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風(fēng)
無雪的江南
蕭風(fēng)
引子:夜讀魯迅先生《狗的駁詰》,卻意外地夢見了貓。
依稀記得,朋友垂釣歸來,送魚一條。竊想,晚飯時可美餐一頓也。
誰知,剛把朋友送出門,卻被貓兒叼了去。
我勃然大怒,呵斥道:“站住!你這不要臉的饞貓!”
貓回首一哂:“不敢,貓不如人呢?!?/p>
“什么?!”
我憤憤然,掄起手中的棍子。
貓并不驚懼:“我慚愧——我只知魚兒好吃,卻不知世上還有比魚更好的東西;我只知餓了要填飽肚子,卻不知道‘有備無患’的道理;我只知乘人不備去偷,卻不知道‘拿’比偷更體面、更安全;我只知……”
我愕然無語,像被點中了穴。
不知過了多久,忽聽“哎喲”一聲。
醒來后,依稀記得:棍子砸了自己的腳
1
鳥,是天空飛翔的靈魂。
如果失去自由飛翔的鳥,天空也就真的空了。
2
秘密,好比籠中的鳥兒。
保守秘密的最佳方法,就是關(guān)緊籠門;一旦鳥兒飛出去,想讓它再進來可就難了。
3
籠中的鳥,最懂得什么是自由;
上鉤的魚,最明白什么叫誘惑。
4
我隔著籠子,為鳥兒失去自由而嘆息;
鳥兒隔著籠子,為我沒有自由而憐憫。
5
瞎子:“要是能看見鳥兒自由地飛翔該多好,哪怕讓我耳聾?!?/p>
聾子:“如果能聽見鳥兒歡快地歌唱該多好,即使讓我眼瞎?!?/p>
——耳聰目明的人啊,你羨慕什么呢?
6
籠中的鳥兒,請不必悲傷。
你瞧,那些把你關(guān)進籠子的人,不也生活在各色各樣的籠中嗎?
7
對鳥兒來講,籠子的大小與自由無關(guān)。
8
一只鳥籠,掛在窗外的樹杈上。
籠中的鳥和樹上的鳥嘰嘰咕咕商議著什么。
——是籠中的鳥想出來呢,還是樹上的鳥想進去?
9
籠子,是鳥們的家;
家,是人們的籠子。
區(qū)別僅在于:是否掌握開門的鑰匙。
10
養(yǎng)鳥人:
“對攥在手里的鳥來說,把它放進籠子,便是給了它自由?!?/p>
11
鳥兒羨慕魚兒能在水中自在地暢游;
魚兒奢望能像鳥兒那樣自由地飛翔。
12
受到一次驚嚇,便提防所有的人,這是鳥兒們的無奈;
受過一次傷害,便懷疑所有的人,這是某些人的悲哀。
13
有時,我的心就像一只迷途的小鳥。
四處漂泊流浪,卻不知如何找到回家的路。
14
鳥兒在籠中,悠然地梳理著五彩的翅翎;
我面對鳥籠,癡癡地做著展翅飛翔的夢。
15
失去自由的人,如同關(guān)進籠中的鳥——
無時無刻不向往著“門外”自由的天空。
16
面對消失的森林和槍口的追逐,憤怒的鳥兒只能選擇逃避。
可是,它能逃到哪里去呢?
17
對鳥來講,最大的悲哀不是剝奪它的生命;
而是折斷它自由飛翔的翅膀。
18
我們的心,有時就像籠中孤寂的鳥兒。
不同的是,那囚禁心的籠子,是我們親手編制的。
放鶴亭
位于云龍山(屬江蘇徐州)第一節(jié)山頂,始建于北宋元豐元年(1078),為隱士張?zhí)祗K所建,因蘇軾的《放鶴亭記》聞名于世。
這就是你嗎,放鶴亭?
隔著千年的滄桑,我與你默默相對。
宋朝的秋月安在?
雙飛的仙鶴安在?
牧鶴的山人安在?
獨有你呀,這宋體字疊起的亭子,賴蘇公的文采而名揚四海。
建了廢,廢了建。
一如那亭前的古槐,綠了枯,枯了又綠。
歷經(jīng)千年風(fēng)雨,閱盡世態(tài)炎涼。
至今,兩行鶴唳,仍在線裝的《古文觀止》里,高——翔。
遙想當(dāng)年——
“云龍山下試春衣,放鶴亭前送落暉。”(蘇軾詩句)
公務(wù)之余的東坡太守,常常上山訪友問樵,與你朝夕相伴,忘情廝守。
拂髯豪飲。嘯傲風(fēng)月。
優(yōu)哉游哉。如云如鶴。
與你一樣,佇立于天地之間,超然于世塵之外。
而此刻,游人如織。
你飛檐丹楹的芳姿,流光溢彩的傳說,
風(fēng)流了多少太陽帽,浪漫了多少蝴蝶衫,陶醉了多少黑皮膚,驚詫了多少藍(lán)眼睛……
他們不是太守,卻愿隔著千年,與太守相邀,神——游。
東坡石床
位于云龍山西麓峭壁下,系一塊長方形天然石臺,形如床,上刻蘇軾《登云龍山》詩:“醉中走上黃茅岡,滿岡亂石如群羊……”
跫跫足音,醉了。
醉得前仰后合,醉得平平仄仄,最后竟醉成一行“柏梁體”的韻腳。
“岡頭醉倒石作床,仰看白云天茫茫。”
是你么,東坡先生?
