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艧村”雙十年

    2015-11-23 06:28:03孫立
    收藏·拍賣 2015年9期
    關鍵詞:硯石瓦當春生

    孫立

    從蘇州藏書回來,已是晚上八九點了,坐到燈下,拿出帶回來的一方瓦當硯,調(diào)好顏料,朱筆落下“歸云”二字,待干,刻之。

    這方瓦當硯是我用甘肅吳忠地區(qū)的瓦當做的,2006年年初轉(zhuǎn)讓給了藏書的硯友蔡春生。這次去藏書晤會春生兄也是我們相識十年來的第一次晤面。和春生兄是在網(wǎng)上認識的,他是網(wǎng)上硯友圈中比較獨特的一位。說他獨特,是因為他不僅僅像其他硯友一樣喜愛硯臺,更因為他是藏書人,他的父親蔡金興是藏書硯廠解放后的第一代硯雕師,春生兄因而也就與藏書硯有著不解之緣。

    藏書硯是蘇州靈巖山腳下藏書鎮(zhèn)出產(chǎn)的一種硯臺。靈巖山脈自古產(chǎn)硯石,藏書硯自宋始,歷代都有生產(chǎn),歷史上把藏書硯稱為蘇州褐黃石硯、艧村硯,現(xiàn)在一般稱之為“艧村硯”。對于艧村硯的記載,最早見于米芾《硯史》:

    蘇州褐黃石硯,理麤,發(fā)墨不滲,類夔石。土人刻成硯,以草一束燒過,為慢灰火煨之,色遂變紫,用之與不煨者一同,亦不燥,乃知天性非水火所移。

    米芾的這段記載,為后世硯書多次引用。而清代集大成的硯譜《西清硯譜》中,收錄了較多的艧村硯的實物,其凡例如是說:

    是譜薈萃古今,得硯二百。陶則漢甓稱首,而唐宋以下,澄泥舊制胥隸焉。石則晉硯開先,而端歙艧村諸舊石屬焉。余若玉瓷二種,雖曾載米史,而流傳頗少,且不適用;紫金紅絲之類,雖諸家亦曾記錄,而石質(zhì)較遜,只堪附載,以備一體,不登正錄。

    由此記述可見,《西清硯譜》將艧村石與端石、歙石并列為主要硯石,而紫金石與紅絲石等,只作為附錄,可見艧村硯石到清代,已是與端、歙并列的名貴硯石。

    我國一直有“四大名硯”的說法,除端、歙兩種硯石的地位難以撼動之外,第三大名硯一直有多種說法,有說洮河石的,有說紅絲石的,而第四大名硯則為澄泥硯。澄泥硯是以泥為原料制作燒制而成的硯臺,應該歸屬于陶器一類,關于澄泥硯制作方法,宋人《文房四譜》中有記載:

    作澄泥硯法:以墐泥令入于水中,挼之,貯于甕器內(nèi)。然后別以一甕貯清水,以夾布囊盛其泥而擺之,俟其至細,去清水,令其干,入黃丹團和溲如面。作一模如造茶者,以物擊之,令至堅。以竹刀刻作硯之狀,大小隨意,微蔭干。然后以刺刀子刻削如法,曝過,間空垛于地,厚以稻糠并黃牛糞攪之,而燒一伏時。然后入墨蠟貯米醋而蒸之五七度,含津益墨,亦足亞于石者。

    雖說澄泥硯是泥硯而非石硯,但是長久以來,艧村硯一直被稱為“蘇州澄泥硯”,以至于很多人疑惑不解,艧村硯究竟是石硯還是泥硯呢?玩硯之初,我就是這些疑惑不解的人中的一個。

    我在蘇州上大學的時候就喜歡硯臺了,在大學圖書館古籍部看了不少關于硯臺的文獻。1996年的時候,要離開蘇州了,帶著疑問,便與一位學弟一起到了藏書。一到藏書,就能看到街邊有很多攤位,擺滿了硯臺與茶壺,一看之下,這些硯臺和茶壺都是用石頭制作的,當?shù)厝苏f,這個硯臺就是“蘇州澄泥硯”。

    “蘇州澄泥硯”是石硯而非泥硯,如果不是到了藏書,這個疑問也許還會持續(xù)很多年。在藏書的那一天,我們看到好多家賣硯人家,最后各自買了一塊硯臺。我買的一塊硯臺是那家剛做好的一塊,通體白乎乎的,石粉猶在。我嫌硯堂小,不實用,便請那家?guī)臀野殉幪瞄_得大一些,我看著他做。等他用鑿子開好硯堂,從后屋拿來熱水瓶,把做好的硯放到盆里,澆上熱水,隨后把硯取出,澆上墨汁,等墨汁差不多干了,又把硯臺放到清水里洗,墨汁被開水澆過的熱石頭吸收了一部分,多余的就洗掉了。吹干一看,原來白乎乎的硯一下子變成了黃澄澄的顏色,真的就是澄泥硯的顏色。

