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一株藍果樹科植物內(nèi)生真菌的分離和抑菌效果測定

      2015-11-21 21:51:07柳斌斌
      安徽農(nóng)學通報 2015年21期
      關鍵詞:抑制作用

      柳斌斌

      摘 要:實驗采用傳統(tǒng)植物內(nèi)生菌分離方法,從一株藍果樹科植物的根、枝、葉片上分離得到16株內(nèi)生真菌;通過對峙抑菌試驗篩選得到2株具有抑菌活性的內(nèi)生真菌,編號為G-1、G-4,并對這2株內(nèi)生真菌進行發(fā)酵,對發(fā)酵液做抑菌試驗,結果顯示,此2株內(nèi)生菌具有較明顯的抑菌作用。

      關鍵詞:植物內(nèi)生真菌;抑制作用;發(fā)酵液試驗

      中圖分類號 Q9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5)21-43-03

      The Endophytic Fungi Isolated from a Blue Fruit Plant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Inhibitory Effect

      Liu Binbin

      (Soil and Fertilizer Station of Suzhou City,Suzhou 234000,China)

      Abstract:In this experiment,we obtained 16 endophytic fungiuse isolated from the roots,branches and leaves of a blue fruit plant,using the traditional method of endophyte separation;we obtained two endophytic fungi with antibacterial activity through the antimicrobial test,G-1,G-4,and ferment this two endophytic fungi,test the antibacterial of the fermentation broth,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wo endophyte with more pronounced bacteriostasis.

      Key words:Endophytic fungi;Inhibited effect;Fermentation broth test

      植物內(nèi)生真菌作為生物防治菌株有多方面的優(yōu)勢,在防治真菌、細菌引起的病害以保護宿主植物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謂植物內(nèi)生真菌(endophyte),是存在于健康植物組織內(nèi)的對植物組織沒有明顯病害癥狀的一類真菌微生物[1],近年來研究表明,其通常會產(chǎn)生與其宿主植物相同或相似的生理活性物質(zhì)[2],在宿主的生長發(fā)育和系統(tǒng)演化過程中起重要的作用[3]。真菌產(chǎn)生的生物活性物質(zhì)存在極大的多樣性(如抗腫瘤、抗病毒、抗細菌、抗真菌、抗蟲等物質(zhì)),利用植物內(nèi)生真菌來研究開發(fā)生物農(nóng)藥,是解決化學農(nóng)藥‘3R問題(抗性、殘留和再猖獗)的有效途徑之一[4]。植物內(nèi)生真菌能夠產(chǎn)生功能特殊的次生代謝產(chǎn)物,是新化合物新藥物的潛在資源,它們在醫(yī)藥、工業(yè)、農(nóng)業(yè)等領域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5],利用微生物防治植物病害就是利用微生物對病原物的抑制作用。為此,筆者對從植物中分離出的菌株進行液體培養(yǎng),并對其發(fā)酵產(chǎn)物進行了殺菌活性的測定。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菌株

      1.1.1 植物病原菌 番茄灰霉(FQhm),番茄枯萎(FQkw),茄黑紋(Qhw),蘋果輪紋(PGlw),葡萄灰霉(PThm),梨黑心(Lhx),蘋果腐爛菌(PGfl),葡萄黑豆(PThd),棗炭疽(Ztj),均由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植病實驗室提供。

      1.1.2 植物內(nèi)生菌 G-1、G-4,從一株藍果樹體內(nèi)分離,由本實驗室保存。

      1.2 培養(yǎng)基

      1.2.1 分離培養(yǎng)基PDA培養(yǎng)基 馬鈴薯200g,葡萄糖20g,瓊脂20g,水1 000mL,ph自然。

      1.2.2 PDA培養(yǎng)基制備方法 取新鮮馬鈴薯200g洗凈,去皮,切成1cm見方的小塊,放入1 000mL水中煮沸30min,用2層紗布過濾。加入稱量好的葡萄糖(或蔗糖)和瓊脂,加熱攪拌至瓊脂完全融化,加蒸餾水配制成1 000mL溶液。趁熱用分裝漏斗分裝于500mL三角瓶中,橡皮紙封口注上標簽;高壓蒸汽滅菌121℃滅菌30min備用。

