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巍
黨政期刊是由黨政機關主辦的時政類雜志,并以黨政機關干部、企事業(yè)單位管理人員為主要受眾?;诖?,有針對性地滿足干部需求,顯然是黨政期刊的使命所在,也是黨政期刊發(fā)展的現(xiàn)實基礎。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來臨,在新媒體大行其道的今天,干部閱讀需求也出現(xiàn)了新的變化,其職業(yè)發(fā)展和素質提高,都要求他們知識廣博,同時又必須善于思考,因而在閱讀上,一方面要求博覽,另一方面又要求精讀。將“泛讀”與“精讀”相結合,適應干部閱讀需求,必然給黨政期刊帶來良好的市場反響和經(jīng)濟社會效益。在這方面,上?!饵h政論壇》雜志社編輯出版的《干部文摘》月刊,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干部文摘》2006年創(chuàng)刊,堅持可讀性、知識性和信息量的辦刊宗旨,注重對干部的思想引領作用,得到了黨員干部包括離退休老干部的廣泛好評。本文基于《干部文摘》的實踐經(jīng)驗,從激發(fā)閱讀興趣、滿足多樣化需求和激發(fā)理論思考三個方面,探討黨政期刊適應干部需求的總體要求。
作為黨政期刊,政治正確無疑是不可逾越的底線。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所強調(diào)的,黨政期刊必須“堅持黨性,核心就是堅持正確政治方向,站穩(wěn)政治立場,堅定宣傳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堅定宣傳中央重大工作部署,堅定宣傳中央關于形勢的重大分析判斷,堅決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維護中央權威?!边@一點毋庸置疑,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這是立刊之本。
在保證政治正確的前提下,黨政期刊還有一個如何吸引受眾的問題。對此,《干部文摘》始終堅持把“可讀性”作為辦刊的首要原則,很好地解決了“寓教于讀”的問題。結合該刊的具體辦法,堅持可讀性原則,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黨政期刊可從如下方面著手。
可讀性原則終歸要落實到一篇篇文章上,從編輯程序來說,這首先就應落實到稿件的遴選上。做好選稿的準備工作,可起事半功倍之效。實踐中,做好文摘工作,首先要求各欄目的責任編輯 增加閱讀量,關注和欄目息息相關的書籍、期刊、報紙以及網(wǎng)上的信息。雖然《干部文摘》每月出版一期,但基本上編刊的過程每天都不會停止。編輯每日的必修課就是大量的閱讀,因為只有閱讀面廣了,選擇的余地才更大。編輯每個月要閱讀上百種期刊報紙,看到合適的文章就保存收藏以作備用,每天關注網(wǎng)站信息也已成為一種習慣。
充分利用讀者資源,組建一支穩(wěn)定的作者隊伍,擁有穩(wěn)定的稿源,將給雜志選稿帶來更大的余地,有利于編輯優(yōu)中選優(yōu)。由于是文摘類雜志,這一作者隊伍,在《干部文摘》這里實際表現(xiàn)為薦稿隊伍。實踐中,他們既有圖書館館員,也有相關領域的專家,更有毛遂自薦的退休干部。長期合作下來后,這支薦稿隊伍對期刊的風格較為熟悉,推薦的文章也比較符合刊物的要求,為編輯的工作提供了有益的補充。
對于黨政期刊來說,稿件合不合適最關鍵。《干部文摘》緊緊抓住“干部要不要看、喜歡不喜歡看”這一根本出發(fā)點,在選稿時要編輯站在干部的角度去思考,把干部感興趣與否作為選稿的關鍵。文章再好,若與干部需求風馬牛不相及,或是不符合刊物的定位與風格,也不能刊用。服務廣大干部,一切從干部的實際出發(fā),一切從干部的需求出發(fā),才能吸引干部,提升黨政期刊的可讀性。
編校質量是提高期刊質量的題中應有之義,對于《干部文摘》來說,這一編校過程還包括二次加工這道重要工序。該刊選取稿件并非簡單地一“轉”了事,而是力爭“小而精”,在不破壞文章整體結構的前提下,注意濃縮內(nèi)容、突出重點,每篇文章都進行適當?shù)亩渭庸?,將原文最精華的部分呈現(xiàn)出來。
比如很多文章標題,都需要二次加工,力求簡明扼要,力求醒目。再如“書海泛舟”、“新書選摘”等欄目,編輯需總覽全書,再找出全書的精華部分,且不能影響閱讀的流暢性。一些敘述類的文章,則盡量刪減評論部分,側重展示事件的來龍去脈。
