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偉華
在我們遼西鄉(xiāng)下,紅高粱是很普通的農(nóng)作物,兒時并沒覺得那一片片的青紗帳是什么出奇景觀,因為它實在太常見太平凡了。
前些天在電視劇里見到莫言家鄉(xiāng)那“紅高粱”,很失落,據(jù)說那拍劇的紅高粱還是租地現(xiàn)種的,山東高密的紅高粱秸稈怎么會一副葦草般纖弱的模樣?穗子散落,也不是結(jié)實的紡錘形,看不出青紗帳那種蔥郁勃發(fā)波瀾壯闊的氣勢。
同一種族的紅高粱,差異何以如此之大呢?我的家鄉(xiāng)北鎮(zhèn)當(dāng)年既是遼寧著名產(chǎn)糧大縣,又是給國家繳納公糧的重要基地。
在遼闊肥沃的大平原上,不管是公家的田還是村民自留地到處生長著紅高粱。每年秋季,那一望無際的紅高粱,株株是腰桿粗壯的硬漢子,排排是戎裝整肅、器宇軒昂的軍士,桿桿是鋒銳雄起的紅纓槍。綠著,是一片片茂盛挺拔的森林,紅著,是夕陽下熊熊燃燒著的洶涌浩瀚的?!?/p>
少時的我對紅高粱的生長很好奇,幼苗剛從土里露頭時比小草還細瘦,連“二五眼”農(nóng)民都難以辨清哪是草哪是苗。我就總是擔(dān)心它那么丁點,怎么可能長成高大粗壯的紅高粱呢?可這一壟壟青高粱苗兒,太陽一曬,暖風(fēng)一吹,雨水一澆,像生命力蓬勃旺盛的男孩女孩,前些日子看還是才過膝齊腰,過些天忽然相遇便“蹭”地竄過頭項,變成娉婷婀娜大姑娘,壯實帥氣的棒小伙兒了!
這樣的時節(jié),我和伙伴們會常到地里去挖野菜打豬草,等高粱一“打包”,我們還會鉆進地仰著脖子劈“烏米”,劈到滿滿一筐吃力地挎回家,剝開白嫩的“烏米”撒鹽面飯鍋里蒸了,既可當(dāng)飯又能當(dāng)菜,很好吃;(現(xiàn)在某些大酒店里偶爾還會冒出這道菜!)烏黑的老烏米就喂豬吃,長肥膘。也干過鉆高梁地偷燒生產(chǎn)隊的豆子青玉米吃的壞事,吃完最要緊的是搽掉嘴巴腮幫的黑灰兒,然后,沖著對方問“白凈沒?”,說“白了”,這時才若無其事地溜出來。
收秋時,揮鐮割倒的紅高粱先捆成捆兒,然后攢成了一座座的“金字塔”,像草原上牧民的蒙古包。艷陽高照下,風(fēng)吹日曬上十天半月后,再用掐刀子“掐”下這攢堆的高粱穗,系成一個個“高粱頭”,趕馬車牛車拉回到場院里去脫粒。此時,場院上的紅高梁穗堆成了座座連綿的火山;家家房頂上也都碼著紅高粱穗,戶戶墻頭上擺晾著紅高粱穗。這時的紅高梁成了鄉(xiāng)村神奇的化妝師,她給整個村莊都著了色,給全村人家都化了妝,給每個鄉(xiāng)親都化上了笑臉。村子里外上下都染上了暖暖的紅高粱顏色。待生產(chǎn)隊打完場將國家的公糧交足,然后口糧按勞動力及人頭分下來,各家糧囤子里堆滿的便都是紅高粱了。
在遼西高粱米始終是家庭飲食的正宮,玉米餅子們頂多算是嬪妃。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我們遼西的紅高粱籽粒飽滿,無論蒸飯煮飯都有一種奇香,入口不僅肉頭筋道,而且越是細嚼越甜香生津。
每當(dāng)收工到了飯時,扔下鐮鋤上炕全家人圍坐桌前,十二印鐵鍋里高梁米飯早煮熟了,盾牌般大鍋蓋“忽”地掀開,熱浪“騰”一下沖上棚頂,熱飯舀在青瓦盆里端上來,水汽氤氳四散,頃刻間滿屋飄香。
家家都是高粱米飯,——高粱米飯土豆燉豆角,高粱米飯白菜燉大豆腐,高粱米飯粉條燉酸菜,高粱米飯拌豆腐,高粱米飯小蔥蘸大醬……
若用笊籬撈出高粱米干飯,再舀一勺豬油拌碗里吃,那簡直是這世界上最香甜的飯哩!