      1.2.3 發(fā)酵培養(yǎng)基PDA液體培養(yǎng)基 方法同上,不加瓊脂。

      1.3 內(nèi)生真菌的分離 取樣品適當大小(枝條長度5cm左右,葉片為全葉的1/2大小,種子整粒)按以下步驟處理:自來水表面清洗4~5次→消毒紙巾吸干水分→75%酒精漂洗4~5min→無菌水沖洗2~3次→消毒紙巾吸干水分→0.1%升汞漂洗10~30s→無菌水沖洗4~5次,無菌條件下將枝條韌皮部切去再切成5mm×5mm小塊,種子切成5mm×10mm大小,葉片5mm×5mm大小,置于平板培養(yǎng)基上28℃避光恒溫培養(yǎng);最后一次沖洗無菌水設為對照培養(yǎng),若無培養(yǎng)物生長說明樣品消毒徹底。

      1.4 內(nèi)生菌的純化保存

      1.4.1 純化 平板培養(yǎng)2~3d后,其邊緣長出菌絲,用接種針挑取邊緣生長良好的菌絲,分別接種在新的固體培養(yǎng)基上,待新接種的菌絲長成菌落后,再挑取其邊緣的菌絲培養(yǎng),如此反復純化,得到純化的菌株。觀察記錄菌落的生長情況及特征。

      1.4.2 保存 純化后的內(nèi)生菌平板活化,取生長旺盛的內(nèi)生菌接種到斜面低溫保存?zhèn)溆谩?/p>

      1.5 篩選

      1.5.1 初篩 將內(nèi)生菌平板活化,在菌落邊緣打取菌碟(直徑7mm)接種于PDA培養(yǎng)基平板中央,采用對峙培養(yǎng)測定法,在培養(yǎng)基的4個角接病原菌,距離2.5cm左右,以不接內(nèi)生菌的單皿單菌碟的病原菌為對照,28℃下培養(yǎng),每天觀察,記錄下有抑菌作用的內(nèi)生菌,保存下來以備復篩。

      1.5.2 復篩 將初篩所得的內(nèi)生菌轉接活化3~4d,采用對峙培養(yǎng)測定法,把活化好的內(nèi)生菌置于含供試病原菌的PDA培養(yǎng)基上,內(nèi)生菌菌碟與病原菌菌碟在培養(yǎng)皿的直徑上,兩者相距2.5cm左右。設3個重復,用只接病原菌菌碟的PDA培養(yǎng)基作對照,28℃培養(yǎng)3~4d,記錄抑菌半徑。

      1.6 發(fā)酵試驗 取活力旺盛的內(nèi)生真菌G-4、G-1的菌碟(直徑7mm),無菌條件下放入250mL裝有100mLPD培養(yǎng)基的搖瓶里,每瓶3塊菌碟,3個重復;28℃,160r/min搖床發(fā)酵7d。發(fā)酵液8 000r/min離心,無菌過濾(平行試驗除菌方法為121℃高壓滅菌30min)上清液1mL加入培養(yǎng)皿,然后把冷卻到50℃左右的PDA9mL倒入同一皿中立即搖勻。凝固后接入病原菌菌碟,以不加上清液的為對照,28℃黑暗培養(yǎng)3~4d測量菌絲直徑。

      1.7 測量計算方法 用十字交叉法測量菌絲直徑m1、m2,然后按以下公式計算抑菌率:

      菌落半徑m=(m1+m2)/4;

      抑菌率(%)=(對照半徑-處理半徑)/對照半徑×100

      2 結果與分析

      2.1 內(nèi)生菌分離結果 經(jīng)分離觀察發(fā)現(xiàn),植株根部、莖部和葉片都發(fā)現(xiàn)有內(nèi)生真菌,但不同部位內(nèi)生真菌的數(shù)量不同,從表1可知:根部比莖部的數(shù)量要多,葉片最多。

      2.2 篩選結果 用平板對峙法,測定了內(nèi)生真菌各菌株對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由表2可知:G-1、G-4對9種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G-4對番茄灰霉和蘋果腐爛病具有較明顯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別為82.8%、79.5%,對茄黑紋抑制作用最強,抑制率達89.7%,并產(chǎn)生明顯抑菌帶;對葡萄黑痘病抑制作用較弱,抑制率為40.8%。G-1對蘋果腐爛病抑制率最高,達77.0%,對葡萄黑痘病抑制率最弱,為38.1%。從表2可以看出,G-1、G-4對番茄灰霉和蘋果腐爛病均有較強的一致作用,對葡萄黑痘病的作用則較弱。

      2.3 發(fā)酵抑菌試驗結果 從發(fā)酵試驗結果看,G-4和G-1對幾種病原菌基本上都有較明顯的抑制作用。相對而言G-4的抑制效果更好一點,其中G-4對番茄枯紋病菌、番茄灰霉病菌、早炭疽病菌、葡萄黑豆病菌、梨黑心病菌的抑制效果更好點,都在40%以上;G-1對葡萄灰霉病菌、葡萄黑豆病菌、蘋果螺紋病菌的抑制效果更好點,都在40%以上;G-4和G-1對蘋果腐爛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差,都在20%左右。