因此,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的《干部文摘》里很少有長篇大論。正是編輯的“巧手”,讓更多更精彩的文章得以收錄其中。用一句形象的比喻,編輯好比園藝師,園藝師通過對花草的修剪,煥發(fā)它們的新顏,而編輯則給了稿件更加生動的詮釋。
廣大干部在實際工作中都有提升自身政治、文化和業(yè)務素質,以及擴大視野、提高能力、加強修養(yǎng)等方面的需要,還會在實際工作中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因而必須“活到老、學到老”,博覽群書,不斷擴充自身的知識儲備。在知識儲備上,廣大干部不僅要掌握與自身工作息息相關的知識,而且要了解政治、經(jīng)濟、社會、文化、生態(tài)建設等各方面動態(tài),國際形勢、國家大政方針、管理科學、文化藝術等等,都應納入干部的閱讀范圍?!吨腥A讀書報》調(diào)查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黨政企事業(yè)單位人員閱讀的期刊,顯示出相對寬泛的種類選擇,但在寬泛中又相對聚焦,其中綜合文化類期刊占28%,企管財經(jīng)占12%,文學類25%,時政人物類15%。
閱讀是干部學習的第二課堂。既然廣大干部的閱讀需求呈現(xiàn)明顯的多樣化發(fā)展態(tài)勢,黨政期刊就應在刊物的信息含量上多下功夫,從而滿足干部的多樣化閱讀需求?!陡刹课恼返霓k刊經(jīng)驗表明,在這方面,首先應抓好黨政期刊的板塊和欄目設置。畢竟,板塊和欄目的設置,決定了黨政期刊的結構,也就決定了黨政期刊的功能。
作為一本綜合類文摘雜志,《干部文摘》始終堅持自身應包含極大的信息量,并十分注重板塊和欄目的多點布局。為適應干部的廣泛閱讀需求,同時又能突出相關重點,該刊自創(chuàng)刊伊始便設置了六大板塊和近60個欄目,并在辦刊過程中不斷完善欄目和欄目篇幅的設置,以滿足形勢發(fā)展和讀者的需要。其具體做法可總結為如下兩條基本經(jīng)驗。
無論哪種黨政期刊,只要其辦刊宗旨在于滿足讀者的多樣化需求,其文章的內(nèi)容必然有一個較大的覆蓋范圍,如覆蓋多個學科,覆蓋政治、經(jīng)濟等多個領域,等等。在這種情況下,對眾多文章進行合理分類,將之歸入不同的板塊(或欄目),對于方便讀者閱讀、滿足不同讀者需求,無疑具有重要意義。在這方面,《干部文摘》板塊劃分,就有其示范意義。
該刊的六大板塊即“資政”、“哲思”、“益智”、“篤行”、“修身”和“美文”。其中,“資政”板塊的定位為“掃描時政熱點、縱覽世界大局”,具體又分為“國內(nèi)資政”和“國際資政”兩大塊,刊登文章聚焦于時政熱點的解讀和時政難點的剖析,立足于為認識問題、解決問題提供思路?!罢芩肌卑鍓K的定位是“感悟人生百態(tài)、思索生活哲理”,重點刊登思考人生哲理、提升個人思想文化素質的文章?!耙嬷恰卑鍓K的定位是“回眸史海珍聞、打開知識寶庫”,主要刊發(fā)高知識含量的文章,文章內(nèi)容所涵蓋的時間跨度相對較大,既包括古代,又包括現(xiàn)當代,以期發(fā)揮“迷你百科全書”的作用?!昂V行”板塊的定位是“展示領導風采、揭秘決策經(jīng)典”,偏重于揭示管理,特別是決策的科學和藝術。“修身”板塊的定位是“譜寫生命華章、關注身心健康”,選用的是修身養(yǎng)性和養(yǎng)生保健方面的文章?!懊牢摹卑鍓K的定位是“品味短歌流韻、描繪神州畫卷”,在刊登各種優(yōu)美散文時,劃出了專門篇幅用于游記類文章。
從上述描述不難看出,各板塊均有明確的定位,板塊之間有明確的分工,這樣一來,一方面,分開來看,各板塊間不至于交叉,從而可以避免選稿中的無所適從;另一方面,合起來看,六大板塊共同實現(xiàn)了雜志內(nèi)容的廣覆蓋,從而較好地滿足了各種類型干部的多樣化需求。
隨著形勢的變化,讀者的需求自然也會發(fā)生變化。這就要求黨政期刊適時對欄目做出調(diào)整,或增加新欄目,或改變欄目選稿方向,以更好地服務廣大干部。例如,“資政”板塊中,近年來就先后增加了“寰宇聚焦”、“中央精神”、“近期關注”等欄目,以使讀者更好地集中了解國內(nèi)外熱點議題的重要觀點。
