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然
我第一次聽見媽媽的聲音,是在我十六周的時候,被黑暗包圍的世界里,一首輕輕柔柔的搖籃曲是這個世界上最動聽的聲音。我試著從舒緩的音調中去想象媽媽的模樣,她溫暖的手緩緩劃過隆起的肚子,那條蜿蜒的弧線,像一道明亮的光,照亮了我的小小天空。
這個時候的我,還只能用耳朵來感受這個未知的世界,我能聽到小鳥掠過樹梢發(fā)出陣陣清脆的鳴叫;鋼琴的黑白鍵流淌出婉轉、跳躍的音符;小朋友追逐嬉戲的笑聲打破了午后的寧靜……這仿佛就是媽媽的童話故事中描繪的那個五彩斑斕的世界,而我,正是那個迫切想要探索世界的小王子。
在我24周的時候,媽媽第一次看到了我清晰的樣子,她興奮地跟爸爸討論著四維彩超上面小小的我,他們說,要帶著我去看這個世界上最美的風景。
40周,我?guī)е鴮@個世界無限的憧憬,呱呱墜地,當我的臉第一次貼近媽媽的臉,我聞到了世界上最芬芳的味道,這味道,勝過那年秋天桂花的香氣。
從一個哇哇啼哭的嬰孩,長成蹣跚學步的幼兒轉眼已是一年。這一年,家門口的草坪和花香,是幼年的我最美好的記憶。尤記得,媽媽第一次放開我的手,她笑著站在我的對面,喚我的名字,讓我朝著她的方向走去,我踩在柔軟的草坪上面雖踉踉蹌蹌,但也并不害怕,我清楚地知道,能保護我的除了媽媽的懷抱,還有腳下的這片翠綠。
3歲的時候,我加入了幼兒園這個微型的社會,拉著小伙伴的手穿過小區(qū)的林蔭大道一起上學、放學,成了每天最開心的事情。放學回家,我和同班的好朋友貝貝會一頭扎進家門口的游樂場,我玩我最愛的滑梯,她玩她最愛的秋千。若是在游樂場碰到洋洋和小臻,那我們四個就可以在游樂場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戲。印象中,這三年,是我最純粹、自由的一段時光,小區(qū)里的各個角落都回蕩著我和小伙伴們的歡聲笑語。
6歲,我進入重慶市渝北巴蜀小學,成為了一名小學生,媽媽似乎有些擔心我是否能很好地適應這種稍顯正式的集體生活,而我卻意外地背上書包跟媽媽揮手道別,轉身一個人朝學校走去。學校離家很近,林蔭道上熟悉的大樹似乎成為了守護我的一名名英勇的衛(wèi)士,一排排密密相連,護送我直到路的盡頭。這是媽媽第一次望著我遠去的背影,漸漸融入興高采烈的一群群小學生之中,消失不見。
坐在陌生的教室里,興奮的情緒很快被落寞占領,當我環(huán)視教室,突然撞上貝貝那雙熟悉的眼睛,一瞬間,落寞被驚喜取而代之。每天,依然和貝貝一起上學、放學,小區(qū)里的大石桌成了我們完成作業(yè)最愉快的地方,伴著青草和花香,年復一年。
12歲那年夏天,我收到了重慶八中的錄取通知書,這是我夢寐以求的學校,而貝貝,去了三中。但是我們的友誼并沒有因為分隔兩個學校而中斷,每到周末,我們都會回家,通常貝貝先到,她會在我們小時候玩耍的那個游樂場前面等我,我們互相交換著各自學校里發(fā)生的有趣的事情,她說她有了新的朋友,我說我愛上了籃球。我們各自都在朝著自己的夢想努力,我說我想去美國的斯坦福大學,她說她不想離家太遠。
當我18歲離開家鄉(xiāng),才真正理解到貝貝言語中夾雜的淡淡憂桑。很多時候,異鄉(xiāng)的夢中醒來,家門前的草坪和花香似乎近在眼前,游樂場的滑梯上還聽得見我爽朗的笑,那一條通往校門口的林蔭道,我瘦瘦小小的背影漸漸模糊,直到路的盡頭,消失不見。
彭吟
美術老師、服裝設計師、插畫畫手
畢業(yè)于重慶師范大學藝術設計,擁有自己的服裝工作室。目前就職于劉開渠藝術中心,日常會教授兒童與成人不同層次的手繪。
作品靈感來源:在金茂國際生態(tài)新城這個和諧小區(qū)里,一個新生命,從孕育到呱呱落地,她的人生經歷了不同的變化。漫畫中的主人公的家就在金茂,她從受孕的胎教開始,一直到幼兒園、小學,再經歷初中、高中,她所受到的成長和所生活的環(huán)境都和金茂息息相關,在這里她學會了許多,看到了許多,她在高考之后破繭成蝶,迎接她的,將是大學校園里更廣闊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