候起,這個故事就初步具有了現(xiàn)在的模樣。在我看來,自晚清至今,教育始終是中國大地上最為科幻的命題,它關乎我們?nèi)绾蜗胂竺褡鍑遗c人類的未來。
我要感謝劉慈欣的《鄉(xiāng)村教師》,這篇小說讓我看到科幻穿透現(xiàn)實的神奇力量。感謝韓松,他在一篇名為《鄉(xiāng)村教師夏笳》的文章中展現(xiàn)了更加艱澀而糾結的思考,而我亦從中受益良多。感謝劉宇昆,沒有他的鼓勵和催稿,我不可能在工作最繁忙時逼迫自己用一個周末的時間來完成這篇小說。這是一次瘋狂而奇妙的創(chuàng)作經(jīng)歷,七年里凝聚的點點滴滴一夕之間噴薄而出。我很珍惜這樣的體驗,也因此看到自己在寫作上繼續(xù)前進的可能性。
不久之前見到薛輝,他告訴我,明年會組織一支隊伍再去白竹村支教,請我同行。想到故地重游,物是人非,心中很忐忑。我不知道那些孩子究竟能夠走多遠,只希望他們健康成長,幸福平安。
【責任編輯:楊 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