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青 向鳳雅 侯方麗
“紅色”的中外文化內(nèi)涵對比
■姚 青 向鳳雅 侯方麗
顏色是人們對客觀世界的一種視覺感知。在人類語言中存在著大量記錄顏色的符號,除了表達色彩之外,還具有許多的象征意義,用來反映出不同的文化內(nèi)涵。在語言運用過程中,由于民族,種族和文化的不同和在生活實踐中意識形態(tài)不同,賦予了顏色詞不同的文化含義和感情色彩。本文以紅色為例,通過比較其在中西方不同語境中詞義的異同,深刻地體現(xiàn)出文化對顏色詞義的廣泛影響。
在大衛(wèi)·霍克斯版的紅樓夢中,譯者將題目譯為“The Story of the Stone”不同于楊憲益的“A Dream of Red Mansions”?;艨怂共煌跅顟椧娴闹弊g,而是選擇了紅樓夢的舊題目石頭記為譯文參考,主要是因為紅這個顏色詞在中西文化中所代表的不同的感情色彩。在中國,紅樓是有著富有和尊貴的象征。然而,紅色在西方人眼中具有不一樣的含義。
中國從遠古至今就一直推崇紅色,這起因是古人對太陽的崇拜。驕陽似火,紅得格外惹眼,古代舉行的各種祭祀儀式,就對陽光有了一種原始的、本能的崇拜,紅色所代表的吉祥喜慶之意就油然而生了。此外,太陽是外物的起源,陽光滋潤大地,使得萬物生長,溫暖人心。使人充滿活力和力量,因而對代表太陽的紅色產(chǎn)生了特別的親切感。對紅色的崇尚也體現(xiàn)出了中國人在物質(zhì)和精神上的美好追求,它象征著幸福、吉祥,是傳統(tǒng)的喜慶象征。
然而在西方人的意識中,紅色往往和“暴力與血腥”分不開,讓人感到恐懼。因為西方文化起源于古羅馬文化,而在《圣經(jīng)》中,第一條代表邪惡的龍就是紅色的,而它正是惡魔之首撒旦,也就奠定了紅色在西方文化的感情色彩。
在中國,在很多重要的節(jié)日,處處可見各種各樣代表著富貴喜慶的紅色物品。如:對聯(lián)、福字、紅燈籠,請?zhí)?、朱門、紅包、給新娘穿紅嫁衣、紅蓋頭;同時,紅色代表著順利和成功,讓人覺得充滿熱情和生命力。如:生意好我們稱為“紅火”,公司的年終獎有“分紅”;還有成功順利的意思,如:走紅、紅人。另外,紅色還象征著革命和進步。如:中國最初的政權叫“紅色政權”,最早的革命軍叫“紅軍”,再看看我們的國旗,國徽,哪個不是紅色呢?中國紅,已經(jīng)在全國乃至全世界享譽盛名,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讓西方對紅有了不同的認識。
西方人對于紅色總是和流血、暴力分不開。因為在他們眼里,紅色象征著血腥、災禍、火、血等。如:“a red revenge”、“red battle”、“red hot political campaign”、“red alert”。同時,在西方的財政領域中,在股票市場中,紅色代表著熊市,因此紅色對西方人意味著“負債、虧損”。如:“in the red”、“red ink”、“red balance”。另外,紅色在西方同時也具有淫穢的意思。如:“a red waste of his youth”。
通過對中西“紅”顏色象征意義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中西文化中紅的不同象征意義和感情色彩。紅代表的象征意義對我們理解漢英文化有重要的參考價值。顏色詞象征意義的差異折射出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所以研究顏色詞的象征意義對于跨文化交際具有重大的意義,應該引起英語研究者的足夠重視。
(成都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