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麗娟
摘 要:我國改革開放和正在快速發(fā)展,國民經(jīng)濟也在持續(xù)高速增長。在這種形勢下,全國的工程建設也突飛猛進。隨著我國建筑領域的迅速發(fā)展,數(shù)量的增多,城市高層建筑的規(guī)模逐漸擴大,建設的科技水平也不斷提升。通常情況下,建筑高度越高,其埋置深度也就越深,其對基坑工程的要求也就越高。為了更好的處理深基坑中支護施工的一些問題,在高層建筑物的施工建設過程中,需要采取一些科學、有效的措施來保障建筑物的安全,提高建筑物的質(zhì)量和穩(wěn)定性。為了保證建筑物的穩(wěn)定性,也為了減少隨之出現(xiàn)的問題,就需要應用到深基坑工程支護技術。巖土深基坑工程施工是一個重點、難點,工程單位在施工階段必須要重視控制深基坑支護的施工質(zhì)量的控制,這才能保證整個項目順利完成。就深基坑支護技術及其存在問題,本文作了淺論。
關鍵詞:深基坑;支護技術;存在問題
在巖土工程中特殊土質(zhì)道路施工過程中,深基坑工程支護技術也是常常用到的技術。采用基坑支護技術,除了可以擋土、截水外,還能保證坑基側壁以及周邊環(huán)境在施工中不發(fā)生位移。不僅如此,深基坑支護技術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承擔著施工荷載,而且,提供了施工人員的安全保障。深基坑的支護不但關系著隨后的基坑開挖工程以及整體建筑工程的施工質(zhì)量,還影響到工程鄰近的建筑物的安全問題。因此在深基坑支護的施工上,必須加以重視,避免發(fā)生事故,造成經(jīng)濟損失和人員傷亡。
一、幾種深基坑支護技術
(一)支擋型支護方式
在幾種深基坑支護方式中,這種方式適用于各類地質(zhì)情況,較為經(jīng)濟,對于建筑物的影響也比較小。這種支護方式非常明顯的一點優(yōu)勢是:具有良好的防水性,是連體的實墻,剛度足以抗拒彎度。在各類的建筑當中廣泛地應用到這種支擋型支護方式,不再是最初的單一的形狀,其呈現(xiàn)出非常多樣的形式變化。
型鋼樁橫擋板支護適用于地下水位較低,深度不很大的一般粘性或砂土層中。具體來講,指在間距 1~1.5m的擋土位置預先打入鋼軌、工字鋼或 H 型鋼樁,然后在挖方的同時將 3~6m 厚的擋土板塞進鋼樁之間擋土。同時,在橫向擋板與型鋼樁之間打入楔子,使橫板與土體緊密接觸。
此外,還有鋼板樁支護。這樣的基坑支護在地下 水、深度和寬度都不是很大的粘性沙土層中使用較多。指在精確的計算之后,在開挖基坑的周邊打入鋼板或者鋼筋混 凝土板樁,板樁入土的深度和懸臂的長度都應該符合計算后得到的數(shù)據(jù)。
(二)混凝土灌注樁支護方式
混凝土灌注樁支護是支護施工的一項重要工藝。它的施工步驟有四步:
第一,在鉆孔之前,平整土地,進行排水溝的深挖;
第二,開始鉆孔之后,安裝起挖,必要的樁架設備,要在泥漿池中制備泥漿;
第三,進行清孔工作,同時,還要把孔口的護筒用土掩埋起來;
第四,清孔完畢,馬上進行鋼筋籠的吊放,并進行混凝土澆筑。
(三)加固型支護方式
這種支護方式指通過和水泥的攪拌樁對比,在增強了好幾倍的壓強之下,利用這些強度的水泥攪拌樁搭建起來,固化了坡邊土體。相比于其它支護方式,這種有一個明顯的特征,即對環(huán)境的污染少,甚至基本沒有,造價經(jīng)濟,施工簡便。土釘墻是這種支護方式的一種典型代表。其作用與圍護墻不同,這是一種邊坡穩(wěn)定式的支護。土釘墻主要起主動嵌固作用,來增加邊坡的穩(wěn)定性,便于使基坑開挖后坡面保持穩(wěn)定。其具體做法為:施工時,每挖深 1.5m 左右,就掛細鋼筋網(wǎng),并噴射細石混凝土面層厚 50~100mm。隨后,鉆孔插入鋼筋,加墊板并灌漿,依次進行,直至坑底。
二、深基坑支護設計施工中的常見問題
