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純
成熟的標志
文/李純
少年與成熟之間,有多遠?
往往是一念之間,一線之隔。
周星星的電影,往往上演這樣的翻轉(zhuǎn)。武狀元蘇乞兒,之前是個紈绔少年,他浪蕩,放浪形骸,流連美色,突然有一天被仇家,報復(fù)得體無完膚,傾家蕩產(chǎn),從天堂到了地獄,“奉旨討飯”。
當了叫花子的蘇乞兒,才真真開了竅。他練功、覺醒,最后完敗了仇家,當上了武狀元。
不過,乞丐終究是乞丐,這,就是成長的代價吧。
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又一代人,面臨的爭執(zhí),上演的是人生代代無窮已的故事。從一開始的“不與70后對話”到“懸崖邊的80后”“逆天的90后”,到今天,“00后都出來混了,你在忙啥?”
風(fēng)吹麥浪,一代又一代新人,驍勇地,聚集于麥田。不同的是代際符號,相同的,是這一茬新的麥浪,上演的,是青春年少到成熟者的循環(huán)。
成熟的標志是什么?
是像白巖松、陳道明一樣,從小生,終于變成了口吐深刻言語的睿智男?
是張涵予,吳秀波,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演內(nèi)秀的男子,演硬漢?
是海巖,從《便衣警察》《一場風(fēng)花雪月的事》到《永不瞑目》,便可看出少年到中年,心智更迭的歷程?
成熟,是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是一種看透世情的圓潤,成熟,更是一種將責任,挑在肩頭的勇氣。從這一天起,所有的叛逆和輕狂,都變成了對家人、對社會,更對自我的,承諾。
也許,窮其一生,我們都在追尋關(guān)于成熟的真正定義,也許,這根本是沒有盡頭、沒有休止符的永恒進行時。但我們看到,環(huán)保志愿者廖理純、清華饅頭神張立勇、創(chuàng)業(yè)者郭鑫、大學(xué)生自強之星張義波,在他們生命的某一刻,完成了對成熟的頓悟。并用此后的時光,演繹了青春,對責任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