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彩蘭
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育方式中,“畫數學”是其中一種重要方式,它可以使學生通過畫的方式把抽象的數學題目和思想形象地表達出來,有助于學生理解知識和題目。掌握“畫數學”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解決數學問題,因此,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主要研究此種方法在小學分數教學中的應用,以期豐富和改進數學教學的方法。
關鍵詞:畫數學;小學分數教學;分數意義;分數問題
孩子的認知水平在不同時期有所不同,它的發(fā)展是遵循一定規(guī)律的,孩子認知是通過圖畫、符號或者動作來完成的,尤其是低年級的小學生,他們更加依賴圖形和動作來學習。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利用“畫數學”這一方法,有助學生有效學習。
一、幫助學生感悟分數意義
在初次接觸分數的時候,許多小學生表示難以理解其中的概念,為幫助他們更好地感悟和理解其中意義,借助“畫數學”教學方式最好不過了。比如,在探究“截繩子”問題時,第一次截取了繩子四分之一長,第二次截取了繩子四分之三長,若問學生“哪一次所截取的繩子較長”,大部分學生會回答第二次,反映學生對分數了解不夠。因此,形象思維階段的小學生對于理解分數是有難度的。“畫數學”的方式能夠把數學題以“畫一畫、分一分”的方式表達和解決,幫助學生理解數學。在分數課堂中,讓學生“畫餅”,先畫出一個大餅,并將此大餅平均劃分為兩個等分,表示餅的二分之一。向學生提問“這兩個等分的二分之一分別給予兩個同學,是否公平?”得到的答案當然是肯定的。接下來,讓學生畫出一個較小的餅,再次將它劃分成兩等分,再分別把這兩個等分分給兩個同學,并跟之前的大餅作比較,再次提問學生這樣分配是否公平。學生會發(fā)現雖然同樣是被兩等分的餅,但實際上數量是不一樣的,老師此時應鼓勵學生思考個中緣由,通過思考和比較,學生就會明白分數的本質,能夠更深入了解分數的意義。
二、幫助學生理解分數算理
算術不但是數學精髓,而且還是數學的表達方式之一,有豐富深刻的數學思想。然而對小學生而言,僅僅運用枯燥的運算來進行教學,無疑會使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遭受打擊。只強調用算式來完成求解過程,學生恐怕會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因此,“畫數學”在數學教學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它能豐富學生的解題方法,使學生除了運用算式來解題以外,還可以利用畫圖的方式,更快捷和方便地求解某些數學題。掌握算理對于數學運算非常重要,但是掌握算理必須要有較為敏感的數感,把算式轉化成圖像并表達在畫數學中是培養(yǎng)數感的一個重要步驟,也是將抽象轉化為形象的一個關鍵。只要學生掌握了數與形之間互相轉換的思想,就能輕易體會到畫數學的樂趣。
三、幫助學生解決分數問題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若孩子能夠學會以畫的方式表達應用題,我就可以有把握地說,這個孩子一定能學會解應用題?!贝嗽挸浞煮w現數形轉換思想對于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作用。在分數教學的課堂上,教師通常會發(fā)掘一個問題:盡管強調了數量間的關系一定要理清,但是學生還是沒有做到這一點。數量間的關系僅靠讀題是很難把題目理解透徹的,但若以畫圖方式表達數量關系,則能夠把抽象文字語言轉化為生動的圖形,有助理解。
兒童認知水平遵循低級到高級、形象到抽象的發(fā)展規(guī)律,數學教學也只有遵循這一規(guī)律才能實現有效教學。畫數學不僅能幫助學生建立形象思維,還可以激發(fā)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從而使數學學習更有趣味。
參考文獻:
朱清.“畫數學”在小學分數教學中的妙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1(36).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