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深基坑支護技術會涉及到很多方面,因此,在巖土工程深基坑支護施工中,常常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主要體現(xiàn)為:
(一)施工中不能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進行
在實際的深基坑支護施工工程建設中,一些工序達不到理論 上的設計要求是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事。對于理論的設計標準,有的工序不但沒有按照設計要求來,甚至遠遠的偏離了其標準,這給工程建設帶來了很大的誤差。例如:為了減少支護變形的發(fā)生,常常要求在深基坑挖土的過程中,理論設計要求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但是,在深基坑支護的實際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卻不重視這些設計要求,不顧理論設計的必要的防護措施,偏離了設計目標。還有,當前的一些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沒有施工交底程序也是常有的事。而缺了這樣一道程序,對于施工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施工人員就不能夠做到清晰、有效的把握,也就很難保證工程的實際質(zhì)量。
(二)土層開挖和邊坡支護不夠配套
支護施工滯后于土方施工很長一段時間在深基坑支護施工中也是常見的現(xiàn)象。一旦出現(xiàn)這種情況,往往就不得不采取二次回填或搭設架子來保障支護施工的完成。一般來說,相比于擋土支護來說,土方開挖的工序簡單,技術含量也相對較低,容易開展組織管理。擋土支護的工序不但較多且復雜,而且技術含量高,其施工組織和管理也比土方開挖更為復雜。在施工過程中,大型深基坑支護工程的土方和擋土支付工作均是由專業(yè)施工隊分別來完成的。兩個工程還絕大部分都是平行的合同。這樣,就常常出現(xiàn)支護施工滯后于土方施工的現(xiàn)象。因為在施工過程中,兩個平行工程中存在著比較困難的協(xié)調(diào)管理,土方施工單位常常搶進度、拖工期,這就造成了開挖順序較亂。尤其是逢上雨期施工,土方施工甚至不顧擋土支護施工所需的工作面,其留給支護施工的操作面幾乎無法操作,這就導致時間上無法完成支護工作。
(三)邊坡修理達不到設計、規(guī)范要求
深基坑支護施工中,超挖和欠挖現(xiàn)象也經(jīng)常存在。一般在開挖深基礎時均使用機械開挖,然后人工簡單修坡,隨之開始擋土支護的砼初噴工序。上述是設計要求,但在實際開挖時 ,施工管理人員常常管理不到位,技術交底也不充分。在分層分段開挖中,受挖機械操作手的操作水平等因素的影響,常常高度不一 ,這就使得機械開挖后的邊坡表面出現(xiàn)極不規(guī)則的平整度和順直度。在之后的人工修理中,只能就機挖表面作平整度修整,又不可能深度挖掘。這樣,在沒有嚴格檢查驗收就開始初噴,出現(xiàn)擋土支付后產(chǎn)生超挖和欠挖現(xiàn)象也就不足為怪了。
總之,在巖土工程中基坑施工時,為防止塌方事故發(fā)生,確保施工安全,常常采取深基坑支護技術。在深基坑支護設計與施工時,應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做到合理設計、精心施工、經(jīng)濟安全。
參考文獻:
[1]劉雙 孫珊珊. 深基坑支護工程中土釘支護技術探討[J]. 科技 資訊.2010.08.
[2]朱揚 滕妮.針對巖土工程深基坑支護技術的運用解析[J].華東科技:學術版.2015.04期
[3]龔正宇.淺談高層建筑深基坑支護技術[J].廣東建材.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