鼾聲如歌,響徹春岡秋谷。
夢里,一記響鞭,趕得滿岡石頭
——咩咩歡叫。
一千度春風(fēng)秋雨,一千度柳綠杏紅。
而你,還是“歸路醉眠中”!
先生,你可知道?
因了你的詩,石臺醉了,古道醉了,松風(fēng)醉了,連你遺落千年的夢影也醉了。
而今,你已醉成一座仰坐揮筆的石雕,醉成一首墨香如酒的詩篇。
醉倒了天下人,也醉倒
——夢外一片掌聲!
興化禪寺
位于云龍山東腰,俗名大佛寺。大殿內(nèi)供奉一尊北魏時依山鑿雕的石佛,高三丈四尺,而殿墻僅高三磚,故有“三磚殿覆三丈佛”之美譽。
山在云里。寺在霧里。佛在心里。
一群又一群游客從四面八方慕名而來,一代又一代香客從歲月深處叩拜而來……
沿著佳木繁蔭的蜿蜒古道,攀援而上,便一腳踏進莊嚴(yán)肅穆里。
香霧繚繞。磬音繚繞。經(jīng)聲繚繞。
“龕山為宇,削峰成相”。
慈眉善目的佛,闔眸微笑,環(huán)手趺坐,靜候著善男信女們的跪拜祈禱。
佛,高高在上,俯視眾生。
人,誠惶誠恐,頂禮膜拜。
香客們進進出出,“功德箱”笑口常開。
悠悠鐘聲,撲撲楞楞,飛來,飛去。
縷縷青煙,斜掛寺檐,如夢,如幻。
走出寺院,走入清風(fēng)。
我忽有所悟——人應(yīng)有一顆佛心,但不能跪著生活。
一
江南的雪,一向姍姍來遲。
只有滿湖灘滿河岸潔白的蘆花,千朵萬朵,紛紛揚揚,雪一般隨風(fēng)飄舞,與北國漫天的飛雪遙相呼應(yīng)。
可是,畢竟是冬天了。
降溫的消息接踵而至,令人猝不及防。
而你的叮囑總比寒流來得更早一些:天冷了,別忘了添件衣裳。多年如此,使我深深地感動。
我終于明白:愛,其實很簡單。
有時就是一句叮囑,就是天冷了有人為你披件衣裳。
一朵雪花在夢里盛開。
就像你,在我的夢中翩翩起舞。
在我這個北方人眼里,沒有雪的冬天,該多么乏味呀。就像春天沒有花朵,天空沒有云彩。
你說過,有雪的世界是溫暖的。
與雪相擁,就是與愛相擁,會使那顆蒙塵的心瞬間純凈起來。
一朵雪花翩然而至,搖醒我的夢……
二
命中注定,我們在一場雪中邂逅。
無法拒絕,也無法選擇。
在這“數(shù)九”的寒夜里,我懷想一個關(guān)于雪的童話,還有童話里踏雪而來的你……
想你的時候,就盼望著與一場雪不期而遇。
從一場雪到另一場雪。
從一顆心到另一顆心。
誰也不能阻止一場雪的到來,就像不能阻止我對你的思念……
想起你,就想起飄雪的北方。
你就是我夢中的雪花啊,就是雪中那朵含笑的梅。
一朵雪花,就是一分刻骨的思念。
飄雪的北方,是我夢中最美的風(fēng)景。
站在江南的肩頭,我眺望著北方那座飄雪的小城。
眺望著你在漫天飛舞的雪花中,如何妝扮著那座城市的嫵媚……
三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這首九九歌,我們一起唱過許多遍,每唱一遍心里就增添一份溫暖。
而今,我已客居江南。河面上已經(jīng)無冰可走,再也不用扶起你一串串滑倒的笑聲。
沒有冰封沒有雪飄的冬天,心中總有一種淡淡的失落。
就像沒有你的日子,思念常常徹夜難眠。
在我的心空,漫天飛舞的雪花都是你溫暖的名字。
我知道,再也走不出那個飄雪的冬天了,正如走不出你思念的夢!
結(jié)冰的日子,我分明聽到花開的聲音。
一如你夢中的呼喚,在耳邊漸次開放,真實得近乎虛無。
必須用心傾聽。
必須用心感應(yīng)。
就像大雁北歸,就像喜鵲筑巢,感知陽氣的回升,那純粹是一種本能。
其實,相愛不就是這樣么——
彼此說出的什么并不重要,關(guān)鍵在能否感知對方心的呼喚。
四
你知道嗎?
我在為你寫詩,在這個冬天最后的節(jié)氣里。
窗外,是冷颼颼的寒風(fēng)。
而心里,卻暖融融的。
想起你,又想起那個舞雪的日子,又想起那些晶瑩剔透的往事。
已是大寒,還沒有雪的消息。
無雪的江南,少了許多動人的情節(jié)。
就像離你遠(yuǎn)行的日子,我只能以夢來填補思念。
一片雪花,從夢里飄到夢外。
——那就是我寫給你的詩箋啊。
過了大寒,便是又一番節(jié)氣輪回的開始。
輪回,是自然界的規(guī)律。
日出日落。月盈月缺。花開花謝。春去春來……
而人生,卻是一趟單程車。
你說:“寧愿相信人生也有輪回,因為來生——我還想做你的新娘?!?/p>
因為這句話,寒冷與我無關(guān)!
或許這就是愛:樸素,純潔,自然。
——就像一朵晶瑩的雪花,就像大寒門外溫暖的春天!