      3 討論

      G-4菌種可能有某種抑制作用,但希望不大,如果發(fā)酵液亦無抑制效果,將放棄該菌;G-1菌種的價值較高,但其孢子體較多,易從菌絲上脫落,接菌時容易同菌株污染。

      在篩選時,為了防止漏篩,需要選擇合適的供試微生物,選擇供試菌要考慮:(1)是否具有代表性;(2)是否具有科研價值與經(jīng)濟價值;(3)宿主植物是否對其有明顯的抑制活性;(4)是否為宿主植物的病原菌等。前2種因素可以有效降低漏篩風險,后2種因素是基于植物內(nèi)生真菌與其宿主植物的次生代謝存在相似性以及植物內(nèi)生真菌可以提高宿主植物抗病性的原理。

      目前,內(nèi)生真菌研究的基本步驟為:植物組織的表面消毒,在營養(yǎng)培養(yǎng)基上培養(yǎng)植物組織,內(nèi)生真菌的分離和純化,根據(jù)經(jīng)典形態(tài)學方法鑒定菌種。在內(nèi)生真菌研究過程中,存在以下2個方面的問題:(1)即使用不同的營養(yǎng)培養(yǎng)基來培養(yǎng)植物組織,也不能保證所有生活在植物組織內(nèi)的真菌全部被分離出來,可能有的內(nèi)生真菌不能在人工培養(yǎng)基上生長。另外,雖然在分離營養(yǎng)培養(yǎng)基中加入一些抑制真菌瘋長的化學物質(zhì),但還是有一些生長緩慢的真菌常被生長快的菌所覆蓋,同樣不能分離到這類生長緩慢的真菌;(2)有的菌株在人工培養(yǎng)基上不產(chǎn)生有性孢子或無性孢子,這些不產(chǎn)孢菌株是無法用經(jīng)典形態(tài)學方法進行鑒定,為了克服現(xiàn)行研究方法帶來的缺陷,就需要應用分子生物學方法來彌補研究方法的不足。

      參考文獻

      [1]郭良棟.內(nèi)生真菌研究進展[J].菌物系統(tǒng),2001,20(1):148.

      [2]谷蘇,邵華,蔣曉華,等.藥用植物內(nèi)生真菌多樣性及其活性成分的潛在應用價值[J].中國藥學雜志,2001,36(1):14.

      [3]曾松榮,徐成東,王海坤,等.藥用植物內(nèi)生真菌及其具宿主相同活性成分的機制初探[J].中草藥,2000,31(4):306.

      [4]Aaevedo J L,MacchemniJ r,W Peceirn J,et al.Endophytic ism i-g anisms:a reviewo nin sectco ntrotan drecentad va nce so ntro p icalp lants[J].Electronic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2000,3(1):40.

      [5]鄒文欣,譚仁祥.植物內(nèi)生菌研究新進展[J].植物學報,2001,43(9):881. (責編:張宏民)

      猜你喜歡
      抑制作用
      活性導向分離瓜蔞皮中具有抗血管緊張素轉化酶作用的成分
      哈茨木霉菌對灰葡萄孢菌生長的抑制及培養(yǎng)基優(yōu)化研究
      雞源Iss抗血清對雞大腸埃希菌O2、O78、CVCC1551的抑制作用
      審計委員會特征對上市公司內(nèi)部控制缺陷的影響
      商情(2017年14期)2017-06-09 23:45:00
      論債務契約要素對公司過度投資的抑制作用
      中文信息(2016年12期)2017-05-27 20:52:24
      住房債務對住房財富效應的抑制作用
      易脆毛霉多糖對煙草幼苗的促生效果及煙草花葉病毒的抑制作用
      過氧乙酸對采后李果實褐腐菌抑制作用的研究
      紅花注射液對人肺癌A549細胞體外抑制的實驗研究
      辛夷6種溶劑順序提取物對黃瓜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
      罗平县| 启东市| 金堂县| 万宁市| 财经| 西贡区| 石嘴山市| 阳山县| 西畴县| 青阳县| 尖扎县| 高州市| 盈江县| 永嘉县| 越西县| 连山| 凉城县| 安义县| 丹巴县| 太谷县| 浮梁县| 丰原市| 保德县| 沂源县| 仁寿县| 莎车县| 嘉义县| 福鼎市| 神池县| 荣成市| 商河县| 信宜市| 长白| 九江市| 蒙阴县| 民县| 西和县| 文昌市| 奉节县| 龙南县| 河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