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彩霞
【閱讀指向標】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是以“父母之愛”為專題編寫的,編排了《地震中的父與子》、《慈母情深》、《“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學會看病》4篇課文。這4篇課文,有的寫了父親用堅持創(chuàng)造的生命奇跡;有的記敘了辛勞的母親不顧他人勸阻,在極其艱苦的生活條件下為兒子買書;有的講述了父母親不同的言行和要求對孩子產(chǎn)生的影響。這些課文,都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父愛、母愛的深沉與寬廣,崇高與無私,讓我們?yōu)橹袆印?/p>
《地震中的父與子》講了在美國的大地震中,年輕的父親安頓好受傷的妻子,急切地沖向兒子的學校,盡管學校已成廢墟,他還是堅定地向兒子教室的方向走去。不顧地震的危險,不顧他人的勸阻,用“你是不是來幫助我”來回答他人的關心,用堅持尋找來證明自己對兒子的愛。經(jīng)過38個小時的營救,他的兒子和另外13個同學終于獲救。
《慈母情深》講“我”想買一本《青年近衛(wèi)軍》,想得“整天失魂落魄”,可見我對這本書的渴望之極。但一元多的書價,貧困的家境,讓“我”的愿望難以實現(xiàn)。我去找母親要錢是全文的重點,通過我與母親的對話將母親的辛勞、慈祥與善良盡情展現(xiàn)。面對同事的勸阻,母親大聲說:“我挺高興他愛看書的!”一個通情達理又呵護兒子的偉大母親便出現(xiàn)在我們眼前。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講了作者在七八歲時寫了第一首詩,媽媽的評價是“精彩極了”,爸爸的評價是“糟糕透了”。對媽媽的評價,“我”的反應是“得意洋洋”,對爸爸的評價,“我”是“痛哭起來”。顯然,這時候的“我”并不理解父母的心。長大后的作者不僅認識到兩種評價對自己健康成長的必要性,而且認識到,這簡單的兩句話,看起來是截然不同的評價,其實有共同點,那就是——愛。
通過語言展示父母深情,是本單元課文的寫作方法,我們在寫這樣的文章時,也要通過人物語言,寫出與眾不同的父母,與眾不同的愛。
【小博士語錄】
世間無私父母愛,給予溫暖與關懷。
若要講述父母愛,通過語言來展現(xiàn)。
【現(xiàn)場演練】
就在他挖掘的時候,不斷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趕來??吹竭@片廢墟,他們痛哭并大喊:“我的兒子!”“我的女兒!”哭喊過后,便絕望地離開了。有些人上來拉住這位父親,說:“太晚了,沒有希望了。”這位父親雙眼直直地看著這些好心人,問道:“誰愿意幫助我?”沒有人給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頭接著挖。
消防隊長擋住他:“太危險了,隨時可能發(fā)生大爆炸,請你離開?!?/p>
這位父親問:“你是不是來幫助我?”
警察走過來:“你很難過,我能理解,可這樣做,對你自己,對他人都有危險,馬上回家吧。”
“你是不是來幫助我?”
人們搖頭嘆息著走開了,都認為這位父親因為失去孩子過于悲痛,精神失常了。
然而這位父親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兒子在等著我!”
——節(jié)選自馬克·漢林
《地震中的父與子》
這是《地震中的父與子》中的一段話。當?shù)卣鸢l(fā)生后,年輕的父親面對眼前的廢墟,沒有放棄,在危險的余震中,為了救他的兒子,繼續(xù)挖掘著,面對消防隊長和警察的勸阻,他只有一句話:“你是不是來幫助我?”這位父親已經(jīng)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這時,他多么希望有人能夠幫助他,幫他救救埋在廢墟中的兒子,人們甚至都認為他精神失常了。可他仍然在堅持著,因為他堅信兒子還活著,兒子在等著他!“你是不是來幫助我?”讓我們感受到這位偉大的父親對兒子那深厚的愛。
我們在描寫父母之愛時,也要通過人物語言來突出父母對“我”深厚的愛,讓我們的父母,我們的“愛”更加精彩,更加感人至深。
思考題 父母的愛是無私的,你在哪些事情或哪些細節(jié)上感受到了父母的愛?寫下來,與大家分享父母那偉大的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