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淑嫻
【摘要】游戲教學法已經(jīng)成為一種“游戲精神”,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游戲精神”?文章從課前游戲調節(jié)課堂氣氛、識字教學中的游戲化教學、閱讀教學中的游戲化教學、重視游戲教學評價方式等四個方面進行闡述,旨在融入“游戲精神”。
【關鍵詞】小學語文 游戲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小學語文作為一門提升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學科,能夠讓學生的精神世界得到滋養(yǎng),獲得豐富,并起到構建學生人格,形成正確的世界觀的作用。語文課堂應當氣氛活躍,輕松愉快。教學方式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基礎,可以融入游戲的精神。因此,在新課標的指導下,可以通過“游戲精神”來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探究性和創(chuàng)造性。
一、課前游戲調節(jié)課堂氣氛
把游戲融入教學課堂,主要的目的是調節(jié)課堂氣氛,讓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課堂的教學內容中來。如果一味地強調游戲而忽視了教學內容的插入,那就說明教師沒有把控好教學,沒能夠達到預定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選擇游戲要慎重,以能夠將教學內容和游戲相結合為宜,以游戲引領課堂教學內容,適時對游戲內容進行掌控。課堂上要讓學生清楚地知道游戲是為教學內容而服務的,離開了教學內容的游戲是沒有意義的。在課堂上游戲可以調節(jié)課堂教學上的氣氛,調控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的狀態(tài),教師應該在適當?shù)臅r候插入教學內容。以教學蘇教版一年級語文的《人有兩個寶》為例,膾炙人口、和諧押韻的詩歌講述了人的雙手以及大腦的作用。為了活躍氣氛,更為了讓學生明白手和大腦的協(xié)調作用,可以讓學生做一個打獵的游戲,以手為槍來模擬打獵的情境。游戲過程中,小學生完全可以意識到大腦對手指的控制作用,并對學習的內容產(chǎn)生了極大的興趣。但一定要注意把控,不要讓學生玩過了頭,而忘記了課堂的教學內容。
二、識字教學中的游戲化教學
識字教學本身是最乏味的教學內容,在識記的過程中學生往往會感到乏味枯燥。再加上小學生的年齡特點,缺乏耐力,做事沒有持久性,對某一件事情的注意時間不會太長,容易受到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的影響而分散注意力。但是在小學語文的教育教學中,識字教學又是教學重點,教師應想方設法以一種輕松的方式讓學生對識字教學充滿興趣并學得扎實。在教學中引入游戲的概念,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有動力、有興趣參與到識字教學中來。在識字教學中運用的游戲有很多,比如說猜字謎就是一種很好的游戲,教師在識字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jù)生字的結構特點,讓學生在猜字謎的過程中進行巧妙記憶,把握字形結構特點。字謎的謎面可以從網(wǎng)上進行查閱搜索,教師也可以自己根據(jù)字形特點進行編寫,以簡單易猜為原則。如“蒜”字可以編個謎面為“兩個二小,頭上長草?!薄爸本帪椤耙蛔质c”。學生無論猜得對錯都會印象深刻,充滿樂趣。還可以以開火車的方式讓學生按順序拼讀音節(jié),說出字形。以上方法都可以讓學生在愉快的游戲中進行識字。
三、閱讀教學中的游戲化教學
閱讀教學中進行游戲化教學,在活躍課堂閱讀氣氛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閱讀是語文學習的基礎,不僅能夠使學生閱讀的能力獲得提升,還能增加學生的識字量,分析語句和反應判斷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促進他們的智力不斷發(fā)展。游戲化教學的介入,會讓課堂的教學效果明顯增強,幫助學生獲得創(chuàng)新的能力。例如:在《三打白骨精》一文中,可以利用課堂劇的形式,分別讓學生扮演唐僧、悟空、八戒、沙僧和白骨精,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進行朗讀表演,表演的過程中如看誰讀得好,讀得有感情,看誰表演的形象逼真。由于是分組進行,我們可以對表演的結果進行合理評價,表揚優(yōu)點的同時也提出不足之處。這樣的游戲化教學,學生為了能夠表演好自己的角色,會進一步研讀課文,加深理解課文的內容,研究人物的性格特征。在語言方面,為了表演到位,也會細心揣摩人物說話時的語氣語調,努力讀準每一個字,這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了學生識記生字的能力。游戲性教學的設計必須與課文的內容聯(lián)系緊密,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掌握課文中的基礎知識,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四、重視游戲教學評價方式
由于種種原因造成了班級中的學生語文基礎知識參差不齊,語文閱讀能力懸殊明顯。為了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知識水平,在對學生的評價方式上一定要有多樣性,多給學生一些鼓勵,讓學生產(chǎn)生前進的動力,少給學生一些批評,避免產(chǎn)生負面的影響。教學中可以引進游戲化教學評價,以多樣化的評價手段,讓學生保持樂觀向上的積極心態(tài)。例如在教學《春到梅花山》這篇課文時,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自學情況以及課文的相關內容設計一些問題對學生進行提問,以游戲化的教學精神實施不同的評價方式。自由朗讀以后提問:“誰愿意有感情朗讀這篇課文?”對于讀得好的學生可以進行口頭表揚,也可以送一朵紅花,或者授予“朗讀大王”稱號,都會給學生帶來莫大的鼓舞。課文學完之后提問:“誰能夠說出一句或一首與梅花有關的詩?”能夠說出來的都給予表揚,說出幾首的學生可以給予一支鉛筆或筆記本的獎勵等。所有這些都會極大地激發(fā)出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學習上不再自卑,而是充滿自信。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引入游戲化教學,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堂不在單調沉悶,師生間的關系也變得更加和諧默契。語文知識的學習也由枯燥無味變得充滿樂趣,在不知不覺中獲得了語文知識的提升。但教師應注意適當調控,避免課堂教學走向極端。
參考文獻
[1]王麗琴.中小學生的游戲性芻議[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12).
[2]易凌云.透過游戲的兒童審美能力培養(yǎng)[J].學前教育研究,2013(3).
[3]李素梅.游戲課程:學前教育課程改革新視角[J].學前教育研究,2011(3).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