當(dāng)然撈干飯這種待遇不常有,尤其是國家經(jīng)濟困難的七十年代前后,只有下地干重活的大人們和上中學(xué)的哥哥帶飯盒才能享用。那時我對這種分配的不公平很是憤懣。每當(dāng)我極度不滿沖著母親噘嘴示威時,她就點著我的額頭說“等你能下地干活,上中學(xué)時也給干飯吃”。那時我是多么渴望長大,能下田地干重活和背起上中學(xué)的書包啊,那樣我就可以享受香甜的豬油拌高粱米干飯的待遇了!
要說高粱米最有名最爽口最解暑氣,也是老祖宗發(fā)明的最讓遼西人世代感恩享受的吃法,就是三伏天里用拔涼井水泡出的“高粱米水飯”了!
淟涊的夏日,一盆水靈靈的高梁米水飯泡好時,清清涼涼盛一大碗端起來,“唰啦唰啦”往嘴里猛扒幾口,喉嚨極暢快地“咕?!币宦?,腮幫子鼓成氣球,再咬嘴里一塊咸菜疙瘩嚼的山響,那是怎樣一種渾身上下潤澤通透的清爽享受??!那爽快爽在嘴里,爽在胃里,爽在心里,爽在細胞骨髓里,爽在七竅魂魄里……
高粱米的吃法還有很多,比如,熬碎米粥,包高粱米面餃子,攤高粱米面煎餅……高粱米另有一個特殊的功用,在這里我必須提到,那就是它可以替代女人的奶水。那年代誰家孩子沒奶吃(沒有牛奶,更沒有奶粉)那母親就要嚼“布子”喂,——高粱米飯煮至七八分熟,咀嚼到細碎津甜,然后鳥兒養(yǎng)育嗷嗷待哺的雛鳥一樣張嘴喂給嬰兒。嚼“布子”喂養(yǎng)的孩子,甚至比吃奶水的孩子長的還壯實,那些育兒的母親總是逢人就得意炫耀:“看,俺的娃比吃奶水的還胖吧!”
細想紅高粱對人可真是沒的說了,出米磨下來的糠是喂豬最好的飼料;(斷糧時能借瓢米很驚喜,吃到糠菜團也滿足?。┻|西人住的是用秫秸夾障子圍成的四合院,用秫秸苫成的遮風(fēng)擋雨的房子。土炕上睡著用秫秸編織的光滑的席;鍋盆蓋的是細秫秸串成的精美蓋簾兒;家家門口堆的是小山般秫秸垛;刨回的高粱茬子也是好柴火,連燒菜做飯后的灰從灶坑里扒出來都是好磷肥,倒進豬圈漚糞再施回到高粱地里去……
遼西人家里家外忙活的,眼里嘴里手里見的吃的用的,哪一樣能離開紅高粱呢?紅高粱是遼西人日子的大背景,是遼西人生命的原色調(diào),是遼西人幸福的守護神,是滋養(yǎng)遼西人生生不息子嗣延續(xù)的血脈,哦!我遼西家鄉(xiāng)的紅高粱?。?/p>
八十年代初考學(xué)離開家鄉(xiāng),此后在外闖蕩多年,不僅小時向往的大米和白面成為家常便飯,在諸多交際應(yīng)酬的場合,就是吃到原本連夢都不敢做的美味佳肴也并不稀奇。無論是在招待的單位食堂里,還是在一些奢侈豪華的星級酒店中,餐桌上來什么大魚大肉,山珍海味,在我都品不出滋味,一概不感興趣也沒有食欲。但只要一發(fā)現(xiàn)有高粱米水飯擺在那,便立刻眼睛一亮,倍感親切,食欲振奮,必須馬上要一碗,再點一份大白菜燉豆腐。有回出差感冒一路昏睡,途中進飯店午餐也無精打采,但當(dāng)我瞥見有高粱米水飯擺著時,眼睛立刻發(fā)亮,一碗下肚后便精神振作康復(fù)如常了!此種情形令同仁朋友大惑不解,一碗廉價的高粱米水飯緣何功效如此神奇呢???