    把艧村硯稱為“蘇州澄泥硯”也許就是因為顏色上的原因吧,這是我當初得出的結(jié)論,在現(xiàn)在看來,這樣的結(jié)論并不錯,但不全面。

    那天,為了進一步了解艧村石,我們還到了當時的藏書硯廠,并在硯廠旁邊的山坡上拾了幾塊硯石回來。以后多年,也經(jīng)常看到舊艧忖硯,也把所見告訴那些和原先的我一樣有疑惑的人。那天在藏書買的那方硯,后來也請吳中書家王能父先生題銘,王老給我寫了“墨花硯波”四字。

    當天在藏書,那人家用墨汁淋硯的方法,其實只是新硯做舊而已,它的效果和硯用久了生包漿是一樣的,只是急功近利了一點。把艧村硯說成是“蘇州澄泥硯”,顏色接近是一個方面,因為大多能見到的艧村硯,的確如澄泥一般的褐黃色,這也無怪米芾會把這種硯稱為“蘇州褐黃石硯”。但是除了外觀顏色之外,艧村石在質(zhì)地上也和澄泥硯非常類似,與端、歙和其他硯石相比,艧村石質(zhì)地均勻,顆粒稍粗,很少有石品,這些特征使其成硯后在外觀和質(zhì)地上都與澄泥硯相類似,而用舊以后的艧村硯,與澄泥硯就更難分辨了。

    然而艧村硯與澄泥硯的相似還不僅僅如此,這次的藏書之行,讓我見到了更多品種的艧村硯,它與澄泥硯的相似也更令人驚訝。

    藏書硯臺廠自上世紀90年代之后式微,以后跟全國其他民間工藝門類的許多廠子一樣,自然消亡了。蔡春生的父親蔡金興卻一直從事著硯雕,他現(xiàn)在是澄泥石刻這項省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代表性傳承人,慧石居是他在藏書鎮(zhèn)上開設的工作室。蔡春生是一位媒體人,蘇州《城市商報》的總編室主任,他多年來的業(yè)余時間,一直致力于艧村硯的收藏、整理和研究,這次,他特地從市區(qū)的居所帶來十多方艧村古硯讓我們觀賞,包括蝦頭紅和蟹殼青。

    蝦頭紅和蟹殼青是不同顏色的澄泥硯的別稱,也是上品澄泥硯的代名詞。因為紅色和青色的澄泥硯很是少見,而且一般都是澄泥硯中的上品。春生帶來的艧村硯,竟也有類似蝦頭紅、蟹殼青這樣的色澤。請教中,我們得知,其實艧村硯硯料的顏色非常多,可以用五彩紛呈來形容,只是這些五彩石料相對較少,成品硯也比常見的褐黃色的艧忖硯少得多,不大能夠見到罷了。至此,民間把艧村硯稱為“蘇州澄泥硯”的疑惑也就可以解開了,艧村硯不僅在常見的顏色和質(zhì)地上與澄泥硯極其相似,就連在特殊品種方面,也與澄泥硯不相上下。

    記得十年前,春生問我要那方瓦當硯的時候,一再問我,這是不是澄泥,我很肯定地說“是”。秦磚漢瓦都是用精選的泥料燒制而成,以至于因為其質(zhì)地上佳,后世文人多取之為硯,成為書齋雅供。現(xiàn)在回想起來,不知道春生兄當初問話中的“澄泥”二字究竟是不是和我所認為的澄泥是同一個意思,因為對藏書人來說,“澄泥”理直氣壯地可以有不同的含義。而從那時起,春生就已經(jīng)開始了對“澄泥硯”的研究。

    臨別,欣聞春生正在撰寫關于艧村硯的專著,并將于近日赴上海,參加上海博物館主題硯展的研討會,相信經(jīng)過春生的努力,會有更多的人對艧村硯能有更深入的了解。這次的晤面,春生特意把當年那方瓦當硯帶在身邊,囑我補上我的款,我欣然應允,與春生兄之緣,已有十年,而與艧村之緣,則兩個十年了。

    猜你喜歡
    硯石瓦當春生
    瓦當
    幼兒100(2023年9期)2023-03-24 07:24:48
    趙樸初的硯石情緣及其詩文考釋
    中華詩詞(2023年8期)2023-02-06 08:52:52
    曹春生作品
    方寸見佛韻——隋唐佛教瓦當淺析
    草原文物(2020年1期)2020-04-13 00:49:08
    論漢代瓦當書法的氣
    清·風字形端石硯
    曹春生
    吉林松花硯石產(chǎn)狀及礦物學特征研究
    不認賬
    雜文選刊(2014年12期)2014-11-17 03:53:48
    品硯藝術創(chuàng)意之美
    大眾文藝(2013年5期)2013-07-13 14:50:49
    金溪县| 永丰县| 岱山县| 德阳市| 澄城县| 东至县| 深圳市| 武穴市| 阜新| 织金县| 汤原县| 巴彦县| 华安县| 郎溪县| 林甸县| 丹东市| 嘉黎县| 长寿区| 清丰县| 绍兴县| 涿州市| 弥勒县| 濮阳市| 东丰县| 大宁县| 西畴县| 黄石市| 嘉善县| 伊通| 潍坊市| 乌什县| 兴安县| 土默特左旗| 格尔木市| 阳春市| 灵石县| 凤山县| 迁安市| 台前县| 微山县| 白银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