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原題】
任選下面一題作文。(70分)
(1)題目:美麗的插曲
要求:①以記敘、描寫為主,兼用其他表達方式;②內容充實,表達真情實感,行文流暢;③不要使用網絡語言,全文不少于600字,但不要超出所給字格;④文中如出現校名、人名,請用育英學校、思齊學校,小王、小李、小芳、小晶代替。
(2)較勁,就是較量,不服輸。勇于與自己較勁,不退縮;與高手較勁,不讓步;與困難較勁,不低頭……較勁會使人超越自我,得到提升。
請以“較勁”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擬題目;②自主立意;③自選文體(詩歌除外),但要文體明確;④不要使用網絡語言,全文不少于600字,但不要超出所給字格;⑤文中如出現校名、人名,請用育英學校、思齊學校,小王、小李、小芳、小晶代替。
【試題解析】
第一題,“美麗的插曲”是歌星蕭亞軒的代表作歌曲名,容易拉近與少年學生的距離。該題目著眼于事——因為,“插曲”是指事情發(fā)展中插入的特殊片段,具有臨時性和短小的特點:預設性的過程、時間很長的事件都不符合這個要求。冠之以“美麗”,并不只是風景的好看、顏色的斑斕,而是愉悅感官、浸潤心靈、涵養(yǎng)美德的真善美,目的在于引導學生在廣闊的生活中去發(fā)展真善美、感受真善美。選材可以著眼于家庭生活,表現親情感人、情趣盎然;可以著眼于校園生活,表現苦中尋樂、師生和諧;可以著眼于社會生活,表現人性善良、草根情懷……敘述好一件事常常失之于平淡,要努力找準切入點,善于運用鋪墊、烘托渲染、抑揚變化、借景抒情等寫作手法,努力寫出波瀾、寫出趣味,讓人愛讀。敘事的目的在于寄托某種感情,更在于表達某些感悟。要堅持“意在筆先”,先想清楚“插曲”給“我”的啟示,努力深挖新意并展示在文章的顯要位置,發(fā)人之所未發(fā),給讀者以新的視野、新的啟迪。
第二題,因為“較勁”為話題寫作對文體等要求更寬泛,擅長寫作散文、議論文等的同學不妨首選這道題。試題中的導語對較勁的內涵、對象和作用等進行說明,啟發(fā)考生準確把握話題,善于打開思路,寫出緊扣話題、表達己見的文章。要多問啟思,從“什么是較勁”、“跟誰較勁”、“什么地方較勁”、“什么時候較勁”、“較勁后結果如何”等角度發(fā)問,也可以從“何必較勁”、“過于較勁后果是什么”等找到新穎的角度。敘事,要努力寫出曲折、寫點波瀾,讓人愛讀愛看;抒情,要傾注真情,蓄勢之后適時表達;議論,要圍繞觀點、有理有據。表達上,注意恰當引用名言或者自擬哲理性強的語言比較容易討巧,運用排比句、對偶句等容易打動讀者。
【考場佳作】
美麗的插曲
遼寧大連市一考生
人生中有昂揚奮進的主旋律,引領我們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巔峰。在攀越人生巔峰的征途上,時時會有一些美麗的小插曲,讓我們領略人生的豐富多彩。(以“主旋律”引出“插曲”,聚焦明確,快速點題。)
忘不了《荔枝蜜》,更忘不了《荔枝蜜》課堂上的美麗插曲。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老師甜美的聲音在安靜的教室里回蕩。同學們都聽得入了迷。
“啊,蜂子——”坐在窗戶邊的小芳突然大聲尖叫起來,“快看,蜜蜂,蜜蜂!”(先寫話語,后出現人物,聲音神態(tài)都很形象。)
眾人都看著小芳。隨著她的手指,我們看見一只小蜜蜂正在張皇失措地飛舞著,仿佛失去了方向。不知它是怎么飛進來的。女生見了都緊張地叫起來,男生見了,摩拳擦掌,紛紛起身,拿起桌上的書本,準備打死小蜜蜂。(寫蜜蜂、寫女生、寫男生,要言不煩,簡潔明了。)
小王速度最快,拿起一本語文書就向小蜜蜂撲過來。老師說:“等一等,同學們!”老師結合課文,引導我們觀察蜜蜂:蜜蜂壽命短暫,卻極其勤勞。所有的蜜蜂都以花粉和花蜜為食,采集花蜜十分辛苦。蜜蜂采訪1100-1446朵花才能獲得1蜜囊花蜜,在流蜜期間1只蜜蜂平均每天采集10次,每次載蜜量平均為其體重的一半。一只蜜蜂一生只能為人類提供0.6克蜂蜜。辛勤的小蜜蜂如果螫了人,自己也會死去。所以一般情況下,它是不會輕易螫人的。我們要愛護蜜蜂,學習蜜蜂為人類釀蜜而不辭辛勞的奉獻精神。(引述的這段話,較為全面介紹了蜜蜂的特性和奉獻精神,還可以壓縮些文字。)
小王眨眨眼說:“老師,我明白了。讓我把它趕走吧?!笨墒?,小蜜蜂卻仿佛舍不得這個教室,反而跟著小王手中的書飛舞。
老師笑了,說:“既然趕不走,那我們就引它走吧?!?/p>
老師拿出一支口紅,擰開蓋,慢慢舉起來,湊到小蜜蜂邊上。小蜜蜂仿佛明白了老師的意思一般,輕輕向老師手邊飛了過來。老師緩緩移動口紅,生怕驚動了什么,一寸一寸地將口紅移到了窗外。小蜜蜂圍著老師的手,也慢慢地飛了出去……(最感動人的細節(jié),作者進行了細致描繪。注意一連串動詞的恰當運用,頗見功力。)
蜜蜂飛走了。一股生機勃勃的春的氣息從窗外向我們的課堂涌了進來。
“插曲”結束了。課程結束了。中學生活結束了。那只小蜜蜂的舞蹈卻沒有結束,它一直活躍在我的記憶里。(三個“結束了”,突出時間的流逝,也印照出這件事“沒有結束”,凸顯給“我”留下的深刻記憶。)
在這美麗的蜜蜂插曲里,我看到了美麗老師的美麗靈魂。在這考場上,我想應記下這美麗的小插曲,向我們的人生交一份真善美的答卷。
【簡評】
以小見大強主題。通過課堂上的意外事件,表現了老師教育學生做真善美的人并率先垂范的美好品德。一只蜜蜂是很渺小的,只要同學們一揮手,就可能將其置于死地。課堂上老師對這只蜜蜂的愛護意義深遠,讓人難忘,以至歷時幾年后作者還能將這份真情汩汩流淌于筆端。
以實寫虛有意味。課堂上的小蜜蜂與《荔枝蜜》中的蜜蜂同樣是可愛的精靈,勤勞的象征;課堂上隨機應變寓教于樂的老師與《荔枝蜜》中的勞動者同樣都是幸福生活的創(chuàng)造者。
(薦評教師:黃瓊 范學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