在家中妻子當(dāng)然知道我的胃口,儲藏間里還是高粱米袋子占主導(dǎo),餐桌上高粱米自然是??停浆F(xiàn)在,我也還是覺著高粱米水飯就小咸魚最爽口。
“我就納悶啦,一個破高粱米可有啥好吃的呀!粗啦啦的!”兒子時??棺h高粱米飯拉嗓子難咽,但無效。其實,個中的緣由連我自己也很難說清。但有一點我必須嚴肅說明:我對紅高粱米如此鐘情,絕不只是出于一種對童年生活的追憶與習(xí)慣,更非一種飲食上的怪癖和偏食。而是既有對家鄉(xiāng)紅高粱養(yǎng)育恩情的心靈認知,更緣自綿延生命的原始情愫。
有人說我是“高粱花子腦袋”,是的,我的一切都屬于紅高粱,我的記憶、我的情思、我的成長、我的生命都是紅高粱所賜!我對紅高粱的感念已滲透在血液里、骨子里、細胞中,我是紅高粱喂養(yǎng)出來的人,我就是一棵生長在遼西大地上的紅高粱!紅高粱、青紗帳是我心中最美最壯觀的風(fēng)景!
帶著這種情結(jié),我滿懷興致地回到家鄉(xiāng)去,很想再看看紅高粱的醉人風(fēng)采,好好欣賞欣賞青紗帳的壯觀景色,細品品家鄉(xiāng)高梁米飯的甜香。可是我多次返鄉(xiāng),有時為尋找紅高粱驅(qū)車幾百公里,竟沒有發(fā)現(xiàn)一棵紅高梁的影子!沿途所見,大地里一排排一棟棟的,都是蒼白拱形的簡易塑料房子,蔬菜大棚。鄉(xiāng)道兩旁,當(dāng)年我讀中學(xué)時親手栽下,進村時濃蔭遮天的白楊樹也不見蹤影,連樹根子都被摳出來,剩下一溜坑坑洼洼的創(chuàng)疤。更遠處的平地變成了高樓、集鎮(zhèn)、市場……
我心中那一望無際的紅高粱,那波瀾壯闊浩瀚海洋般的青紗帳,此生是否再也見不到了?或許,它已成為逝去歲月的一段歷史,成為埋藏在心底的一段記憶,沉淀在情感世界里的一段情愫。
現(xiàn)在的小孩子、青年人大都沒有見過青紗帳的樣子,甚至根本不在意不曉得自己的故鄉(xiāng)在哪里,至于故鄉(xiāng)紅高粱地里的動人故事,無垠青紗帳中的迷人風(fēng)景,對于他們已無異于域外飄渺的童話傳說了!
記憶里,我的遼西家鄉(xiāng)自古至今,從來沒有過什么大的天災(zāi),我確信是上蒼的“天官賜?!薄H欢?,眼下人為的滄桑巨變竟讓我有些沉重和憂慮。
我家鄉(xiāng)的紅高粱呦,你究竟為什么不露面?難道你也會患上老年癡呆癥?被長托在哪家安逸的養(yǎng)老院里?……
〔責(zé)任編輯 ?李羨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