2012年,在干部閱讀需求調(diào)查和市場反饋調(diào)查過程中,不斷有干部反映,希望雜志關注網(wǎng)絡新詞匯,并選登一些精彩的手機短消息和微信內(nèi)容。為滿足這一要求,雜志社及時開辟了“微語錄”和“熱詞”兩個新欄目,前者摘錄各種發(fā)人深思的短句,后者及時介紹網(wǎng)絡成語等新詞匯,反響頗佳。此后,因考慮到僅僅選用新媒體內(nèi)容而忽略傳統(tǒng)文字載體常有遺珠之憾,遂將“微語錄”欄目改名為“錦句”,并將其選稿范圍擴大到了包含書報雜志等紙質媒體,且精選了大量名著的精華語句。
又如,隨著領導干部對自身素質提升的迫切需要,雜志近年來增加了“創(chuàng)新探索”欄目,著重介紹改革創(chuàng)新的大事件;新辟了“演講精粹”欄目,選取國家領導人或知名人士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多個方面的主題演講,使廣大干部得以共享他們的精妙觀點和見解。
上述改動或微調(diào),反映了雜志對讀者需求的重視?!陡刹课恼穼Π鍓K和欄目的精心編排和設置,充分滿足了干部的閱讀需求,同時又突出了與其他文摘類刊物的不同??梢哉f,緊密圍繞干部的工作實際,從特定讀者的需求出發(fā)去選擇內(nèi)容,實現(xiàn)極大的信息含量,是該刊深受喜歡的重要原因,個中經(jīng)驗,對于黨政期刊提高辦刊水平,不無裨益。
近年來,有些黨政期刊探索轉型,以期獲得更大的市場關注度,這樣的初衷是好的,但是為了追求“吸引眼球”,往往會使用一些聳人聽聞的標題,或是將未經(jīng)考證的野史、逸聞乃至花邊新聞作為主要內(nèi)容,或是一個勁地鼓吹“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這類做法無疑與黨政期刊的性質相背離,非但不能提升刊物的影響力,反而降低了刊物的格局和水準。
作為黨政期刊,更要有一種擔當和責任。黨政期刊不是街邊的小報小刊,它是一面旗幟,要站得高,看得遠,要盡可能配合中央解讀最新政策,宣傳正確的理念和精神,傳遞正能量。作為黨政期刊,理應發(fā)揮雜志的思想引領作用,闡釋各種理論觀點,甚至可以通過不同觀點間的碰撞,激起廣大干部的理論思考,進而提高干部的理論修養(yǎng)和判斷能力。從《干部文摘》的辦刊實踐出發(fā),發(fā)揮黨政期刊的思想引領作用,可以從以下兩條基本經(jīng)驗中汲取養(yǎng)分。
信息化時代的受眾,面對著鋪天蓋地的事件報道,受著各種各樣的知識普及,沉湎于此,就有可能止步于淺閱讀而不問事件的前因后果,不問知識的營養(yǎng)價值,終將喪失閱讀的興趣,引發(fā)“學習無用論”。
對于廣大干部來說,這種危險是顯而易見的。黨政期刊發(fā)揮思想引領作用,首先就應引導廣大干部進行深度閱讀。在這方面,《干部文摘》進行了有益的探索,確定了引導深度閱讀的兩大選稿要求,即,第一,寧選理論分析類文章,不選事實報道類或知識普及型文章;第二,優(yōu)先選用知名專家的文章。這樣做,可以從更高層次上吸引廣大干部的眼球,使他們更頻繁地接觸不同的理論觀點,接受更大幅度的邏輯思維訓練,對于提高其認知水平、加強其理論修養(yǎng),顯然有更大的指導作用。
信息爆炸還將廣大受眾帶入了另一個尷尬的境地:信息公開和信息自由,讓人充分體驗了“陽光之下再無新鮮事”的真味,但廣泛的信息獲取渠道、繁雜的信息本身,又讓人無從判斷信息的真?zhèn)?,無從選擇有益的信息。
從《干部文摘》的辦刊經(jīng)驗來看,在這種情況下,黨政期刊應當注重問題導向,讓廣大干部在問題的反思中增強判斷能力,提高理論修養(yǎng)。其具體方法,則是選用成組文章,組織專題報道。該刊在選稿用稿時十分注重以專題的形式呈現(xiàn)一個問題的多個側面,即選用2-3篇相同主題的文章,組成專題,從正反兩方面來呈現(xiàn)同一問題的不同解答,或是從問題的起因、演變過程、結果等方面多角度切入,讓廣大干部充分享受思想碰撞的樂趣,激發(fā)其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如2014年,該刊即先后在“近期關注”和“寰宇聚焦”等欄目中,組織了未來20年中國經(jīng)濟能否保持高速發(fā)展、中國是否應加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xié)定(TPP)談判、新一輪改革的優(yōu)先順序、對俄羅斯的經(jīng)濟制裁能否成功等10多個專題,集中刊登了構成專題報道的近30篇文章,這些專題和文章,對于激發(fā)干部深入思考相關問題并形成自身的判斷,發(fā)揮了很好的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